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強迫症: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隻開半邊的花

2020-08-30 好苗平在

(暗道不妙的)日曆娘: 「不老師,記得按時交稿,不要拖延了。」

(弱小無助的)作者:「好的。另外有個問題諮詢一下,這次的物種叫做半邊蓮,是不是我寫半邊文章就可以拿到全部稿費了?」

日曆娘:「……」

——————我是日曆娘40米大刀的分割線——————

植物的種類繁多,即便排除了很多原本被當做植物的物種,依然沒有人能夠認識世界上所有的植物。面對這麼多物種,植物學家們用學名來交流,而不同地方的人用不同的俗名來指代。不論是學名還是俗名,在命名的時候常常會將植物的特徵加入其中,這樣多少會有助於我們通過名稱判斷一種不熟悉的植物可能的形態特徵,當然也有的名字含有其他信息,比如發現地、人名等等。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美好的設想。猜猜哪個是趕山鞭?圖片:Javier Alejandro / flickr;Rasbak / wikimedia;V.S. Volkotrub & anneanitakuo / inaturalist

半邊蓮還是半枝蓮?

除了學名,會因人為規定得限制而具有唯一性之外,其他的名稱都可能會出現同物異名和同名異物的情況,恰好半邊蓮這裡兩種情況都發生了。按照《中國植物志》的記載,半邊蓮有3個中文別名,分別是急解索、細米草和瓜仁草。而使用半邊蓮做別名的植物也不少,比如景天科的細葉景天(Sedum elatinoides)、天南星科的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花南星(Arisaema lobatum)等。

細葉景天。圖片:Apus wd / flickr

天南星。圖片:Shih-Shiuan Kao / flickr

花南星。圖片:Guy Gusman / aroid.org

被叫做半邊蓮的植物不算太少,有時候一些名稱相近的植物也會挑出來蹭熱度,比如有一種植物就叫做半枝蓮,常常就被人們和半邊蓮搞混了。甚至還有人專門寫文章來教大家如何區分半邊蓮和半枝蓮,不過讓人遺憾的是,這些作者似乎也不會區分。

為了不誤導大家,就不放小編體文章的截圖了。上圖是大花馬齒莧。圖片:Joydeep / wikimedia

半枝蓮一般是指唇形科黃芩屬的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而馬齒莧科的大花馬齒莧(Portulaca grandiflora)等植物也有別名叫做半枝蓮。所以很多區分半邊蓮和半枝蓮的帖子裡,你會看到文字描述分別對應於半邊蓮和半枝蓮,而配的圖就沒個準了,可能是半邊蓮配了天南星或者花南星的圖,或者半邊蓮配了大花馬齒莧的圖,甚至是兩種植物的圖文都是錯的。

唇形科的半枝蓮,也叫向天盞。圖片:Max Hsieh(雁子) / inaturalist

如果我們對半邊蓮進行逐字替換,則會得到更多的相似的植物名稱,比如半邊旗(Pteris semipinnata),倒邊蓮(地膽草Elephantopus scaber)等。這樣循環的名稱,很容易讓我想起來那個笑話:翻開書——馬冬梅,合上書——馬×梅;翻開書——馬冬梅,合上書——×冬梅;翻開書——馬冬梅,合上書——馬冬×;考試的時候——孫紅雷……

半邊旗。圖片:Daderot / wikimedia

倒邊蓮。圖片:J.M.Garg / wikimedia

只開半邊的「蓮」

話說回來,今天的主角半邊蓮(Lobelia chinensis)就是包含了形態特徵的一個名字,這是一種廣泛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至東南亞一帶的植物,這些地區的小夥伴可能對這個植物會比較熟悉,聽到名字就能很快反應上來這個植物長什麼樣,而北方不知道這種植物的朋友們可能會一頭霧水,並且心中默念:怎麼,這蓮花還能開出來半個的?是不是比並蒂蓮還要稀有啊,還是說這是凋謝了一半的蓮花?

當然不是禿了一半的蓮。圖片:nd700 / Adobe Stock / 圖蟲創意

半邊蓮是桔梗科半邊蓮屬的一種植物,在分布區內的水田邊,各類溼地中都比較容易見到。半邊蓮的屬名Lobelia是紀念16世紀歐洲的植物學家馬蒂亞斯·洛貝爾(Mathias de Lobel),種加詞chinensis則是中國的,意思是這種植物產自中國,當然中國以外的地區也有分布。從學名的兩部分來看,都看不出來這種植物的形態特徵,而中文名半邊蓮則多少能體現一點形態特徵——花開半邊的「蓮」。

半邊蓮。圖片:Lokionly / wikimedia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這樣介紹它:「半邊蓮,……秋開小花,淡紅紫色,止有半邊,如蓮花狀,故名。」半邊蓮當然不是真的「止有半邊」,雖然「如蓮花狀」,但是它和蓮科的親緣關係也頗遠,不過花開半邊這個說法倒是比較形象的。從半邊蓮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花是兩側對稱,花冠在腹面的裂片開裂的並不深入;而在背面則幾乎裂到最基部,這樣就讓所有的花冠裂片都偏向一側,看起來就是只有半邊開花的樣子。半邊蓮屬甚至半邊蓮亞科的物種大部分都是這樣子開花。

花冠裂片都偏向一側。圖片:Mashuri Waite / inaturalist

昆蟲的指路牌

通常來說,植物的花結構發生特化是適應傳粉的結果,「半邊開花」的結構可能會為傳粉昆蟲提供一個可以停靠的平臺,或者還有路牌的作用。

柱頭下方的收集毛。圖片:natureloveyou.sg

除了花冠裂片的特徵,半邊蓮2裂柱頭下長有一圈毛狀結構,被稱作收集毛。研究表明,半邊蓮是雄蕊先熟植物。5枚花葯聯合起來形成一個花葯筒,柱頭會從花葯筒中逐漸伸出,伸出過程中,花葯已經開裂,進行散粉,收集毛會把花粉推出來,更好的展示給傳粉昆蟲,自己的花粉都散落之後,柱頭展開,並開始接受花粉。

半邊蓮屬植物通過昆蟲傳粉的示意圖。圖片:George Rogers / treasurecoastnatives.wordpress

這樣的結構和發育過程可以保證異花授粉,不過根據人工套袋和授粉試驗的結果來看,半邊蓮雖然沒有無融合生殖和自發的自花授粉,但是人為的自花授粉的結實率並不低,說明半邊蓮是自交親和的,這一點倒是和一般嚴格的異花授粉植物不太一樣了。

相關焦點

  • 逼死強迫症: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隻開半邊的花啊啊啊
    日曆娘:「……」——————我是日曆娘40米大刀的分割線——————植物的種類繁多,即便排除了很多原本被當做植物的物種,依然沒有人能夠認識世界上所有的植物。面對這麼多物種,植物學家們用學名來交流,而不同地方的人用不同的俗名來指代。
  • TFBOYS合體黑洞:90後撞上00後,分分鐘逼死強迫症
    大家也是很期待他們的合體,在蠟像館揭幕儀式上帥氣的裝扮、可愛的拍照姿勢再次引起網友熱論。有網友戲說:他們是合體黑洞,拍照姿勢分分鐘逼死強迫症,90後和00後就是不一樣。TFBOYS成立至今大家是一路看著他們成長的,本來以為他們這次相聚可以改掉拍照黑洞。不想仍舊是一如既往地延續了這個習慣。剛到上海時就隔空撒糖,大家被他們深深的震撼到了。
  • 逼死強迫症的國外書籍創意封面
    但往往有那麼一波設計師,不走尋常路,讓造型、色彩、視覺元素都求新、求奇、求變,讓你的眼睛不忍移開,其實,它們除了具備強烈的視覺吸引力之外,也是有一種不規則的美,不是嗎?《The Psychopath Test》中文翻譯《冷血精神病測試》,天生具有冷血症的人無法理解「同情心」三個字,在政治和經濟頂端,影響世界的人裡面,這樣的人比例會相對高。
  • 夢幻西遊裡的「強迫症」玩家行為,你有過幾個?
    強迫症的人可是不少見,遊戲裡也不乏有眾多強迫症玩家,他們秉承統一,他們遵守規則,他們對於不相同或者改變了的事物就感到難受,他們不能忍受鶴立雞群的感覺,也不能允許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出現。那夢幻西遊裡的強迫症玩家都會有哪些行為呢?
  • 百度:「強迫症」頭像暗藏木馬 謹防下載中招
    由於帶有濃烈的惡搞性質,近日,一組號稱「分分鐘死強迫症」的頭像在微信用戶群中大火。不少朋友為整蠱朋友,專門上網搜集此類頭像,不過,百度安全中心提醒大家:「強迫症」頭像暗藏木馬,盲目下載極易引鬼上門。「強迫症頭像」頭像的設計非常簡單,就是在微信頭像的右上角有一個數字角標(通常是「1」),此類數字往往代表著有新的微信消息或更新提示,不少網友會習慣性地去戳該頭像,反覆點擊後才會發現,該數字角標其實就是惡搞,自己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新消息。
  • 德國電工VS印度電工,一個強迫症,一個逼死強迫症!
    文/大象PDK熟悉德國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德國向來是一個嚴謹的國家,不論是在工程設計還是在工藝水平上都精益求精,甚至連換個井蓋都要出動各種專業的機械設備來幫忙。(以上圖源:YouTube)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爆出了這樣的一組圖片,內容是德國的電力及網絡工程師有多嚴謹。
  • 都是電工,德國電工VS印度電工,一個強迫症,一個「逼死」強迫症!
    (以上圖源:YouTube)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爆出了這樣的一組圖片,內容是德國的電力及網絡工程師有多嚴謹。可以看到德國的這邊的電工,從布線上我們就可以看到是非常完美的,對應的顏色分開,而且同樣顏色的導線上都有標記,真的讓不少強迫症非常的舒服!
  • 強迫症福音:快速撕除價格貼紙、不留殘膠!小豬佩奇也能幫忙
    價格標籤貼紙的存在簡直逼死強迫症,不管是平時購買日常用品如杯碟碗筷,還是逢年過節買些菸酒禮品,大多都要面對撕價格標籤貼紙的難題,尤其有時遇上一些喪心病狂的劣質貼紙,難撕得讓人發狂,總會留下殘存粘膠的痕跡。
  • 5種「反人類」設計,圖1逼死強迫症,圖5看了想打人
    有一些設計師根本就沒有太多的經驗,但是還跑出來設計各種東西,所以經常會鬧出特別搞笑的事情。比如說下圖的這個抽屜,無論開哪一邊都沒辦法完全打開,兩個抽屜互相克制,真不知道設計師到底是怎麼想的,如果是強迫症用這種抽屜的話,估計會氣死的。
  • 強迫症治療的正確方向究竟在哪裡?
    一.什麼情況才算是強迫症?「強迫症」這個詞似乎現在成為了日常用語。那麼究竟什麼情況才算強迫症呢?判斷是不是強迫症,有一點最重要,那就是:自己和症狀之間有沒有對抗。為什麼有沒有對抗會成為判斷標準呢?強迫的行為或念頭,是一種適應性的反應,有其合理的成分,在症狀比較輕的時候,也不必把它當做一回事兒。二.為什麼會得強迫症?1.神經質症性格神經質症性格是森田療法提出來的,是很經典的說法。
  • 6張「拯救」強迫症的大自然景象,看完後:世界真美好!
    強迫症是大家都了解的一種症狀,只要在他們視線內的東西稍有不整齊,他們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自己做一遍看起來整潔。尤其是在路過超市的時候看見那參差不齊的飲料瓶,心裡怪不舒服的~小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6張「拯救」強迫症的圖片,看完後相信你也會覺得世界真美好~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年快結束了,我們對強迫症的理解依然太少!
    很多人可能都會發現自己有這種症狀表現,例如重複洗手、關門、數臺階、咬指甲等等,長期下來,就感到很疑惑,明明知道這些想法和行為很荒唐,但是卻控制不住自己,有時候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或許你可能有強迫傾向,甚至是強迫症。
  •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學英語單詞「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先「透徹」分析一下:學習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換句話說,如果作為「使用詞彙」,不僅絕大多數人就連一個字母都不錯的把英語單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完整拼寫出來(不信你現在可以當場試試把它一個字母都不錯地拼寫一下),而且想表達英語「強迫症」時,你學來學去卻只會一個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英語單詞,你所有的英語學習都是「悲催」的。
  • 白領與擾人的強迫症
    走到小區門口突然不能確認自家防盜門是否鎖好,於是返回檢查一番;剛剛整理好的手包又覺得東西沒帶齊;上班時總想自家的煤氣沒有關掉……這些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過的感受和經歷,心理醫生認為這些行為是強迫心理所致,嚴重的會發展為強迫症。
  • 社恐、臉盲、強迫症……這些作家更有發言權
    總聽到有同學說:我有「強迫症」/「臉盲」/「社交恐懼症」......但其實大多數時候,大家的這些行為還上升不到病症的程度,而像這種困擾我們的事情,在大作家們身上也曾有發生。 堅信「東西摸三次會有好運」的小說家 難擺脫的強迫症其實歷史悠久,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查爾斯 · 狄更斯就是個典型的強迫症患者。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七﹞認知行為療法
    例如,強迫洗手病人首先在大腦裡出現手髒的想法,隨後試圖用反覆洗手減輕﹝不可能消除﹞手髒引發的焦慮,由於強迫思維會源源不斷產生,故而,具有屈從性質的強迫行為便會反覆出現。如果病人只具有強迫思維,通常治療的重點在於認知治療;如果病人具有功能獨立﹝非強迫思維推動)的強迫行為,通常治療的重點在於行為治療;如果病人合併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則要聯合認知和行為療法即認知行為療法。
  • 07強迫症徹底康復的希望所在——致力於強迫症的徹底康復
    預警性注意是患上強迫症的罪魁禍首,所以,對預警性注意動手就是在幹預強迫症。解除那種「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網一個」的戒備狀態時碰了釘子,就意味著我們在幹預強迫症時遇到了障礙。遇到障礙也不必氣餒,因為恰恰是這些障礙,促使我們反思自己所用的幹預方法是否合適,能否做出一些改進,以便更有效地幹預強迫症。我是這樣反思和改進的。
  • 我的世界最虐心的10個細節介紹 強迫症所不能忍受
    《我的世界》「強迫症」眼中10個細節,我只看出來1個,剩下你上!看完這最虐心的10個「細節」,強迫症玩家表示:我受不了這委屈!這也是檢驗你是否是一名「合格」的Minecraft強迫症患者。不信,你來試試? 一、地面的陰影
  • 科學家找到「不知變通」的強迫症神經元
    央廣網北京11月18日消息(記者王逸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特別愛洗手、出門前反覆確認是否上鎖……這些習慣你有嗎?最近,首都醫科大學研究團隊找到了一條與強迫症「認知靈活性減退」相關的神經環路,在強迫症小鼠中明確了與「不知變通」有關的神經元,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當代生物學》刊物上。
  • 當強迫症遇上邋遢鬼,家裡會有怎樣的變化呢?這房間徹底改變了!
    琳達是一名來自威爾斯的清潔狂,她痴迷於讓家具發光,有很有強迫症,每年都要花整月的時間來讓水龍頭變得有光亮...... 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