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幹擾活動抑制生物固氮

2020-09-16 今日科學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周飛)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鼎湖山站生態系統管理研究組副研究員鄭棉海(課題組PI:研究員莫江明)首次系統地揭示了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固氮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格局。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全球變化生物學》。

生物固氮是地球生態系統重要的氮素來源之一,也是驅動陸地生態系統氮循環和淨初級生產力的關鍵因素。雖然許多研究表明全球變化(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等)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產生顯著的影響,但全球變化如何影響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固氮,目前仍然未知。

研究人員通過整合分析人為幹擾活動和全球環境變化對不同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固氮(自生和共生固氮)的影響。

結果表明,人為幹擾活動降低了生態系統的自生固氮速率,但對共生固氮速率沒有顯著影響。升溫、CO2濃度升高和降雨量增加促進了生態系統固氮(分別增加152.7%、19.6%和73.1%),而乾旱加劇和氮沉降抑制了生態系統固氮(分別降低30.4%和31.0%)。生物固氮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敏感度與生態系統類型和基質組分有關。

進一步分析發現,在各個環境變化因子下,加強人為幹擾活動一致降低了生態系統生物固氮速率。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人為幹擾活動改變了陸地生態系統的土壤理化性質、植物和微生物特性以及土壤資源。

該研究首次系統地揭示了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固氮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格局,同時暗示了人為幹擾活動對生物固氮產生抑制作用,研究結果有助於準確理解、評估、模擬和預測陸地生態系統氮收支、淨初級生產力和生態系統反饋。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gcb.15328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學網—人為幹擾活動抑制生物固氮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周飛)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鼎湖山站生態系統管理研究組副研究員鄭棉海(課題組PI:研究員莫江明)首次系統地揭示了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固氮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格局
  • 生物固氮的環境響應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鼎湖山站生態系統管理研究組副研究員鄭棉海(課題組PI:莫江明研究員)首次系統地揭示了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固氮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格局。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全球變化生物學》。生物固氮是地球生態系統重要的氮素來源之一,也是驅動陸地生態系統氮循環和淨初級生產力的關鍵因素。
  • 華南植物園在生物固氮的環境響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結果表明,人為幹擾活動降低了生態系統的自生固氮速率,但對共生固氮速率沒有顯著影響。生物固氮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敏感度與生態系統類型和基質組分有關。進一步分析發現,在各個環境變化因子下,加強人為幹擾活動一致降低了生態系統生物固氮速率。
  • 【GCB】人為幹擾活動和環境變化因子對陸地固氮的影響
    圖2 生物固氮對環境變化因子的自然對數轉換響應比(RR)總體上(a)和不同生物群落(b)和生態系統單元(c)。「總體」是指多種環境變化因子對生物固氮的總體影響。每個實心圓和誤差條分別代表加權平均RR和95%CI。括號內的數字代表樣本量。水平虛線是響應比為零的參考。如果95% CI不與0重疊,則可識別顯著性響應(p <0.05)。
  • ...發表成果闡述人為活動幹擾對湖泊氮磷元素生態計量平衡的潛在影響
    本站訊(環境學院供稿)2020年5月8日,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SA)在線發表了關於湖泊中氮磷元素計量平衡與人為活動幹擾影響的研究論文「Improvement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lters lake nitrogen
  • 研究揭示長期施肥抑制根際微生物固氮的作用機制
    生物固氮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過程之一,在農田生態系統中,作物總生物量中大約24%的氮來源於微生物的非共生固氮過程。根際是農田土壤中微生物最為活躍的區域,根際中固氮微生物群落與作物的生長息息相關。然而,長期以來,大量化肥及有機物料的投入大大降低了農田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 環境學院童銀棟等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成果闡述人為活動...
    本站訊(環境學院供稿)2020年5月8日,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SA)在線發表了關於湖泊中氮磷元素計量平衡與人為活動幹擾影響的研究論文「Improvement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lters lake nitrogen
  • 未來農業氮素來源:生物固氮和生物質氮再利用
    未來農業氮素來源:生物固氮和生物質氮再利用 梁鳴早 蔣高明 氮對植物生長是至關重要的。植物體內各種蛋白質、核酸、磷脂都需要氮的參與才能合成。
  • 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生物學院陳三鳳教授課題組在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一種獨特而新穎的固氮調控機制。銨濃度低時,GlnR與啟動子上遊第1個位點結合激活固氮基因的表達;銨濃度高時,GlnR與啟動子下遊第2個位點結合抑制固氮基因的表達,這種抑制作用需要穀氨醯胺合成酶(GS)的協助。增加GlnR拷貝數或突變負調控結合位點,都能使固氮類芽孢桿菌在無銨和高銨(0-400 mM)條件下組成型表達。
  • 深根豆科植物生物固氮對鹽分的響應研究獲進展
    豆科植物具有結瘤固氮潛能,但在乾旱區,多年生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潛力表現出較大的空間變異。此前對塔克拉瑪幹沙漠和策勒綠洲過渡帶的深根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疏葉駱駝刺氮素代謝的研究發現,駱駝刺的生物固氮潛力表現出較大的空間變異,固氮植物的硝酸還原酶活性顯著低於非固氮植物。據此推斷,這可能是由於該地區的疏葉駱駝刺群落分化成了不同的基因型,不同的基因型擁有不同的硝酸鹽還原能力和固氮能力,但該推理的正確性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 研究揭示森林演替驅動生物固氮及其關鍵機制
    傳統觀點和理論研究認為生物固氮速率在森林演替初期或中期達到峰值,而演替後期生物固氮逐漸減弱甚至停止。這樣的觀點主要基於兩個基本假設。其一,演替初期或中期土壤養分(尤其是氮)貧瘠,固氮植物和固氮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佔有優勢地位;但演替過程土壤氮逐漸累積增加,因此演替後期生物固氮已不具有競爭優勢,固氮速率降低或者終止。其二,磷是參與固氮反應的重要能源物質(ATP)和固氮生物生長的重要養分,隨著演替過程土壤磷的消耗,演替後期生物固氮受磷的限制。
  • 曾凡江團隊揭示深根豆科植物生物固氮對鹽分響應的影響
    豆科植物具有結瘤固氮潛能,但在乾旱區,多年生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潛力表現出較大的空間變異。
  • 研究揭示生物固氮對養分輸入的響應格局和機制—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該園生態中心鄭棉海博士後在莫江明研究員的指導下
  • 新疆生地所在深根豆科植物生物固氮對鹽分的響應研究中獲進展
    豆科植物具有結瘤固氮潛能,但在乾旱區,多年生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潛力表現出較大的空間變異。此前對塔克拉瑪幹沙漠和策勒綠洲過渡帶的深根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疏葉駱駝刺氮素代謝的研究發現,駱駝刺的生物固氮潛力表現出較大的空間變異,固氮植物的硝酸還原酶活性顯著低於非固氮植物。
  • 發展生物固氮產業勢在必行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自然界中最強的生物固氮體系。大豆從根瘤菌劑中得到氮素營養可佔總氮素營養的30%~60%。其原理是從某種豆科作物根系提取根瘤菌,製成與該作物對應的根瘤菌劑,在作物播種前用它拌種,可有效地與這種作物共生固氮,將空氣中的游離氮轉化為氨態氮,從而不施或大量減少化學氮肥的用量,還可培肥地力、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 科學網—替代氮肥:生物固氮有了路線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啟動高效固氮聯合攻關重大科研任務,力圖創建高效人工固氮產品,為我國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前沿理論與技術支撐。 一個世界性農業科技難題 生物固氮能夠為作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氮素。依靠固氮菌,氮利用率可達到100%,全球生物固氮量可達每年2億噸,超過工業氮肥生產總量,在農業生產中應用潛力巨大。
  • 替代氮肥:生物固氮有了路線圖—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啟動高效固氮聯合攻關重大科研任務,力圖創建高效人工固氮產品,為我國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前沿理論與技術支撐。 一個世界性農業科技難題 生物固氮能夠為作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氮素。依靠固氮菌,氮利用率可達到100%,全球生物固氮量可達每年2億噸,超過工業氮肥生產總量,在農業生產中應用潛力巨大。
  • 中國科學家發現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證據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安徽壽縣約8億年前的化石中,發現了具有多細胞和細胞分化的「大型安徽絲藻」,其成為早期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證據。 楊顏慈 攝  參與本次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龐科博士向媒體通報了本次發現的內容。
  • 大連理工大學在化學模擬生物固氮研究取得新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號:20676019,20972023,21076037,21231003)的大力支持下,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曲景平教授的「小分子活化與仿生催化」研究團隊,在化學模擬生物固氮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設計合成了一類新型鄰苯二硫酚橋聯雙核鐵配合物,建立了雙鐵分子仿生化學固氮新的功能分子模型。
  • 固氮微生物肥料的農業應用
    固氮微生物肥料的農業應用 來源:中國種植業大觀 2007-01-15 09:10 (一)固氮菌類肥料的農業應用     這裡所說的固氮菌類肥料是指以自生固氮和聯合固氮微生物為菌種生產出來的固氮菌類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