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公民同招第二年,打開校門體驗開放式課程,校園開放日...

2020-11-29 東方網

原標題:「幼升小」公民同招第二年,打開校門體驗開放式課程,校園開放日報名更多更理性

  今天一早,天下著濛濛細雨,絲毫沒有阻擋「幼升小」「小升初」孩子參加公辦學校首個校園開放日的熱情。今年是上海「幼升小」實行公民同招的第二年,在小學「公民同招」、中學「新中考」政策的引導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發現,家長更趨理性。相比去年,有的學校報名參加公辦學校校園開放日的人數比去年更多。不少家長將「離家遠近」「課程設置」「社團活動」等,放入首位考慮因素。

  自今天起至3月31日,全市各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將陸續開展「校園開放日」活動。

  體驗式活動感受校園課程

  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的老師為小朋友介紹攝像機提詞器。

  寶山區廟行鎮的孩子們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一起走進校園。今天的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以「新娃看校園」,開展了一場特別的體驗式校園開放日活動。

  一大早,孩子們以6人一組,在益智思維教室裡,跟著已在校就讀的小志願者拼搭積木,動手操作益智玩具,在玩中體驗智力遊戲;在創娃空間體驗館,孩子們在模擬場景中學習安全知識,在科技長廊中探究知識的奧秘;在創意工作坊,跟著老師體驗木工創意製作的各項流程,了解製作工具,欣賞學生的創意作品;在「大拇指電視臺」,孩子們面對鏡頭,嘗試當了一回小主持人,了解電視臺的演播步驟……豐富多彩的體驗課程,讓孩子們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充滿期待。

  幼兒園大班孩子汪宸羽的媽媽說,孩子所在幼兒園正好對口這所公辦小學,自己根本就沒考慮過要報名民辦小學。一方面,這所公辦小學的硬體條件很好,學校有錄播室、演播室、安全體驗室、校園電視臺等,周邊的鄰居家長也對學校讚不絕口。因此,自己很心儀家門口的學校,就讀意願也很堅定。「這裡的活動很有趣,很想來這裡上學,老師也很耐心、很親切。」汪宸羽小朋友說。

  校園開放日活動的護導老師周佳春說,今天的開放日以體驗活動為主,學校特別開放了5樓的5個體驗教室;體驗完畢,孩子們還能跟隨老師在2樓的長廊參觀教室。學校的「大拇指文化」通過豐富的課程,以獎勵的方式,如校長下午茶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是一所有著70多年辦學歷史的公辦小學,現有兩個校區、近1700名學生,目前對口周邊的3所幼兒園。今年學校一年級招收9個班級。今天的校園開放日大約有300多名學生報名參加,每個孩子可以由一位家長陪同。學校根據不同時間安排,不會出現一擁而進的情況。據透露,近年來,學校對口生源基本不流失,隨著辦學口碑越來越好,不少生源還從市區轉回來了。校長談莉莉說,校園開放日的目的是讓學生能走進學校,提前感受小學生活,不僅是了解,更是帶著期盼走進小學校園,陪伴孩子的一生。

  新中考政策引導下家長青睞公辦

  今天,楊浦區新大橋中學的孩子們以民樂演奏,迎接前來參加開放日活動的家長和學生。新大橋中學對口區內控二小學分校、楊浦小學分校兩所公辦小學。據不完全統計,相比去年,今年前來參加校園開放日活動的家長更多。「雖然學校常年對口這兩所公辦小學,但走進家門口的學校,還有更多的教育內涵可以了解。」校長陳奕說,作為楊浦區首批新優質項目學校,學校堅持「自信教育」,校園開放日特別安排了在校老師和學生「現身說法」,豐富多彩的自信體驗課程,展示了學校的自信文化內涵,也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帶著「集章卡」,今天,大約300多名孩子分為兩批,走遍了校園裡各個「網紅」打卡點、心靈驛站、藝術長廊、校園演播廳、話劇排練室、排球館……各類專用教室和場館熱鬧非凡,從創意課堂、動感機器人到立體紙藝、集郵社團,孩子們體驗了各類特色課程和社團,加深了對學校的了解,帶著笑容滿載而歸。

  楊浦小學分校學生陳奕佳的媽媽說,今天體驗了麵塑課程,感覺社團活動很豐富。家門口的公辦初中上學很近,特別是班級老師說「新中考改革後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名額分配向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傾斜」,全家決定上家門口學校。

  不過,採訪中記者也發現,「小升初」不實行公民同招,也有一部分家長還是希望試一試報名民辦初中。控二小學分校的黃婧瑤同學在麵塑體驗課程中親手捏了朵漂亮的小花,她感到這裡的課程很有特色。媽媽說,公辦初中的氛圍很不錯,但民辦初中也會考慮報名試一下,多一次體驗的經歷,哪怕不成功,還有公辦初中可以「託底」。這位媽媽說,其實,家門口的公辦初中挺不錯,想再試一下另一所民辦初中,主要是因為那所民辦初中離家更近,步行只有5分鐘。

  入學報名系統18日正式開通

  長寧區復旦小學開放了「博雅學習空間」,讓孩子們分批體驗圍棋、彩泥製作等課程。

  今天,長寧區、徐匯區等各區不少公辦學校也開放了校園開放日,大多學校都安排了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在長寧區復旦小學,學校開放了「博雅學習空間」,讓孩子們分批體驗課程,比如:魔幻小廚房、手工DIY、機器人實驗、奇幻模型、書法體驗,以及彩泥製作、桌球、閱讀、圍棋等。

  根據上海市教委公布的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政策,「校園開放日」活動一般面向招生劃片範圍或對口範圍內的適齡兒童及其家長,展示學校辦學理念、課程設置、師資水平、辦學特色等,參與學區、集團建設的要展示共享共建的資源,但不得組織學生報名,不得組織任何測試或面談,不得收取學生任何形式的簡歷(包括各類證書)等材料,也不得留下家長聯繫方式。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將陸續通過學校網站、公眾微信號或張貼通告等形式,向社區居民告知校園開放日活動方案。

  市教委同時提醒家長,3月18日,「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shrxbm.shmec.gov.cn)將開通,市民可通過這一平臺全方位了解市、區發布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及各類招生實施細則。

相關焦點

  • 「開放式」為學校、課程拆「牆」破「界」
    而我們的「開放式課程」創新,其核心思想是為了孩子心靈解放,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大合唱」。課程創新,首先要自覺嘗試把國家課程這個靜態課程改造成動態的國家課程。我們首先研究和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最終將其定位為:語文是表達,數學是思維,英語是運用,藝術是審美,體育是意志,信息是創新,科學是實踐,品德是育人。既然是核心,我們將每一個學科重點強調一個核心詞,採用開放式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變革。
  • 還在為孩子幼升小焦慮的家長看過來
    幼升小自己要如何配合? 我家孩子白紙一張,要不要報個幼小銜接的培訓班?小故事有大智慧,好故事有醫治的功效,孩子們在幼升小銜接中遇到的那些坎兒,在閱讀中可以找到疏解的渠道。通過閱讀,那些美好的品質,智慧的教導,溫柔的撫慰,像水一樣注入孩子心靈深處,醫治、滋養、豐潤著孩子的心靈。
  • ...有思想、學生有主見、家長有信心……這所學校用「開放」領跑教育
    「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輻射一個社區」,張雲鷹把「城市人」界定為「有良好生活習慣和人文素質的城市公民」,對照設定一條一條標準,從影響教師開始,對學生從最基本的禮儀禮貌教起,甚至每周末親自給家長上家庭教育課。漸漸地,學生、教師變了,校園風貌變了,就連家長也和從前不一樣了。
  • 朱學恆將翻譯《魔戒》巨額版稅投入開放式課程計劃
    4月2日,《紐約時報》以半版篇幅報導了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在全球華人中推廣OOPS開放式課程計劃的臺灣青年朱學恆,並在報導中讚譽其為「縮短東西方差距的典範」,這是該報第一次以大篇幅報導一名從事翻譯和知識共享事業的華人。
  • 江、浙、滬三省份首度同日發布幼升小、小升初入學新政
    2018年起,上海幼升小開始實施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對促進公民辦學校發展機會公平、優化教育生態、緩解家長焦慮起到積極作用。根據中央文件精神,2020年起,本市將全面實施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幼升小同步招生與2019年基本一致。小升初實施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報名民辦初中如未被錄取的,將根據公辦初中已分配入學的實際情況,由相關區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當年度區、校招生政策和細則安排入學。
  • VR技術引入校園開放日,足不出戶360度「雲探校」-昨起全市1220所...
    晨報訊 李星言「居然還有VR景觀探校,這個校園開放日太酷了!」昨天,不少家長打開徐匯區民辦位育中學的微信公眾號,立刻就被這個VR環節吸引了。從昨天起,連續7天,上海1220所公辦學校、124所民辦學校將舉行網上「校園開放日」。
  • 這24個幼升小專業詞彙和22個高頻「暗語」,還沒掌握就落伍了!
    要想成為合格的幼升小家長,第一步要了解的就是幼升小基礎知識。那今天就來看看,幼升小有哪些熱點詞彙吧~1、幼小銜接指由幼兒園大班進入到小學一年級,這恰好是結束幼兒園生活,開始接受正規小學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一個轉折期。
  • 名美美術教育帶你看疫情下的京都精華大學校園開放日
    首先,本次文章要感謝名美美術教育關西校區的帶隊老師同學,以及跨越半個日本去參加的東京校區的小夥伴們。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本次校園開放日的話,那就是:感謝韓國大佬不考之恩(?)這次校園開放日,我們也看到了大學拿出了十足的誠意,本次開放式展示了在校生的各位神仙作品,這些可是在畢業展上看不到的內容。角色設計專業在校生作品這張就是傳說中的:感謝韓國大佬不考之恩…的韓國留學生前輩作品。大家來品一品。(你已經是個大畫家了,你不能再畫畫了.jpg)在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入學後的每一步成長。
  • 上海幼升小公民辦同步招生亮點解析
    對於面臨幼升小的家長來說,到底是上家門口的公辦學校,還是報考一所民辦學校,是一件費思量的事情,尤其是2018年幼升小的爹媽來說,腦細胞一定費得更多。就在剛才,市教委公布了2018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實施意見,此前就已放出風聲的「公民辦小學同步招生」終於落地。那麼什麼叫公民辦小學同步招生?
  • 小課堂大情懷:江蘇開放大學探索高校思政課「新的打開方式」
    恰如一位參加聽課的老師所說,「手機APP+思政課」這一全新「打開方式」,將手機從「低頭的工具」變成「抬頭的利器」,學習體驗變得新鮮,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大提升了。「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體驗式學習方式,讓學生「從學中做」「在做中學」實踐是個大課堂,生活是本教科書。
  • 魔都幼升小開始啦!各路牛娃扎堆報名,學過微積分還懂核反應堆
    又到了魔都「幼升小季」,魔都今年首次實行「公民同招」,招錄學生不得隨意更改入學信息。對於廣大家長而言在這個節骨眼到底選民辦還是公辦也是焦頭爛額,如何才能進名校更是讓家長們操碎了心。上海一所比較有名的小學經過網選、機考、面試3輪後要從8000多個孩子裡最終要挑選60個孩子錄取。
  • 告別「玩中學」 幼升小如何良好銜接?
    每到這段時間,處在畢業班尤其是幼升小的孩子家長,都有些「畢業焦慮」——擔心孩子下半年升入小學不適應小學教學節奏,跟不上進度。許多家長聽聞進入小學課程講得快,並且課堂氛圍也和幼兒園大相逕庭,因此在寒假給孩子報名幼升小銜接班,提前讓孩子學完一年級的知識,希望可以「一馬平川」順利升入小學。但是家長們在重視知識層面的銜接時,往往忽視了孩子心理上的銜接。
  • 幼升小需不需要上銜接班?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記者調查發現,幼升小銜接班現在十分火熱,很多未讓孩子上學前班的家長都選擇了銜接班。幼升小銜接班教什麼內容?對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有好處嗎?是否像某些家長擔心的,沒有學過拼音、複式運算,孩子上小學會跟不上進度?幼小銜接究竟應該重視什麼?就家長關心的內容,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採訪。
  • 開放式教育:讓每一個孩子自由呼吸
    早在十餘年前,張雲鷹掌校西鄉中心小學時,便開創性地構建、踐行「開放式教育」,經多年積澱、完善、升華,已形成包括開放式觀念、開放式管理、開放式課程、開放式教學、開放式手段、開放式評價、開放式文化在內完整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    課程是學校最為重要的產品,是學校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在坪洲小學,配方課程是開放式教育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學校最鮮明的特色,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支點。
  • 第一次公民同招,均衡分校不掐尖,為何家長還送孩子去「私立」?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2020年初很多省市相繼發布了,義務教育學校公民同招招生公告, 這一政策也意味著,義務教育進一步施行均衡化,逐漸縮小公布學校學生和民辦學校學生的差距。什麼是「公民同招」?「公民同招」6個方面18個細則統招同報公民同招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公辦民辦同時招生同步報名同步錄取,在5-8月共同招生,每所學校找到一定人數後,堅決施行搖號制度,杜絕公辦民辦分配不均勻的問題。
  • 訪全球開放課程聯盟主席:為知識開鎖讓大腦給力
    身處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雖然你可能沒有機會走進麻省理工學院那不拘小節的校園;不能花每年41000美元的學費去拿一張它的文憑,但是只要你打開任何一臺與網際網路相連的電腦,你都能學習這所世界頂尖大學的任何一門課程,包括最受歡迎的哲學、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地球和大氣科學、數學、核工程學、物理學、管理學……你不用花錢,甚至連註冊都不用。
  • 慶祝圓周率日,現場吃個「π」?這所學校的校園開放日與眾不同!
    最近不僅公辦學校的開放日正熱鬧著,部分國際學校也在舉行開放日。上周末,中加楓華國際學校迎來了3月的首場校園開放日。下面,跟著周到君一起去深入探校,也看看楓葉國際營運長張伯安會聊些什麼吧。走進長三角「最美國際學校」之一落座於澱山湖畔的楓華學校被譽為長三角「最美國際學校」之一。
  • 校園開放日 | 家長:放心+滿意!
    近日,西安高新區各新建學校進行了校園開放日活動,「兩代表一委員」、鎮街代表、媒體代表、家長代表和教師代表懷著激動的心情,一同走進校園進行實地參觀。01西安高新區第十六小學2020年8月25日上午,西安高新區第十六小學順利舉行校園開放日暨新生家長會活動。家長代表分享暑假參觀校園的感受,讚美了學校的先進設施,表達了對老師辛勤付出的感謝,對孩子即將開啟的小學生活充滿嚮往。
  • 從容過渡「幼升小」 聽易貝樂英語面試專家支招
    又是一年幼兒園畢業季,最近鋪天蓋地的幼升小新聞引發適齡兒童家長的焦慮: 如何選學校?如何備考?如何了解各個學校考察範圍......大概是所有寶媽的共痛之處。  3、注重考察孩子的記憶力  近幾年的幼升小面試中,「短時記憶」是很多小學都會考察的一項很重要的能力。短時記憶能力之所以如此被看重,不僅是考察到孩子的記憶力,更是為了綜合考察過程中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信息提取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