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強迫症的國外書籍創意封面

2021-01-20 美印團標 印刷同學會

書籍擔當著給人擴寬知識邊界和啟迪思想的重任,書籍的封面則擔當了給人或高雅或有趣的藝術享受的責任。

但往往有那麼一波設計師,不走尋常路,讓造型、色彩、視覺元素都求新、求奇、求變,讓你的眼睛不忍移開,其實,它們除了具備強烈的視覺吸引力之外,也是有一種不規則的美,不是嗎?


《The Psychopath Test》中文翻譯《冷血精神病測試》,天生具有冷血症的人無法理解「同情心」三個字,在政治和經濟頂端,影響世界的人裡面,這樣的人比例會相對高。

記者Jon Ronson在這本書中,講述了他所採訪的被診斷為psychopath的囚犯;可能是psychopath的人;診斷、治療的psychopath的人,以及其他一些與「瘋子產業」相關的人的「有趣」故事。

書籍封面設計:處在兩個時空本來不可能有交集的動物,正常的人(兔子)與世無爭地生活著,安逸地兔子完全意識不到身邊會有危險的「瘋子psychopath」(獵豹)隨時可能攻擊自己。這樣來看,書籍的封面不僅兼具視覺衝擊力,設計者也非常完美地做到了和書籍內涵相呼應,達到對書籍理解與藝術表現在創作中的充分和諧一致。

這是一本名為《tampa》的虛構小說,如果你感覺到封面有點「汙」,BINGO,你的感覺是對的!這是一部有關一個已婚婦女對初中新鮮肉體的欲望而處心積慮去做中學老師的小說。知道大概的內容,你是不是更佩服封面設計者的功力?(反正美印團標網已表示五體投地)。

《style book》翻譯為「時裝書」嗎?如果和時尚主題相關,同類色不同深淺度的搭配,美印團標網小編也一直認為這是很悅目的搭配方式呢,無論是用在服飾、商品包裝、LOGO、店招牌子等等。《use value assessment of rural land in the United states》→《英國鄉村土地使用價值評估》。

下面這幾個封面小編已經不知道怎麼形容,反正會逼死強迫症。


《pragmatism》→《實用主義》

《dept.of speculation》→分離技巧?

《worrying》→《焦慮症》?

消失的男人?是不是莫名地想把封面扯直弄平。

·END·



閱讀原文,即可進入「美印團標網」移動端

相關焦點

  • TFBOYS合體黑洞:90後撞上00後,分分鐘逼死強迫症
    有網友戲說:他們是合體黑洞,拍照姿勢分分鐘逼死強迫症,90後和00後就是不一樣。TFBOYS成立至今大家是一路看著他們成長的,本來以為他們這次相聚可以改掉拍照黑洞。不想仍舊是一如既往地延續了這個習慣。剛到上海時就隔空撒糖,大家被他們深深的震撼到了。揭幕式完了再次撒糖,看著一張張呆萌帥氣的面孔,小編也是被他們甜到了。
  • 百度:「強迫症」頭像暗藏木馬 謹防下載中招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百度最新資訊 > 正文 百度:「強迫症」頭像暗藏木馬 謹防下載中招
  • 德國電工VS印度電工,一個強迫症,一個逼死強迫症!
    (圖源:Facebook)(圖源:twitter)(圖源:Facebook)(圖源:BuzzFeed)從圖片上來看,這些德國的伺服器、交換機以及配電中心,都被德國的工程師們打理的井井有條,數以千計的各種線纜都被整合捆綁在一起,走線十分考究,簡直就是強迫症的福音。
  • 夢幻西遊裡的「強迫症」玩家行為,你有過幾個?
    強迫症的人可是不少見,遊戲裡也不乏有眾多強迫症玩家,他們秉承統一,他們遵守規則,他們對於不相同或者改變了的事物就感到難受,他們不能忍受鶴立雞群的感覺,也不能允許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出現。那夢幻西遊裡的強迫症玩家都會有哪些行為呢?
  • 都是電工,德國電工VS印度電工,一個強迫症,一個「逼死」強迫症!
    可以看到德國的這邊的電工,從布線上我們就可以看到是非常完美的,對應的顏色分開,而且同樣顏色的導線上都有標記,真的讓不少強迫症非常的舒服!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各種雜亂的走線,各種纏繞和死結,和德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強迫症的朋友看到這些,估計都能給氣暈過去,分分鐘手痒痒想要去規整一番。
  • 書籍封面表現形式
    文/郭玲 書籍封面設計就像為書量身定做衣裝,內外兼修成為傳播審美的載體,書籍封面設計不是越華麗越好,越醒目越好,而是要與書籍內容的表現風格統一,努力去捕捉書中的神韻,書籍封面設計源於書籍的內容,並且服從於書籍的內容。
  • 逼死強迫症: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隻開半邊的花啊啊啊
    圖片:nd700 / Adobe Stock / 圖蟲創意半邊蓮是桔梗科半邊蓮屬的一種植物,在分布區內的水田邊,各類溼地中都比較容易見到。最後再來欣賞一下這種「逼死強迫症」的小花。
  • 研究:強迫症為新加坡三大常見精神疾病之一
    據報導,來自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IMH)和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共同在新加坡展開了一項強迫症全國性調查研究,共調查了6126名新加坡民眾。該研究團隊於11日公布了此項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每28個受訪者中有1人就患有強迫症,這使強迫症在新加坡成為了繼重度抑鬱症和酗酒之外的第三大精神疾病。
  • 強迫症福音:快速撕除價格貼紙、不留殘膠!小豬佩奇也能幫忙
    價格標籤貼紙的存在簡直逼死強迫症,不管是平時購買日常用品如杯碟碗筷,還是逢年過節買些菸酒禮品,大多都要面對撕價格標籤貼紙的難題,尤其有時遇上一些喪心病狂的劣質貼紙,難撕得讓人發狂,總會留下殘存粘膠的痕跡。
  •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學英語單詞「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先「透徹」分析一下:學習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就連我這個英語專業出身的「牛人」也時常遇到表達英語「強迫症」時常常把英語單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和另外一個英語單詞procrastination/procrastinate混為一談!
  • 白領與擾人的強迫症
    現代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高度緊張的工作生活節奏和過度的壓力導致了具有強迫心理的人越來越多,這也是強迫症發病率不斷上升的直接因素。目前,強迫症已經被列入嚴重影響都市人群生活質量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成為21世紀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點。
  • 07強迫症徹底康復的希望所在——致力於強迫症的徹底康復
    預警性注意是患上強迫症的罪魁禍首,所以,對預警性注意動手就是在幹預強迫症。解除那種「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網一個」的戒備狀態時碰了釘子,就意味著我們在幹預強迫症時遇到了障礙。遇到障礙也不必氣餒,因為恰恰是這些障礙,促使我們反思自己所用的幹預方法是否合適,能否做出一些改進,以便更有效地幹預強迫症。我是這樣反思和改進的。
  • 強迫症有救了?首都醫科大學團隊發現認知靈活性相關的強迫症神經通路
    對強迫症患者而言,這些行為可能嚴重到無法控制,患者可能陷入焦慮、生活質量也無法保證。認知靈活性減退是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患者固執且「不知變通」。而作為全球第四大神經精神障礙,人們對強迫症的發病機制知之甚少。
  • 5種「反人類」設計,圖1逼死強迫症,圖5看了想打人
    比如說下圖的這個抽屜,無論開哪一邊都沒辦法完全打開,兩個抽屜互相克制,真不知道設計師到底是怎麼想的,如果是強迫症用這種抽屜的話,估計會氣死的。而且這看上去是一個櫥櫃,是專門訂做出來的,怪不得能賣得出去,因為櫥櫃都是先預定好,交完錢了才去量,然後定做的,要不然的話,像這種東西根本就賣不出去。這個公園的長椅是搞什麼?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七﹞認知行為療法
    深入理解強迫症作者:新雨流泉壹認知行為理論認為,與正常人相比,強迫症病人不能按照個人意志結束消極想法(強迫思維)。大多數強迫行為(不是全部)是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形成。簡單地說,大多數的強迫行為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強迫思維,這便造成減輕強迫思維的意圖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強迫行為。
  • 強迫症治療的正確方向究竟在哪裡?
    下面我說說自己對強迫症的一點感悟和看法吧,內容可能有點兒長。一.什麼情況才算是強迫症?「強迫症」這個詞似乎現在成為了日常用語。那麼究竟什麼情況才算強迫症呢?判斷是不是強迫症,有一點最重要,那就是:自己和症狀之間有沒有對抗。
  • 關懷身邊的小謝爾頓,兒童強迫症小常識
    那麼,這些小小的彆扭就是「強迫症」嗎?天性自由的兒童會得「強迫症」嗎?今天我們來科學討論一下兒童強迫症這個話題。 兒童青少年是強迫症的高發人群,兒童強迫症患者臨床表現具有年齡特性,如兒童強迫症中強迫檢查發生率高於對稱和清潔,攻擊或傷害的強迫思維發生率比成人高,如對災難性事件的恐懼,或擔心自己或父母死亡或疾病,這與兒童的發展水平和需求相關。
  • 2020年快結束了,我們對強迫症的理解依然太少!
    或許你可能有強迫傾向,甚至是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高度致殘的心理疾病,被稱為「心理癌症」,與抑鬱症、焦慮症和精神分裂一起,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   據有效數據統計世界上大約每五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會經歷強迫症。
  • DNF: 背包整理強迫症是什麼樣子的?
    DNF當中裝備從低級到高級,材料從低級到高級,還是各式各樣的活動材料、任務材料,總之林林總總得有幾百上千種材料,有強迫症的玩家看著背包裡亂七八糟的一大堆東西,就會感覺難受,想要把它分類別的整理起來,不需要的都賣掉。
  • 強迫症該怎麼治?美國EPR療法困境
    ,俗稱「強迫症」,是臨床上常見但較難治癒的一種精神障礙。  心理學普遍認為,強迫是患者對某種特定情境或刺激的習慣性反應,這種情境或刺激會誘發焦慮或恐懼情緒,患者會通過反覆動作或儀式化行為緩解焦慮恐懼情緒,但這樣做恰恰導致強迫症狀難以消除。ERP療法就是讓患者在放鬆的基礎上,增加暴露在誘發焦慮恐懼情緒的情境或刺激中,以打破這種情景刺激與焦慮恐懼情緒的聯繫;然後阻斷強迫症的儀式化行為,打破這種行為與焦慮恐懼情緒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