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新年好鴨!網校君可想死你們啦!
這個春節,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流浪地球》刷屏呢?
這部被譽為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的大片,一經上映,豆瓣就打出了8.4的高分,可謂口碑炸裂。
世界末日的主題在災難科幻片中很常見,但大多數好萊塢大片,人類通常放棄地球,探索移居其他星球。
而劉慈欣卻給出了一個充滿家園情懷的中國式解決方案:帶著地球去流浪。
宏大的故事設定、突破天際想像和盪氣迴腸的敘事,讓這部電影獲得了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好成績。
截至2月11日0時,《流浪地球》國內票房已經突破20億,毫無疑問地成為了賀歲檔最靚的崽兒。
不僅在國內火,在海外也是一票難求!
2月8日,北美澳新 2D版本全面公映,海外排片同時覆蓋AMC、Regal、Hoyts、Events、Cinemark、Cineplex、多家主流院線。排片規模達到北美澳新47個城市,100+家影院。
海外全面上映首日,僅北美單日票房便超過了50萬美金; 上映3天,北美總票房就已經破百,澳新總票房超50萬澳幣。
這對於在海外上映的華語電影來說,極其少見。
很多海外的小夥伴都紛紛反映:
「想看《流浪地球》,真的是一票難求,許多預售場次票都售罄了。」
海外場次爆滿
連外媒也毫不吝嗇對這部電影的好評。
《紐約時報》
「中國電影業終於加入太空競賽」
《紐約時報》稱,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是後來者(a latecomer),在電影業中,中國也是科幻片領域的後來者。
不過,「這種局面就要改變了(That is about to change)」。
The country’s first blockbuster set in space, 「The Wandering Earth,」 opens Tuesday amid grandiose expectations that it will represent the dawning of a new era in Chinese filmmaking.
中國第一部以太空為背景的大片《流浪地球》周二盛大上映。外界對它期待是它將代表中國電影製作新時代。
It is one in a series of ambitious, big-budget films tackling a genre that, until now, has been beyond the reach of most filmmakers here — technically and financially.
它是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大預算、大製作之一。這部電影直到現在已經超出了大多數電影的所能達到的技術和預算。
《福布斯》
「如果中國能自己製作這樣水準的電影,
他們就不需要進口太多好萊塢電影了。」
While the focus is (obviously) on Chinese heroes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t is implied that America was not involved in this global effort, make of that what you will), the film is nowhere near as jingoistic as Wolf Warrior 2 or as nationalistic as Universal/Comcast and Legendary's The Great Wall.
雖然電影的重點(顯然)是刻畫中國英雄和中國政府(順帶暗指美國政府的無所作為,沒有參與這項全球性的合作),但這部電影遠沒有像《戰狼2》那樣宣揚大國主義,或者像傳奇影業的《長城》那樣宣揚民族主義。
If China can make movies like this for themselves, they won't need Hollywood imports as much. This is where China has been heading for the last several years.
如果中國能自己製作這樣水準的電影,他們就不需要進口太多好萊塢電影了。這正是中國過去幾年的發展方向。
China is big enough and movie-hungry enough to support their own stuff along with various Hollywood biggies. But as Chinese productions get bigger, the mere notion of a Hollywood blockbuster, especially a somewhat generic affair meant to play globally with minimal fuss, will be significantly less special.
中國足夠大, 龐大的電影市場足以同時支撐起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大片。但隨著中國製作的崛起,那些靠著簡單的好萊塢套路想在全球市場上大賺一把的「大片」,將顯得不那麼有優勢。
The verge
「《流浪地球》展示了中國電影製作的新面貌
——專注於未來,而不是中國傳統盛世。」
It shows a new side of Chinese filmmaking — one focused toward futuristic spectacles rather than China’s traditionally grand, massive historical epics.
(流浪地球)它展示了中國電影製作的新面貌——專注於未來,而不是中國的傳統盛世。
None of these things will be inherently alien to American viewers, who may experience The Wandering Earth as a best-of mash-up of past science fiction films, just with less-familiar faces in the lead roles. But as China gets into the action-blockbuster business, it』ll continue to be fascinating to see how the country brings its own distinctive voices and talents into a global market.
美國觀眾並不會覺得《流浪地球》裡的情節陌生。他們可能會覺得這部電影是過去科幻電影的集合,只是主角的面孔有點不太熟悉。但隨著中國進入動作大片時代,這個國家如何將自己獨特的聲音和才能帶入全球市場將令人期待。
澳大利亞電影網站Flick.com盛讚「中國大片《流浪地球》或許是2019最棒的科幻片」,
還特別點出了電影中體現出中國人不同於西方人的價值觀念。
The Wandering Earth’s heroes are just the kind of gung-ho go-getters who can go off plan and do what needs to be done when the chips are down – but they’re explicitly doing it out of selfless service to the greater good, which is often a by-product rather than an aim of American heroes』 actions.
《流浪地球》中的主人公們是一群同心協力志在必得的人,他們可以在形勢危急之時打破計劃、雷厲風行做該做的事,而且他們做這些事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偉大事業無私奉獻。而在美國英雄這邊,這通常只是他們完成任務的一個副產品,而非主要目的。
中國科幻不靠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拯救地球,而是選擇在危機關頭帶領著全世界參與救援行動。
「看完流浪地球,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力量支撐著在海外求學的人們。」
「電影院坐滿了中國人一起看電影,看著中國人用中國人的方式去拯救世界,感覺很提氣。」
「感謝《流浪地球》,讓我們流浪在國外的學子,過了一個最有意義的春節。」
.
這都是海外華人觀眾觀影后的真實反饋,這樣的影片,身為中國人,看著只有自豪與驕傲感。
毋庸置疑的是,中國科幻已經開啟了全新的旅程,未來值得期待!
如果還沒有去電影院看過的小夥伴,可得抓緊了喲~
(綜合自紐約時報、Fobes、環球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