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廳大力實施「八大工程」著力打造創新引擎

2020-11-30 科學技術部

  一是組織實施「全域科技創新工程」。支持武漢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推進襄陽、宜昌建設區域創新中心,增強產業帶創新發展支撐能力。推進「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向鄂州、黃石、黃岡、鹹寧延伸,打造環武漢城市圈創新驅動發展核心區。推進湖北創新型城市(縣市)和創新型園區進入國家「一城一主題、一園一產業」行動。

  二是組織實施「基礎研究能力提升工程」。構建完善全省實驗室體系,支持東湖實驗室爭進「國家隊」。探索設立省市聯合基金和企業聯合基金,引導社會力量投入湖北基礎研究。推進實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包幹制試點。協調推進中科院東湖科學中心項目實施,圍繞生物醫學成像、作物表型組學、農業微生物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搭建科研平臺。

  三是組織實施「高新技術產業賦能工程」。聚焦「芯屏端網」高新技術產業,編制產業卡脖子技術清單和技術路線圖,加快組織產學研協同攻關和成果轉化。推進以揭榜制形式組織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推動實施一批醫療健康、智能製造、無人配送等新興產業技術項目。積極推進產業創新聯合體、產業技術研究院、專業型研究公司、企校聯合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

  四是組織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加強高校、科研院所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推進湖北技術交易大市場建成運營,加快一批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在鄂落地轉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落實「綠色通道」,實行「限時辦結制」,切實保障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確權、獎勵、分配、評估等政策及時落實落地。依託企業新建20家科技成果中試研究基地。

  五是組織實施「科技惠民工程」。支持武漢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統籌推進荊門、鹹寧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和農業科技園區。組織10000名以上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開展科技服務,加快推廣一批符合實際需求的先進技術成果。加快推進國家數字建造與安全技術創新中心獲批,積極支持國家生物安全大科學中心建設。

  六是組織實施「科技人才高地建設工程」。建立湖北「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動態信息資料庫,在全球範圍引進一批急需的科技領軍人才。進一步發揮自然科學基金的重要作用,支持組建50個創新群體,培育一批高水平青年科學家。

  七是組織實施「科創生態優化工程」。著力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論文「SCI至上」的不良導向,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試點開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發揮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進一步加大對湖北種子期和初創期科技企業投資力度。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高質量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八是組織實施「黨建領航工程」。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政治機關建設,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提高機關黨的建設質量,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為全省科技事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相關焦點

  • 遼寧:讓科技創新發揮更大的「核聚變」效應 支撐和引領遼寧新一輪...
    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在遼寧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遼寧省科技廳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振興"四個著力"要求,緊緊依靠"四個驅動"共同發力,從嚴從實推進科技創新工作,面對新常態,突出"三個全",強化"四個精",抓好"五個一",讓科技創新發揮更大的"核聚變"效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科技創新後勁足
    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近年來,海南大力實施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發展十二個重點產業,重點培育南繁育種、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產業發展,打造特色領域科技創新高地,努力使科技創新成為推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強力引擎。  探索「三無管理」  推動科技體制機制創新  除戰略高、定位遠、任務清晰外,省深海技術實驗室最突出的就是「三無」管理模式。
  • 河北省科技廳深化高新區機構編制改革
    &nbsp&nbsp&nbsp&nbsp建設創新型城市、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增強高新區活力、推動「雙創」活動……日前,河北省科技廳召開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大會,提出2017年將著力完善科技創新體系、著力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推動一批利企惠民的科技新政落地顯效,用好「科技紅包」,進一步優化河北省科技創新營商環境
  • 廣西舉行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
    原標題:12月4日廣西舉行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12月4日,廣西舉行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請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蹇興超、自治區科技廳發展規劃與資源配置處處長陳丹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副主任薛彬主持發布會。
  • 中國科學院地下工程災變與防護工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
    2020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地下工程災變與防護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工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武漢巖土所召開。工程實驗室理事會成員及理事單位代表參加會議。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杜耘,中科院武漢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李海波,武漢巖土所所長薛強和副所長盛謙及中科院科發局邢曉旭等出席會議。
  • 湖北省水利補短板工程建設會議在黃石市召開
    2021年1月6日,湖北省副省長萬勇、省直相關單位分管負責人和湖北省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政府分管負責人以及湖北省各市、州湖泊局局長前往黃石市陽新縣考察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並就該縣如何進一步優化水系生態和落實相關工作提出了建議。
  • 白雲機場8月客流居全國首位 著力打造穩增長空港新引擎
    白雲機場聚焦「六穩」「六保」,危中尋機主動求變,深入推進智慧機場建設,謀劃開展科技防控、無接觸服務、經廣飛品牌營銷等一系列創新項目,實現業務復甦和培育新發展動能兩促進,著力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的空港新引擎。國內航班全面回暖——突破460萬人次8月客流全國居首白雲機場國內旅客量恢復正常水平,7、8月連續兩月單月旅客吞吐量全國第一。
  • 廣東:未來五年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先進核能、氫能等八大工程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廣東:未來五年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先進核能、氫能等八大工程廣東省發改委、能源局、科技廳等六部門近日下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首次全面系統地對該省新能源產業集群進行布局,並提出各領域的發展目標和任務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乘勢而進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乘勢而進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二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 瀏陽河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湖南「製造業一定要抓在我們自己手中」,要求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 自治區科技廳舉行「書苑」揭牌啟動儀式
    9月4日,自治區科技廳舉行「書苑」揭牌啟動儀式。廳黨組書記馮家舉,廳長孫俊青,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秦建平,集團副總經理喬雪峰,戰略發展部部長楊宇飛,蒙新圖書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峰出席揭牌儀式,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志寬主持揭牌儀式。 馮家舉在揭牌儀式上致辭,他首先向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在科技廳「書苑」建設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 廣東攻關八大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廣東省科技廳發布消息稱,廣東省將聚焦計算與通信集成晶片等八大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搶佔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制高點,2020年實現技術自給率達78%。  記者獲悉在廣東省科技廳通報《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之前,此《決定》已由廣東省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這是該省一系列「高含金量」措施中的一個,也是全國第一個頒布實施的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綱領性文件。
  • ...中心組:在打造「重要窗口」中 交出創新高分報表 |三個地·理論...
    創新是打造「重要窗口」的鮮明標誌。今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賦予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建立能夠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機制,為浙江科技創新工作指明方向。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高質量發展,目的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關鍵在於創新驅動。
  • 省科技廳與省生態環境廳籤署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
    ,1月7日,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科技創新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就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美麗浙江建設。就如何提升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能力,方敏廳長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認識,把握機遇,堅決補齊生態環境科技創新短板。近年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取得了顯著成效,生態環境科技發展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但仍不能完全適應實際工作要求。
  • 「100+N」搭建農業科技創新「朋友圈」
    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江春表示,將在科技部農村中心、安徽省科技廳的指導支持下,緊緊依託「100+N」體系,圍繞江淮平原農業產業特色,深化「一站一盟一中心」模式(綜合實驗站、現代農業產業聯盟、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完善新型大學農業推廣體系,將學校打造成農業科技創新供給和成果轉化的重要陣地,攜手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園區企業以及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提升農業科技服務水平、支撐安徽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 廣西科技廳與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共商泰國曼谷創新中心建設事宜
    ▲廣西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曹坤華在座談會上講話曹坤華同時指出,曼谷創新中心應立足泰國,以泰國市場來帶動東協其他九國的市場,擴大輻射效應,促進技術梯次轉移,通過泰國向周邊國家轉移我國技術成果,打造成為依託泰國走向東協國際市場的樞紐創新中心。
  • 江蘇泰興:強化「雙招雙引」 打造「智力引擎」
    近年來,泰興以「五堅持五提升」人才工作體系為引領,堅持「人才強市」「人才強企」戰略,全面推行「雙招雙引」,圍繞特色產業加快集聚各類領軍人才,著力打造「智力引擎」,發揮人才對產業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推動「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互融」,構建「人才促發展、發展興人才」的生動局面。
  •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著力推進重點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實施中低產田地改造、土地整治和耕地質量建設工程,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90萬畝以上,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保持在480萬畝以上。推進大中型灌區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加大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連鎖經營。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實施一批重點農業科技創新項目。完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體系。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建設。
  • 中國科學院: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航母」
    就目前現實來看,我國本土科技期刊的發展,與科技事業發展、科研成果產出,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目標不相適應,已成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短板之一。2019年,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中國科協等7部門聯合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動科技期刊改革發展。
  • 實施「163」工程 山西國運部署2021年國資國企改革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國資運營公司將實施「163」工程:「1」是繼續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6「是實施產業賦能、創新賦能、資本賦能、管理賦能、考核賦能、風控賦能「六大賦能行動」;「3」是開展「騰籠換鳥」、止損挽損、管理增效「三大專項行動」。會上傳達了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1月12日到國資運營公司調研時的講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