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國儲林建設發展指南之投資篇:建設國儲林,錢從哪裡來?

2020-12-13 天眼新聞

全省國儲林項目建設培訓班現場

過去,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的投資渠道單一,由國家財政撥款進行無償投資。這樣的投資方式,存在資金量小、建設效益低的問題。

現在,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則探索多元的籌資渠道,由銀行貸款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市場主體參與建設,項目所產生的木材銷售和林下經濟等收益,亦進行市場化的分配。

 以制度創新吸引社會各界各類投資主體參與建設,主要包括——

財政資金,中央和地方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和財政補助資金;

銀行貸款,開發性政策性金融貸款,商業性金融貸款;

外資項目貸款,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和其他國際組織貸款;

社會資本,各類從事林業建設的經營主體投入;

科學合理開發碳交易平臺、產業投資基金、綠色金融債券等金融工具。

財政資金引領帶動——

根據相關文件,統籌使用中央財政資金,發揮「四兩撥千斤」撬動作用,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國家儲備林建設。國家儲備林建設貸款執行中央財政林業貸款貼息補助政策,有條件的省區給予相應配套貼息,減少建設期間貸款付息壓力。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和中央財政林業改革發展資金重點支持國家儲備林建設。

開發性政策性金融貸款支持——

國家林業局與國家開發銀行籤署《共同推進國家儲備林等重點領域建設發展合作協議》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籤署《全面支持林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提供長周期低成本的適合林業生產特點的資金支持,貸款最長可達 30 年(含寬限期),寬限期 5-8 年,貸款利率體現優惠原則,實行最低資本金率,具體貸款期限和利率視項目情況確定。   同時,積極推進融資主體、融資模式、金融產品等創新,探索林權抵押、貸款風險準備金、林業保險制度等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爭取財稅金融優惠政策,降低林業資金成本,探索市場化融資渠道等措施,簡化貸款審批流程,加快貸款投放速度。

多元的融資新模式有哪些?項目主體又該如何選擇?下面一一介紹。   「林權抵押+政府增信」模式——

指用款人將林木所有權作為貸款抵押物,委託第三方(承貸主體)辦理林權抵押相關事宜,統一取得貸款、管理貸款資金並負責還本付息的融資方式。政府增信包括成立管理機構和承貸主體公司、技術服務和造林檢查驗收、投保森林保險、籌集風險準備金、採伐許可證和林權處置的管理、林權流轉及登記、各級造林補助資金和貼息資金等。

融資信用結構為「林權抵押+政府增信」,還款來源為項目自身現金流。適用於南方水光熱條件較好地區和其他條件允許地區。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是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項目建設所在地的林木所有權或者項目公司(SPV)資產作為抵押物,向貸款方取得貸款、管理貸款資金並負責還本付息的融資方式。項目公司的建設資金缺口部分可以利用政策性銀行貸款解決,政府通過政府付費或者可行性缺口補助,給予資金支持。純公益類的通過政府付費,準公益類的項目通過「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按照政府支出責任逐年安排財政預算。

融資信用結構為「林權抵押或項目公司資產抵押」,還款來源為「政府付費」或「項目自身現金流+可行性缺口補助」,社會投資人通過「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收回建設成本和獲得投資回報。適用於全國大部分地區。

「龍頭企業+林業合作社+林農」模式——

指龍頭企業以信用擔保作為抵押物,向貸款方貸款融資,負責管理貸款資金並還本付息的融資方式。龍頭企業負責提供資金、技術、農資、信息等服務和指導;林業合作社為項目建設的組織單位,人員包括林農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林農和貧困戶通過服務於項目建設獲得勞務所得收入。

融資信用結構為龍頭企業信用擔保,還款來源為項目自身現金流。適用於全國大部分地區。   企業自主經營模式——

指企業通過自身資產作為抵押物,向貸款方取得貸款、管理貸款資金並負責還本付息的融資方式。項目營造林工程,由項目實施主體自行組織實施。明確地方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為貸款監管責任單位,需制定並監督執行林業規程標準和管理辦法,組織項目實施和監督檢查。企業收益通過項目自身收益實現。

融資信用結構為企業資產抵押擔保,還款來源為項目自身現金流等。適用於全國大部分地區。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方春英

省營林總站供圖

編輯 遊正蘭

編審 陳毓釗

相關焦點

  • 黔南州國家儲備林建設工作專題會在都勻召開
    7月16日,州委書記唐德智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我州國家儲備林建設情況,安排部署相關工作。省林業局總工程師張乃春、國開行貴州省分行副行長劉彩虹、農發行貴州省分行副行長萬正祥到會指導並講話。州領導鍾陽、王建忠、張風臣出席會議。
  • 全縣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暨營造林工作推進會召開
    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漢華出席楊漢華指出,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是深化畢節試驗區主題建設的重大舉措,是鞏固脫貧成效,助推農戶增收的重要途徑,是實現鄉村振興、農民富裕的重要抓手,對黔西縣守好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貴州省2020年11月超2000萬以上項目共53條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緊急醫學救援中心項目投資額:10000萬元 建設單位:六盤水市鐘山區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43.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軍人優撫醫院建設項目投資額:7500萬元 建設單位:六盤水市鐘山區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44.
  • 貴州省將組建貴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負責民生發展項目建設
    金黔在線訊(本網記者 程曦)12月25日,記者從貴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貴州省將組建貴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將負責授權範圍內重大民生發展項目建設的投融資和相關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該公司為省屬國有獨資大(二)型企業,省人民政府為公司出資人,授權省財政廳履行出資人職責。
  • 臺灣臺一集團到貴州省金沙縣投資建設農業生物科技示範園
    臺灣臺一集團確定到貴州省金沙縣投資建設農業生物科技示範園,標誌著黔臺農業交流與合作邁出了堅實步伐。  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王富玉、中共畢節地委書記秦如培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在籤約儀式上,中共金沙縣委書記丁翊強致詞,臺一生態休閒農場董事長張國楨作了項目情況介紹,臺灣圓山飯店董事長、臺北市前市長、貴州省農業經濟顧問黃大洲講話。
  • 【在行動】兩江四岸核心區建設總投資578億元,錢從哪兒來?
    作為我市城市提升建設的「大手筆」,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包括188個項目(項目包),預計總投資578億元;今年率先啟動實施76個項目,總投資約440億元。「兩江四岸核心區建設,不會出現『項目等錢』的情況!」6月2日,就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的資金來源,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封毅接受重慶日報記者專訪,詳解了資金的來源。
  • 「檢」愛40年|河北公司新發展之•基礎設施建設篇
    「檢」愛40年|河北公司新發展之•基礎設施建設篇 2020-11-25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濟建設之「犁」與國防建設之「劍」的黃金比例在哪裡
    河南駐馬店市探索欠發達地區精準扶貧與軍民融合同步推進之路犁與劍的黃金比例在哪裡■丁小兵 本報特約記者 魏聯軍 王根成王 偉攝脫貧攻堅已經找到了支點,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刻度尺」在哪裡?精準就是「金鑰匙」紅色沃土河南省駐馬店市,素有「驛城」之譽,古為戰略要衝,曾因行軍安頓之地而得名。
  • 常德市經濟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常德市經濟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誠信立足創新致遠敢於擔當經投有為>  經投集團簡介  常德市經濟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經投集團)是一家為國有獨資中Ⅰ型企業,隸屬常德市政府領導,歸口常德市國資委管理。
  • 從城市建設,看一個城市的發展方向!(城南篇)
    突破菏澤、魯西崛起,在山東省委省政府戰略規劃下,菏澤迎來了政策紅利和發展機遇。菏澤城市發展也明確了總體規劃,而菏澤南部地區以重點發展商務物流、文化旅遊和生活居住等產業,打造高鐵新區為主導。隨著菏澤機場、魯南高鐵的開通,以及規劃中的京九高鐵,菏澤的交通樞紐地位逐漸成型,工業快速發展,菏澤正崛起為山東西部中心城市。
  • 貴州舉行「十三五」交通建設邁上新臺階新聞發布會
    「十三五」是貴州交通運輸發展的黃金時期,5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交通運輸部等國家有關部委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著力打通制約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瓶頸,全力推動交通建設大踏步前進,走出了一條西部地區「窮省辦大交通」的新路子。
  • 錢易院士: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錢易就「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主題發表演講。講壇由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主持。  本文根據錢易院士現場發言整理,內容已經錢易院士本人審定。
  • 貴州省全國政協委員:繼續大力支持貴州省石漠化綜合治理
    近年貴州在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的實施中,深入調研、理清思路、科學實施,從當地石漠化成因和實際情況出發,科學配置農、林、水等各種治理措施,通過項目整合,綜合治理,積極發展地方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成功探索出了生態農業導向型、封山育林與生態修復主導型、人工造林與林產業導向型、草地建設與生態畜牧業主導型、坡耕地與水土保持建設主導型、水資源開發與灌溉農業主導型、生態旅遊主導型等多種石漠化綜合治理模式
  • 國家儲備林建設 創新發展深度融合
    【改革·印跡】        2018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管理中心(速豐辦)緊緊圍繞林業改革發展中心任務,堅持以國家儲備林建設為主線,以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為重點,以外資項目為助力,創新發展,深度融合,服務新時代林業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 風從海上來 揚帆展宏圖 玉林市積極融入「兩灣」建設發展
    同時,玉林全市上下積極融入「兩灣」建設發展的熱烈氛圍,黨員幹部「慢不得」和「坐不住」的責任感,更讓眾多投資者對到玉林投資興業充滿信心。先行先試,需要強有力的統籌規劃引領。去年6月始,玉林市著手制定《「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廣西·玉林)發展規劃》《玉林市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0年工作要點》《2020年玉林市「灣企入桂」工作方案》《玉林市建設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合作新高地戰略研究》等政策措施,為加快推進「東融」「南向」開放發展找準方向、指明路徑。
  • 貴州:開放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開放型經濟建設亮點紛呈
    五年來,貴州開放基礎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開放通道建設迅猛發展。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基本形成。與全國主要城市通過高鐵快捷聯通,「市市通高鐵」發展目標加快實現。
  • 2020-2026年中國隧道建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隧道建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準確把握隧道建設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隧道建設行業前景預判,挖掘隧道建設行業投資價值,同時提出隧道建設行業投資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