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一旦發現孩子通過骨齡鑑定,預測未來身高稍微不滿意,達不到家長父母的期望值,有些家長不顧孩子骨齡偏大或者生長緩慢實際原因,也不顧孩子年齡大小與遺傳因該,更沒有想到不同骨齡鑑定標準不同帶來數誤差,尤其是有些門診醫生使用對照書本圖譜法,或者TW法等舊標準(建議使用最新國家行業標準中華05標準鑑定骨齡),可能導致數據誤差較大,預測未來身高人為偏矮等因素,導致家長就想使用生長激素,幫助孩子長高,其中想法與出發點是積極性,但沒有考慮盲目使用給孩子帶來的危害與風險。甚至許多孩子根本沒有做生長激素激發實驗使用上了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主要適用作於生長激素缺乏症。可以促進骨骼、肌肉和軟骨的發育,提高新陳代謝,預防衰老。正常發育的孩子是沒有必要注射生長激素,而是需要其他多方面的努力。只有生長激素缺乏,或者是矮小症的患者才可以注射生長激素,注射生長激素需要有嚴格的適應症,首先一定要進行腦垂體磁共振檢查,避免垂體瘤,還要做生長激素的激發試驗,明確缺乏才可以應用。還有特發性矮小症使用生長激素只能算是試用,看效果後才決定需不需要繼續使用。
生長激素具有合成代謝的作用,可以增長肌肉,還可以促進人體在兒童時期和青年青少年時期骨的生長,並加強肌腱和增大內部器官,過量使用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引起不耐受葡萄糖。生長激素副作用主要都是一過性的:1.可以引起一過性的高血糖,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和停藥可以恢復;2.有一部分可以出現局部的一過性的過敏反應,比如疼痛、紅腫,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而減少;3.如果劇烈運動後,運動量突然增大,會出現關節的疼痛和肌肉疼痛;4.可能會出現晨起的眼瞼水腫;5.顱內壓增高,可能會引起顱內增高,出現頭痛。這種症狀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緩解消失。如果生長激素過多在成人會出現肢端肥大症。
另外還有就是出現我們的心血管疾病,也有極小誘發腫瘤的可能,所以我們的生長激素的使用一定要嚴格把握適應症和禁忌症,只有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的把握生長激素的適應症才能避免以上危害的產生。
我是從事兒科工作20年,擅長中華05標準骨齡檢測鑑定,性早熟,矮小防治,由於時間倉促,手寫編輯如有不足之處望見諒,如果有疑問可以幫助大家分析諮詢孩子身高問題。歡迎大家來了解更多知識,與徐所長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