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為學校、課程拆「牆」破「界」

2020-11-29 中國教育新聞網

學校沒有「圍牆」,課程沒有「邊界」,兒童就是「兒童」——這就是我校推行的開放教育的宣言。

國家課程校本化

學校層面的課程創新,不僅需要激情與信念,更需要圍繞學習方式的變革進行理性思考。我們的整體規劃和設計主要針對以下四個問題:從課程的角度,過去的教學窄化了,教學與實踐、生活、社會隔膜著;從教學的角度,教學功利化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被扭曲和異化成「一切為了考試」,教學變成了考試的附庸;從課堂的角度,要麼是「聲光色電」淺層次的演繹,要麼是「習題堆積」的乏味訓練,教師傳授的是枯燥的記憶之術;從學生的角度,兒童的理解被成人的理解所取代,想像力、好奇心被泯滅,學生的真性情沒有了。而我們的「開放式課程」創新,其核心思想是為了孩子心靈解放,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大合唱」。

課程創新,首先要自覺嘗試把國家課程這個靜態課程改造成動態的國家課程。我們首先研究和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最終將其定位為:語文是表達,數學是思維,英語是運用,藝術是審美,體育是意志,信息是創新,科學是實踐,品德是育人。既然是核心,我們將每一個學科重點強調一個核心詞,採用開放式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變革。它表現為三個基本特徵:第一是強調學科教學內部的開放,比如語文學科——打通了語文教學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內部通道,即以「聽」促說讀寫、以「說」促聽說讀、以「讀」促聽說寫、以「寫」促聽說讀;第二是強調學科之間開放,如美術與語文、數學的融通;第三是強調教學向生活、向社會、向自然開放。開放式課堂模式,包括活動式、遊戲式、體驗式、問題式、綜合式等等,追求無模之模、方為至模。

開放式教學需要哪些維度開放呢?課程的教學目標開放,教學內容開放,思維開放,表達開放,評價開放,手段開放,教學空間開放,情感開放,人格開放等等。

活動課程特色化

我們每周安排一節學科活動課,我親自設計了一至六年級84個「開放式語文活動課程」。比如一年級的活動課內容「我上學了」,既是語文活動課,也是開學對學生的一次教育課;「比尾巴」是課本中的一篇課文,通過活動課形式使課堂內容更豐富、學生更自主;三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有李時珍、黃繼光等人物,如果期末複習這些單篇課文,學生會感覺單調乏味,我們設計為:假設黃繼光碰到李時珍會發生什麼故事,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想像力,又可以使他們自覺擴大閱讀量。還有「學做廣告」「語言美容院」「設計人民幣」等等,都深受師生喜愛,極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數學活動課則從一年級開始,每兩周上一節課,同時我們也設計了英語活動課程。

打通學科之間界限,使得學科開放並融合成為教學中的新常態。比如之前上美術課,教師出示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法國一些教堂的圖片,讓學生看完後講出建築線條等。這樣的課就很局限。開放,就應該在學生觀察後先談感受,用語文的方式把建築的與眾不同之處表達出來:雪梨歌劇院是流動的、現代的,而教堂是凝重的、莊嚴的,再讓孩子讀出建築背後的文化。由此美術跟語文或其他學科便達到了開放與融合。

活動課程不能僅限於課堂這個狹小的「盒子」裡,而應該將學習空間從課內移向課外。我們學校有一個百草園,長有水草類、爬藤類等153種中草藥,這些草藥都是學生暑假期間自己栽種甚至親自到山上挖來移植的。這些校外活動課不僅要求學生有培植的過程,還要求寫出觀察日記甚至研究報告。

「配方」課程個性化

我們的課程還有「配方」——為學生個性化健康成長配方,更為學生的人生配方。這種匹配是與我校的育人目標匹配,與學生的興趣需求匹配,也與教師的特長愛好相匹配。比如語文老師會拉二胡可以開設二胡課程,數學老師會泡茶可以開設茶藝課程,英語老師除教英語課也開設瑜伽課程。

目前我們共開發了94項開放式配方課程,包括語言發展課程——孔子小學堂、金話筒、知識大會、名著旅遊等;數學邏輯課程——神奇的數字、玩轉24點、趣味數學思維導圖、魔方世界等;空間創意課程——電子報刊、3D列印魔術觀察、剪花、女紅、編織等;運動健康課程——健美操、田徑、武術、太極、瑜珈、跆拳道等;藝術審美課程——管樂、古箏、二胡、琵琶、手風琴、合唱、男子舞蹈、女子舞蹈等;生活情趣課程——茶韻、烹飪以及一些口語交際課程等;自然探究課程——種菜、小小化學家、科學創意、手繪課程等;內省存在課程——周易課程、心理課程等。這些課程的開設需要教師提出課程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方案,提交學校課程委員會審查批准。配方課程每周五下午全員走課,每周一至四下午四點半後按照年級實施課程計劃。

這部分課程,也讓我們的評價方式從一張試捲走向了多元考核:我校的畢業生不僅有一張坪洲小學畢業證,還另有一張配方課程結業證。我校有很多開放式考試,比如語文有讀書量測查,對作文也有量的規定——從一年級開始寫100字,依次到六年級寫600字,這個標準已達到課標初中畢業的水平要求。

我們的「配方」課程,著眼於學生未來生存需要,在探究中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嘗試通過以職業體驗和生涯規劃能力培養為主要內容的課程學習,從小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我們已經把學校打開,經常有一些流動美術館、流動科技館、流動的安全和國防教育進校園,讓孩子走向社會、走向生活、走向人生。

(作者系廣東省深圳市坪洲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27日第5版 

相關焦點

  • 北大嘗試開放式課堂
    率先舉辦暑期學校向社會敞開大門  文/本報實習生賈佳  昨天,醞釀已久的北大暑期學校正式開課。北大校內3000餘名學生和來自社會上的360多人,將在北大開始他們為期5個星期的暑期學習。這也是我國高校第一次開辦暑期學校。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開設STEAM特色課程 打造開放式學習空間
    STEAM特色課程 供圖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年來,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s)特色課程致力於打造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注重互動式與浸入式教學,讓同學們從興趣出發,在「玩中學」、在「做中學」,人人都是小主人,享受跨界知識學習的快樂。
  • 港大清拆「獨牆」|香港一日
    香港警方今日(10日)就事件以「協助逃犯」罪拘捕了9人,當中有人為該12人提供住所、價值數十萬的船隻等。據香港東網報導,被捕者中其中一名72歲的女性,報稱是亂港分子梁國雄的前助理唐婉清,另一被捕人則為「港獨」組織本土民主前線前成員鍾雪瑩。
  • 熊孩算錯距離「越獄」被卡,消防破牆救援
    熊孩算錯距離「越獄」被卡,消防破牆救援
  • 磚混樓房的牆體能拆一半可以嗎 拆改承重牆的影響
    當我們拿了房子的鑰匙進行開工的時候,需要先進行房屋整體的拆改,對於不滿意的牆體是可以拆掉更改成臥室或者是客廳的,但並不是說所有牆體都可以拆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先看一下磚混樓房的牆體能拆一半可以嗎,不要盲目的做決定,此外,拆改承重牆的影響都有什麼。我們需要弄清楚下。
  • 新加坡國立大學加入開放式網絡課程平臺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與美國公司Coursera合作,加入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平臺
  • 開放式教育:讓每一個孩子自由呼吸
    一切都是那麼自然,但都經過精心「謀劃」,一切安靜優雅或者歡動喧鬧的背後,都有一個理念貫穿其間:開放式教育。正如創校校長張雲鷹所說,「開放式教育」追求的教育理想就是為了人的心靈解放,讓每一個孩子自己呼吸。    配方課程為人生幸福配方    學校雖新,雖小,卻有「大」校長。創辦坪洲小學的,是有數十年教齡的全國優秀校長,廣東省唯一的小學語文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張雲鷹。
  • "合作課堂"模式盛行廣西 學校走向"開放式教學"-廣西新聞網
    「合作課堂」模式在廣西盛行越來越多的學校從「填鴨式」教學走向「開放式教學」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蔣曉梅    12月19日、20日,廣西第三屆合作課堂精彩展示在南寧五一中路學校舉行,來自全區各地的16名教師帶來了自己的合作課堂展示課,全區30所合作課堂實驗學校集中在一起,進行研討和交流。
  • 朱學恆將翻譯《魔戒》巨額版稅投入開放式課程計劃
    4月2日,《紐約時報》以半版篇幅報導了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在全球華人中推廣OOPS開放式課程計劃的臺灣青年朱學恆,並在報導中讚譽其為「縮短東西方差距的典範」,這是該報第一次以大篇幅報導一名從事翻譯和知識共享事業的華人。
  • 暑期教學發展工作坊舉辦 解讀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辦「2014人大暑期教學發展工作坊」,來自全國高校的60餘名教師對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MOOC)展開交流探討。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MOOC)主要通過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提供免費的教育資源與完整的學習體驗。近年來,基於MOOC模式的在線教育在世界範圍內引起關注,被認為有助於大學面向社會大眾推廣優質教育資源以及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
  • 滬港臺「聯合大學」開學 為學子營建「開放式課堂」
    信息 滬港臺「聯合大學」開學 為學子營建「開放式課堂」 包括特邀的澳門大學在內,五所高校400位學子走進這個為期12天的「開放式課堂」。  作為推動大陸與港澳臺高校更富實質性合作交流的創新之舉,滬港臺四所高校於2014年聯手推出學分互認的「聯合大學」。當年7月,這一全新合作辦學模式在同濟大學首次成功舉辦,次年暑期移師臺灣逢甲大學。
  • 深圳政協委員建議加快發展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
    民盟深圳市委會在會上提出應對「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席捲全球教育,深圳應該搶佔先機,推動在線課程的發展。 據介紹,「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的英文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縮寫是MOOC。「MOOC來襲」已成為2013年我國教育界的熱門話題。 MOOC包含教學的全過程,如聽課、分享、答問、討論、作業、考試、評價等所有環節。
  • 深入探究中國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
    許教授分享了中國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 MOOCs)的發展歷程、規劃、應用及交付情況,分享了對慕課未來的預判,慕課的存在彌補了教學資源和教育質量的差距鴻溝,為所有人提供了一個公平學習的良好環境。
  • 「西遷教授談教學」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上線
    西安日報訊(記者姜泓)昨日,西安交通大學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愛課程中心舉辦了「西遷教授談教學」MOOC(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上線暨「高校教學傳承」項目啟動儀式。由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牽頭,在愛課程中心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支持下,開展了「西遷教授談教學」系列視頻專訪,以期挖掘西遷老教授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等寶貴資源,通過在線平臺與全社會共享。
  • 用數學領域的校本課程為學校增添特色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明確了課程實施環節的責任主體和要求,從課程標準、教材、課程規劃、教學管理,以及評價、資源建設等方面,對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學校分別提出要求。並明確指出:學校應依據國家課程設置要求,結合辦學目標、學生特點和實際條件,制訂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實施規劃……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開發、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
  • 「幼升小」公民同招第二年,打開校門體驗開放式課程,校園開放日...
    原標題:「幼升小」公民同招第二年,打開校門體驗開放式課程,校園開放日報名更多更理性  今天一早,天下著濛濛細雨,絲毫沒有阻擋相比去年,有的學校報名參加公辦學校校園開放日的人數比去年更多。不少家長將「離家遠近」「課程設置」「社團活動」等,放入首位考慮因素。  自今天起至3月31日,全市各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將陸續開展「校園開放日」活動。
  • 不要餐廳了,廚房的牆砸掉一半放塊長木板,坐在這裡吃飯也挺好的
    但國外的一位家庭主婦卻直接將一堵牆給砸了,做開放式的吧檯餐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原來國外的那位家庭主婦在裝修的時候,在客廳與廚房之間有道隔牆,讓整個大空間分成兩個區域,並沒有設計獨立的餐廳,因而她對這堵牆下手,直接請拆舊工人將中間的隔牆給砸了一半,在留下半堵矮牆的基礎上,加上一整塊餐桌板,就成了開放吧檯餐桌了。
  • 男子左腿卡進攪拌機 消防破拆救人/圖
    現場指揮員果斷決策:立即切斷與攪拌機相關的全部電源,對被困工人實施簡單包紮;消防隊員利用液壓剪、頂杆等破拆工具,採取同時作業對攪拌機實施破拆。     消防搭人牆託起被困男     由於被困人員被懸吊在半空,現場又沒有平面將被困者託起,為了不讓被困者受到二次傷害,消防官兵只好搭人牆將被困男託起。
  • 高水平大學建設中「開放式」教學內涵探析
    當前國內許多著名高校在制定發展規劃時,都不約而同地以「綜合性、開放式、研究型」作為學校的發展定位,並逐漸成為高水平大學建設內容中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其中,對「綜合性」、「研究型」內涵的認識已經形成了較統一的觀點,甚至有了公認的判斷標準,而「開放式」的內涵則不甚明確。
  • 上海浦東新區政協探索委員培訓新模式學習開放式 課程菜單式 組織...
    作為試點,區政協著力探索的具有學習開放式、課程菜單式、組織滾動式特點的培訓新模式,是此次主體班的最大看點。2017年,新一屆浦東新區政協確立了在本屆前三年對484名新區政協委員普訓一輪的工作目標,並輔以「1(換屆後委員即參加一次集中培訓)+1(五年任期前三年委員必須參加一次培訓)+X(在主要節點開展若干集中培訓學習)」的工作思路,主動依託全國政協、市政協培訓平臺,積極拓展區委黨校與區圖書館等學習資源,採用開放式的學習方法,即委員可從是否適合自己的學習需求以及是否便於工作安排出發,自主決定是否參加本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