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送達超時,為何要扣70%費用,外賣平臺是這樣解釋的

2020-12-06 青海生活頻道

黎先生是湟中縣人,平時在服裝廠上班,業餘時間在某外賣平臺當騎手為餐館送外賣,剛做了二十多天黎先生就感覺不對勁。送餐超時卻被平臺莫名扣了配送費70%,他至今都感覺鬱悶很。

據黎先生介紹,被平臺扣了錢的這幾單業務發生在2月前後。根據某外賣平臺制定的扣款規則,像黎先生遇到的這種情況,扣款額度為配送費的50%,然而落實在黎先生的頭上卻超出了上面的規定。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記者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致電了某外賣平臺,對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某外賣平臺卻沒有做出正面的回答,只是含糊其辭。黎先生還表示其他騎手都有遇到他這樣的情況。平臺方面起初答應退還被多扣的費用,後來回來不知道為什麼有改變了主意。

在的手機上我們還可以看到,扣款超時還是扣款50%的規定,而扣款70%的規定並沒有書面的規定。有些騎手說得到過口頭通知,有些騎手根本對這一規定並不知情。

通過這件事情黎先生希望平臺能夠明確規章制度,規範管理行為,切實尊重騎手的勞動成果。

對此,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要「快」更要安全!淄博警企聯合全力保障外賣小哥出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非機動車一定要走非機動車道12月2日是全國交通安全日,淄博市張店區交警針對外賣等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檢查,對存在的違反交通規則行為進行安全教育。在張店區柳泉路和共青團路路口,交警發現部分外賣、快遞車存在著隨意逆行、闖信號燈通行現象。
  • 上海一外賣員颱風天送外賣身亡,惡劣天氣,別強制小哥用生命送餐
    惡劣天氣導致的悲劇裡,有一則比較特別:8月10日晚,上海一名40多歲的外賣員,頂著颱風和大雨,騎著電瓶車送外賣,由於道路積水過深,電瓶漏電,導致他不幸身亡。「利奇馬」到來之前,上海等地都發出預警,不少網友因此質疑,外賣平臺在如此惡劣的天氣裡,為何沒有暫停接單。而據媒體報導,不少外賣平臺都存在強制配送行為,外賣小哥若請假或者不接單,將被予以重罰。
  • 送餐遲到給差評,女子遭外賣小哥上門辱罵:你長得像個癩蛤蟆
    有網友稱,事件中的外賣小哥,根本不值得同情,因為這樣跑去羞辱一個女孩,會給對方造成極大的心理陰影。即便對方給了差評,害他被罰錢,也不能這樣做。,結果他發簡訊威脅消費者:"我知道你家住哪裡,我不會放過你的",消費者十分害怕,選擇了報警,警察找到外賣員以後,他表示自己很委屈,因為一個投訴一天白幹了,被扣了500塊錢,只是說說而已,不會真的幹什麼的。
  • 廣東:外賣超時給了個差評,外賣員找上門罵顧客:你長得像蛤蟆
    不過送外賣的人員有很多,其中有部分素質是真的差,一旦被顧客給了差評,他倒是不反思自己做錯,反倒是怪起顧客不體諒,在廣東就有位外賣員超時被給了差評,他還上面拍視頻罵顧客長得像蛤蟆,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
  • Doordash: 一個大洋彼岸的外賣故事
    今天,當流量見頂,中國外賣小哥受困於算法,大小商家為日益拔高的抽傭叫苦不迭時,我們回看 Doordash,再對比中國的外賣平臺, 也許可以看到外賣這門生意的另一種選擇和答案。從零到一 ,還是錦上添花:迥異的市場溯源中美兩個外賣市場,二者形成的過程有著非常大的差異,而這樣的差異也造就了兩種氣質完全不同的外賣企業。
  • 美團外賣小哥向商家下跪磕頭催單:求求你們了,我沒有時間了
    外賣小哥送餐超時,不僅會被客戶差評、投訴,還會因此被扣錢,外賣小哥因為催單和商家發生糾紛的事件頻發,商家在高峰期出餐並沒有那麼快,所以外賣小哥如果這個時候再催,很容易發生矛盾,甚至發生激烈的肢體衝突。 一位網友曝光了這樣的一幕,一名美團外賣小哥為了催單,竟然採用了下跪磕頭的方式。
  • 我們需要熱菜熱飯,但誰來「拯救」外賣小哥的安全?
    在經典悖論「極端天氣要不要點外賣」中,不支持「心憂炭賤願天寒」的說法關於外賣小哥的討論,一直以來都有一道經典論題:極端天氣下,要不要點外賣?即使從經濟角度出發,在極端天氣條件下,堅持送外賣,可能造成的傷亡概率有多大、外賣平臺要賠多少錢、對企業形象有何影響、對社會責任有何削弱,外賣平臺自己心裡有本帳,由他們做出決策更為合適。
  • 杭州一外賣小哥被奧迪撞傷,不要賠償哭著去送單,交警也攔不住
    浙江杭州,一名外賣員哭著說自己要去送餐,不顧奧迪車主和交警的勸阻,執意要離開。 這一幕發生在杭州街頭,奧迪車主不小心撞倒了騎著小電驢的外賣小哥。外賣小哥受傷不算嚴重,腳踝出血了,還有些微腫。 交警很快過來了,奧迪車全責。
  • 外賣平臺夜間送藥上門 止痛藥感冒藥避孕藥賣最多
    外賣平臺夜間送藥上門 止痛藥感冒藥避孕藥賣最多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黃語晴)在臥龍曉城附近、24小時營業的百泰醫藥店,每天凌晨都有十幾單生意,其中有3至4單是通過外送服務完成——夜間買藥的需求確實存在,各家外送平臺也試圖抓住這一機遇來完善服務
  • 美團、餓了麼引眾怒,國家該出手管管外賣了
    ,說外賣平臺規劃的導航路線和送餐時間等嚴重脫離實際。第二、為什麼這個訂單超時以後不問原因就扣款,申訴還不給通過?第三、為什麼超時的訂單有投訴有差評、封號一天,還有客戶在線申請退款的這個訂單,為何是由當時送餐這個騎手買單?
  • 外國人送外賣,easy模式?
    ,波羅的海地區的外賣也主要通過兩個平臺進行下單:「Wolt」和「Blot」。舉例拿維爾紐斯來說,很多餐廳都集中開在老城區域,這也就給外賣小哥取餐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多用零散時間送外賣的人還會選擇開車配送,這樣一來,配送速度就更快,而路程中外賣小哥的人身安全也就更加得以保障。同時,更加高昂的配送服務費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波羅的海地區人工費用更高這一事實。
  • 年輕的外賣小青年樓道發生意外,醫生居然這樣解釋?
    在最近一段時間,孫斌聽說送外賣工資特別高,只要肯努力,就能賺很多很多錢,孫斌想到自己的妹妹也在一點點長大,父母一點點變老,孫斌心裡很難受,自己在多努力賣力氣賺幾年錢,就可以回家娶個漂亮老婆了,可萬萬沒想到,這件事情成了孫斌終生遺憾。
  • 外賣小哥在樓道裡「大便」,遭小區業主投訴,現已被平臺永久拉黑
    導語: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不喜歡做飯就選擇在網上訂外賣,外賣小哥直接送餐到家非常的方便。外賣行業的興起讓不少人紛紛加入了外賣小哥的團隊,我們經常能在大街上看到他們的身影。外賣小哥一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他們最怕送餐超時被客戶投訴,這樣他們一天就白幹了。
  • 西貝首家外賣專門店,揭示了外賣的下一步進化!
    從寄生於堂食,到外賣專門店,是外賣市場縱深發展的必然結果。為何將外賣從堂食店剝離出來?2、平臺性質變了:外賣店就是零售店外賣即是零售,如今餐飲正在經歷零售化的商業模式變革,而外賣專門店恰好是這次轉變的突破口,是餐飲零售化的線下專項平臺。所以說,堂食店是體驗店,外賣店是零售店。
  • 美團外賣快餐業務分析
    (2)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在外賣出單到配送過程中,將乾淨衛生的食物完好無損地送到消費者手中,本是外賣行業最基本的準則,但實際上,食品安全、商品損壞、配送超時的現象卻時常發生,消費者理賠申訴更是難上加難,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究其原因,還是在線外賣行業標準缺失,平臺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意識不強,不重視平臺服務的優化。
  • 外賣大哥抬頭看見月亮
    遇上紅燈,他毫無顧忌地穿了過去——這很危險,而系統規定的送達時間在催促他。這段手握車把的路程,就是送餐途中,王計兵能控制的全部了,可作用微乎其微。一次,他同時接了5單,末尾一單的商家出餐慢,只給他留下19分鐘。最後,他有4單超時。超時意味著罰款,甚至是停單。
  • 顧客要求外賣放酒店大廳,晚上送到早上拿沒了,投訴外賣員沒送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做外賣員的都深有體會,總會碰上一些奇葩顧客,不管是商家,還是自身的原因,都要算到外賣員身上,在杭州的一位外賣員就碰上了這麼一件事,晚上送外賣被要求放酒店大廳,顧客直到早上才去拿沒了,卻投訴外賣員沒送到,我們一起來看看。
  • 美團外賣終於向商家低頭?
    但你要在美團點評上做生意,那可就真的要三思之後再三思了。因為你做到最後,可能會發現全是幫美團在打工。因為怎麼說呢?美團外賣的抽成實在是太高了,從之前最低的6%,到最高的26%,用商家們的話來說,美團外賣已經把他們壓得換不過氣了!而近日有媒體爆料,大部分商家已經沒美團達成了初步協議。
  • 外賣系統裡的幽靈廚房,藏著另一個世界
    時間,是外賣系統裡最核心的要素。在籤約時,美團要求商家承諾出餐時間,出餐的準時率必須大於50%。特別是2019年,配送服務升級以後,一旦產生餐損賠付的申訴,系統會直接參考出餐時間,自動判責。如果商家出餐超時,會直接將餐品收入的70%做為賠付金額。 最快的時候,陸明在一小時裡完成過120單,平均每分鐘兩單。龍哥更厲害,一分鐘五單。
  • 美團外賣產品分析報告|美團外賣,送啥都快
    3.4 總結 在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中,主要有三個參與方:用戶、商家、平臺,平臺要想實現快速成長,就必須滿足好用戶的需求、商家的訴求,這樣才能持續的產生用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