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白給的坦克比中國VT-4落後幾代,但塞爾維亞也沒有其他選擇

2020-12-06 騰訊網

據外電11月30日報導,塞爾維亞陸軍公開展示了剛剛從俄羅斯引進的T-72MS「白鷹」主戰坦克。這個型號也曾經被冠名為T-72B1MS,是俄羅斯在2012年正式推出的,和中國出口型VT-4主戰坦克的問世時間差不多。但要是比較性能,「白鷹」卻比VT-4落後不止一個時代。

塞陸軍公開展示「白鷹」

從坦克研發工程技術的角度來說,「白鷹」的設計是非常失敗的。首先,它沒有改變T-72已經過時的基本架構,依然採用840馬力的發動機和雙側齒輪變速箱。不但功率有限,而且駕駛員工作負荷極為沉重。在火力方面,「白鷹」保留了T-72的2A46型火炮,無論精度還是壽命都已經嚴重落後於時代。

為了在落後的基礎上儘量提高戰鬥力,俄羅斯烏拉爾車輛廠採取了幾項措施。首先是為主炮換裝新的穩定器,配用性能有所改善的彈藥,以及安裝全新的車長和炮長火控系統。「松樹-U」炮長火控系統是從T-90MS上移植來的,算是俄羅斯所能提供的最先進型號。不過這個型號是白俄羅斯的產品,而且技術水平僅僅能夠達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國際水平,遠不如中國已經停產的出口型MBT-2000上採用的型號。而「鷹眼」車長周視鏡的安裝位置完全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我們知道,T-72的車長位置在坦克炮塔的右側,即使到了「白鷹」也沒有改變。但「白鷹」上的「鷹眼」卻設置在了炮塔的左後方,必須設置複雜的光路,繞過大半個炮塔,才能把影像呈現在車長面前。不但如此,「鷹眼」的前方正好就是「松樹-U」的鏡頭。為了不被擋住,俄羅斯製造商只好把「鷹眼」加高,讓它高居「松樹-U」之上,看起來就像個巨大的煙囪,和T-72狹小的炮塔形成了鮮明對比。

白鷹保留了T-72的缺點

烏拉爾廠之所以採取這樣的設計,也是有難言之隱的。T-72早期過於強調車身低矮、讓敵方難以瞄準和命中,所以炮塔小得不能再小。當時流行的笑話是,個頭超過1米7的士兵都不能當蘇聯的坦克兵。矮小狹窄的炮塔讓火控系統和信息化改造無從實施,於是就發生煙囪式車長鏡的奇觀。實際上,在俄羅斯轉讓技術研製的伊朗「卡拉」坦克上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只不過車長鏡被放在了炮塔右後方而已。頂著如此巨大的「煙囪」,讓「白鷹」成了一個很容易發現和識別的目標,T-72的初心被踐踏無遺了。

為了改善T-72貧弱的裝甲防護,「白鷹」堆砌了大量「接觸-1」反應裝甲,凌亂的布置充滿了90年代中期車臣之戰的既視感。

白鷹巨大的車長周視鏡

客戶為什麼會購買這樣失敗的坦克呢?我們來看一看「白鷹」的外銷記錄:寮國、越南、尼加拉瓜、塞爾維亞……。這些國家的共同特點有兩個:國小力微、長期使用蘇式坦克。他們沒有財力也沒有人力,去對坦克部隊實施革命化的裝備更新,沒有能力採購一套完全不同的坦克維護維修體系,更沒有能力培訓一支全新的、掌握信息化戰爭的坦克部隊。所以,「白鷹」這種便宜貨正是針對他們開發的。據報導,寮國採購「白鷹」的單價只有150~200萬美元。那麼塞爾維亞從自己的斯拉夫兄弟那裡是不是能拿到更低折扣?答案是肯定的,這批「白鷹」是俄羅斯政府無償捐贈的!

寮國陸軍的「白鷹」到貨

相比之下,VT-4坦克的平均單價達到550萬美元,超過了塞爾維亞的購買力。哪怕是白給,日常訓練使用而產生的維護費用、耗材購買費用,也不是塞爾維亞能承受的。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更窮的奈及利亞買得起VT-4?奈及利亞的社會發展水平當然遠不如塞爾維亞,但是作為一個石油輸出國,奈及利亞是有大筆現金收入的。塞爾維亞既沒有大量資源出口,又沒有具備強大競爭力的工農業,國家財政恐怕不見得比奈及利亞寬裕。根據國外統計數據,2018年奈及利亞的軍費開支達到20.4億美元,同年塞爾維亞的軍費開支只有9億美元。所以,接受廉價俄羅斯坦克似乎也是唯一選擇。

坦克可以作為禮物收下,但是,塞爾維亞面臨國防壓力卻比尼加拉瓜、寮國或者越南高得多。尼加拉瓜周邊沒有強敵,美國已經對這個小國失去了興趣;寮國周邊基本沒有敵國。而西方列強到塞爾維亞的地理路程不遠,無論英法德意,都擁有真正的第三代改進型坦克。所以,裝備「白鷹」這種一出生就落後的型號,也只能是給塞軍自己壯膽而已了。

(作者:孔新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系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黃白黑棕四種人沒有生殖隔離?黑人需要幾代才能「洗白」?
    那麼黑人需要幾代混血皮膚才能「洗白」呢?一白遮三醜,要不然為什麼很多美女都追求白嫩呢?可能有黑人希望後代皮膚「洗白」,那麼黑人和他後代一直和白人結婚,需要多少代才出現白色皮膚,成為真正的白人呢?事實上這個問題還有另一種情況,整個地區的黑種人全部「洗白」。
  • 【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塞爾維亞駐華大使:中國的發展是其他國家...
    原標題:【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塞爾維亞駐華大使:中國的發展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夕,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 巴切維奇13日在北京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專訪時表示,中國的發展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十九大的召開必將推動兩國關係至更高水平。
  • 巴爾幹半島的眼淚,塞爾維亞的體育與中國
    公元9世紀,南斯拉夫人在巴爾幹半島形成國家,建立塞爾維亞王國。1918年12月,它與其他南斯拉夫人聯合成立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後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最早以「塞爾維亞」為名的國家是10世紀中葉由察斯拉夫‧卡羅尼米洛維奇所建立。
  • 外媒稱讚中國飛彈讓塞爾維亞防空能力發生質變:抗幹擾能力強,能打...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比利時《MilitaryWatchMagazine》網站8月10日報導稱,塞爾維亞此前已與中國籤署了FK-3防空飛彈系統的採購合同,該武器為中國紅旗-22防空飛彈系統的出口版本,能夠打擊包括彈道飛彈和轟炸機在內的空中目標,並為塞爾維亞的防空部隊提供前所未有的態勢感知能力,進而讓該國軍隊的防空能力發生質變。
  • 塞爾維亞主動開通俄羅斯天然氣,直接無視美國叫停
    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在藐視西方和美國多輪警告之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塞爾維亞啟動「巴爾幹溪」天然氣管道。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在塞爾維亞參與了「巴爾幹溪」天然氣管道的開通儀式,「巴爾幹溪」天然氣管道是「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的延續,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開始流入塞爾維亞共和國。
  • 沉痛哀悼:中國最美機長離世;揮舞中國國旗的塞爾維亞英雄機長因新...
    ,連續飛行30多個小時,為塞爾維亞帶去首批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的英雄機長斯維提斯拉夫·弗拉尼奇(Svetislav Vrani?)他執飛的飛機,曾為塞爾維亞帶來首批國際專家援助。在首都貝爾格勒「尼古拉·特斯拉」機場降落後,弗拉尼奇舉起中國國旗。  通過報導可以得知,弗拉尼奇在疫情期間,工作也沒有懈怠。娜塔莎表示,「他應該是在飛行任務中被感染的,他一直在飛。很多人在一個機艙內,說實話這風險很大。」
  • 美國研究員認為,俄羅斯在「登月競賽」中已落後於美國和中國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美國研究員喬納森·麥克道威爾說,俄羅斯在「月球競賽」中落後於美國和中國。據他說,計劃發射的俄羅斯「月球25」月球站已經過時了。圖片來源:yandex這位美國專家在評論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月儀時說,他認為中美在探索月球方面沒有合作條件,這是因為兩國之間存在著競爭
  • 中國教師兩赴塞爾維亞教漢語 以和為貴傳播文化
    2009年2月到2011年9月,受國家公派,朱琳到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大學語言學院任教,擔任大學一年級漢語精讀和四年級漢語口語課主講教師。朱琳的出色表現,得到貝爾格勒大學和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漢辦)的肯定。去年2月,她再度奔赴塞爾維亞傳播中國文化,為期兩年。  「公派教師到國外教漢語,是國家漢辦的傳統派出項目,要求非常嚴格。
  • 中國與塞爾維亞籤署空間技術備忘錄
    據新華社報導,塞爾維亞負責創新和技術發展的部長內納德·波波維奇(Nenad Popovic)表示,建立太空夥伴關係對塞爾維亞具有巨大價值,因為它將有助於該國實現戰略性國家項目。新華社貝爾格勒6月5日電中國和塞爾維亞周五籤署了一項關於空間技術的備忘錄,該備忘錄旨在除其他外,將塞爾維亞國旗置於未來共同設計的太空飛行器上。該備忘錄是由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堅和塞爾維亞負責創新和技術發展的部長內納德·波波維奇通過視頻會議籤署的。
  • 塞爾維亞雄起,堅決頂住美國壓力,絕不原諒美軍的轟炸!
    懾服於美國的淫威,確實有很多國家被迫放棄了和俄羅斯的軍售合作,但也有例外,堅持到底頂住美國壓力的國家也不是沒有。據俄羅斯衛星網2月23日消息報導,塞爾維亞國防部長武林表示,第一批俄制鎧甲S-1彈炮合一系統已經抵達了塞爾維亞的機場,這標誌著俄羅斯和塞爾維亞飛這筆武器訂單的成果初步落地。
  • 東方武器能否讓塞爾維亞再次強大
    考慮到這些武器都已經是服役了幾十年的老古董,塞爾維亞政府還在國內外情勢好轉後提出了空軍和防空兵部隊的現代化計劃,其中主要包括從俄羅斯/白俄羅斯進口10架米格-29戰機和一個鎧甲S1炮彈合一防空營。目前,這三筆交易/捐贈均已交付到位。
  • 全面現代化,塞爾維亞陸軍的新坦克橫空出世,具備獵殺一體化能力
    如今唯一可以說繼承了前南斯拉夫精神的國家只有塞爾維亞了,塞爾維亞雖然近些年來經濟持續低迷,但是重工業的老底子還是擺在那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款主戰坦克也逐漸出現了落後的情況,1991年的時候塞爾維亞曾經造出過改進版的M-84原型車,不過從未投入量產。在塞爾維亞面臨的國防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該國加緊了對M-84坦克的升級工作。
  • 各國國花大普及,中國「老鐵」塞爾維亞的國花太常見,你身邊就有
    你最喜歡哪種花呢?春天百花盛開,十分豔麗。01中國由於我國地廣物博,花的種類也十分繁多,每種花也代表不同的寓意和品格,所以對於國花的爭議也比較大。我們祖國的國花還在代表們的審議中,具體是哪一種或是哪幾種,還沒有定下來。不過贊同率比較高的是:牡丹花。
  • 塞爾維亞現役國腳內馬尼亞·古德利加盟廣州恆大
    塞爾維亞現役國腳內馬尼亞·古德利加盟廣州恆大 原標題: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李斌) 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昨晚官宣新外援加盟,塞爾維亞現役國腳內馬尼亞·古德利成為球隊新後腰,廣州恆大為他提供了為期兩年的合同。
  • 塞爾維亞「魔改」T-72坦克,全身貼滿「磚塊」,極具魔幻感現代感
    由於工業基礎相對落後,南斯拉夫獲得這款坦克之後,如獲至寶,可以說在自造或者說是魔改的基礎上越走越遠。不過,80年代,由各族聯盟而成的南斯拉夫也面臨著分裂的危險,這種分裂傾向愈演愈烈,直到1992年,南斯拉夫各族開始分家,這就使得原南斯拉夫國家對於T-72這款坦克更加依賴了。
  • 塞爾維亞總統:塞中友誼歷史悠久、堅如長城
    尼科利奇說,自2012年當選總統以來,他一直非常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係,中國政府和人民也積極回應。「中國的國際地位今非昔比,但依然非常重視發展與老朋友的友誼,」尼科利奇表示,「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忘記塞爾維亞人民。」
  • 因新冠肺炎,揮中國國旗的塞爾維亞機長去世,曾飛30多小時接中國醫療隊
    國營媒體塞爾維亞廣播電視臺(RTS或稱PTC)12月24日報導的標題為「把中國援助帶到塞爾維亞的機長去世」。通過報導可以得知,弗拉尼奇在疫情期間,工作也沒有懈怠。娜塔莎表示,「他應該是在飛行任務中被感染的,他一直在飛。很多人在一個機艙內,說實話這風險很大。」今年3月15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發表講話,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向中國發出了求援,當天晚上,中國捐贈的第1批1000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就已運抵塞爾維亞。
  • 塞爾維亞駐俄大使:北約政策破壞巴爾幹地區穩定
    來源:環球網塞爾維亞駐俄羅斯大使斯拉文科傑爾濟奇10日接受俄羅斯《消息報》採訪時表示,北約的政策破壞了整個巴爾幹地區的穩定。據俄羅斯《消息報》4月11日報導,傑爾濟奇在採訪中提到北約支持「大阿爾巴尼亞」項目(主張按照歷史上及目前阿爾巴尼亞族裔的分布來重新劃定國界,建立一個更大的阿爾巴尼亞族國家)以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波赫)共和國和塞爾維亞科索沃和梅託希亞自治省的激進伊斯蘭主義者。傑爾濟奇稱,過去三十年來,塞爾維亞人與北約的關係是可悲的。因此,塞爾維亞不打算加入北約。
  • 為塞爾維亞帶來首批援塞中國專家的英雄機長,因新冠肺炎去世
    【文/觀察者網 鞠峰】連續飛行30多個小時,為塞爾維亞帶去首批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的英雄機長,昨日(12月24日)因新冠肺炎離世。他在貝爾格勒機場揮舞中國國旗的身影,定格在塞國抗擊疫情的國家記憶中。國營媒體塞爾維亞廣播電視臺(RTS或稱PTC)12月24日報導的標題為「把中國援助帶到塞爾維亞的機長去世」。
  • 塞爾維亞駐華大使巴切維奇——「中國經濟正處在正確軌道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塞爾維亞駐華大使巴切維奇——「中國經濟正處在正確軌道上」「兩會是中國最重要的年度政治活動,每年都會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分享了他對本屆兩會以及中塞兩國關係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