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工VS印度電工,一個強迫症,一個逼死強迫症!

2021-01-09 局座召忠

文/大象PDK

熟悉德國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德國向來是一個嚴謹的國家,不論是在工程設計還是在工藝水平上都精益求精,甚至連換個井蓋都要出動各種專業的機械設備來幫忙。

(以上圖源:YouTube)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爆出了這樣的一組圖片,內容是德國的電力及網絡工程師有多嚴謹。

(圖源:Facebook)

(圖源:twitter)

(圖源:Facebook)

(圖源:BuzzFeed)

從圖片上來看,這些德國的伺服器、交換機以及配電中心,都被德國的工程師們打理的井井有條,數以千計的各種線纜都被整合捆綁在一起,走線十分考究,簡直就是強迫症的福音。

(圖源:BuzzFeed)

(圖源:BuzzFeed)

(圖源:BuzzFeed)

看到這裡,忽然就很想看看印度的電力及網絡工程師是如何布置線纜的。結果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各種雜亂的走線,各種纏繞和死結,和德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強迫症的朋友看到這些,估計都能給氣暈過去,分分鐘手痒痒想要去規整一番。

(圖源:BuzzFeed)

(圖源:Facebook)

不過話說回來,印度的工程師能在如此雜亂的線纜中間找到正確的那條,然後進行針對性的維修和養護,這耐心也是很令人佩服了。

(圖源:sputniknews)

(圖源:印度斯坦時報)

當然,調侃歸調侃,印度的伺服器機房等設備的線纜其實也很整齊,對於這方面的線纜整理,世界各國其實都差不多,基本都不會太亂。

(圖源:印度斯坦時報)

(圖源:twitter)

但不得不說,差別肯定還是有的,大家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厲害,一個能規整到挑不出一點毛病,一個能在眾多雜亂線纜中找到正確的那根,強,確實都很強,怎一個佩服了得。

(圖源:BuzzFeed)

相關焦點

  • 都是電工,德國電工VS印度電工,一個強迫症,一個「逼死」強迫症!
    不少人都知道電工布線是個技術活,雖然說最後結果都是正常使用,但是布線的整齊也讓很多人賞心悅目,而且也更方便修理! 可以看到德國的這邊的電工,從布線上我們就可以看到是非常完美的,對應的顏色分開,而且同樣顏色的導線上都有標記,真的讓不少強迫症非常的舒服!
  • TFBOYS合體黑洞:90後撞上00後,分分鐘逼死強迫症
    有網友戲說:他們是合體黑洞,拍照姿勢分分鐘逼死強迫症,90後和00後就是不一樣。TFBOYS成立至今大家是一路看著他們成長的,本來以為他們這次相聚可以改掉拍照黑洞。不想仍舊是一如既往地延續了這個習慣。剛到上海時就隔空撒糖,大家被他們深深的震撼到了。揭幕式完了再次撒糖,看著一張張呆萌帥氣的面孔,小編也是被他們甜到了。
  • 逼死強迫症的國外書籍創意封面
    《style book》翻譯為「時裝書」嗎?《pragmatism》→《實用主義》
  • 百度:「強迫症」頭像暗藏木馬 謹防下載中招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百度最新資訊 > 正文 百度:「強迫症」頭像暗藏木馬 謹防下載中招
  •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學英語單詞「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先「透徹」分析一下:學習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換句話說,如果作為「使用詞彙」,不僅絕大多數人就連一個字母都不錯的把英語單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完整拼寫出來(不信你現在可以當場試試把它一個字母都不錯地拼寫一下),而且想表達英語「強迫症」時,你學來學去卻只會一個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英語單詞,你所有的英語學習都是「悲催」的。
  • 白領與擾人的強迫症
    現代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高度緊張的工作生活節奏和過度的壓力導致了具有強迫心理的人越來越多,這也是強迫症發病率不斷上升的直接因素。目前,強迫症已經被列入嚴重影響都市人群生活質量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成為21世紀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點。
  • 07強迫症徹底康復的希望所在——致力於強迫症的徹底康復
    預警性注意是患上強迫症的罪魁禍首,所以,對預警性注意動手就是在幹預強迫症。解除那種「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網一個」的戒備狀態時碰了釘子,就意味著我們在幹預強迫症時遇到了障礙。遇到障礙也不必氣餒,因為恰恰是這些障礙,促使我們反思自己所用的幹預方法是否合適,能否做出一些改進,以便更有效地幹預強迫症。我是這樣反思和改進的。
  • 夢幻西遊裡的「強迫症」玩家行為,你有過幾個?
    強迫症的人可是不少見,遊戲裡也不乏有眾多強迫症玩家,他們秉承統一,他們遵守規則,他們對於不相同或者改變了的事物就感到難受,他們不能忍受鶴立雞群的感覺,也不能允許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出現。那夢幻西遊裡的強迫症玩家都會有哪些行為呢?
  • 強迫症有救了?首都醫科大學團隊發現認知靈活性相關的強迫症神經通路
    對強迫症患者而言,這些行為可能嚴重到無法控制,患者可能陷入焦慮、生活質量也無法保證。認知靈活性減退是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患者固執且「不知變通」。而作為全球第四大神經精神障礙,人們對強迫症的發病機制知之甚少。
  • 強迫症治療的正確方向究竟在哪裡?
    而如果一個人經常體驗他自己和他所處的世界,動態的感覺世界和自我的變化,強迫症或許根本就不會發生。以上兩個原因,我覺得是最主要的。3. 安全感的缺失與強迫症曾親身碰到過這樣的一個例子。強迫者追求完美,對於安全感也有一種過度的渴望,希望自己能躲在一個絕對安全的港灣裡,不願意承受任何的風險,這也是導致強迫症的重要原因。我自己曾碰到過一位強迫者,生活中的稀鬆平常的事情,他也能把這件事情與「降低自己的智商」聯繫起來,每天總提心弔膽怕什麼事情導致自己的智力降低。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七﹞認知行為療法
    深入理解強迫症作者:新雨流泉壹認知行為理論認為,與正常人相比,強迫症病人不能按照個人意志結束消極想法(強迫思維)。大多數強迫行為(不是全部)是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形成。簡單地說,大多數的強迫行為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強迫思維,這便造成減輕強迫思維的意圖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強迫行為。
  • 2020年快結束了,我們對強迫症的理解依然太少!
    或許你可能有強迫傾向,甚至是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高度致殘的心理疾病,被稱為「心理癌症」,與抑鬱症、焦慮症和精神分裂一起,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   據有效數據統計世界上大約每五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會經歷強迫症。
  • 關懷身邊的小謝爾頓,兒童強迫症小常識
    那麼,這些小小的彆扭就是「強迫症」嗎?天性自由的兒童會得「強迫症」嗎?今天我們來科學討論一下兒童強迫症這個話題。 兒童青少年是強迫症的高發人群,兒童強迫症患者臨床表現具有年齡特性,如兒童強迫症中強迫檢查發生率高於對稱和清潔,攻擊或傷害的強迫思維發生率比成人高,如對災難性事件的恐懼,或擔心自己或父母死亡或疾病,這與兒童的發展水平和需求相關。
  • DNF: 背包整理強迫症是什麼樣子的?
    DNF當中裝備從低級到高級,材料從低級到高級,還是各式各樣的活動材料、任務材料,總之林林總總得有幾百上千種材料,有強迫症的玩家看著背包裡亂七八糟的一大堆東西,就會感覺難受,想要把它分類別的整理起來,不需要的都賣掉。
  • 強迫症的自我心理療法
    強迫症病人可以自救嗎?可以的。強迫症並不可怕,關鍵在於你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對它、戰勝它,讓它再也「強迫」不了你。 強迫症的本質就是「一個人自相搏鬥」。由於自相搏鬥的內在衝突不斷延續,強迫症也不斷擴展,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從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淵。
  • 2019年強迫症藥物治療流程更新:哈佛南岸計劃之精神藥理學規範(PAP...
    一項為期80周的長期研究的雙盲期內,舍曲林相比於安慰劑可有效預防因復發/療效不足停藥(9% vs. 24%)及症狀急性惡化(12% vs. 35%)。▲ 帕羅西汀:同樣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強迫症,但並不推薦作為一線藥物,原因在於副作用較多,包括體重增加、鎮靜及便秘。藥物相互作用、停藥症狀及妊娠安全性也需留意。
  • 強迫症該怎麼治?美國EPR療法困境
    ,俗稱「強迫症」,是臨床上常見但較難治癒的一種精神障礙。  一個例子是,讓有強迫洗手行為的患者將雙手放在泥水中,儘量延遲洗手時間。其間患者可能感到比較痛苦,但通過科學合理、循序漸進的指導,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患者很可能不再被強迫症狀煩惱。
  • 新東方:「潔癖」、「強迫症」用英語怎麼說?
    這種人也容易讓人想起另一個詞——「強迫症」。那麼,「潔癖」和「強迫症」用英語怎麼說呢?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有潔癖的人」口語叫neat freak(可數名詞)。其中,neat和中文的「整潔」比較對應,意思是「整齊又清潔」,而freak指「舉止或行為不正常的人」。
  • 研究:強迫症為新加坡三大常見精神疾病之一
    據報導,來自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IMH)和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共同在新加坡展開了一項強迫症全國性調查研究,共調查了6126名新加坡民眾。該研究團隊於11日公布了此項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每28個受訪者中有1人就患有強迫症,這使強迫症在新加坡成為了繼重度抑鬱症和酗酒之外的第三大精神疾病。
  • 科學家找到「不知變通」的強迫症神經元
    最近,首都醫科大學研究團隊找到了一條與強迫症「認知靈活性減退」相關的神經環路,在強迫症小鼠中明確了與「不知變通」有關的神經元,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當代生物學》刊物上。我們大腦裡的神經元浩如煙海,研究團隊通過做實驗的方式,找到了和強迫症密切關係的那一個神經元。記者採訪到了團隊成員、論文作者,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生物學系副教授雷慧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