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被質疑24篇論文造假,本人回應:「基本上排除惡意造假」

2020-06-28 上觀新聞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李想俁

自5月起,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截至發稿時,PubPeer網站上能檢索到有上述被質疑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董晨的論文24篇。

在這些論文裡,出現了部分實驗圖像在不同項目中重複出現,但標記數值不同;兩幅實驗圖像相似度極高;不同指標的直方圖完全一致的情況。《中國新聞周刊》查閱到的24篇論文全部由董晨擔任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

對於上述質疑,董晨於6月27日回復《中國新聞周刊》稱,「PubPeer上有人對於我們部分文章的少數展圖有些疑問,我們非常認真而慎重地對待,正在深入調查和核實原始數據。據初步了解,可以排除有意的學術造假,沒有任何論文的科學結論有所改變。有些疑問是因為提問者對於研究內容的不熟悉。但也有極少數情況存在無意的錯誤,我們正在和雜誌合作進行修改。由於跨度時間長,涉及的學生、博士後較多,調查還在繼續中。」

董晨強調,「基本上排除惡意造假,展圖沒有經過人為加工,造假是不成立的。」

董晨稍晚時表示,有些被重複使用的圖片其實是同一個實驗。其中有一篇論文則是「搞錯了」,出現了技術錯誤,已在和雜誌商量修改。他已在PubPeer網站對部分文章的質疑進行了回應,估計會在27日晚間上線。

這些被質疑的論文發表時間從2003年延續到2019年,大部分在董晨供職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腫瘤中心期間發表,還有部分論文是董晨在華盛頓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期間發表的。文章多見於《Immunity》《免疫學雜誌》《生物化學雜誌》《實驗醫學雜誌》等期刊,還有論文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主辦的《自然-免疫學》。另有兩篇論文分別於2007年、2019年被《自然》雜誌收錄。

此次被質疑的部分論文發表於高水平期刊。除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雜誌外,《Immunity》、《自然-免疫學》、《實驗醫學雜誌》2018年的影響因子分別高達21.522、23.53和10.892。

2019年2月, 《Immunity》新一屆編委會名單正式公布。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免疫所所長董晨成為該刊編委。當時與董晨一同成為編委的還有去年11月曾被質疑論文造假的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

據清華大學醫學院官網介紹,董晨於1989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1996年獲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博士學位,1997年至2000年在耶魯大學免疫學系從事博士後工作。他曾任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終身講席教授、炎症與腫瘤中心主任。現任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北京市「慢性疾病的免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去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董晨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董晨目前已發表論文240餘篇,總被引用次數達26000餘次,2014年到2019年連續六年被評為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同時,他還是《Frontiers in Immunology·T Cell Biology》主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和《FASEB Journal》副主編,《Immunity》、《Cell Research》等期刊的編委。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清華大學醫學院官網 圖片編輯:徐佳敏

題圖說明:董晨和學生在一起。

相關焦點

  •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被質疑 24 篇論文造假,本人回應:基本排除惡意...
    再例如,6月26日,核心學術期刊《生物化學雜誌》(JBC)在首頁醒目位置刊登公告,稱對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團隊在JBC上發表的12篇文章中的數據和結論可信性保持高度關注。而最近的一個「造假」事件是:PubPeer有人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24篇文章有些許展圖存在問題。
  •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被質疑24篇論文造假
    (董晨和學生在一起。圖/清華大學醫學院官網)本刊記者/李想俁自5月起,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
  • 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院士回應「24篇論文造假質疑」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學術事件· 董晨回應「24篇論文造假質疑」 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
  • 25篇論文涉嫌造假?北大副校長詹啟敏院士被質疑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目前沒有發現數據造假和學術不端。  25 篇涉嫌論文問題列表 圖源:DeepTech 梳理  新京報記者登錄Pubpeer網站查詢發現,上述科研人員認為,詹啟敏被質疑的25篇論文中存在實驗圖像重複、實驗方法存在錯誤等問題,且部分動物實驗涉及倫理問題
  • 諷刺,清華大學董晨院士涉嫌論文造假
    近期著名學術質疑網站Pubpeer爆出了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2019年 新院士董晨有21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被舉報的論文檔次很 高,有多篇Nature,Immunity, Nature immunology等雜誌的論文,從國外單位 發表的論文到近年來以清華大學醫學院發表的論文,時間跨度十餘年。
  • 北大副校詹啟敏回應25篇論文造假,學者和媒體呼籲理性看待評論
    近日,《中國新聞周刊》、「DeepTech深科技」等媒體報導了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名下的 25 篇論文存在實驗圖像重複、違反動物倫理、實驗結果存在錯誤等問題,「涉嫌造假」。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記者注意到,在這封實名舉報信中,饒毅舉報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有3張圖片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此外,饒毅還在舉報信中提到,今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作為通訊作者,發表的宣稱可治療小鼠阿爾茨海默症論文存在造假情況。
  • Bik博士質疑北大藥學院院長周德敏教授6篇文章涉嫌造假,本人已回應
    他就是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全國生物候選藥物牽頭科學家、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德敏教授。質疑者Elisabeth Bik博士通過仔細比對周德敏教授的論文,發現有6篇論文疑似存在學術造假問題,並在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公開質疑。
  • 北大副校長被疑論文造假,海外打假網站頻出手是否「自身硬」
    原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從事免疫治療藥物研發的王晨光在接受DeepTech採訪時評論說,質疑者提出的問題並不能確認屬於造假,但詹啟敏團隊的回應反而透露出其實驗室研究管理的混亂無序。 這25篇論文發表時間橫跨1998年至2019期間,貫穿詹啟敏任職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立癌症研究所高級研究助理到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期間,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遺傳與基因組學雜誌》《細胞死亡與疾病》《臨床癌症研究》等雜誌上,多數期刊影響因子為10以內。提出質疑者,除了其中一篇為知名打假人畢克之外,其餘24篇主要由兩個匿名帳號所為。
  • 李紅良被武大免職、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 曾被饒毅質疑造假
    本文作者:EVEE近日,有媒體爆出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 / ABSL-III 主任 李紅良教授被武漢大學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兩個重要職務 。圖片來源:梨視頻此外,據公眾號 Bio 生物世界所述, 在 9 月 15 日的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換屆大會,李紅良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 ,但目前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尚未更新此信息
  • 本人凌晨回應了!南開大學校長多篇論文造假?
    點擊查看 據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報導,11月14日起,伊莉莎白在該網站指出,以曹雪濤為通訊作者的多篇論文可能出現了圖像造假問題。這些論文涉及曹雪濤及其同事在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做的部分研究工作。他在回應裡首先對這位質疑者表示了感謝。
  • 歌手洪真英碩博論文被曝造假,本人回應論文造假,將返還碩博學位
    11月6日,韓國女歌手洪真英近日被爆碩士論文造假,今天有一名自稱是其教授的網友追加爆料,稱洪真英的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全部都是抄襲的。 而這位教授還表示,洪真英之所以能順利畢業全靠她在大學擔任教授的父親,洪真英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質疑論文造假,最近幾年已經有多家單位就洪真英論文抄襲的問題聯繫過學校。 而在六號當天稍晚一些,洪真英本人也發布了聲明,對這件事情表示抱歉。
  • 超400 篇論文被疑造假:曾質疑曹雪濤院士的 Bik 博士再出手
    回到此次事件,那 400 多篇被 Bik 質疑可能造假的論文又是咋回事呢?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101 篇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59 篇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23 篇 臨沂市中心醫院:16 篇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6 篇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12 篇
  •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陷入學術造假風波,主動辭去院長職務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李紅良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述職自稱「清清白白做人」》,大體意思如下:因為前年受到同一個學校同事的舉報,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陷入了學術造假風波,直到今年才開始陸續辭去多項行政職務,最新消息是,李紅良主動辭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
  • 被舉報學術造假、女兒研究遭質疑……李紅良辭去武漢大學職務
    健康時報記者向武漢大學求證,一位工作人員表示,9月15日,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舉辦換屆大會,李紅良確實提出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李紅良。圖片來自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免職並非第一次,質疑尚未有回應這並不是李紅良第一次遭遇免職。據武漢大學信息公開網,5月6日,李紅良已被免去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主任和武漢大學ABSL-III實驗室主任職務。
  • 又一諾獎得主被質疑論文造假,有華人學者牽涉其中
    作者 | 陳彩嫻編輯 | 青暮近段時間,2019年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 Gregg Semenza 深陷「學術不端」的質疑風波,在打假網站PubPeer上被各路網友曝出:自2001年至今,Gregg疑似有41篇論文涉嫌造假。Gregg至今仍未回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臨床是國內免疫學最大短板|專訪
    清華醫學院院長、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董晨說。(來源:清華大學)免疫療法作為當今最火熱的癌症治療方法之一,最早在 2013 年被 Science 雜誌評為年度最重要的科學突破,此後,腫瘤免疫治療一直備受關注。
  • 【北大副校長回應論文被質疑造假】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
    文 / TIER2020-07-24 13:56:00來源:FX168 【北大副校長回應論文被質疑造假】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造假」。
  •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今年1月,Elisabeth Bik博士(曾舉報曹雪濤院士大數量論文造假的學者)在pubpeer上質疑一位中國權威學者學術不端。該人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網站上Elisabeth Bik博士指出,其作為通訊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學術論文,存在明顯的一圖多用現象。其中包括一篇發在Science上的重磅論文。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回應關於饒毅實名舉報3學者論文造假
    饒毅實名舉報李紅良、耿美玉、裴鋼學術造假。繼近期中國免疫學界相關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達60多篇學術科研論文出現造假嫌疑之後,今天,微信圈流傳我國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實名舉報的截圖信息。就在剛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作出回應:饒毅校長向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李紅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以下是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