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靈和身體究竟是什麼關係?它們又是如何交互作用的?

2020-12-03 立心園

偶爾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心身」方面問題的哲學文章,談的似是而非,不由覺得有點好奇,所以順便拾起而思之。

到底什麼是心靈?

有解釋說:心靈(而非靈魂或精神);一個器官,是將動物在生物學的層面上與植物區別的分界線。

這種解釋似有偏頗,不嚴謹且不符合邏輯。

其一;從詞性上來講,「心靈」不是名詞,而是偏正詞組;「心」是名詞、「靈」是形容詞,形容詞對名詞的修正。「心」是器官;「靈」是心的一種存在方式。

其二;從生物學層面解釋、動物與植物區別的分界線;「心靈」的專屬對象是具備邏輯思維能力的「人」,而不是泛指動物,因為其它動物不具備這種主觀意識和客觀條件。

所以,我們對文化知識的學習與應用,是需要一個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較強的理解能力,不僅是對一些語言應用的基本常識,尤其對哲學這麼嚴謹的思維形式。

網絡文章中說;「心靈與身體究竟什麼關係,它們是怎樣交互作用的」是哲學史上的一道難題,並且例舉了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人所感知的萬事萬物不過是心靈製造的幻想,心外無物;

二、人的身體是客觀實在(是否可以理解為客觀存在),它可以感知同樣作為客觀實在的外物並把感知的結果進行處理分析,然後針對具體情況做出應對措施;

三、心靈是一種客觀實在,身體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但他們屬於性質不同的兩種實在。心靈可以思考但不佔據空間;身體佔據空間但不能獨立思考,二者相互獨立,不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這是文章原話)。最後文章作者又給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純粹記憶存在於心靈之中,純粹知覺存在於外物之中

文章嚴重的邏輯性錯誤;思考問題的是大腦而不是心靈,身體不能思考但可以通過大腦中樞神經做傳導而可以受到外界感觸。

類似這一類的文章,在網上隨處可見,其實不必在意。只是因為談到關於」心靈」與「心身」問題似有感觸,所以予以探討。

什麼是心靈,前面已做解釋。關於「心靈」和身體是什麼關係、它們又是如何交互作用的、是不是屬於哲學問題?

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可以上升到哲學的觀點上來解釋,而有時哲學就未必能夠解釋生活。

心臟作用於身體機能的造血功能,血液循環故由它而起。

「心靈」和身體既存在「心臟」與身體方面的物理關係,也存在於「靈動」而觸發的心理問題;物理是身體的基本結構,心理是針對物理做出的基本反應。

有形容「心」與身體的互為作用;「蓋草木之根病,則枝葉病。若人之心,猶草木之根也,心病則身病。故身病由於心病;心廣則體胖。

人身體的健康與否;一方面是身體機能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存在心理作用對身體機能所產生的影響,這就牽涉到性格與心理問題,由於它們之間的關係更複雜,引申岀的問題更多;所以有專門學科《心理學》《行為學》進行研究,我們只能從表面形式和邏輯概念上來認識。

心靈的缺憾、心靈的損傷、心靈的修補;為什麼會產生這類因素,不僅僅只是心靈與身體的關係問題,而且牽涉到大腦。

常言道;存心以養性,修身以立命。

古人對「心」與「身」的理解為;「見解知識岀於心,思慮念想心役性;舉動應酬岀於身,語默視聽身累命。命有身累,則有生死;性受心役則由來去,有生死,不能至命;有來去,不能盡性。」

這即是它們的相互關係,也是它們的交互作用。

性之造化繫於心,命之造化繫於身。

大腦在人體承擔著傳導作用,即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它可以把所能看到和聽到的信息不加篩選的一方面儲存在腦海裡,另一方面源源不斷地沉澱於心底。在平常的生活中,會隨時打開記憶的闡門讓儲存的信息對應各種不同的場景、並迅速做岀反應,這種反應也許曾經在內心進行過不斷咀嚼後,如同舌頭品味一樣的品嘗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心靈的缺憾和損傷就在其五味雜陳之中,所以也需要不同的生活內容和生活方式修補的方式能通過情感去完成修補。

眾所周知的」心靈雞湯「曾經風靡一時,一是精神撫慰;二是行為勵志;其實是採取對心靈修補的一種措施。偶爾為之也許因耳目一新而能夠急一時之需,如果時常不絕於耳;不僅使人覺得寡淡無味,並產生擾人之憂。尤其一些自翊為心靈導師類的人物,總喜歡不斷地編造出一些看似有哲理,其實只是空洞華麗的語言堆砌,毫無意義的所謂心靈疏導,不斷的輸入,卻很難有良好的產出,因為他們在意的不是你能接受多少,而在意的是輸岀可以使他們名利雙收。

「心靈」與身體如何交互作用,其實支配人們行為的即不是心臟、更不是心靈,而是大腦。

人大腦的精密度及其邏輯思維能力非常強,所以很多問題通過傳導系統進行篩選後,一部分保留在大腦記憶庫中備份、一部分去接受心靈感應;還有一部份通過大腦中樞神經支配身體感觸和行動的方向。

這些不是全部內容與結果,而僅僅是概念。

你是怎樣認為的?

相關焦點

  • 身體和心靈有什麼關係?如何解釋「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對於先天帶有生理缺陷的人,常常會出現兩種情況,要麼是怨天尤人,自甘不幸;要麼就是百折不撓,破繭成蝶。為什麼會出現如此鮮明的差距呢?究竟是什麼影響著他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各位書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共讀《自卑與超越》的第23頁—第44頁。
  • 能量究竟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在宇宙大爆炸中轉變成質量的?
    能量究竟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在宇宙大爆炸中轉變成質量的?普遍的假設是:大爆炸之前宇宙空「無」一物。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所以問題升級為:「無」是如何轉化成「有」的,如物質或能量?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開始的假設必定是錯誤的。物理學家往往忽視的是意識。意識可以模擬虛無,比如睡眠,也可以模擬大爆炸,比如佛教徒從虛空中覺醒。
  • 大學生:如何解讀大學的自由,是身體的散漫,還是心靈的無拘無束
    【引言】什麼是自由,是身體的散漫還是心靈的無拘無束,我想應該是後者。心靈的自由如果說人生最自由的時間是哪段,恐怕很多人都會說是大學吧。確實沒錯,大學是一個讓人自由的時間段。但是不知道你是如何給自由定義的,是身體的散漫,還是心靈的無拘無束。很多人都選擇了前者,因為在他們的理念裡,不學習就是自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追求,所以大學所做的事情也都不盡相同。大家在業餘時間想做什麼都是自己的事情。沒有人有權利去管他們。雖然是這樣,我依然要給所有的學生一句忠告,散漫可以,不要經常做這3件事情,不然會影響以後的事業發展。
  • 狗狗具有撫慰心靈的能力,天真可靠的它們,是如何治療自閉兒童的
    人們常說,狗狗有撫慰心靈的能力,這種說法是對的,因為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狗狗被人類訓練成為治療犬,通過自己毛茸茸的身體,以及純潔的心靈,通過這些人類所沒有的特質,來撫慰人們的心靈。它們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比人類更能觸碰到別人的心靈。
  • 藥物通過身體治癒心靈,音樂通過心靈治癒身體
    唱片店老闆曾經說過:「在這家唱片店裡,你所有的煩惱和悲傷都能被聽到和治癒。"事實上那個小的記錄存儲區安撫變成了許多人受傷的心的人心靈驛站。這個溫馨的故事來自一本小說,音樂的魔力是驚人的。據說小說創作源於生活。
  • 美國人真的登月過嗎?月球上沒有發射場,他們又是如何返航的?
    美國人真的登月過嗎?月球上沒有發射場,他們又是如何返航的?最近,嫦娥5號登月取樣的消息,也是刷爆了各大網站的頭版頭條。現如今,嫦娥5號正在飛往月球的途中,預計到本月中旬就能抵達月球,並且取回月球土壤樣本,然後返航了。
  • 《最好的療愈》:醫學通過身體治癒心靈,音樂通過心靈治癒身體
    唱片店的主人曾說:"你所有的煩惱和憂愁,都能在這家唱片行得到傾聽和治癒。"確實如此,那家小小的唱片店安撫了許多人受傷的心,成了人們的心靈驛站。這個溫暖的故事來自一本小說,音樂的魔力讓人感到驚奇。作者安德魯認為,我們感受到的痛苦與我們喜愛的歌曲和作品之間,有著一種根植於溫柔超然的共生形式的關係。所以,音樂療愈可以治癒每一個心靈或者身體受傷的人。02.
  • 「平行時空」和「多維空間」的關係究竟如何?科學家終於進行揭秘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平行時空,也聽說過多維空間,那麼這兩個究竟有沒有什麼聯繫呢?相信這是一個讓你們內心困惑的問題,那麼要了解它們究竟有何關係,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先了解一下它們之間的資料。例如平行宇宙,又被稱為多重宇宙論,其首次提出源於上個世紀的50年代,由一名來自美國的休-埃弗萊特三世所提出,當它提出後,受到了很多科學家的認可,所謂的平行宇宙,其實和我們的時空穿越是有關係的。按照休-埃弗萊特三世的說法,所謂的平行時空是一種從現在這個時空所衍生出去的。
  • 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
    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時間:2016-06-28 15:21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珊瑚礁到底有多少種類? 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以珊瑚礁蜚聲中外,每個去過的遊客都對這裡的美景贊口不絕。不過大家知道珊瑚礁到底有多少種類嗎?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 柔性振動盤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工作的
    打開APP 柔性振動盤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工作的 fulaikesi 發表於 2020-11-26 15:12:46 其實就是在自動化上料中加入了視覺系統和機器人能夠解決傳統振動盤上料解決不了的無序、散亂、劃傷、區分正反面等上料難點問題,就像弗萊克斯(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柔性振動盤結合了視覺定位引導系統和機器人抓取解決傳統振動盤上料中噪音大,損傷產品等問題。
  • 教育應該如何支撐孩子的心靈健康?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發現,經濟的發展、生活的富裕,似乎並沒有給青少年帶來快樂的生活。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讓人時刻隱隱作痛的心病。 一個不完整的假設,把孩子們心靈健康成長僅僅寄托在心理學之上,似乎只有受過心理學專業訓練的人才能在孩子們心靈健康生長方面有所作為,其他人都被這個假設「預置」在一邊。然而其他人,尤其是父母和其他科任老師們,完全可以並且應該在為孩子們心靈健康成長提供教育支持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叢林貓和豹貓有什麼區別?它們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
    叢林貓和豹貓都是小型的貓科動物,雖然它們的名字裡都有「貓」,但是二者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因為叢林貓是貓科貓屬下的動物,而叢林貓則是貓科豹貓屬下的動物,兩種動物的差距就像是雲豹和花豹的區別一樣(同科同亞科不同屬)。那麼叢林貓和豹貓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兩種動物。
  • 揭秘:深海裡生存的安康魚,漁民究竟是如何把它們捕撈上來的
    奇怪的是漁民如何把它們捕撈上來的呢?捕撈上來了,價格卻遠低於相對容易捕撈的三文魚和金槍魚又是什麼原因呢?閱讀此篇文章,您將解鎖三個答案:1、生存在深海中的安康魚,究竟是如何捕撈上來的?2、為何海鮮市場裡買到的安康魚都是雌性?
  • 他們又是如何交配的?
    儘管如此,關於恐龍仍有很多待解的謎題,而恐龍究竟是如何進行「傳宗接代」的就是其中之一。繼今年6月底公布琥珀中的古鳥類標本後,12月9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邢立達與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教授瑞安·麥凱勒團隊又爆出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了有史以來第一件恐龍標本(尾部)。「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鮮活』的恐龍形態。」邢立達如是說。
  • 小豬佩奇,爆火的動漫小豬佩奇,和社會人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
    這是最近爆火的一部動漫,小豬佩奇,自2015年在中國繼續出現之後就風靡了整個網絡,很多的家長和孩子都瘋狂的追逐著這一部動漫作品,但是如今很多人卻將這部動漫作品中的主角小豬佩奇和社會人之間聯繫起來,那麼爆火的動漫小豬佩奇和社會人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 它們有什麼關係
    那首先讓我們分析一下問題的矛盾點吧,為什麼雪的顏色會讓人迷惑?因為水是透明的,冰是透明的,水蒸氣也是透明的。那為什麼偏偏雪就是白色的呢?除非……你已經知道了真正的答案!沒錯,白即是透明,透明即是白,它們本質是一樣的。相信你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這怎麼說?
  • 神奇的「心靈感應」現象,可能跟量子糾纏相似,目前還無法解釋
    如果宇宙中存在其它的智慧文明,相信它們也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除了這種直接用語言和文字進行交流的方式之外,還有一種特別神奇的交流方式無法用現有科學來解釋,它就是心靈感應現象。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心靈感應,它的確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人們經常用「心有靈犀」來比喻兩個人之間的親密程度。
  • 金環蛇和銀環蛇有什麼關係?它們還真是一家的
    那麼金環蛇和銀環蛇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這個不吹不黑它們在血緣關係上還真的非常相近。首先兩者都是屬於眼鏡蛇科、環蛇亞科、環蛇屬以下的。早些年的時候儘管兩種毒蛇都被捕蛇人捉來取毒液,但是金環蛇還更多地被拿來食用,甚至一度還發展成為了知名的菜色。所以野生金環蛇遭到的獵殺力度是要遠遠高於銀環蛇的,曾有生物學家做過統計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野生金環蛇的數量在十年間幾乎減少了一半。
  • 笛卡爾的二元論|身體;運動
    二元論(Dualism)    在結束有關理智和天賦觀念的討論之後,有的人可能會想,笛卡爾的觀點是否對物理世界有任何解釋。當然是有的。但是在開始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去理解理智(或心靈)與人類身體的關係。笛卡爾區分了兩者,並認為兩者是獨立的實體(entities)。
  • 植物也有心靈感應?與人如何溝通?
    人的心靈與情感可以和植物溝通。這種想法聽起來好像令人匪夷所思,人怎麼能和植物進行心靈溝通呢?可是近些年來,有些科學家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在美國,有個名叫奧克蘭·威妮的女士,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她從公園裡摘回兩片虎耳草的葉子,一片放在床頭柜上,另一片放在起居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