OFweek環保網訊:根據《自然-地球科學》的最新發現,空氣汙染的細微顆粒能夠阻礙珊瑚礁的生長。
根據1880-2000年西加勒比海地區珊瑚量的記錄數據,英國、澳洲和巴拿馬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燃燒煤炭或者木材等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氣體如何作用珊瑚礁的生長,也包括火山爆發的影響作用。
自1950年以來,巴拿馬和貝里斯兩個地區的珊瑚礁似乎受到工業活動產生的空氣汙染的影響。
空氣中精細的顆粒或者氣溶膠,有助於散射進入的陽光,進而創造了更加陰暗、反射性的條件。因此,空氣汙染減少了陽光進入海洋,意味著海水溫度變低,光合作用減少,兩項因素共同作用從而減緩了珊瑚礁的生長。
研究人員探討了珊瑚礁怎樣易受大範圍威脅,包括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的珊瑚礁徑向發展和白化事件。
然而,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發現首次表明大氣汙染對珊瑚礁的重要性。
大氣汙染研究與《自然氣候變化》最新一篇雜誌文章觀點一致,兩者都認為地球海洋針對全球變暖發揮巨大消減作用,尤其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餘熱釋放到大氣層中,氣候變化會更加糟糕。
昆士蘭大學教授Hoegh-Guldberg說,新的大氣汙染研究對深入了解珊瑚礁是一項「重要貢獻」。Hoegh-Guldberg教授表示,研究強調了他最擔憂的一個地方,對全球變暖的懈怠,正在由於氣溶膠的冷卻效應而被部分掩蓋。
大氣汙染研究描述了二戰之後,北美洲急速發展的工業經濟膨脹以及中南美洲一定程度上導致大氣汙染的攀升,這也似乎導致海洋表面溫度降低。
1970年開始引入空氣潔淨政策,汙染空氣排放才真正意義上降低。海洋表面問題然後穩定下來,並且開始逐步恢復上升趨勢。
這是好消息。Hoegh-Guldberg擔憂的是現在大氣汙染問題被掩蓋。「氣溶膠或許降低溫度上升的速率,但由於健康的影響以及減少氣溶膠的需求,當我們清楚它們時,可能最終必須償還攀升的『氣溫債額』」。
南昆士蘭大學副教授、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前任主席IanMcPhail表示,這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工作」。「當談論到珊瑚礁問題,我們趨向致力於局部問題諸如港口發展、疏浚、營養物質流動等等。」
「它們都很重要,但是一個區域性和全球性氣候變化問題不得不提。我們需要從區域和全球戰線努力,並且立即實施。」
「我們必須牢記,我們不僅僅討論珊瑚礁的生態效益,也在關注整個經濟效益。無論你在談論貝里斯,正如研究所講述的那樣,它是世界第二大珊瑚礁系統的家園,還是昆士蘭的大堡礁,這都是非凡的動植物家園。珊瑚礁的美麗多姿和生態多樣性也是貝里斯和澳洲的經濟驅動因素,因此我們對於這種複雜的生態系統作用了解的越多,我們便能更好地保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