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唱新歌——調研東西部技術對接示範市縣陝西渭南臨渭區

202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按照東西部技術對接工作的計劃安排,市場中心近期對首批東西部技術對接示範市縣(區)的部分試點進行了調研、檢查和指導。 "五一"節前,我們先期赴陝西渭南市臨渭區,在陝西省科技廳同志的陪同下,一同前往該地區調研和考察。

陝西渭南市臨渭區地處關中平原東部,是我國糧棉油基地縣之一。區內交通便捷,適合各種產業發展。2000年東西部技術對接示範工作會議後,臨渭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被列為全國開展東西部技術對接示範試點這一有利契機,作為全區經濟跨躍式發展的突破口,確立了全區對接工作要以"市場導向,政府推動,典型引路,共同發展" 的指導思想,並精心組織、認真實施,積極探索東西部技術對接工作。

東西部技術對接工作是一項創新的系統工程。為了確保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臨渭區委、區政府成立了臨渭區東西部技術對接領導小組。建立了技術對接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及聯席會議制度,將抓技術對接實績納入"一把手"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2000年底,區人大對全區2000年東西部技術對接進行了視察,充分肯定了對接工作的成效,極大地調動了各級領導抓對接工作的積極性,推動了全區對接工作深入開展。

東西部技術對接工作啟動以來,臨渭區克服經費十分緊張的困難,先後組團參加了由科技部技術市場管理促進中心組織的北京、上海等地區召開的東西部技術對接會議。會上與100餘家科研單位進行洽談,初步達成5項技術對接項目協議。在去年參加山東寧陽"東西部技術對接聯誼洽談會"後,今年3月,又組隊到中棉所進行實地考察,引進了彩色棉及雜交抗蟲棉新品種,並與寧陽縣人民政府、中國棉花研究所籤訂了農業技術方面廣泛合作的意向協議。此外,臨渭區政府分別由六套班子領導帶隊赴山東、新疆、江蘇、上海等地考察洽談,達成協議11項,有些項目已開始實施。通過這些活動,積極探索農業現代化、科技產業化道路,極大地推動了全區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臨渭區是一個農業大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在區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對接活動中,臨渭區花大力氣,重點引進和推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發展特色產業,走產、供、銷一條龍的道路。由陝西黃河生態農業示範園投資公司出資2500萬元和省天然氣公司出資500萬元合作,在臨渭區官道鄉以每畝每年400-500元承包了383戶農民的3000畝土地,建立了西北首家由"公司+農戶"的模式組建的高科技萬畝綠色科技示範園區。該園區一年來在區政府協調、有關專家指導下,先後從山東、河南、江蘇、河北、遼寧等省市引進了霑化冬棗、日本早紅李、歐洲甜櫻桃、曙光油桃等名優新特珍稀果品。其中霑化鮮食冬棗填補了臨渭區棗種植上鮮食品種少、品種差,不耐貯存的空白。其產品以個頭大、色美、甜脆轟動了2000年楊陵高科技農業博覽會。目前示範園區按照公司+農戶的模式,以霑化棗為龍頭幫助周邊農戶脫貧致富,產生了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臨渭區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科院合作,在渭河沿岸建立萬畝無公害蓮菜基地。2000年由區長親自掛帥,組織農村信用社發放農業特色生產貸款2000元/每戶,發展和種植已註冊品牌的"馬渡白皮清水蓮菜"4000畝。並計劃沿渭河沿岸將其發展成為萬畝集休閒、娛樂、觀光為一體的綠色園區。他們與省科學院動物所合作在臨渭陽尹基地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探索。引進主要技術有果實類蔬菜套袋技術,葉類蔬菜使用防蟲網技術及設施大棚中使用臭氧發生機防治病蟲等新技術,目前已獲成功,有效的降低了蔬菜中農藥殘留量。臨渭區的黃土臺塬、丘陵溝壑和秦嶺山地佔全區總面積33.5%,該地區晝夜溫差大光照充分,適合發展香菇生產。為此,臨渭區3次共組織100多人赴西峽縣參觀觀摩香菇生產,並引進優良的香菇品種,在塬區內發展香菇生產,僅一年發展生產55萬袋,鮮菇產量100萬斤,實現銷售收入超過200萬元,為塬區農民找到了一條致富的新路子。

在2000年東西部技術對接活動中,臨渭區獲悉江蘇揚州華陽熱水器有限公司準備在西部投資建廠後主動出擊。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區科技局組織專家對其產品技術進行認真的考察論證,並提出了切實的論證報告。2000年8月正式籤約,在臨渭區組建陝西渭南華陽太陽能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組建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實現了東部資金、管理、技術的優勢和西部地區人才、市場、資源合作,形成了集生產、科研和營銷為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技術型企業。預計2001年產值將達3000萬元,利稅達100萬元。

信息不靈是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是東西部技術對接中的重要內容。2000年臨渭區按照對接實施方案,在經費極為困難的情況下,購置設備,成立了信息中心,建立科技交流信息服務站、人才資源庫,並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及時為廣大群眾和全區科技產業提供信息諮詢服務。同時,為組織實施"全國農村技術市場信息村村通"工程,對全區農業信息大戶、專業戶、營銷戶、鄉鎮企業以及村鎮鄉政府進行摸底和調研,為建立"村村通"信息網絡進行了行之有效的前期工作。

在陝西渭南臨渭區通過短暫幾天的考察和調研,使我們看到了東西部技術對接示範活動為西部開發帶來的勃勃生機,真切感受到了黃土高原發生的深刻變化,仿佛嗅到了一股清新的氣息,又聽到了"信天遊"吟唱的新曲。

(科技部中國技術市場管理促進中心供稿)

中華人民共和國 科學技術部 2001

相關焦點

  • 12月21日 新聞中的渭南事(組圖)
    陝西網(記者 李倩倩 實習記者 曾昕韻)召開省科技資源統籌分中心建設工作會;市33支群眾文藝團隊獲星級命名;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觀看機器人表演;「六條主線」掀起新一輪冬季宣傳熱潮;渭南果業品牌價值達143.33億元;榮獲「2019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市」......新聞中的渭南事,一起來了解下吧!
  • 12月26日渭南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儀式上,渭南市文物旅遊局局長劉忠生與渭南師範學院副院長程書強籤訂《校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華旅集團董事長張泉以及市文旅局、渭南師院等相關領導參加籤約儀式。【九三學社陝西省委來臨渭區開展調研活動】日前,九三學社陝西省委組團來臨渭區開展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觀主城區建設、看脫貧成效調研活動,渭南市委統戰部、九三學社渭南市委相關領導參加活動、臨渭區委副書記劉會軍、副區長梅強陪同調研。
  • 2003水利「亮點」工程黃土高原區淤地壩專題調研報告
    本站註:汪恕誠部長在2003年全國水利廳局長會上將"淤地壩"列為今年水利"亮點"工程之一,為了總結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的經驗,做好今後淤地壩建設工作,部水土保持司會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部發展研究中心、黃河水利委員會等單位組成調查組,於去年下半年,分赴黃土高原區的陝西、山西、甘肅、內蒙四省(區)10個地市的14個縣(市、區),對淤地壩建設情況進行了重點調查
  • 陝西渭南臨渭區衛健局黨工委書記、局長楊曉鋒深入基層督導檢查...
    民主與法制網陝西訊(口張新利)11月10日,渭南臨渭區衛健局黨工委書記、局長楊曉鋒先後前往下邽、官底、周家、官道、田市衛生院,對基層健康扶貧等重點工作進行督導檢查,通過聽取匯報、查看資料、詢問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當前基層健康扶貧等工作情況。
  • 陝西累計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5.5萬平方公裡
    群眾新聞網訊(記者 馬丹妮)11月26日上午,陝西省新聞辦舉行「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九場,陝西省水利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魏小抗介紹治理保護黃河母親河有關情況。
  • 黃土高原並非陝北獨有:鹹陽、渭南、銅川境內都有黃土高原地貌
    鹹陽永壽境內黃土高原地貌眾所周知,我國有四大高原,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另外三座高原分別是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以及黃土高原。其中黃土高原作為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由此可見,關於對黃土高原的地理認知,並不是我們通常想到的某片區域「陝北」或是某個位置「延安」。
  • 他們要給黃土高原變變顏色!
    中國四大高原中,青藏、雲貴、內蒙古三座高原的大美風光數不勝數,唯有黃土高原,似乎多年來廣泛散播的沒有美名,卻只有洋洋灑灑的風沙和黃土。黃土高原上的土(舟可/攝)說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態惡化是人們對它的一貫認識,「面朝黃土背朝天」更是進一步詮釋了這一地區的風、土、人、情。
  • 關於西安最遠的區-周至,這還是黃土高原嗎?致歉
    各位看官大家好,昨天發布了一篇文章:西安最遠的區-周至,這還是黃土高原嗎?關於此文中,很多網友指出西安不屬於黃土高原,而是關中平原,給大家帶來的誤解,用詞不當,再此我表示歉意。我重新查閱了關於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的資料。
  • 黃土高原上有個水蓮古村
    地處陝西渭南的水蓮古村,是一個古老與現代、現實與夢想、農耕與遊牧等文明交織的地方。這裡位于澄城與白水、黃龍、洛川、蒲城五縣交界,渭北旱原與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是「秦晉之好」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典故的起源地,是中國「太空花椒」的源頭,這裡地處中華文明重要標識——黃帝陵、人文初祖——倉頡廟、史聖——司馬祠的中間,是「中華九龍戲珠」之地。水蓮古村一村跨兩縣,洛水東是澄城,洛水西是白水。洛水是其中軸線,方山古塞與南山寶珠相互對峙又統一。
  • 陝西有色渭南合力團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 - 三秦企業文化網
    渭南合力團為了充分發揮合力,增強助力脫貧攻堅信心和決心,於3月15日,在陝西有色集團會議室召開省國資委助力脫貧攻堅渭南合力團產業扶貧推進工作會議。會議由省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處處長肖韜主持。渭南市國資委黨委委員、總會計師邢毅,渭南合力團副團長、陝西有色集團黨委副書記郭仕龍出席並講話。
  • 「視覺陝西」渭南:華燈初上 霓虹璀璨
    【視覺陝西】渭南:華燈初上 霓虹璀璨時間:2020-11-21 10:48:20 來源:臨渭區委宣傳部近年來,陝西省渭南市結合樓、路、橋等城市建築載體,以城市記憶為魂,以歷史文化為韻,精心打造流光溢彩的渭南夜景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及示範」啟動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及示範」啟動 來源: 水保所 科研院 作者: 王兵 王磊 發布日期: 2016-11-10
  • 渭南市衛健局副局長徐萌新蒞臨渭南海成皮膚專科醫院調研指導工作
    2020年11月17日,渭南市衛健局副局長徐萌新、渭南市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李莉蒞臨渭南海成皮膚專科醫院調研指導工作,渭南海成皮膚專科醫院院長韓海成對局領導到渭南海成皮膚專科醫院調研指導工作表示熱烈的歡迎。
  • 黃土高原對陝西有什麼用呢?堪稱「蓄水池」給陝西帶來哪些好處?
    今日討論話題黃土高原對陝西有什麼用呢?難道只是大風颳過滿嘴沙嗎?提到陝西省,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很多方面,如果你喜歡歷史,第一反應可能是西安市多朝古都,延安是老革命根據地。如果你是一枚吃貨,那一提到泡饃和biangbiang面,估計你那邊就得流口水了。
  • 滑坡是陝西黃土高原最為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如何防治?
    陝西黃土分布極為廣泛,黃土滑坡是黃土高原最為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陝西關中及北部均被黃土大面積連續覆蓋。典型黃土在外荷作用下會發生顯著附加下沉變形的工程特性,以及在雨水作用下經常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創辦僅十餘年,渭高一本率近95%;渭南其他重點高中考得怎樣?
    前言 地處我國西北地區關中平原東部連接中東部人口稠密地區重要通道的陝西渭南市,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西連長安、東接洛陽,歷史上被稱為「弘農」地區,是一個有著超過500萬常住人口的重要地級城市。
  • 陝西在黃土高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5.5萬平方公裡
    新華社西安11月26日電(記者劉彤)陝西省水利廳副廳長魏小抗26日在西安表示,多年來,通過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陝西在黃土高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達5.5萬平方公裡,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成果明顯。魏小抗說,陝西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省份之一,其中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近10萬平方公裡。近年來,陝西通過採取預防保護、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等措施,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持續推進小流域、固溝保塬、坡耕地治理和淤地壩建設,強化生產建設項目遙感監管。
  • 黃土高原的守望者——記土壤物理學家李玉山研究員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李玉山和唐克麗一生致力於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治理研究,為我國乃至世界水土保持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有這樣的一群科學家,他們始終堅守在黃土高原科學研究第一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為國家水土保持事業作出了貢獻,為黃土高原秀美山川立下了卓越功勳……83歲的我國著名土壤物理學家李玉山研究員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
  • 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
    話說老夫「漂之額濟納」途中,投宿太行山主脈西側的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為何?那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左權縣,既不是旅遊城市,也不是位於交通要道的周轉城市,即便是人滿為患的「十一黃金周」,吃和住的價格,也不會有離譜的改變。事實證明,俺水上漂的選擇不二,當地最好的酒店,標間189塊大洋,還帶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