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發現:大腦「主意識」奧秘

2020-10-18 孟君369

大腦是控制人思想及情感的主要器官,人的一切行為與大腦息息相關。探索大腦奧秘、尋找意識規律,就能更好地控制自我,主宰命運。

「主意識」的奧秘

我們知道,人的情緒有時強烈、有時平靜。其實,人的意識也存在「深淺」差異。當人精力集中時,對事物印象深刻、感知靈敏;當人精力渙散時,對事物了解模糊、感知麻木。

意識是什麼?

意識是外界信號在大腦感知系統中產生的覺知體驗,當信號在感知系統產生「刺激」就會出現意識。反之,就沒有意識。

意識的出現與「覺知閾」密切相關,當「閾值」高時,對事物感知靈敏產生清晰的意識;當「閾值」低時,對事物感知麻木形成模糊意識

比如,當人思維渙散或入睡時「覺知閾」變低。這時即使聲音喧譁,人也不容易聽見。當人集中精力時「覺知閾」變高,就算很微弱的聲響,人也能夠清晰的聽到。

奇妙的現象:自然環境裡,傳入耳朵的聲音喧鬧嘈雜,映入眼帘的景物繁多雜亂,為何我們的意識沒有因此陷入混亂?

研究發現,人對外界傳入大腦的信號具有「篩選」功能,只有被「識別」的信號才能產生意識及知覺感受。

清醒狀態時,傳入大腦的信號只有一部分產生了意識,呈現出來的意識就是「主意識」。

「主意識」的基本規律:

1、精力集中時「主意識」明顯,精力渙散時「主意識」模糊。比如,若你對別人的聊天不感興趣,在他們說話時你幾乎聽不到;若你對聊天內容感興趣,即使他們悄悄的說話,你也能聽見。

2、「主意識」只能轉移無法迴避。比如,當你對別人聊天很厭煩卻又對他們聊的內容十分在意時,即使你很不想聽卻偏偏清晰的聽到。但如果你集中精力做事就能擺脫他們的聲音。

因此,當你不想聽見或看到某件事情時,唯一的辦法是集中精力做另一件事。

主意識」現象揭示出意識的一個奧秘:信號與意識之間具有「雙關效應」,即信號刺激產生了意識(意識的產生源於信號),意識對信號的「」和「覺知」又決定了信號在意識中呈現的強度(意識決定了特定信號的呈現)。

結論:信號可以刺激大腦產生意識,但意識可以篩選呈現什麼信號。「主意識是信號與意識共同作用的結果。

相關焦點

  • 破解人類大腦的奧秘,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普及腦科學
    破解人類大腦的奧秘,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普及腦科學 新民網9月12日消息,今日(9月12日),一部展示腦科學領域令人驚嘆的發展進步和潛力誘人的機遇的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向全球發布,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
  • 揭示新奧秘 提供新思路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
    更為顯著的是,本次入選項目具有原創性突出、社會意義重大的特點,其中「蝗蟲聚群成災的奧秘: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蟲的群聚信息素」,在全球範圍內首次揭示了蝗蟲群聚成災的奧秘,對世界蝗災的控制和預測,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首個新冠病毒蛋白質三維結構的解析及兩個臨床候選藥物的發現」和「新冠肺炎動物模型的構建」對解決當前全球面臨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重大意義。
  • 《大腦的奧秘》:腦科學家們的「燒腦」之作—新聞—科學網
    21世紀是腦科學的世紀,理解大腦的結構與功能成為了當前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為此,美國、歐盟和日本先後啟動了大型腦研究計劃,而中國也並不打算落後,即將啟動自己的「腦計劃」。 為了讓公眾更加關心和理解腦科學研究,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神經所)的一群腦神經科學家合力撰寫了一本科普圖書《大腦的奧秘》,幫助讀者去探尋腦科學領域的熱點問題。
  • 腦科學,探索「小宇宙」的奧秘
    今年4月,歐巴馬宣布將從2014 財年的政府預算中拿出1億美元,啟動這項旨在揭開人類大腦奧秘的研究計劃。 無獨有偶,今年1月歐盟委員會宣布,人腦工程成為歐盟「未來新興旗艦技術項目」之一,並將在未來10年內獲得10億歐元的科研經費。 腦科學研究熱潮,正在全球興起。 人類的大腦是個複雜的「小宇宙」,至今我們依舊對其知之甚少。
  • 科學家新發現的人體奧秘很有趣
    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自己,美國《生命科學》雜誌精匯報告了科學家新發現的人體奧秘。不需要血液的眼角膜大家都知道身體的每一個地方都多少和血液供應相關,它會把所需的營養運送抵達,以及把所有不需要的物質從那裡運走。但是我們身體有個部位——眼角膜就沒有任何血液流動。
  • 探索大腦生物鐘的奧秘 上海科學家有了新發現
    但是,你可知道生物節律在大腦中有一個「起搏器」?答案是:位於大腦中的一個微小核團——視交叉上核(SCN),驅動著我們的晝夜節律。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上海科學家有了新的發現:原來,SCN能像稜鏡一般,把光信號轉換為節律信號,不同亞型的神經元扮演不同角色產生不同相位的振蕩,如同日晷上的不同時辰,使我們能夠感知時間。
  • 心理學家揭示人類大腦的奧秘
    這神奇的一幕發生在廣東科學中心引進自愛爾蘭的科普主題新展「錯覺」上。該展覽由心理學家RichardWiseman策劃。展覽將魔術與心理學、視覺錯覺與科學推理、混亂與清晰相結合,探索感官錯覺的動機和原理,揭示人類大腦的奧秘——大腦的感知往往與雙眼的實際所見大相逕庭。
  • 埃隆·馬斯克的新大腦植入設備,是炒作 or 科學?
    不過剛剛公布的這款升級版有了一個更為簡潔小巧的新造型——本體的尺寸接近一枚大硬幣,可替換掉移植者頭骨內的某一小塊,與其他頭骨部分完美貼合;和它相連的電極也被置於大腦內;只要頭髮蓋住頭皮,我們就看不出任何移植的痕跡。
  • 記憶法原理篇—大腦的奧秘
    ,了解自身大腦的奧秘。古語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下面就讓我們來揭開大腦的奧秘吧。一、大腦介紹1、基本構成人們常說一個人有兩個大腦,說的就是左右大腦半球。兩個大腦主要由大腦皮質、髓質和基底核等三個部分。在《超體》中主角使用了藥物CPH4,使得大腦利用率達從正常人的10%開發到了100%進化成神。不管電影裡的觀點是否正確,我們大腦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大腦使用奧秘等待著每個人的探索。
  • 初始大腦的奧秘
    大腦是以怎樣的方式來運行人類那些精細、複雜、高端的生命活動的呢?這一奧秘是科學家們一個世紀以來孜孜不倦的探索。實際上,我們完成這些工作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大腦同時接受多方複雜的刺激信息,需要對諸多信息進行編碼處理,之後下發指令支配運動效應器。這可能需要大腦多個中心同時工作,並且有相互的配合和協調,以及完成某些工作的自然連接。這一看似簡單平淡的日常工作,卻涉及大腦一系列檢索、提取記憶、編碼整合信息、傳出衝動的複雜運作過程。
  • BMC帶你探索大腦的奧秘
    大腦損傷可以導致癱瘓、失語、失明、失聰甚至人格的改變。大腦如何使我們成為與眾不同的生物?大腦通過什麼認識和感知世界?關於大腦有多少奧秘? 一年一度的Brain Awareness Week正式到來,BMC編輯們精心為大家遴選了旗下相關專題及頗具影響力的期刊和文章。各位技術大拿、科研牛人們,對腦科學剛興趣的讀者,精彩內容奉上,歡迎閱讀!
  • 探求自閉症兒童大腦的奧秘
    這種在全球擁有3500萬患者的神經系統疾病,正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於翔特別關切的科學問題之一。  「我們實驗室是做神經發育方面的基礎研究的,主要研究外界環境對腦發育的影響。」於翔說話簡明扼要又充滿感情和細節。「在兒科醫院裡,我見到了很多患有自閉症的兒童,有的會因為衣服上標籤產生的摩擦而大哭不停,有的可以盯著一個轉動的玩具看數小時。
  • 探索人腦的奧秘:別信《超體》,人類已使用了100%的大腦
    其作者顧凡及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本書中,他將人類認識心智的歷史進程奠基於現代神經科學的新知識、新進展之上,從感知覺、記憶、情緒、智能、語言和意識等多個側面,介紹了科學家在徵服這個「生命科學大挑戰」的過程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顧凡及的科普寫作之路,是在他2004年退休後開始的。為了做好大腦的科普,他重新溫習腦科學的知識。
  • 大腦思維活動其實就是量子糾纏
    近代科學研究可以證明,思維活動其實是大腦中的電子在高速的傳遞信息,互相影響,從而產生了互動作用。因為這些電子是在你大腦極小的距離空間中(這個距離可以忽略不計,約等於為0)做超過光速億萬倍的速度運行,因此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通過量子糾纏行為互相傳遞信息的過程。天文數字級別的量子糾纏活動就形成了電波(這裡暫時把它稱為電波,因為目前科學界中沒有一個名詞能夠定義這種載體)。
  • 科學發現愛情產生和大腦有緊密聯繫,看完文章你也許就學會戀愛!
    人類的身體內擁有無數的秘密,我們的一言一行很可能都隱藏著巨大的未知的一些科學之謎。當然每一個人都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會有專業的神奇,可是恰恰是因為如此,人類的演化才會令科學家震驚。我們知道萬事萬物只有人類能夠感知世界,能夠研究和發現工具的奧秘,同時每一個人都具有感情色彩。
  • 大腦的奧秘之人類為何普遍不喜歡大量的學習知識
    幾千年來,不乏許多哲學家探討過這個看似有點可笑的話題,這可能與人類大腦的運行原理有關。大腦的運行是根據大腦的結構出發,結構決定功能,高中化學的前言部分早已說得明明白白。讀者要是沒記住,這就應了人類普遍不喜歡學習大量知識這件事情。凡事皆有理,存在即合理。
  • 《科學》發現三種新細胞 讓大腦構建起生物鐘
    今日,《科學》雜誌刊登了來自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一項新研究:Satchidananda Panda教授課題組在人體內找到了三種全新的細胞,並指出它們能探測光線強度,讓大腦構建起生物鐘的節律。
  • 探索大腦的奧秘,人造大腦
    而我們的人類大腦又分為了端腦、腦幹和小腦不同的部分,之間的功能作用肯定是不一樣的,尤其人類大腦的基本功能就像是電源所構成的網絡系統,上百億的神經元組成了這個系統,而且發揮了無窮的能量,據科學研究發現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可是要比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強太多了,絕對不是計算機所能夠比擬的。
  • 多篇文章聚焦人類大腦記憶的奧秘!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人類大腦記憶的奧秘,分享給大家!這一發現挑戰了人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工作記憶只是大腦一部分的假設,並有助於科學家查明其遺傳和機制基礎。研究者表示,事實上,早期研究表明,大腦的某種結構與工作記憶有關。」 「我們的新發現使我們對這些領域是什麼以及它們如何發揮作用提供了更切實的見解。」70年代和80年代的開拓性研究將工作記憶的神經基礎追溯到大腦的前額葉皮層。
  • 重磅級文章深入解析人類大腦的奧秘!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解開人類大腦的奧秘!分享給大家!這項新研究發表在《Science》上,研究人員第一次揭示了AMPA受體處於天然狀態下的結構。這項發現將為揭開一系列神經系統障礙和疾病背後的機制帶來新思路。「大腦中有一些基本的電學開關。」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些開關不正常工作,大腦功能就會受損,這可能會導致疾病突然發作,記憶丟失和像阿爾茲海默症這樣的神經退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