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曹雪濤院士本人回復「數據造假」質疑

2021-01-14 弗雷賽斯

剛剛,針對Elisabeth Bik發文質疑2008年發表在Blood上的文章數據,曹雪濤院士本人進行了回應:


Elisabeth Bik提出的質疑:

Figure 1A. The "unstimulated" and "LPS" panels in the BAPTA-AM row appear to look unexpectedly similar. Shown with red boxes. Could the authors please check?


以下為曹雪濤院士的回覆:


Dear Dr. Bik,

I’m writing to you in response to recent inquiries you posted with regard to mentioned studies conducted at th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Immunology and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at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with me being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對於您最近發表的關於在第二軍醫大學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免疫學研究所進行的上述研究的詢問,我寫信給您,我是通訊作者。

I appreciate your interest in our work and your commitment to protecting the accuracy of scientific records and the integrity of research pursuit. They are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me all along as well. Upon being notified of your inquiries, I have made them our highest priority and immediately took steps to look into the concerns you raised with the team and collaborators and carefully re-examined our manuscripts and raw data and lab records. We』ll work with the relevant journal editorial office(s) immediately if our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any risk to the highest degree of accuracy of the published records.(首要任務就是自查,如果有問題,就撤稿!)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興趣以及您對保護科學記錄的準確性和研究追求的完整性的承諾。一直以來,它們對我也至關重要。在收到您的詢問後,我將其列為我們的首要任務,並立即採取措施調查您與團隊和合作者提出的問題,並仔細地重新檢查了我們的手稿,原始數據和實驗室記錄。如果我們的調查顯示所發布記錄的最高準確性存在任何風險,我們將立即與相關的期刊編輯部合作。

Based on our analyses up to this point (still ongoing) and additional feedback we received from colleagues and peers, I would like to add that I remain confident about the validity and strength of the scientific conclusions made in those publications and our work’s reproducibility. Nevertheless, there is no excuse for any lapse in supervision or laboratory leadership and the concerns you raised serve as a fresh reminder to me just how important my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are as mentor, supervisor, and lab leader; and how I might have fallen short. I feel therefore very heavy-hearted and tremendously sorry, to my current and former students, my staff and colleagues, my peers, and the larger community. I most sincerely apologize for any oversight on my part and any inconvenience it might have caused. I』ll use this as an invaluable learning opportunity to do better not only in advancing science, but also in safeguarding the accuracy and integrity of science.

根據到目前為止的分析(仍在進行中)以及從同事和同行那裡獲得的其他反饋,我想補充一點,我對這些出版物中得出的科學結論的有效性和優勢以及我們工作的可重複性仍然充滿信心。然而,監督或實驗室領導地位的任何失調都是沒有藉口的,您提出的疑慮再次提醒我,我作為指導者,主管和實驗室領導者的角色和責任是多麼重要;以及我可能無法做到的事情。因此,對於我現在和以前的學生,我的員工和同事,我的同齡人以及整個社區,我感到非常心情沉重,並感到非常抱歉。對於我的疏忽以及給您帶來的不便,我深表歉意。

Yours sincerely,

Xuetao Cao

在信中,曹雪濤院士表達了歉意,特別指出,作為領導者難辭其咎。但同時也強調對實驗的重複性充滿信心


作為本土培養的免疫學界標杆人物,無數人的偶像,曹雪濤院士及時回復質疑,直面問題,就事論事,我只能說,這比過往其他好多被質疑的「心虛教授」不知強多少...


但是作為科研數據的嚴謹性來說,此次事件也給曹雪濤院士團隊敲響了警鐘,高處不勝寒,作為標杆人物,任何一點瑕疵都會被放大,即使對文章的數據可重複性胸有成竹。相信曹院士團隊接下來會逐個回應相關文章。



曹雪濤院士1964年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17歲就讀於第二軍醫大學海醫系本科,22歲在第二軍醫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26歲時碩士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同在26歲時被授予博士學位,28歲破格晉升為當時我國最年輕的醫學教授。32歲晉升為博士生導師,33歲擔任全軍免疫與基因治療重點實驗室主任,41歲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他還是當時我國最年輕的將軍。目前是南開大學校長。


相關焦點

  • 剛剛,曹雪濤院士回應「數據造假」質疑!
    11月18日凌晨,中國免疫學家曹雪濤院士在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發文,回應了學者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對他部分論文的質詢
  • 剛剛,曹雪濤本人正式回應「論文造假」質疑!
    點擊上方的 行舟Drug ▲ 添加關注最近關於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論文造假」事件甚囂塵上,引起全行業的高度關注,就在剛剛曹雪濤正式在
  • 如何看待,網傳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涉嫌論文數據造假
    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則信息,網上流傳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約 47 篇論文涉嫌數據造假11月15日起,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曝18篇論文造假,論文實驗圖片有PS痕跡等消息在網上熱傳。
  • 人民輿情: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被質疑論文造假之輿情觀察
    原標題:人民輿情: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被質疑論文造假之輿情觀察 閱讀背景:近日,美國女子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在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指出,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為作者的多篇論文可能出現了圖像造假問題,一時間在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
  •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被曝論文造假,本人回應:查完了會有回覆
    11月15日起,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曝18篇論文造假,論文實驗圖片有PS痕跡等消息在網上熱傳。截止發稿時止,在最初曝出曹雪濤論文造假的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能檢索到有上述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濤的論文已超過40篇。
  • 超400 篇論文被疑造假:曾質疑曹雪濤院士的 Bik 博士再出手
    曾質疑曹雪濤院士論文造假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 Elisabeth Bik 第一次在科研打假上的大動作了。 想必大家還記得去年 11 月,Bik 在 Twitter 和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 PubPeer 上質疑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作為論文作者的一系列論文涉嫌用 PS 來代替實驗數據造假。
  • 嚴格律己的曹雪濤為何被質疑?中國科研團隊結構讓造假防不勝防!
    ,很難被修改,而在生物醫學領域中很多與化學分析無關的學科,例如DNA膠、RNA膠、以及蛋白印跡等領域,很容易學術造假,造成生物醫學造假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生物醫學的實驗周期較差,如果想要發好文章,需要很多的好的實驗數據,而實驗中存在各種的不確定性,不同的實驗設計會出現很多的個體偏差,因此很多生物醫學實驗很少有人去檢測重複,因此很多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會用PS圖譜來獲得好的實驗數據,對比耗時長複雜的實驗過程
  • 被質論文造假實驗圖疑似PS,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回應正再次檢查數據
    被質論文造假實驗圖疑似PS,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回應正再次檢查數據 作者:子航 劉小黑 發布時間: 2019-11-18 21:04
  •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被質疑 24 篇論文造假,本人回應:基本排除惡意...
    再例如,6月26日,核心學術期刊《生物化學雜誌》(JBC)在首頁醒目位置刊登公告,稱對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團隊在JBC上發表的12篇文章中的數據和結論可信性保持高度關注。而最近的一個「造假」事件是:PubPeer有人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24篇文章有些許展圖存在問題。
  • 南開校長曹雪濤院士學術造假?我建議大家還是先看看這篇
    40多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數據圖有PS痕跡。,有18篇論文被發現數據造假。我知道大家關注這個事情,查完了,我會給大家一個回復。」昨天夜裡,我發現曹院士在PubPeer上親自下場回復了。可能因為是Science,曹院士昨天夜裡2點親自回復了質疑,表示虛了,這是我搞錯了,我們檢查了原始數據,畫了個新的圖。
  • 曹雪濤院士論文被質疑 工程院:會展開調查
    原標題:工程院回應:會展開調查   本報訊(記者 雷嘉)針對近期在網絡上出現的質疑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的論文重複率高等問題,中國工程院昨天作出回應,稱會對此問題展開調查。
  • 曹雪濤多篇論文遭質疑,回應稱對有效性和可重複性「保有信心」
    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實驗室發表的多篇論文遭到質疑。我正在曹雪濤的論文中找到其他人的發現,並把它們發布在Pubpeer上。現在總共是37篇。」11月17日, Bik在回復《知識分子》的郵件中寫道。
  • 網傳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約47 篇論文涉嫌數據造假,你如何看?
    首先聲明:無利益相關,本文也並無針對曹雪濤院士(校長)的論文做任何點評,僅泛泛而談了兩句生醫科研圈的常識。看到圈內神一般的人物被扒,首先肯定希望是造謠,至於蓋棺定論到底如何,既然曹院士已經回復了,大家等官方回復就好。在工業界的事故分析中,有一個著名的「海因裡希」法則,即「在一起重傷或死亡的嚴重事故背後,非常可能有29起輕微事故,以及300處潛在的安全隱患。」
  •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被質疑24篇論文造假,本人回應:「基本上排除惡意造假」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周刊作者李想俁自5月起,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截至發稿時,PubPeer網站上能檢索到有上述被質疑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董晨的論文24篇。
  • 曹雪濤回應「圖片不當複製」,質疑者:暫不想作出任何結論
    11月18日凌晨,Elisabeth Bik再度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對於部分質疑,曹雪濤教授的實驗室成員提供了解釋,也展示了原始的點狀圖數據。「我不確定這是否能解釋清楚,但我覺得它們看起來仍然很相似。他的實驗室尚未對很多其他的質疑做出回應,那些質疑可能提出了更嚴重的問題。」
  • 25篇論文涉嫌造假?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質疑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25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存在實驗圖像重複、違反動物倫理、實驗結果存在錯誤等問題。>目前沒有發現數據造假和學術不端。「我們將以嚴謹的態度進一步全面核實、客觀回答質疑,並完成相關勘誤工作。敬請學術界關注和監督。」  詹啟敏院士個人資料  詹啟敏:男,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 曹雪濤論文受質疑續:3篇論文作者承認用錯圖
    曹雪濤是國際知名免疫學專家,現任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1月17日,在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會上,他位列新增的24位中國院士之一。「我只是提出疑問,並不是指控學術造假」Pubpeer信息顯示,這些被質疑重複的圖片,往往來自於同一篇論文。
  •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今年1月,Elisabeth Bik博士(曾舉報曹雪濤院士大數量論文造假的學者)在pubpeer上質疑一位中國權威學者學術不端。該人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網站上Elisabeth Bik博士指出,其作為通訊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學術論文,存在明顯的一圖多用現象。其中包括一篇發在Science上的重磅論文。
  • 南開校長被曝論文造假,輿論在圍觀什麼?
    閱讀背景近日,美國女子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在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指出,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為作者的多篇論文可能出現了圖像造假問題,一時間在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曹雪濤表示,收到質詢後,他已將此事列為「最高優先事項」,立即採取措施調查,仔細檢查了手稿、原始數據和實驗室記錄。
  • 中科院院士魏於全學術論文遭造假質疑(圖)
    從3月份一直持續到現在,西安交通大學司履生教授質疑四川大學魏於全院士學術造假的公開信,已經成為學術圈裡的熱點話題。  「鑑於魏於全能夠在2003年當選中科院院士,主要由於他發表在國內外科學刊物上的兩篇論文,如果司履生教授對這兩篇論文的質疑成立,中科院應該嚴肅處理,取消魏於全的院士稱號。」知名科學打假人士方舟子日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