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原子極限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水合離子的微觀結構

2020-12-06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記者董瑞豐)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一支聯合研究團隊日前利用自主研發的高精度顯微鏡,首次獲得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圖像,並發現其輸運的「幻數效應」,未來在離子電池、海水淡化以及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等將有重要應用前景。該成果於北京時間14日由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水是人類熟悉但並不真正了解的一種物質。水與溶解其中的離子結合在一起形成團簇,稱為水合離子,鹽的溶解、大氣汙染、生命體內的離子轉移等都與水合離子有關。19世紀末科學家就開始相關研究,但由於缺乏原子尺度的實驗手段以及精準可靠的計算模擬方法,水合離子的微觀結構和動力學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王恩哥與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江穎帶領課題組,在實驗中首次獲得了單個的水合離子,隨後通過高精度掃描探針顯微鏡,得到其原子級分辨圖像。這是一百多年來人類首次直接「看到」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圖像。

「觀測到了最小的原子——氫原子,幾乎已經達到極限,可以對原子核與電子的量子效應同時進行精確描述。」王恩哥說。

經過高精度觀測,中國科學家還發現了水合離子的「幻數效應」,即包含3個水分子的鈉離子水合物在表面上具有異常高的擴散能力。江穎介紹,該研究結果意味著,可以選擇性增強或減弱某種離子的輸運能力,在離子電池、防腐蝕、電化學反應、海水淡化、生物離子通道等應用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意義。

「比如,可以通過對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進行界面調控,藉助『幻數效應』提高離子的傳輸速率,從而縮短充電時間和增大電池功率。」江穎說。(完)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水合離子的微觀結構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一支聯合研究團隊日前利用自主研發的高精度顯微鏡,首次獲得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圖像,並發現其輸運的「幻數效應」,未來在離子電池、海水淡化以及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等將有重要應用前景。該成果於北京時間14日由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水是人類熟悉但並不真正了解的一種物質。
  • 我國科學家首次「看見」水合離子的微觀結構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近日,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課題組、徐莉梅課題組、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高毅勤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王恩哥課題組合作,繼2014年獲得世界首張亞分子級分辨的水分子圖像後,再次取得突破,首次得到了水合鈉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並發現了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
  • 我科學家揭開百年謎題 首次看見水合離子原子結構
    水是自然界中最豐富、人們最為熟悉同時也是最不了解的一種物質,水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非常複雜。由於水是強極性分子,作為溶劑它能使很多鹽發生溶解,並與溶解後的離子結合在一起形成離子水合團簇,即水合離子。水合離子的微觀結構和輸運機制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
  • 人類首次「看到」水合離子微觀結構
    本報北京5月1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邱晨輝)繼2014年獲得世界第一張亞分子級解析度的水分子圖像後,中國科學家再次取得突破,將解析度推向了氫原子極限,首次「看到」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這是水合離子概念提出100多年來,人類第一次在實空間直接「看到」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圖像
  • 「揭示水合離子的原子結構和幻數效應」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支持的「揭示水合離子的原子結構和幻數效應」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該成果由北京大學江穎、王恩哥等合作完成。該工作首次澄清了界面上離子水合物的原子構型,並建立了離子水合物的微觀結構和輸運性質之間的直接關聯,顛覆了人們對於受限體系中離子輸運的傳統認識。
  • 中國科學家國際首獲水合離子原子級解析度圖像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多個科研團隊合作,繼2014年獲得世界首幅亞分子級解析度的水分子圖像後,水科學領域近日再獲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得到水合離子的原子級解析度圖像,並在此基礎上發現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中國科學家這一重要科研成果,已於當地時間14日獲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我國研究團隊首次得到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 :當鹽遇見水
    日前,我國科學家利用自主研發的高精度顯微鏡,首次揭開這一神秘物質的「終極面紗」:繼2014年獲得世界首張亞分子級分辨的水分子圖像後,研究團隊再次宣布,將解析度推向了原子極限,首次得到了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並進一步揭示了其「運動習性」。
  • 我國研究團隊首次得到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
    數百年來,無數科學家潛心研究,其微觀結構及動力學一直未有定論。  日前,我國科學家利用自主研發的高精度顯微鏡,首次揭開這一神秘物質的「終極面紗」:繼2014年獲得世界首張亞分子級分辨的水分子圖像後,研究團隊再次宣布,將解析度推向了原子極限,首次得到了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並進一步揭示了其「運動習性」  日前,我國科學家在全球首次得到了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
  • 我科學家揭示水合離子微觀結構和幻數效應
    本報北京5月14日電(記者齊芳)水是最普通的物質之一,但在微觀層面,水的種種神奇之處一直困擾著科學家。日前,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一支聯合研究團隊,首次獲得水合離子的原子級圖像,並發現了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建立了離子水合物的微觀結構和輸運性質之間的直接關聯。
  • 江穎、王恩哥等在Nature發文揭示水合離子的微觀結構和幻數效應
    這就要求把原子核與電子一起量子化,即:全量子化。全量子化效應對於理解水的微觀結構和反常特性至關重要。水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同樣也是非常複雜的過程。由於水是強極性分子,它作為溶劑(Solvent)能使很多鹽發生溶解(圖1),而且能與溶解的離子結合在一起形成團簇,此過程稱為離子水合(ion hydration),形成的離子水合團簇稱為離子水合物(ion hydrate)。
  • 首次「看見」離子水合物的原子結構並揭示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
    早在19 世紀末,人們就意識到離子水合的存在並開始了系統的研究。雖然經過了一百多年的努力,離子的水合殼層數、各個水合層中水分子的數目和構型、水合離子對水氫鍵結構的影響、決定水合離子輸運性質的微觀因素等諸多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至今仍沒有定論。
  • 破世界難題 中國科學家首揭水合離子原子級分辨圖像及幻數效應
    離子水合物的微觀結構以及離子水合物的動力學如此重要,在各國科學家長達百餘年的努力後,離子的水合殼層數、各個水合層中水分子的數目和構型、水合離子對水氫鍵結構的影響、決定水合離子輸運性質的微觀因素等諸多問題,至今仍沒有定論。尤其是對於界面和受限體系,由於表面的不均勻性和晶格的多樣性,水分子、離子和表面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得這個問題更加複雜。
  • 【物理人·研究快報】江穎、王恩哥等在Nature發文揭示水合離子的微觀結構和幻數效應
    水溶液中的離子輸運研究長期以來都是基於連續介質模型,而忽略了離子與水相互作用以及離子水合物和界面相互作用的微觀細節。該工作首次建立了離子水合物的微觀結構和輸運性質之間的直接關聯,刷新了人們對於受限體系中離子輸運的傳統認識。
  • 【人民網】水合離子神秘特性被發現或催生新型離子電池
    從左至右,依次為五種離子水合物的原子結構圖、掃描隧道顯微鏡圖、原子力顯微鏡圖和原子力成像模擬圖。圖像尺寸:1.5 nm ×1.5 nm。  近日,中國科學家領先世界,首次得到了水合鈉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並發現了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該研究對於離子電池研發、海水淡化、生物離子通道等熱門課題的研究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 北京大學江穎團隊:從原子尺度看清水合離子真容
    北京大學江穎團隊:  從原子尺度看清水合離子真容  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  金 鳳  「水是世界上最常見、也是非常複雜的物質。最近,我們在嘗試人工控制結冰,在國際上首次從原子層次上觀察到冰是如何形成的,發現在二維極限下冰的結構與石墨烯很相似……」前不久,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上,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教授江穎描繪的水世界吸粉無數。話音剛落,參會的多位諾獎得主紛紛上前交流,水之於人類,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 北京大學江穎團隊: 從原子尺度看清水合離子真容
    中新網 圖 「水是世界上最常見、也是非常複雜的物質。最近,我們在嘗試人工控制結冰,在國際上首次從原子層次上觀察到冰是如何形成的,發現在二維極限下冰的結構與石墨烯很相似……」前不久,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上,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教授江穎描繪的水世界吸粉無數。話音剛落,參會的多位諾獎得主紛紛上前交流,水之於人類,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 科學家首次看到水合鈉離子的原子級「真面目」
    直到5月14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刊發了一篇北京大學江穎、徐莉梅、高毅勤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王恩哥課題組合作的研究成果後,人們才首次看到水合鈉離子的原子級「真面目」,研究人員還同時發現了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  自然溫柔物 科學硬骨頭  「水可以說是soft in nature,hard in science。
  • 科學家終於看清水分子中氫原子位置
    人們最熟悉的水,在科學界仍是最不被了解的物質之一。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據《科技日報》報導,北京時間14日23點,《自然》刊登文章,介紹了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看到了離子水合物的原子級分辨圖像,及發現了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
  • 看門道:你不知道水合離子的微觀結構和幻數效應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振紅)近日,中國科學家繼2014年獲得世界首張亞分子級分辨的水分子圖像後,再次取得突破,首次得到了水合鈉離子的原子級分辨圖像,並發現了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教授江穎表示,離子水合物的微觀結構和動力學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經過了一百多年的努力,離子的水合殼層數、各個水合層中水分子的數目和構型、水合離子對水氫鍵結構的影響、決定水合離子輸運性質的微觀因素等諸多問題,至今仍沒有定論。尤其是對於界面和受限體系,由於表面的不均勻性和晶格的多樣性,水分子、離子和表面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得這個問題更加複雜。
  • 「超離子冰」的原子結構終於被揭示!
    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們使用巨型雷射將水快速凍結到它奇特的超電子相中,並記錄下x射線衍射圖,首次確定了它的原子結構——這一切都發生在十億分之一秒之內。現在LLNL的科學家們公布了新研究結果,利用雷射驅動的衝擊波和原位x射線衍射,在十億分之一秒內觀察到氧晶格的成核,首次揭示了超離子冰的微觀結構,這些數據還提供了對冰巨行星內部結構的進一步了解。LLNL物理學家費代麗卡·科帕裡(Federica Coppari)說:我們想確定超聲速水的原子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