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學術事件·
董晨回應「24篇論文造假質疑」
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圖片來源:清華大學
近期,pubpeer網站上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院士共24篇論文可能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這些被質疑的論文發表時間在2003年至2019年期間,大部分在董晨供職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腫瘤中心期間發表,還有部分論文是董晨在華盛頓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期間發表的。涉及的期刊包括《免疫》、《免疫學雜誌》、《生物化學雜誌》和《自然》及《自然-免疫學》。
對於上述質疑,董晨回復《中國新聞周刊》稱,「PubPeer上有人對於我們部分文章的少數展圖有些疑問,我們非常認真而慎重地對待,正在深入調查和核實原始數據。據初步了解,可以排除有意的學術造假,沒有任何論文的科學結論有所改變。有些疑問是因為提問者對於研究內容的不熟悉。但也有極少數情況存在無意的錯誤,我們正在和雜誌合作進行修改。由於跨度時間長,涉及的學生、博士後較多,調查還在繼續中。」 董晨強調,「基本上排除惡意造假,展圖沒有經過人為加工,造假是不成立的。」
·基因編輯·
在人類胚胎中使用基因編輯會產生意外後果
·海洋科學·
利用海豹發現南極海域小型洋流
攜帶傳感器的海豹。圖片來源:Dan Costa
·健康·
食品添加劑E171可能影響健康
食品添加劑E171常用於糖果、飲料中,它含有納米級二氧化鈦顆粒,可為食物增白。但是,近期發表在期刊Small上的研究表明,納米級二氧化鈦顆粒雖然不具有直接的毒性,但會改變小鼠腸道的菌群,降低其盲腸中的短鏈脂肪酸水平,並導致結腸黏膜中的促炎免疫細胞和促炎性細胞因子數量增加,這意味著結腸出現了炎症反應。目前,法國已經禁止將E171用作食品添加劑,但中國、美國及許多其他國家仍允許其使用。
·考古學·
水庫汙染物或導致瑪雅古城廢棄
圖片來源:David Lentz/UC
蒂卡爾(Tikal)是已知最大的瑪雅城市,100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試圖揭開蒂卡爾被廢棄的原因。在一項發表於《科學報告》的最新研究中,研究者從蒂卡爾的水庫中取來沉積樣品,對其化學成分和古代DNA的測量和分析結果顯示,蒂卡爾古城中最大的兩個水庫含有超標的汞和兩種有毒藻類。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汞的主要來源可能是到瑪雅人用來裝飾建築和陶土等物品的色素。據分析,這兩個水庫很可能是當時瑪雅人主要的引用和灌溉來源,其嚴重的汙染可能使當時的居民拋棄了這裡。
·化學·
新型海水淡化方法
傳統的海水淡化方法耗能較高,或會產生高濃度鹽水等副產品。近期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的一篇論文中,研究小組使用變溫溶劑萃取(TSSE)的非常規方法,實現了節能且零高濃度鹽水排放的海水淡化。研究人員將TSSE萃取劑加入到鹽水中,在5℃的溫度下,萃取劑會萃取鹽水中的水分,同時使鹽水中的鹽分沉澱並去除。隨後將含水溶劑加熱到70℃左右,就可將其中的水析出,且TSSE溶劑仍可重複利用。這種方法的能耗僅為傳統蒸發方法的1/4,且可以用於工業生產中的其他高濃度滷水的處理。
·健康·
空氣汙染或增加老年人死亡風險
2017年的一項研究曾提出,空氣汙染可能會增加老年人死亡風險。而最近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項研究,基於更可靠和可重複的研究方法,再次證明了這一點。研究調查了近7000名65歲以上美國老人,在16年間生活地區的空氣品質和健康數據。研究者發現,即使PM2.5的年均濃度低於美國空氣品質標準規定的12 微克/立方米,也會導致老年人的死亡率增加。而PM2.5濃度每下降10 微克/立方米,就能降低老年人6%~7%的死亡風險。據此,研究者建議美國及其他國家重新設定空氣品質標準。
·新冠疫情·
最近幾周允許企業重新營業之後,美國南部各州確診病例激增,佛羅裡達州27日通報單日新增9500例確診病例,高於26日的9000例。新冠病毒在美國西部和南部州快速蔓延的情況使當地州政府官員再次收緊對企業重新營業的限制。德克薩斯州、佛羅裡達州和亞利桑那州在上周暫停了重新開放計劃,以應對疫情。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表示,美國可能至少已有200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實際感染數量是目前報導數字的10倍。
印度目前是亞洲地區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包括首都新德裡、金融中心孟買及其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東南部港口城市金奈及其所在的泰米爾納德邦。印度疫情防控態勢不容樂觀,世衛組織日前表示,「人類對抗新冠病毒疫情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未來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印度控制該病毒的能力。」
6月2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例(四川3例,遼寧1例,上海1例),本土病例7例(均在北京);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為本土病例(均在北京)。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6例(境外輸入5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1例(無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9例(境外輸入8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102例(境外輸入63例)。
文:楊心舟、張二七、賀白、謝汝雨、曾欣欣
編輯:張二七、楊心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