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的美麗!營養物汙染使得海水酸化對珊瑚礁的危害更為嚴重

2020-12-06 科技工作者之家

圖說:實驗在夏威夷卡諾河海灣(Kaneohe Bay)的一個珊瑚礁上進行。來源:Nyssa Silbiger

由來自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海洋與地球科學技術學院(SOEST)的研究人員、校友和學生們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由人類活動帶來的源於陸地的營養物汙染可能會加速全球海洋酸化對珊瑚礁的負面影響。

珊瑚礁為沿海地區提供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包括食品安全和海岸線保護。這些服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珊瑚礁高度複雜的三維結構。珊瑚礁若想茁壯成長,像珊瑚這樣的鈣化生物必須以比被生物侵蝕速率更快的速度建造珊瑚礁,而自然溶解會破壞珊瑚礁。

來自加州州立大學的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本論文的主要作者Nyssa Silbiger 說:「研究營養物汙染和海洋酸化對珊瑚礁影響的歷史由來已久。然而我們對這兩種壓力源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是如何對珊瑚礁生態系統造成影響的卻知之甚少。」

之前的研究表明,與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有關的壓力源,如海洋酸化,正在使得珊瑚礁轉向淨虧損(net loss),這將導致未來珊瑚礁三維框架的消失。營養物汙染會使得珊瑚礁更容易受到海洋酸化的影響,並加速珊瑚礁從淨生長(net growth)到整體損失(overall loss)的轉變。

圖說:論文的合著者Zach Quinlan (UH)和主要作者Nyssa Silbiger (CSUN)在夏威夷海洋生物研究所(Hawai'i Institute of Marine Biology)的實驗中收集水樣。來源:Henry Shiu

在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研究小組使用了一套最先進的系統。他們不斷地將營養物(硝酸鹽和磷酸鹽)添加到住有珊瑚礁群落不同成員的水族箱中,包括珊瑚、海草、死礁碎石或沙子。然後,他們將這個實驗與一個包含這四種珊瑚礁構成成分的模擬生態系統進行了比較,並測量了珊瑚礁群落核心重要的「生態系統功能」:鈣化、溶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Silbiger說:「我們的研究表明,營養物汙染會降低珊瑚礁的整體生長並破壞珊瑚礁的自然化學動力學。在受到營養物汙染的海水中,鈣化劑不能充分利用溶解的化合物來建造珊瑚礁。營養物汙染降低了鈣化速率(一種衡量礁石建造者們建造骨骼結構速度的指標),加快了珊瑚礁骨骼的溶解速率及海藻的生長速率。」

來自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的海洋學家、本論文的合著者Craig Nelson說:「全球範圍內都在發生著這些向海藻礁(algal reefs)的「相變」,導致珊瑚礁的功能發生重大變化。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從來沒有量化過營養物汙染直接降低珊瑚建造珊瑚礁結構的能力。」

圖說:在夏威夷海洋生物研究所(Hawai'i Institute of Marine Biology)的實驗中,論文的主要作者Nyssa Silbiger (CSUN)和合著者Megan Donahue (HIMB)收集了水樣。來源:Henry Shiu

這項研究揭示的是,這些營養物質也會通過破壞珊瑚和其他珊瑚礁生物的呼吸方式來改變當地的pH值環境,從而影響珊瑚礁的化學性質。

研究人員說:「營養物質和珊瑚礁新陳代謝作用之間的關係加劇了pH值的變化,這可能使得整個系統更容易受到全球威脅的影響,比如海洋酸化。」

編譯:Jessica Ji 審稿:Peter Wang

責編:南熙

來源:http://h5.scimall.net.cn/register?from=xh005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關焦點

  • 超50%珊瑚礁嚴重退化,美麗的西沙群島正在變成白色墳場!
    為什麼海水升溫會造成這麼嚴重的白化問題?這要從珊瑚的生長環境說起。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海水平均溫度20℃的等溫線內,這是由於形成珊瑚礁的造礁石珊瑚對海水水溫有著嚴格要求,多數造礁石珊瑚生活的適宜水溫是18-29℃。
  • 到2070年你可能永遠看不到美麗的珊瑚礁了,它有多重要你卻不知道
    在空中鳥瞰到的一片片白色、粉色或紫色的珊瑚正在宣告死亡的臨近,而片子結尾處對世界珊瑚礁大會的記錄和來自全球各地珊瑚礁的狀況報告更是揭示了珊瑚礁在全球範圍內面臨海水升溫造成的白化威脅。為什麼海水升溫會造成這麼嚴重的白化問題?這要從珊瑚的生長環境說起。
  • 「漸行漸遠」的美麗「珊瑚礁島嶼」它是眾多海洋生物棲息的島嶼!
    海洋中的綠洲分布在南北緯30度熱帶和亞熱帶淺水區的珊瑚礁是自然界最壯觀、最奇妙的「創造」之一。珊瑚礁的美麗在於它的顏色和多樣性。珊瑚是由珊瑚蟲組成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奇怪的海洋動物,它們在珊瑚周圍遊動、爬行和滑行。它是許多動植物的家園。據說世界上50萬種海洋動物中有四分之一生活在珊瑚礁水域。
  • 到2070年你可能永遠看不到珊瑚礁了,它有多重要你卻不知道
    在空中鳥瞰到的一片片白色、粉色或紫色的珊瑚正在宣告死亡的臨近,而片子結尾處對世界珊瑚礁大會的記錄和來自全球各地珊瑚礁的狀況報告更是揭示了珊瑚礁在全球範圍內面臨海水升溫造成的白化威脅。 為什麼海水升溫會造成這麼嚴重的白化問題? 這要從珊瑚的生長環境說起。
  • 生態頭條 | 本世紀最嚴重珊瑚白化事件,其原因竟然又和人類有關!
    該機構稱,今年2月以來海水溫度過高導致了這次大面積白化,氣候變化仍是珊瑚礁面臨的最大挑戰。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熱帶珊瑚礁系統,將近9000種海洋生物的家園,這已是2016年以來大堡礁區域內經歷的第三次大規模白化。我們熟悉的珊瑚是五彩繽紛的,但是,珊瑚也會「生病」、死亡……那就是珊瑚白化!
  • 世界上最大的活珊瑚礁群,由於嚴重的海洋汙染使一些珊瑚白化而死
    這些礁島平時大都隱藏在海水下面,只在退潮時才露出來。那時如果在高空就可以看到它們以各種富有詩意的形狀詮釋著自己美麗的身軀。溫暖而朦朧的陽光投向蔚藍色的海面,一簇簇珊瑚礁像盛開的花朵一樣盤踞在神秘的海底。絢麗多彩的熱帶魚類自由地遊蕩著,在陽光和海水的作用下飄忽閃爍。露出水面的珊瑚礁很快就被覆蓋上了一層白沙。鳥類的糞便使那裡的土壤愈加肥沃。
  • 為什麼澳大利亞大堡礁20年後會消失,美麗的珊瑚大量死亡的原因
    2009年,幾十位珊瑚礁及氣候變化方面的專家發出警告,日益變暖的氣候和日漸酸化的海水將對珊瑚礁的生存產生嚴重威脅,珊瑚礁的生長將逐漸停止直至「毀滅」。科學家們預言,在短短20年時間內,全球變暖將讓大堡礁這一世界自然遺產蕩然無存。
  • 你知道嗎,營養物這個詞通常被人們誤讀
    二、營養物這個詞通常被人們誤讀營養物這個詞通常被人們誤讀。總的來說,營養物指的是可以維持生命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這包括了大量的化合物,它們在生物體內形成脂肪、胺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它們的含量多少直接影響了生物的成長以及繁殖能力。碳、氮、磷是飼養珊瑚最重要的營養物。可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通常對氮和磷兩種元素的獲取是有限的,光合作用可以提供無限的含碳源的物質。
  • 南太平洋島嶼周圍的珊瑚礁,遭遇了最嚴重的白化現象
    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表明,研究人員剛記錄下被他們描述為最為嚴重的珊瑚白化現象。這些珊瑚白化症狀侵襲了世界上最南端的珊瑚礁——位於澳洲東部的豪勳爵島,持續的海洋高溫使一些珊瑚礁白化程度高達 90%。這個島的周圍擁有最靠近極地的珊瑚礁,其間藏有一些稀有物種。 然而在過去兩周裡,來自紐卡斯爾大學、詹姆斯庫克大學與澳洲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的研究人員們,對島嶼周圍的珊瑚礁進行檢查後發現,靠近海岸線淺水地帶的珊瑚白化十分嚴重,多達 95%顯露白化跡象,其中硬珊瑚、軟珊瑚和海葵種群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白化,且差異隨位置分布變化很大。
  • 澳大利亞海水將異常升溫 或致珊瑚礁產生嚴重白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6日電據澳洲新快網報導,澳大利亞氣象臺預測稱,澳大利亞2019年的夏天,海水水溫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異常升高,這會使澳大利亞部分地區的珊瑚礁產生嚴重白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澳大利亞氣象局都表示,今年夏天澳大利亞海域的變暖情況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西澳西北部地區的海域變暖情況最為嚴重。詹姆斯庫克大學的珊瑚研究員摩根普拉切特說:「西澳的近岸珊瑚礁很有可能產生嚴重的白化」。
  • 二氧化碳排放過量珊瑚礁2100年或消失(圖)
    圖片來源:Louis Wray/Creative Commons全球公海的珊瑚礁已經在海水酸化、水溫升高、過度捕魚以及海岸線汙染的綜合壓力下備受打擊。碳排放已經使海水的pH值降低了0.1個單位,這樣對珊瑚礁造成了傷害,並阻礙了雙殼類的生長能力。之前關於珊瑚礁大量消失的記錄顯示:酸化的海水會使珊瑚礁大面積死亡,但並不是全部消失。
  • 託福聽力生生物學重要考點梳理——珊瑚礁(Coral Reef)
    說到珊瑚礁不得不提的就是珊瑚蟲(Polyp)了,珊瑚蟲是汪洋大海中最常見的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marine invertebrates),它以捕食海洋裡微小的浮遊生物為生。它能吸收海水裡的二氧化碳和鈣,分泌出石灰石(Limestone),以此打造屬於自己的保護殼。
  • 研究發現大氣汙染給珊瑚礁生長布上陰影
    OFweek環保網訊:根據《自然-地球科學》的最新發現,空氣汙染的細微顆粒能夠阻礙珊瑚礁的生長。  根據1880-2000年西加勒比海地區珊瑚量的記錄數據,英國、澳洲和巴拿馬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燃燒煤炭或者木材等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氣體如何作用珊瑚礁的生長,也包括火山爆發的影響作用。  自1950年以來,巴拿馬和貝里斯兩個地區的珊瑚礁似乎受到工業活動產生的空氣汙染的影響。
  • 保護美麗珊瑚(組圖)
    點擊進入>>> 美麗的珊瑚。美麗的珊瑚。  本報珠海訊  (記者王鋒攝影報導)昨天,記者從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獲悉,珠海在建的珠江口最大珊瑚自然保護區位於珠海佳蓬列島。
  • 溫室氣體排放過量 海水酸化威脅生物
    人類活動引起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過量導致海水酸化程度加深,進而對海洋生物構成威脅。  海洋研究人員22日公布調查報告,認定酸性海水正從深海水域向淺海大陸架水域進軍,侵蝕海岸地區。  海水酸化  海洋向來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貯存器。
  • 海水居然在變酸?
    科學家們說世界上的海洋正在慢慢變「酸」。研究人員稱這種變化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造成的。他們警告說,目前海水pH值下降還不是非常嚴重,但是如果繼續下降的話會對現存的海洋生物造成嚴重的威脅。越來越多的石油消耗意味著更多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空氣中,而且大部分最終將被海水吸收。
  • 澳大利亞海域塑料汙染嚴重危害野生動物
    人民網雪梨9月16日電 一項新調查顯示,四分之三在澳大利亞海岸線發現的垃圾,都是塑料,而野生動物很有可能被這些垃圾纏繞,或者食入垃圾,造成嚴重後果。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研究員以每100公裡為間隔調查了澳大利亞綿長的海岸線, 收集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洋廢棄物數據。
  • 全國海洋宣傳日:近海汙染四大危害後果嚴重
    工業生活汙水威脅白壽灣生活汙水、工業廢水造成大亞灣海域嚴重汙染,站在淡澳河橋面都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根據監測數據顯示,隨著近年來惠州市沿海工作迅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和,排入大亞灣海區的陸源汙染物逐漸增多,大亞灣海域環境汙染問題日趨突出。在大亞灣?
  • 為了修復退化嚴重的珊瑚礁 我們在海底「造林」
    上一篇文章張浴陽研究員為大家介紹了珊瑚礁的糟糕現狀,在這篇文章中,他將為大家講述他的團隊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正在做的工作——海底「造林」。(下滑至文末,可以看到張浴陽團隊在海底「種」珊瑚的場景)目前,在全球範圍已經有超過一半珊瑚礁出現嚴重退化,但更嚴重的問題是,珊瑚礁的退化速度在未來還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