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根據安排,我到興義市南盤江鎮梅家灣村接任第一書記,開啟了我的駐村扶貧之路。
駐村扶貧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除了滿腔熱情,更要有吃苦奉獻的精神。
為了全面掌握情況,我到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入戶走訪,掌握村情民意。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跑遍9個村寨,走訪群眾230餘人,問人口、問收入、問困難,並將每戶的就業、生產、生活情況記錄在筆記本上。在透風漏雨整改工作中,我和指揮所的同事到二手市場淘門窗送到農戶家,親自動手安裝,還幫助群眾挖廁所、接水管、裝櫥。
幫助李乜金戶安裝門窗
幫助梁正超戶過度安置挖廁所
5月上旬,村合作社與公司聯合種植的西瓜成熟了,在水果批發市場設置的銷售點銷量有限,眼看又大又紅的西瓜因為滯銷要爛在地裡,我萬分著急。我趕往市委宣傳部尋求幫助,在市委宣傳部領導的幫助下,將西瓜滯銷的信息通過電視、微信等媒體宣傳,瓜商和訂單接踵而至。一個月時間,60萬斤的西瓜銷售完成,為當地26戶群眾增收16萬元。
今年10月,長時間陰雨天氣,成熟的莊稼眼看就要爛在地裡,我組織指揮所的同志到田間地頭幫助群眾搶收莊稼,我的手磨出血泡,臂膀茅草割出道道血痕,每天收工回來,雖然累得筋疲力盡,但我感到很開心。
低保戶韋昌豔,父母離異,跟年邁的外婆一起生活。韋昌豔每天上下學都靠外婆劃單舢接送,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我及時幫她協調去安章小學讀書事宜並帶她報名入學。
搬遷戶宋正會小腿骨折,我和村支書買水果去看望她,並隔三差五到她家了解生活狀況,得知她家3年前賣桉樹的錢至今都沒有到手,我們幫她出主意並協助她通過司法途徑追討欠款。宋正會經過3個多月休養逐漸恢復,我們根據她的身體情況為她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她感動地說:「我以為搬遷到城裡面來了,你們村裡面就不管了,想不到你們經常來關心我,就像我的家人一樣親。」
向群眾宣傳相關普惠政策
善良的村民,質樸的話語,感恩的心態,令人感動。脫貧攻堅是一項民心工程,扶貧工作是一項良心工作,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就一定會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人物小傳】
張先朕,原興義市生態移民局(市扶貧辦)工作人員,2020年4月2日,赴興義市南盤江鎮梅家灣村接任第一書記,開展幫扶工作至今。
通訊員 王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譚支樂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