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賞:中外學者聯合發表論文,稱新冠病毒隨隕石墜落到中國

2020-09-13 天下為工

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已過去了大半年時間,國內疫情已經控制住了,然而國外疫情卻愈演愈烈,仍然沒有減緩的趨勢,目前全球累計確診人數突破2800萬,死亡人數超過90萬,尤其是印度目前每日新增近10萬人,累計確診人數已升至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相關研究論文也層出不窮,許多科研工作者通過研究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這些論文中也不乏一些讓人目瞪口呆的「奇葩研究」。


例如印度學者在預印本 bioRxiv 發表論文稱新冠病毒特有基因插入片段跟HIV很像,不太像自然進化而來,該論文一經上線,迅速遭到David Liu等科學家打臉,論文作者很快宣布撤回論文


還有來自義大利美國俄羅斯三國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稱5G技術會誘導新冠病毒,該論文同樣大家的一致抨擊,不久之後,期刊撤稿了這篇臭名昭著的論文


你以為這些論文已經夠奇葩了?我只能說圖樣圖森破!


準備好了嗎?接下來這篇論文,讓我一度恍惚難道是在看科幻小說?


這篇發表在SCI期刊 Advances in Genetics 的論文,稱非典、新冠病毒等突然在全球爆發,是因為這些病原體是來自外太空新冠病毒是2019年10月11日墜落在在中國東北吉林省松原市的一個隕石帶來的,至於為什麼新冠在中國首先在距離松原市2000公裡外的武漢爆發,論文作者稱是因為隕石的碎片落在了武漢。


但是這不是一本科幻小說,而是一本實實在在的學術期刊,由愛思唯爾出版社出版的遺傳學期刊,最新影響因子為1.862。論文作者也並非民科,而是來自澳大利亞、英國、日本、斯裡蘭卡的研究機構和大學,以及中國天津疾控中心



論文作者聲稱,2019年10月11日墜落在中國吉林省松原市的這顆流星,可能是「一種易碎且鬆散的碳質隕石,其中攜帶著數萬億病毒/細菌和其他細胞」。論文作者認為,這顆隕石在進入大氣層燃燒前碎成了許多片,其中一些墜落到了武漢,所以距離松原市2000公裡的武漢爆發了新冠疫情。


論文作者說,就是下圖中墜落到東北的這個隕石帶來的新冠病毒,這張隕石墜落的照片來自Space.com網站,由 Tariq Malik 拍攝。



論文作者稱,在過去幾十年裡,地球上出現了多次突然爆發的傳染性疾病,這些疾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往往起源成謎。


論文作者認為,新冠病毒毫無預警的突然爆發,不可能是由蝙蝠跳躍到中間宿主再跳躍到人類,論文作者說,除了新冠病毒,西班牙大流感,SARS都是來自外太空隕石。


作者還表示,在海上航行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因為在中國南海附近航行,被含有新冠病毒的隕石碎片或塵埃汙染,因此船員感染新冠病毒。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論文作者稱開發新冠疫苗是浪費納稅人的錢(原文:a waste of public tax-payer funds),論文作者認為新冠疫情會隨著廣泛傳播導致的群體免疫而快速結束。


最後,論文作者稱,今年2月初,他們已經寫好了新冠病毒來源於外太空的論文,並向

柳葉刀》雜誌投稿,但是被雜誌拒絕,他們還寫了一個科普版本的文章介紹他們的觀點投給了澳大利亞報,同樣被拒稿了。


投稿給柳葉刀的文章


實際上,該論文的描述屬於泛種學說(Theory of Panspermia),該學說認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附在隕石上從其他天體帶到地球上來的,該學說於100多年前由A. S. Arrhenius提出。科幻電影《火星任務》、《普羅米修斯》等都有類似描述,然而,事實證明,無論怎樣堅固的孢子在外太空強烈的輻射和低溫條件下,都不可能長時間保持生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多看科幻小說/電影,也能發SCI論文(誤)

相關焦點

  • 中外學者聯合發表論文,稱新冠病毒來自外太空,隨隕石墜落到中國
    例如印度學者在預印本bioRxiv發表論文稱新冠病毒特有基因插入片段跟HIV很像,不太像自然進化而來,該論文一經上線,迅速遭到David Liu等科學家打臉,論文作者很快宣布年10月11日墜落在在中國東北吉林省松原市的一個隕石帶來的,至於為什麼新冠在中國首先在距離松原市2000公裡外的武漢爆發,論文作者稱是因為隕石的碎片落在了武漢。
  • 奇文共賞:中外學者聯合發表論文,稱新冠病毒來自外太空
    例如印度學者在預印本 bioRxiv 發表論文稱新冠病毒特有基因插入片段跟HIV很像,不太像自然進化而來,該論文一經上線,迅速遭到David Liu等科學家打臉,論文作者很快宣布新冠病毒是2019年10月11日墜落在在中國東北吉林省松原市的一個隕石帶來的,至於為什麼新冠在中國首先在距離松原市2000公裡外的武漢爆發,論文作者稱是因為隕石的碎片落在了武漢。
  • ...新冠病毒竟來自外太空?中外學者聯合發表論文,揭秘病毒由來……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相關研究論文也層出不窮,許多科研工作者通過研究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這些論文中也不乏一些讓人目瞪口呆的「奇葩研究」。還有來自義大利、美國、俄羅斯三國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稱5G技術會誘導新冠病毒,該論文同樣大家的一致抨擊,不久之後,期刊撤稿了這篇臭名昭著的論文。你以為這些論文已經夠奇葩了?我只能說圖樣圖森破!準備好了嗎?接下來這篇論文,讓我一度恍惚難道是在看科幻小說?
  • 新冠病毒竟來自外太空?中外學者聯合發表論文,揭秘病毒由來……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相關研究論文也層出不窮,許多科研工作者通過研究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這些論文中也不乏一些讓人目瞪口呆的「奇葩研究」。例如印度學者在預印本 bioRxiv 發表論文稱新冠病毒特有基因插入片段跟HIV很像,不太像自然進化而來,該論文一經上線,迅速遭到David Liu等科學家打臉,論文作者很快宣布撤回論文。
  • 奇葩研究被批,聲稱新冠來自外太空
    一篇天津疾控中心學者與4國學者聯合發表的一篇SCI論文稱:新冠病毒來自外太空墜落的隕石,對此,作者回應:泛種論目前是科學研究的熱點,目前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持,希望大家科學解讀這篇論文。例如印度學者在預印本 bioRxiv 發表論文稱新冠病毒特有基因插入片段跟HIV很像,不太像自然進化而來,該論文一經上線,迅速遭到David Liu等科學家打臉,論文作者很快宣布撤回論文。
  • 新冠病毒 你到底從哪裡來?
    以下是人類歷史上有關新冠病毒來自外太空的第一篇報導。論文發表在世界著名出版社Elsevier期刊Advances in Genetics中,論文題目為「Origin of new emergent coronavirus and Candida fungal diseases—Terrestrial or cosmic?」。
  • 美國學者稱,新冠病毒肆虐,乃是天意?戴玉佩,能夠預防新冠?
    這篇發表在SCI期刊 Advances in Genetics 的論文,稱非典、新冠病毒等突然在全球爆發,是因為這些病原體是來自外太空,新冠病毒是2019年10月11日墜落在在中國東北吉林省松原市的一個隕石帶來的,至於為什麼新冠在中國首先在距離松原市2000公裡外的武漢爆發,論文作者稱是因為隕石的碎片落在了武漢。
  • 年度第一奇文:新冠病毒肆虐,乃幾億年前的天意?
    如今,新冠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大流行,歐洲暴發二次疫情,美國、印度、巴西等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屢創新高,人類世界仍籠罩在新冠病毒的陰霾之下,但一些所謂科學研究者在這個全人類的危機面前,卻發出了一些讓人迷惑論文。
  • 劍橋大學發表論文,認為新冠病毒A類是病毒爆發的根源
    劍橋大學4.10發表論文,認為新冠病毒A類是病毒爆發的根源,而A類集中出現在美國和澳洲,出現於武漢的病毒屬於B類,是從A類變異而來。這篇論文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如果結論屬實,對中國和全球華人都是一件幸事。劍橋大學發表關於新冠病毒的幾個變種和傳播路徑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分三個變種:A、B、C。A類病毒更多發現於美國和澳洲的受感染者。
  • 為什麼科學家們會認為,新冠病毒是來自太空?
    根據一個中外國際研究團隊的研究文章,導致全球新冠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是搭乘來自太空的隕石,來到地球的!???研究人員還表示,此前鑽石公主號郵輪,由於正在中國南海附近航行,所以不幸被含有新冠病毒的隕石碎片汙染,因此才會集中出現船員大量感染。
  • 每年或有1.7萬枚隕石墜落地球;應急管理部發布多地森林火險預警丨...
    研究人員分別於2019年和2020年在南極洲東部沙克爾頓嶺一片指定區域搜尋隕石,共找到近120枚隕石,然後利用電腦模型推演全球隕石墜落的情況,並根據人造衛星追蹤監測記錄驗證,推算出每年約有1.7萬枚隕石墜落地球,重量超過1.6萬千克。該研究只涉及單枚重量50克以上的隕石,未計入持續落到地球的宇宙塵粒。同時研究顯示,墜落地球南北兩極的隕石數量相對少,相當於赤道附近墜落隕石數量的六成。
  • 國際最新研究: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會隨時間遞減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自然-微生物學》26日發表一篇醫學研究論文指出,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免疫應答會隨時間遞減。這項研究增進了人們對機體如何響應新冠病毒的理解,對疫苗設計與疾病管理具有較大意義。該論文稱,已知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會對該病毒產生免疫應答,但這種應答的持續時間以及它對個體的保護時長都不明確。
  • 史衛峰團隊《細胞》子刊發表論文:為駁斥「新冠病毒人造」陰謀論...
    5月10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史衛峰團隊在《細胞》子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論文題目為「A novel bat coronavirus closely related to SARS-CoV-2 contains natural insertions at the S1/S2 cleavage site of the spike protein」。
  • 從「五個家族」到「兩個亞型」 新冠病毒變了嗎?
    (抗擊新冠肺炎)從「五個家族」到「兩個亞型」  新冠病毒變了嗎?  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題:從「五個家族」到「兩個亞型」 新冠病毒變了嗎?  中新社記者 張素  從被比喻為「五個家族」,到被分析出「兩個亞型」,連日來圍繞新冠病毒的諸多研究背後是一個核心問題:新型冠狀病毒變了嗎?
  • 中國團隊剛發表的新冠病毒頂級論文,被質疑圖片造假、捏造數據
    除了眾多尚未進行同行評議的預印本論文外,隨著時間的進行,許多優秀的新冠研究成果開始正式登上學術期刊,僅國人登上CNS和及四大醫學期刊的新冠研究論文就已達數十篇之多。然而,在研究成果井噴的同時,我們不應忽視參差不齊的研究質量也導致了大量不嚴謹甚至頗具誤導性的研究結論。
  • 中國學者撤回頂級論文,稱因新冠疫情隔離導致數據混亂
    2020年8月10日,該論文被質疑學術不端,論文中的多個圖片與該團隊之前已發表的論文有多處重複。這也成為了中國第一篇被撤回的 Science 論文。論文作者在撤稿聲明中稱意外錯誤」:出現問題的圖片曾作為示意圖被保存在實驗資料庫中,因出稿時間正值新冠流行期間
  • 中國科研人員提出新冠病毒治療新切入點,被國際公開發表!
    正常情況下中樞神經系統受高度複雜的腦屏障系統保護,病毒很難進入,該論文認真分析探討了新冠病毒入侵中樞神經系統的幾種不同途徑,例如①SARS-CoV-2藉助ACE2的刺突蛋白上的受體結合域並通過宿主細胞的絲氨酸蛋白酶TMPRSS2激活病毒的S2亞基,直接感染血管內皮細胞,從而直接穿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②藉助嗅神經通過突觸連接入侵中樞;③通過直接誘導免疫細胞釋放炎症因子
  • 新冠病毒與武漢實驗室沒有關係,引發陰謀論的印度論文已經撤稿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教授、國際學術期刊《新發病原體與感染》主編盧山給《中國新聞周刊》的郵件回覆中寫道。2月2日,bioRxiv科學網聯合創始人理察·塞弗在個人推特上發文:《2019-nCoV刺突蛋白中獨有插入片段與HIV-1 複製蛋白gp120和Gag驚人相似》(下文簡稱《驚人相似》)一文作者自願撤回預印本。
  • 《柳葉刀》新論文:新冠可能最早在印度次大陸傳播
    【環球時報記者 於文】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的預印本平臺ssrn.com近日發表一篇論文,指出印度次大陸可能是新冠病毒最早發生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地點。香港《南華早報》稱,這項研究的一部分經過了同行評審,並發表在《分子系統發育與進化》雜誌上。印度政府學者否定該論文的準確性,但沒有給出詳細解釋。
  • 國際最新研究顯示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會隨時間遞減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自然-微生物學》26日發表一篇醫學研究論文指出,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免疫應答會隨時間遞減。這項研究增進了人們對機體如何響應新冠病毒的理解,對疫苗設計與疾病管理具有較大意義。該論文稱,已知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會對該病毒產生免疫應答,但這種應答的持續時間以及它對個體的保護時長都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