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更是傳承幾千年,不止是書面化的語言,還有各地的方言。提起方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聽不懂三個字,在現今看來略帶貶義的詞彙,在抗戰時期,卻成了不可多得的優勢。正是因為這個方言才讓我方的電報沒有敵軍破譯,哪怕是漢奸也沒能翻譯出來。
不管是什麼時期,情報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藏匿國家的軍事信息,不被別人窺探,每個時代、每個國家採取的手段都不一樣。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國家採取的就是發一些編碼,也就是電報。而作為我們的敵對國家日本,總是我想方設法得到我方的軍事機密。但,通常他們破解出來的信息都沒有辦法使用,這並不是信息不準,而是翻譯出來的全是方言,哪怕是漢奸都沒法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在這塊兒上,基本上其他國家是落後我國一大截的。
發電報這件事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晚上是最佳發電報的時間,因為這個時候,就算有人在監視,也會抵擋不住困意,腦子反應會遲鈍一些,這樣的情況下,是極容易錯過一些重要信號的。發電報的環境大多選擇在街上,繁華的都市裡,那麼選擇發電報的工具也許就會是一些電臺。選擇用公眾電臺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被監視的人發現了,更方便逃脫,可以很快利用人群掩蓋住自己的行跡。
當然這些都是外界環境的選擇問題,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得落實在發電報這件事的本身,一個字,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情報全部傳遞出去。時間是躲避敵軍監視的最好辦法,必須得在對方還沒有完全查出信號發射地的時候,就要將電報發送完,並安全撤退。這樣不僅是保障發電報人的人生安全,也是保障信息的隱蔽性。
那個時候,由於我方的軍事設備較為落後,所以即使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想好了各種應對措施,但還是會很容易就被對方發現了。並且,日本人在對待發現的中國情報,有著自己的一套處理方式,他們並不會立馬就對發電報的人實行抓捕,反而是將計就計,慢慢的獲取情報,將中國的情報員耍得團團轉。他們之所以能夠這樣,歸根究柢的原因就是他們的使用的設備比中國先進。
雖然在武器設備上壓我們一頭,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翻譯過來的中文,竟然是方言,中國的方言種類太多,能夠完全聽懂這些方言的人,我想至今都沒有吧,所以當時的日本人,就算找到了中國人當漢奸,依然改變不了他們不能理解電報的意思,這就很尷尬了。從這裡也能夠看出來,中國的文化還是超越日本,甚至其他更多的國家。在那個時期,方言挽救了中國太多的軍事機密,拯救了太多的士兵生命,我想,這也是方言的魅力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