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天大聲音】天津日報:南大天大校長訪談:一流大學,距離我們...

2020-11-23 天津大學新聞網

《天津日報》2016年3月8日 02版

  本報北京專電(記者 李川 魏彧 劉冬梅)《綱要草案》提出了「十三五」時期一系列支撐發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其中包括「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工程」。年初,本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支持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推進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那麼,在校長的眼中,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是什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需要做哪些努力?」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和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時代的呼喚

  「經濟總量位於世界前列,但沒有一批被大家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說明真正的實力根本沒有達到。」 李家俊坦言,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既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應該是必要的、重要的指標。「提出這個目標,恰逢其時。」

  在龔克看來,這個目標反映出一種勢頭,這種勢頭就是中華民族的振興。他說,從恢復高考至今還不到40年,中國高等教育實現了巨大變化。在教學上,從恢復正常秩序到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參與世界教學改革;在科研上,從全面追蹤到縮小差距再到在多個領域實現齊頭並進;在辦學形態上,從封閉排斥到開放接納、融入全球化信息化進程等等,都是舉世公認的巨大進步。

  世界一流大學是世界優秀人才都嚮往的地方

  世界一流大學有什麼標準?

  龔克認為,世界一流大學要關注並致力於解決人類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作出重要貢獻。

  李家俊認為,世界一流大學體現出來的是世界一流的人才、世界一流的成果。

  「但最重要的還是擁有世界一流的文化氛圍。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把這裡作為最嚮往的地方。願意到這裡來工作,願意到這裡來求學。」兩位校長都把這一點作為衡量世界一流大學最重要的標準。

  龔克舉例,去年南開大學韓國校友會成立,校友會中都是在南大留學的韓國留學生。「這說明這些學生們是認可南開的教育和氛圍的。」

  「營造這種文化氛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李家俊說。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大學一直是站在改革開放前沿的,這也促成了中國大學自身的跨越發展。」龔克認為,隨著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國家戰略」和「世界前沿」將日益重合,中國大學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道路,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道路。

  以南開大學為例,去年成功研發了「光動」石墨烯材料、啟動了「腦控汽車」、發明了具有光解水制氫和光降解有機物的雙功能催化劑,在鋰氧氣電池、硼烯材料等方面也取得可喜進展。龔克表示,「這都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在科技創新中的進步與發展。」

  龔克認為,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必須堅持育人為本,通過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實現德智體美四育融通、教學科研有機結合、教師學生緊密互動、學校社會合作發展,創造出有特色的高水平辦學模式,為世界教育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一個過程,並不是說經過五年就能建成。要把目標放在那裡,看看我們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在哪裡,我們就有努力的方向。」李家俊表示,天津大學提出的目標是,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十三五」期間,天津大學將主要精力放在學校的制度建設、學科布局、人才隊伍和文化氛圍上。

  「南大、天大能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不光是自己的事,也關係著天津的城市地位。」兩位校長表示,「天津『十三五』規劃已明確支持天大、南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這是我們肩負的使命,同樣也需要各界的支持。」

  天津日報: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tjrb/2016-03/08/content_7424420.htm

相關焦點

  • 天津大學:為師生擦亮信念明燈
    「侯德榜是我國著名化學家,曾在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任教,創立了聞名世界的『侯氏制鹼法』,為中國制出純鹼,打破國外壟斷,在抗戰期間帶領工廠研製炸藥支持抗戰。」劇中扮演「會計」的自動化學院大三學生孟德懿,談起這位科學大師的事跡來,如數家珍。「我們不只是在體驗生活,更是在體驗一種精神,一種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最高利益、以報效祖國為最高榮耀,在創造一流科技業績中書寫人生的科學精神和家國情懷。」
  • 涵養家國情懷 堅守天大品格——天津大學校長鍾登華在2017年第一次...
    三年前,在制定天津大學章程的時候,我們提出了「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把「家國情懷」作為天大學子應該具備的首要素質。所以,今天我想和同學們談一談「家國情懷」。  何謂「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它沒有直接的出處,在古代文獻裡無從考證。
  • 高校人事變動:金東寒任天津大學校長,吳堅勇任上海理工大黨委書記
    金東寒院士任天津大學新校長,吳堅勇任上海理工大黨委書記!1、時隔3個月,天津大學終於迎來新校長據教育部官網消息,5月15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天津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命決定,金東寒任天津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 天津@大接龍開始!看天大青年勇擔當!我們都是收信人
    天津@大接龍開始!看天大青年勇擔當!武漢加油,我們一起,打贏這場防疫戰!」寫 | 青年故事疫情發生以來,每一個人在發揮自己的力量,天大學子也同樣在全國各地貢獻力量,奉獻自我,展現天大擔當,天大使命!
  • 2018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
    天津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召開了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大學的新徵程上不斷前行。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天津大學報》如約推出了「2018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悅與榮耀。奮鬥的腳步永不停歇,2019年,讓我們一同努力奔跑,當好追夢人!
  • 天大校長龔克:好大學是一幫有志青年聚集的地方
    天大校長龔克:好大學是一幫有志青年聚集的地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6日 10: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們注意到,1977年、1978年入學的大學生,如今已有相當一部分人走上了大學書記、校長的崗位。
  •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訪談實錄(全文)
    第5頁: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校長做得越少越好!在「科教興國」政策下,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進步和發展,與此同時,「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為了更深入的關注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搜狐教育頻道「對話的邏各斯」將推出「名校校長系列訪談」。第一期呢非常榮幸邀請到香港科技大學朱經武校長。  朱校長,歡迎您做客搜狐!  朱經武:各位好,很榮幸到搜狐。
  • 天津舉行「全球天大人·攜手築小康·共建地球村」天津大學建校
    (稍後將由元校長具體介紹)  四是面向產業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天津大學發動校友力量支持創新創業,打造師生校友共同參與的創新創業生態,今年在全國四個賽區開展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將於10月1日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舉辦,屆時還將舉辦創業領袖論壇等系列活動。搭建對接社會需求、企業需求的平臺。我們不僅要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更要做好科技成果轉化。
  • 【從未名湖到日月潭•聲音】臺大校長李嗣涔解讀「世界一流大學」
    一紙熱情的邀請,拉近了兩岸大學間的距離。2011年5月8-15日,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院士率領百人代表團訪問臺灣。 2010年12月,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一行曾來訪北大,舉行北京大學「臺灣大學日」。在此期間,李嗣涔校長接受北大校刊記者專訪,就如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發表自己的看法。
  • 天津大學:讓歷史文化「活」起來
    天津大學種植海棠已經有60餘年的歷史,這裡土壤的含鹽量非常高,許多植物不易成活,但是海棠耐鹽鹼,適應力頑強,不但能夠生存,還能開花結果,繁衍滿園,正如天大人求實、堅強的品格,所以天大人也特別鍾愛海棠。每當海棠綻放,無論是蓓蕾初現,還是花落如雨,天大學生總是喜歡在花下徜徉,那一樹樹海棠便是天大學子們心底的那一份浪漫柔情。
  • 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天津大學和天津醫科大學此次全面深化戰略合作,預示著天津市醫學學科發展即將進入全新階段。新學院的建設將匯聚兩校在醫學科學與工程技術方面的優勢學科資源,力爭產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這也標誌著天津大學醫工結合發展規劃的實質性推進,「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學科布局進一步完善,在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中邁上新臺階。
  • 學術不端教授被解聘,天津大學化工是否還能穩坐「世一流」
    最近天津大學成功舉辦了中國大學生Chem-E-Car競賽,做為化工領域的NO1,天津大學當仁不讓。但是最近卻遇上了一件糟心事,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準確地說應該稱之為前教授,如今已被解聘)因被其曾經所帶的研究生以上百頁論文的形式舉報了,這可謂是國內幾十年來因學術不端以論文訴的第一人,有理有據事實基本清楚實在無從反駁。天大化工學院也第一時間進行了調查,並進行了慣例性的解聘合同,這也反映了天津大學果敢的作風,對學術不端堅決零容忍。
  • 天津大學,來了!
    1895年10月2日 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 在天津創立 她 就是天津大學的前身
  • 2019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天津大學「新三步走」戰略實施的關鍵一年,也是天大建校125周年。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天津大學報》如約推出了「2019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悅與榮耀。奮鬥的腳步永不停歇,2020年,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 山西大學校長賈鎖堂做客中國日報社
    圖為山西大學校長在中國日報社設計中心參觀,並與外籍編輯交流。 雙方籤署《中國日報社與山西大學長期合作框架協議》3月7日下午,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大學校長賈鎖堂來到中國日報社,與中國日報副總編輯高岸明就雙方下一步合作進行會談。
  • 天津大學校長為「牛頓蘋果樹」剪枝「嫁接」新校區
    中新網天津3月18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朱寶琳)8年前(2007年),天津大學從牛頓兒時故居伍爾斯索普莊園引進了「牛頓蘋果樹」的枝條,經2年培育後(2009年)將其栽植於天大九樓前,校方希望牛頓追求真理的精神能激勵一代代天大學子。
  • 天大常青 日新又新
    今天的世界,格局已變,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創新更成為引領時代發展的第一動力。這恰恰是這所大學血脈中始終流淌的文化基因——求新求變,於無路中開闢新途。革故鼎新125歲生日前夕,天大選擇用向未來發問的方式,為自己慶生。
  • 天大常青 日新又新
    2020年10月,在中國最年長的現代大學——天津大學125歲生日來臨之際,我國將向太空發射全世界第一顆人機互動測試衛星。2000多年前,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向日月星辰發問:「斡維焉系?」據此,天大「腦語者」團隊年輕的領軍人明東,為即將升空的子母星取名「天維-天斡」,這意味著中國人將開啟人類在太空以人腦控制衛星探索深空的全新時代。
  • 他對吉大有開創之功,還兩度掌舵南大,被譽為「當代蔡元培」
    一所大學的成長,離不開優秀的校長。遇到一位好校長,學校就會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一些重點大學的校長,其履職經歷,就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的縮影。近段時間,我在介紹一些國內著名的大學校長,讓大家通過不一樣的視角,了解高校和高教。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位「泰鬥級」的大學校長匡亞明。
  • 這所「雙一流」名校天津大學實力如何?
    它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125年的風雨兼程,造就了它的大格局:從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到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家國情懷、變中求新日益成為它最閃耀的名片。這所「有作為、有理想、有精神」的頂尖名校,就是位於海河之畔、渤海之濱的天津大學。北洋起家,學科優勢明顯天津大學歷史悠久、底蘊厚重,建校可以追溯至18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