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探索宇宙奧秘,天文學家

2020-12-04 劉世雄聊天下

大家好,我是劉世雄,今天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

探索宇宙奧秘的惠更斯

惠更斯的父親是荷蘭政府的一名要員。一次惠更斯從父親那裡得到了一本數學人門的書,很快他就對數學發生了興趣。16歲時,惠更斯進人荷蘭著名的萊頓大學學習法律。不過他仍對數學有著極大的興趣。倘若他不為天文學和物理學所吸引,很可能在數學方面會取得巨大的成就。譬如,在1657年,他發表了一本有關概率的書,這是第一本有關這個專題的著作,書中運用概率計算了平均壽命。

惠更斯繼續鑽研數學,研究出平面曲線求積法等,充分地顯示了他的數學才華。他還和哥哥一同改進瞭望遠鏡,研究製作高性能透鏡的方法,並於1655年用研磨透鏡的新方法,製成了新式望遠鏡。

惠更斯使用這種新式高性能的望遠鏡觀測天體,對伽利略提出的土星是由3個球體組成的提法加以訂正。伽利略在對土星觀側後曾寫道,土星是由3個球體組成的,兩側是小球,正中間的球是兩側球的3倍左右。惠更斯明確指出,土星不是由3個星球組成的,而是被懸掛在宇宙的一個與它不相接觸的細光環所環繞。

1695年,他用暗語公布了他的發現,以便通過進一步的觀察證實他的正確時好保護優先權。後來,卡西尼又有所補充—這個光環是雙的。

同時,惠更斯還發現了圍繞土星旋轉的最大衛星。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他跟蹤了這顆衛星「巨星」,並發現它圍繞土星轉一周需要16天。惠更斯發現的這顆衛星是人們用眼睛看到的第一顆衛星。他還在第二年又觀測到了獵戶星座。

從惠更斯的以上成就來看,他是一位天文學家。但他還為人類的計時做出了重大貢獻。

為了觀測天文,研究天體運動,這就需要計測準確的時間。在時間測量上,惠更斯做出了最偉大的成就。

古人用來計時的最好儀器是特西比烏斯的滴漏,但是,這種儀器僅對計算小時或刻(1/4小時)一類的較大時間間隔才精確。中世紀晚期研製了機械鐘,它不是通過緩慢上升的水,而是通過緩慢下落的重物來使指針表示時間。不使用水就使計時儀器更加耐用而較少需要維護,因而更適合安裝在教堂鐘樓裡:不過其精確度卻與滴漏不相上下。

作為鐘錶,從11世紀前後就出現了帶有錘的齒輪鍾。到了16世紀中葉,出現了打點報時的家庭用鍾,小型懷表也是這個時候出現的。這種懷表當時這們稱為「紐倫堡的雞蛋」,是十分有名的。但那時的鐘表很不準確。

真正需要的是某種保持恆定的周期性運動的裝置,用來控制鍾齒的運動。直到伽利略發現了振子(鐘擺)的等時性,這種運動才被人們所知。伽利略也認識到了將鐘擺連接到鍾齒上的可能性,而且在其晚年還設計出了這種鐘的圖紙。但是沒能實現。

1656年,即伽利略死後10多年,惠更斯將這個可能性變成了現實。他指出,鐘擺並不嚴格地以相等的時間擺動,除非它的擺動狀態略為脫離圓弧路線。他設計了鐘擺支點附件,使鐘擺以合適的弧線擺動,然後把這樣的擺裝到鐘的機件上,並利用下垂重物,將能量傳給鐘擺,並使它不致因摩擦和空氣阻力而停止擺動。

1657年惠更斯將第一個「有擺落地大座鐘」呈獻給荷蘭政府,它標誌著精確的計時時代已經開始。如果沒有這一發明,很難設想物理學怎樣更進一步地發展。1658年,惠更斯寫了(鐘錶》一書,書中說明了這種鐘的力學結構等問題。

惠更斯的振子鍾,於1657年取得了荷蘭政府的專利。因此,惠更斯的名字也就家喻戶曉了。在他剛滿30歲的時候,他的名字就傳遍了整個歐洲。

1666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大臣科爾貝爾創立法蘭西科學院時,考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聘請這位荷蘭學者。惠更斯欣然接受了這一邀請,成了這個科學院的會員。從那時起的15年時間裡,惠更斯在法國巴黎從事研究工作,直到1681年才回到荷蘭。

相關焦點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探求天空定律,克卜勒
    大家好,我是吳培豪,今天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探求天空定律的克卜勒克卜勒出生在一個德國小市民家庭。他一來到人世間就遭到了許多不幸,天花使他成了麻子,猩紅熱弄壞了他的雙眼。1600年,30歲的克卜勒貿然給索不相識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寫信。他把自己研究天文學的成果和想法告訴了第谷。第谷看後,對克卜勒的才華驚嘆不已,立即寫信邀請他來當自己的助手。但是克卜勒來到第谷的身邊僅10個月,老人便去世了。克卜勒繼承了這位老人留下的非常寶貴的資料,其中包括老人對火星運動的觀測。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數學王子,高斯
    大家好,我是李宏偉,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數學王子—高斯19世紀前期,德國數學家高斯在近代科學研究領域裡,以其數學研究的輝煌成果,被世人公認為繼牛頓之後的最偉大數學家,被人們譽為「數學王子」。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門捷列夫,x射線的發現者
    大家好,我是袁碩,今天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1834年2月7日,門捷列夫出生在俄國西伯利亞的一個邊遠城鎮裡,他的家裡兄弟姐妹很多,他是最小的『個。他的父親是當地一所高級中學的校長,後來,因為雙目失明無法再擔任校長,也就無法再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笛卡爾,創立解析幾何學
    大家好,我是梁曉麗,今天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笛卡爾創立解析幾何學什麼是解析幾何?在數學上「解析」就是代數的同義詞。把代數與幾何融合為一體就被稱為解析幾何。解析幾何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的數學工具。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地熱發電,防震玻璃
    大家好,我是吳培豪,今天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科學歷史電爐電爐並不是真正的爐火,因為在電爐裡並不燒什麼。不到100年以前,電爐在美國由w·來福·巴爾頓博士首創。側洲年,科學家們在義大利的拉瑞羅地熱田,利用地熱燕汽試驗發電成功,於191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大型地熱電站。半個世紀以後,紐西蘭、美國、墨西哥、日本等國家的地熱電站相繼投人運行,目前已有14個國家在利用地熱發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蓋瑟斯地熱蒸汽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熱電站,已有17臺機組運行,裝機容量達113萬千瓦。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大陸漂移學說,蔡倫造紙
    大家好,我是張西玲,今天給大家說說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的魏格納1915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發表了他的著作《大陸與海洋的起源》。在書中,他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他的學說,使人類在對地球的探索上,向前邁進了關鍵的一步。魏格納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國柏林的一個孤兒院院長家裡。中學畢業後,他曾經先後在好幾個大學學習。1905年他在柏林的因斯布魯克大學學習氣象學專業。大學畢業後,魏格納到了高空氣象臺工作。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歐姆定律,電磁學的宗師
    大家好,我是席瑩,今天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歐姆與歐姆定律歐姆的父親是一名手藝高明的鎖匠,他對數學很有興趣,並且從小就對歐姆進行教育,指導歐姆學習數學,然而歐姆的科學道路並不平坦。歐姆曾在中學教學,但是他的奮鬥目標是當大學教授。為了實現他的目標,他開始一步步地向科學頂峰邁進。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國古代「震天雷」「火龍出水」式火箭
    大家好,我是熊鳳枝,今天給大家說說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天際遨遊的飛彈在古代,人們對自然界的許多現象,如天空中突降的暴雨、雷鳴和閃電感到十分困惑。天空中的景象引起人們產生美妙的幻想—人類也要到天上去遨遊。於是,古代人萌發出扣人心弦的、豐富多彩的飛行神話傳說。
  • 宇宙中星球為什麼是懸浮的,沒有上下左右之分,天文學家給出答案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達叔說天文》我是小編「達叔」,今天咱們來聊聊為什麼宇宙中沒有上下左右之分,在宇宙中的星球又為什麼是懸浮著的呢?喜歡的朋友記得分享和關注哦!宇宙中星球為什麼是懸浮的,沒有上下左右之分,天文學家給出答案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過文天學或者宇宙學,就知道我們所處的宇宙是非常廣大的,可以說是無限寬廣的。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化學之父,電池的發明人
    大家好,我是李珂,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1775年,法國32歲的化學巨人拉瓦錫通過長期嚴格的實驗,發現了一種有助燃和助呼吸作用的氣體,而且許多酸都是由空氣中的這種助燃的氣體成分與非金屬物質結合而成的。他把這種氣體命名為酸素。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確立了生物界的秩序的林奈,進化論的奠基人
    大家好,我是蘇泳薇,今天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確立了生物界的秩序的林奈林奈是瑞典人,他父親是位窮牧師。林奈的家中有一個小花園,這使他從小就對植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鄰近的大陸上沒有這些種的燕雀,在世界任何其它地方也沒有它們的蹤跡。但是造物主為什麼會在這個小小的群島上創造了這14種不同但又相似的物種呢?達爾文發現,鄰近大陸上的燕雀種—同島上居住的燕雀有近似之處,它的食糧性禽種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定在島上居住過,那時,它們是同一種燕雀,這第一批燕雀的後代逐漸進化為不同的類型的燕雀。
  • 《太陽系七大奇蹟》發行 科技帶你探索宇宙奧秘
    《太陽系七大奇蹟》發行 科技帶你探索宇宙奧秘  《太陽系七大奇蹟》海報    我們正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索時代,太陽系的行星和恆星不再是夜空中神秘閃爍的無人之境,BBC《太陽系七大奇蹟》(Wonders of the Solar System)記錄星球宏偉壯觀的成長一刻。
  • 渾儀:探索宇宙奧秘
    就在眾人對開幕式翹首以盼之際,鳳凰江蘇先為網友做個小科普,少為人知的是,在這個小小的儀器裡,竟然藏著古人對宇宙的探索,藏著日月星辰的奧秘。古人認為宇宙像一個圓雞蛋渾儀,也叫渾天儀,上古時稱「璿璣玉衡」(一作「璇璣玉衡」,出自中國古籍《尚書·舜典》,原文為「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因晦澀難懂,漢代起分兩種看法,一主星象說,認為代表北鬥七星;一主天文儀器說,便指渾儀)。
  • 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是一場關於時空的追尋
    數百年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天空和宇宙的探索,從「日心說」到「宇宙大爆炸」,這不僅是一場對行星與恆星探索,更是一場對宇宙起源、時間歷史的偉大追尋。從人造衛星升空到月球漫步再到火星探測,這是人類對無垠宇宙的憧憬、也是對未知空間的嚮往。
  • 探索宇宙暗能量,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腳步從未停止
    發現宇宙加速膨脹天文學家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然而自1998年這個發現首次公布以來,科學家們就一直想盡辦法來理解一個神秘的存在,現在看來這個存在似乎掌控著宇宙的未來,它就是暗能量。在地球上人跡罕至的高山頂上幾個主要的天文研究中心正忙碌著,最先進的數字傳感器、計算機、空調、基礎設施和馬達,在驅動著巨大的望遠鏡。
  • 三問「中國天眼」:探索宇宙奧秘方面有何作用?
    三問「中國天眼」:探索宇宙奧秘方面有何作用?在傾聽宇宙深處聲音、探索宇宙奧秘方面將發揮什麼作用?請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望遠鏡核心部件研製建造方)的專家為你解讀。  一問:射電望遠鏡是不是口徑越大越好?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可不是肉眼觀測的普通望遠鏡,是世界最頂尖級的太空望遠鏡。」中國電科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王楓介紹,面板和饋源是決定FAST探測威力和探測精度的核心要素。
  • 《中國天眼》探索宇宙奧秘的射電望遠鏡
    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喀斯特窪坑中的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是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
  • 宇宙從何而來?人類是如何探索這個終極奧秘的?
    宇宙從何而來?這是我們宇宙的終極奧秘。終極的奧秘激發新想法和新實驗。沒有人知道第一個空間、時間和物質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自然法則從何而來?宇宙如何「知道」演化運行?為什麼自然法則產生了一個生命如此熱情的宇宙?
  • 探索宇宙奧秘,今天是第五個航天日
    兒子愛好航天,他的夢想就是當一個航天員,每天都看有關宇宙奧秘,航空航天的視頻,書本。今天是中國第五個航天日,從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從此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序幕。
  • 探索宇宙的奧秘,浩瀚宇宙中的黑洞究竟是什麼樣子?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林,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廣袤無垠的宇宙中,光與影交織出一幅絢麗圖畫。人類總是對夜空中的閃閃繁星如痴如醉充滿嚮往,而宇宙的奧秘就是潛藏在這無邊的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