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東西部技術對接工作的計劃安排,市場中心近期對首批東西部技術對接示範市縣(區)的部分試點進行了調研、檢查和指導。 "五一"節前,我們先期赴陝西渭南市臨渭區,在陝西省科技廳同志的陪同下,一同前往該地區調研和考察。
陝西渭南市臨渭區地處關中平原東部,是我國糧棉油基地縣之一。區內交通便捷,適合各種產業發展。2000年東西部技術對接示範工作會議後,臨渭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被列為全國開展東西部技術對接示範試點這一有利契機,作為全區經濟跨躍式發展的突破口,確立了全區對接工作要以"市場導向,政府推動,典型引路,共同發展" 的指導思想,並精心組織、認真實施,積極探索東西部技術對接工作。
東西部技術對接工作是一項創新的系統工程。為了確保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臨渭區委、區政府成立了臨渭區東西部技術對接領導小組。建立了技術對接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及聯席會議制度,將抓技術對接實績納入"一把手"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2000年底,區人大對全區2000年東西部技術對接進行了視察,充分肯定了對接工作的成效,極大地調動了各級領導抓對接工作的積極性,推動了全區對接工作深入開展。
東西部技術對接工作啟動以來,臨渭區克服經費十分緊張的困難,先後組團參加了由科技部技術市場管理促進中心組織的北京、上海等地區召開的東西部技術對接會議。會上與100餘家科研單位進行洽談,初步達成5項技術對接項目協議。在去年參加山東寧陽"東西部技術對接聯誼洽談會"後,今年3月,又組隊到中棉所進行實地考察,引進了彩色棉及雜交抗蟲棉新品種,並與寧陽縣人民政府、中國棉花研究所籤訂了農業技術方面廣泛合作的意向協議。此外,臨渭區政府分別由六套班子領導帶隊赴山東、新疆、江蘇、上海等地考察洽談,達成協議11項,有些項目已開始實施。通過這些活動,積極探索農業現代化、科技產業化道路,極大地推動了全區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臨渭區是一個農業大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在區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對接活動中,臨渭區花大力氣,重點引進和推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發展特色產業,走產、供、銷一條龍的道路。由陝西黃河生態農業示範園投資公司出資2500萬元和省天然氣公司出資500萬元合作,在臨渭區官道鄉以每畝每年400-500元承包了383戶農民的3000畝土地,建立了西北首家由"公司+農戶"的模式組建的高科技萬畝綠色科技示範園區。該園區一年來在區政府協調、有關專家指導下,先後從山東、河南、江蘇、河北、遼寧等省市引進了霑化冬棗、日本早紅李、歐洲甜櫻桃、曙光油桃等名優新特珍稀果品。其中霑化鮮食冬棗填補了臨渭區棗種植上鮮食品種少、品種差,不耐貯存的空白。其產品以個頭大、色美、甜脆轟動了2000年楊陵高科技農業博覽會。目前示範園區按照公司+農戶的模式,以霑化棗為龍頭幫助周邊農戶脫貧致富,產生了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臨渭區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科院合作,在渭河沿岸建立萬畝無公害蓮菜基地。2000年由區長親自掛帥,組織農村信用社發放農業特色生產貸款2000元/每戶,發展和種植已註冊品牌的"馬渡白皮清水蓮菜"4000畝。並計劃沿渭河沿岸將其發展成為萬畝集休閒、娛樂、觀光為一體的綠色園區。他們與省科學院動物所合作在臨渭陽尹基地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探索。引進主要技術有果實類蔬菜套袋技術,葉類蔬菜使用防蟲網技術及設施大棚中使用臭氧發生機防治病蟲等新技術,目前已獲成功,有效的降低了蔬菜中農藥殘留量。臨渭區的黃土臺塬、丘陵溝壑和秦嶺山地佔全區總面積33.5%,該地區晝夜溫差大光照充分,適合發展香菇生產。為此,臨渭區3次共組織100多人赴西峽縣參觀觀摩香菇生產,並引進優良的香菇品種,在塬區內發展香菇生產,僅一年發展生產55萬袋,鮮菇產量100萬斤,實現銷售收入超過200萬元,為塬區農民找到了一條致富的新路子。
在2000年東西部技術對接活動中,臨渭區獲悉江蘇揚州華陽熱水器有限公司準備在西部投資建廠後主動出擊。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區科技局組織專家對其產品技術進行認真的考察論證,並提出了切實的論證報告。2000年8月正式籤約,在臨渭區組建陝西渭南華陽太陽能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組建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實現了東部資金、管理、技術的優勢和西部地區人才、市場、資源合作,形成了集生產、科研和營銷為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技術型企業。預計2001年產值將達3000萬元,利稅達100萬元。
信息不靈是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是東西部技術對接中的重要內容。2000年臨渭區按照對接實施方案,在經費極為困難的情況下,購置設備,成立了信息中心,建立科技交流信息服務站、人才資源庫,並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及時為廣大群眾和全區科技產業提供信息諮詢服務。同時,為組織實施"全國農村技術市場信息村村通"工程,對全區農業信息大戶、專業戶、營銷戶、鄉鎮企業以及村鎮鄉政府進行摸底和調研,為建立"村村通"信息網絡進行了行之有效的前期工作。
在陝西渭南臨渭區通過短暫幾天的考察和調研,使我們看到了東西部技術對接示範活動為西部開發帶來的勃勃生機,真切感受到了黃土高原發生的深刻變化,仿佛嗅到了一股清新的氣息,又聽到了"信天遊"吟唱的新曲。
(科技部中國技術市場管理促進中心供稿)
中華人民共和國 科學技術部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