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上線分鐘級降水預報!精準定位到街道 了解一下!

2020-11-29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長沙的天氣,總不按套路出牌,早上看的天氣預報,經常到了下午就變。面對變化莫測的天氣,如果你懂得看雷達圖,你也可以當家裡的"短期天氣預報員"了。

記者從湖南省氣象臺了解,現在通過湖南氣象網和"湖南天氣"微信公眾號都能實時查看雷達圖,但一張五顏六色的雷達圖究竟怎麼看?如何判斷哪裡在下雨、哪裡降雨最大、雨什麼時候才停?湖南省氣象服務中心專業氣象臺臺長廖春花向記者介紹了手機查詢雷達圖的使用方法。

廖春花介紹,雷達圖是氣象雷達探測降水粒子後生成的產品,用的主要指標叫"基本反射率"。雷達圖常以黑或白色為底,由綠色、黃色、紅色、紫色等組成,圖例的顏色色標有數值,數值大小表示雷達回波的強度,單位為dBZ,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數值,數值越大表示雷達回波強度越大,出現短時強降水和對流性天氣的可能性越大。

簡單地說,在你的位置雷達圖上如果沒有顏色,那麼代表此刻天氣較好,顏色偏暖偏深的地區天氣越劇烈。藍色對應的區域表示當地被降雨雲系籠罩,但尚未出現降雨;中度綠色時,會有小雨;到深黃色,雨已讓人感覺有些急,雨水會打溼你的褲腳;到紅色,雨水傾盆下,雨傘不一定撐得住;當顏色為暗紅、粉紅、紫色,這時估計連雨傘都撐不穩了,降雨強度非常大,一般還伴有雷暴、大風,甚至冰雹。

廖春花介紹,目前氣象部門的分鐘級降水預報和短時暴雨、雷雨大風、冰雹等預警信號都是在雷達圖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分析得出的結論。湖南氣象網和"湖南天氣"微信公眾號中提供的雷達圖都是動態的,會隨時間移動,可根據移動方向判斷是否會影響自己所在的位置。如果在雷達圖上看到降雨系統靠近自己所在區域時,就需要主動關注本地氣象臺發布的短時臨近預報及預警信息,並按照預警中的要求,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藉助雷達圖,可了解降雨系統的強度、大概位置和移動方向,有助於公眾從容躲避雨水的侵襲。"廖春花介紹,現在,關注"湖南天氣"微信公眾號,點擊"掌上微天氣"——分鐘降水——雷達圖,或打開湖南氣象網首頁氣象服務——雷達回波圖,都能實時查看雷達圖。

目前正值汛期,局地性洪澇因其突發性強、難測難報等特點,不僅影響道路交通安全,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內澇、農田漬澇、江河水漲、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給人民生活財產造成了極大影響。為更好預報降雨,湖南氣象臺已經上線防災避災黑科技「分鐘級降水預報產品」,該產品可以基於雷達實況監測進行外推,對未來兩小時的降水進行逐分鐘的預報,更新頻率達到6分鐘一次,且能夠精準定位到街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天氣預報中「局部地區」的難題。

未來1小時,想逛街會不會下雨?雨還要下多久才能停?……現在這些問題,市民可通過「湖南天氣」微信公眾號的「掌上微天氣」裡的「分鐘降水」一鍵了解。「分鐘級降水預報產品在時間尺度上可以提供精細到6分鐘的降水預報信息;在空間尺度上精細到街道,能為道路交通、出行旅遊提供更及時、更有效的氣象服務信息,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公眾出行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相關焦點

  • 分鐘級降水預報產品上線 可精細至街道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報導 7月28日,由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公服中心」)研發的基於雷達外推的分鐘級降水預報產品正式上線。  記者了解到,此前,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系統開放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基於雷達外推技術研發分鐘級降水預報系統;經過數據應用室的數據入庫推送,將其納入最新研發的電子天氣地圖服務中。「該產品可以基於雷達實況監測進行外推,對未來兩小時的降水進行逐分鐘的預報,更新頻率達到6分鐘一次,且能夠精準定位到街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天氣預報中『局部地區』的困難。」 系統開放實驗室正研級高工張國平介紹道。
  • 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亮點 精準至分鐘級預報
    10月19日,華為終端雲服務官方微博宣布,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功能亮點。官方稱,新版本從每日實時的天氣預報,到細緻入微的生活服務,帶你遇見晴天的燦爛,遠離突發天氣的擾亂,讓你擁有無憂暢玩的體驗。本次更新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一是更精準的天氣預報,天氣詳情實時更新,精準至分鐘級,氣候盡在掌握,計劃調整應對自如。
  • 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精準至分鐘級預報
    10月19日,華為終端雲服務官方微博宣布,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功能亮點。官方稱,新版本從每日實時的天氣預報,到細緻入微的生活服務,帶你遇見晴天的燦爛,遠離突發天氣的擾亂,讓你擁有無憂暢玩的體驗。
  • 分鐘級天氣預報產品來了!可預測哪條街道幾時幾分下雨
    天氣預報總感覺不準?多變的天氣常讓我們猝不及防,而惡劣天氣還會導致氣象災害。每年一到雨季,持續的降雨會使得內澇災害頻發,甚至會導致山洪,讓「看海模式」「滴滴打船」紛紛上線。雖然有些情況可提前預警,但現有公眾氣象服務,沒有辦法提供更精準預測。市場急需一種更精細化的氣象預報來防災減災,這讓氣象專業出身的念國魁更是感同身受。
  • 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智能網格天氣預報 降雨預報「分鐘級」 災害...
    原標題: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智能網格天氣預報  降雨預報「分鐘級」 災害天氣「不漏網」  公眾所在的位置實時定位,當前的氣溫、風力、降雨實況在手機頁面中一目了然,在精細預報中,還可查閱逐小時的天氣和空氣品質預報
  • 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功能亮點 精準至分鐘級
    10月19日,華為終端雲服務官方微博宣布,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功能亮點。官方稱,新版本從每日實時的天氣預報,到細緻入微的生活服... 10月19日,華為終端雲服務官方微博宣布,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八大功能亮點。
  • 軟體推薦:預測精準到街道的彩雲天氣
    最近發現了一款預測精準到街道的天氣應用--彩雲天氣,界面清新、用法簡單,推薦給最近準備出行的朋友。每日佳軟:預測精準到街道的彩雲天氣打開這款應用,如果注意到了頂部定位欄的話,你就會發現是精準到街道甚至小區的。
  • 手機看小區天氣精準預報
    「今天小區晴間多雲,最高氣溫2℃,最低氣溫-6℃,有西北風2-3級。你看,現在只要輕點手機就能查看社區天氣狀況,可方便了!」家住南開區華苑街日華裡小區的郭師傅,每天用手機看天氣預報已成為習慣。他說:「社區天氣微平臺裡專門有『降水預測』一項,未來24小時內逐小時逐小區預報天氣,什麼時候有雨雪,幾點停都能提前知道。」
  • 天氣預報呈精準化趨勢:網格預報精細到點位、分鐘
    夏天,總怕有場「不期而遇」的大雨;到了冬天,又盼著一覺醒來世界銀裝素裹。 過去以周、天為單位,以市縣為區域進行的氣象預報,已經不能滿足公眾的日常生活需要。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以及智能終端的普及,人們希望隨時隨地查詢天氣——10分鐘後會不會下雨?自己所處的街道降雪量會有多少?應運而生的智能網格預報,可以解答大家的疑問,提供更精細、更個性化的氣象服務。 什麼是網格預報?
  • 小米天氣雷達降水圖怎麼看 小米雷達降水圖查詢方法
    小米天氣雷達降水圖怎麼看 小米雷達降水圖查詢方法時間:2017-06-16 13:17   來源:綠茶軟體園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米天氣雷達降水圖怎麼看 小米雷達降水圖查詢方法 小米天氣雷達降水圖怎麼看?大家是不是也想知道這個新功能呢?
  • 智能氣象,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今年7月,受連續降雨影響,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潘坪村突發山體滑坡。滾滾泥沙瞬間衝毀了道路,造成數棟民房坍塌。所幸山體滑坡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原來,依靠北鬥衛星監測系統發布的橙色預警,當地居民早已提前撤離。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深入應用,天氣預報預警變得越來越精準。
  • 湖南未來48小時天氣預報 今日全省陣性降水湘南局地暴雨
    湖南未來48小時天氣預報 今日全省陣性降水湘南局地暴雨 來源:紅網 作者:李慧芳 編輯:王娉娉 2014-06-05 11:45:37
  • 中央氣象臺未來三天天氣預報 全國天氣預報圖降水下雪預報
    二、重點天氣預報1、陝西黃淮等地將迎新雪5日夜間至7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東北地區、黃淮、江淮、江漢等地將有新一輪小到中雪過程,局地有大雪。湖北西南部、貴州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凍雨天氣。2、6日起南方將有較強降水過程受南支槽和偏南急流影響,6至8日,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華南迎來新一輪小到中雨過程,其中江南東南部、華南北部有大雨,局地暴雨。
  • 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 預報更精準生活服務更專業
    10月19日,華為終端雲服務官方宣布,期待已久的華為天氣優化版正式上線啦!八大功能亮點,從每日實時的天氣預報,到細緻入微的生活服務,帶你遇見晴天的燦爛,遠離突發天氣的擾亂,讓你擁有無憂暢玩的體驗。具體升級內容,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湖南氣象保障長沙防汛:強降水實況警報精細到鄉鎮「能救命」
    這場史上罕見的暴雨,也是考驗湖南汛期氣象保障服務能力的關鍵一役。最強降雨落區如何變化?何時開始組織群眾轉移?水庫洩洪節奏怎樣把握?在防汛減災的關鍵時刻,氣象「發令槍」打得響亮,科學精準的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廣為傳遞的雨情水情,為及時化解風險、守護瀟湘安瀾贏得了更多主動。
  • 全北京都在等雨,天氣預報「不那麼精準」的原因是啥?
    12日白天至13日清晨,北京經歷入汛以來最強降水過程。全市平均降水量達到「暴雨」量級,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和7級至9級短時大風。超過100條公交線路臨時停駛,全市公園風景名勝區關閉,超過300架次航班的起降受到影響。根據目前預報,13日至14日,北京雨過天晴,氣溫回升。隨後雷陣雨天氣又會光顧北京、頻繁「打卡」。
  • 自動化觀測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近年來,能見度儀、雲高雲量觀測儀、天氣現象儀器、自動日照計、固態降水觀測儀等自動化觀測設備陸續亮相,逐步取代人工觀測任務。涉及地面觀測等內涵的智慧氣象概念從醞釀到提出,逐漸豐富,已經轉化為實際應用。如今,我國有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2423個,區域觀測站超過6萬個。
  • 雲技術支持 未來天氣預報可精準到街區
    基於智能網格的新一代超大城市精準預報提供技術支撐,實現包括智能感知、精準預報、智慧服務等,可以讓大眾體驗「兩小時內、一平方公裡範圍」的個性化精準貼身氣象服務。精準氣象預報需大量算力支撐氣象是飄在天空中的「雲」,華為雲可以提供海量計算能力的「雲」。這兩朵雲的結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 更精準的天氣預報是這樣「煉」成的
    天有不測「風雲」,而如今,得益於氣象觀測與預報技術的進步,人們切身體會到:天氣預報越來越準了。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已達87%,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8%,強對流預警時間提前至38分鐘,可提前3至4天對颱風路徑做出較為準確的預報……這樣的準確度和高效率究竟是如何「煉」成的?請看經濟日報記者的採訪。
  • 「局部地區」可精確到街道!監測系統愈發先進,氣象預報準確率將提高
    今後,當天氣預報報導「局部地區有雨」,市民或許不用再追問,「局部地區」是什麼地區。廈門市氣象局局長葛小清昨日接聽市長專線時透露,「十四五」期間,我市將進一步提高氣象預報預警準確率,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將達到88%以上,暴雨預警準確率將達到90%以上,24小時颱風路徑平均預報誤差將控制在60千米以內。天氣預報,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要報準廈門每一個角落的天氣並不容易,廈門山區多、地形複雜,給精準預報帶來不少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