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納米機器人有助眼底精準給藥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華盛頓11月3日電(記者周舟)一個國際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納米機器人,首次實現讓機器人繞過眼球表面抵達視網膜且不對組織造成損害,未來有望用於精準給藥領域。

這種表面潤滑的螺旋形磁性納米機器人直徑僅為500納米,不到頭髮絲粗細的兩百分之一,它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從眼球玻璃體中心位置到視網膜的可控運動。

論文作者之一、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研究員丘天對新華社記者說,常規的眼科藥物遞送主要依靠滴藥或血液運輸完成,但這些方法受到多重生物屏障的阻礙,難以實現向眼球後部(如視網膜黃斑區域)的藥物遞送。

近年來,科研人員嘗試設計可在眼球玻璃體中運動的納米機器人,但機器人如何擺脫生物分子黏附,實現在眼球組織內部的相對長距離運動,成為瓶頸問題。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丹麥奧胡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受自然界中豬籠草的液態潤滑界面啟發,開發了這種納米機器人。豬籠草表面具有納米厚度的液體潤滑層,使得落到植物表面的昆蟲很容易滑落到植物的「口中」。研究人員使納米機器人表面存在模仿豬籠草的液態潤滑層,大大降低了生物分子的黏附,使機器人可在玻璃體中運動。

這種納米機器人還能在外源磁場引導下到達指定位點。研究顯示,它的速度比通常藥物依靠擴散到達眼底的方式快十倍以上,且靶向性更強。

丘天說,未來的納米機器人有望搭載藥物,運動到病灶部位並釋放藥物,實現對眼睛疾病的微創精準治療。

責任編輯: 徐宙超

相關焦點

  • 納米技術精準給藥,可否對抗低生存率的腦瘤?
    納米技術精準給藥,可否對抗低生存率的腦瘤?2020-12-02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陳根精準醫療作為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微型機器人應用價值——助力精準醫療 微型機器人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治療、手術、診斷和醫學成像,每一個應用都旨在應對醫學中的不同挑戰。例如,能動的微型/納米機器人可以直接遊入目標區域並傳遞精確劑量的治療有效載荷,因此,在降低副作用的同時保持其治療功效,這是使用具有低定位功效的被動給藥方法時的常見問題。 另一方面,使用微型/納米機器人進行手術可能會到達無法通過導管或侵入性手術到達的身體區域,從而可以對組織進行採樣或將治療有效載荷深入患病組織。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開發新型納米藥物,「餓死」腫瘤
    因此,尋找新型安全有效的生物栓塞劑具有切實的必要性。針對這一科學問題,2018年3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聶廣軍研究員、丁寶全研究員和趙宇亮院士團隊聯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彥灝教授在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上發表文章,成功構建了可以採取靜脈滴注給藥的納米生物栓塞劑——DNA納米機器人,將止血藥物——凝血酶,裝載到納米機器人內部,實現了凝血酶在腫瘤組織中的精確定位,選擇性誘導腫瘤血管栓塞,有效 「餓死」腫瘤的科學目的。
  • 陳根:納米技術精準給藥,可否對抗低生存率的腦瘤?
    文/陳根精準醫療作為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在疑難雜症的治療上被學界看好。實現精準醫療有兩種手段,一是使用機器人的物理手段,精準去除異常細胞;二是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精準投放藥物以達到治療效果。當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的精準醫療對準癌症,顯示出了具有潛力的未來臨床應用希望。近日,美國化學學會在ACS Nano上就報導了一項基於納米醫學的膠質母細胞瘤(GBM)化學免疫治療(CIT)策略。
  • 陳根:納米技術精準給藥,可否對抗低生存率的腦瘤?
    文/陳根精準醫療作為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在疑難雜症的治療上被學界看好。實現精準醫療有兩種手段,一是使用機器人的物理手段,精準去除異常細胞;二是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精準投放藥物以達到治療效果。當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的精準醫療對準癌症,顯示出了具有潛力的未來臨床應用希望。近日,美國化學學會在ACS Nano上就報導了一項基於納米醫學的膠質母細胞瘤(GBM)化學免疫治療(CIT)策略。
  • 未來給你做手術的也許是DNA納米機器人
    如今的機器人已不再只是「鋼鐵戰士」,生命基本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賦予納米機器人「血肉之軀」。這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DNA機器人,能在納米尺度上執行任務,因此它可以在人體細胞內發揮作用,這也讓很多科研人員看到了其在醫療領域的廣闊前景。
  • 神奇的納米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的設想,是在納米(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尺度上,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細胞機器人」或「DNA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費曼教授於1959年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未來有可能建造一種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把分子甚至單個原子作為建築構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裡構建物質。這意味著,人類可在底層空間製造任何東西。
  • 黃金納米粒子有助癌症化療
    原標題:黃金納米粒子有助癌症化療   據新華社電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日前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微小的黃金納米粒子能提升癌症化療的效果,並降低化療對病患的副作用。   黃金納米粒子,是黃金的納米級顆粒,可用於醫學成像技術、腫瘤檢測等。
  • 中美創建微米級元DNA結構 有助設計更複雜電路和納米器件
    中美創建微米級元DNA結構有助設計更複雜電路和納米器件科技日報北京9月8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日報導,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院士及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顏顥教授等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創建出一種新型元DNA結構,這些元DNA結構可自我組裝成形狀各異的微米級結構
  • 頂刊綜述:精準醫學中的醫用微型/納米機器人
    例如,能動的微型/納米機器人可以直接遊入目標區域並傳遞精確劑量的治療有效載荷。因此,在降低副作用的同時保持其治療功效,這是使用具有低定位功效的被動給藥方法時的常見問題。另一方面,使用微型/納米機器人進行手術可能會到達無法通過導管或侵入性手術到達的身體區域,從而可以對組織進行採樣或將治療有效載荷深入患病組織。小型機器人外科醫生的使用可以幫助減少侵入性手術,從而減少患者不適和術後恢復時間。
  • 更高效、更智能 金銀納米機器人有望成抗癌利器
    天津大學藥學院李楠團隊提出納米抗癌新策略,通過創新設計,將金銀作為納米抗癌藥物載體,同時也發揮治療作用,研發出更高效、更精準、更智能的新一代納米抗癌機器人。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生物材料》上。惡性腫瘤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威脅生命。
  • 研發天然溶栓納米機器人,「祝康生物」要將前沿醫學科研成果快速轉化
    目前,納米機器人已被視作是未來生物醫療科技領域的重要方向,能在醫療領域有諸多應用,包括藥物的靶向運輸、手術的精準操作、疾病的精準診斷以及解毒等。通俗來講,納米機器人是一種可以進入人體內特定目標的醫療治療工具。到達目標後,這些小機器便可發揮作用,比如輸送藥物或者實時的了解藥物的作用情況。在完成這些目標後,納米機器人還能不留痕跡地被降解。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imone Schuerle:用磁場控制納米機器人抗癌
    納米醫療技術專家、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助理教授 Simone Schuerle 就曾發明過一種由 3D 列印而成的、可受外部磁場操控的微型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向腫瘤等病變組織輸送納米顆粒藥物,實現更精準的靶向給藥。這種技術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它又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 對話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劉連慶:突破微納米機器人難點還要5到10年
    劉連慶介紹了微納米機器人在精準醫療領域可能帶來的進展,並表示未來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點將在微納米機器人的群體控制方面。最近,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微納米機器人課題組,在類生命視覺感知成像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相關論文被刊登在了國際學術期刊《Advanced Biosystems》上。
  • 納米機器人或成未來醫學界主角?
    不久前,頂級刊物《科學·機器人學》(Science Robotics)上刊登了關於醫用納米機器人的突破性發現:藉助光聲斷層成像技術,實時控制納米機器人,讓其準確抵達人體某個部位(如腫瘤深處)進行藥物遞送或微創手術,完成人類幾乎不可能達到的療效。
  • 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
    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 68(1): 130-147)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關於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Progress in nanorobotics for advancing biomedicine。
  • 你見過金銀做的納米機器人嗎?天津大學科學家研發出抗癌新對策
    金銀不僅能做出美輪美奐的飾品,還能變身納米機器人,成為抗癌藥。天津大學藥學院李楠團隊提出納米抗癌新策略,通過創新設計,將金銀作為納米抗癌藥物載體,同時也發揮治療作用,研發出更高效、更精準、更智能的新一代納米抗癌機器人。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生物材料》上。
  • 瀋陽自動化所發表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研究綜述文章
    該論文基於課題組在納米操作機器人單細胞單分子探測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統總結了近年來納米機器人技術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取得的進展,並展望其未來發展前景。  納米機器人技術是指開發可在納米尺度執行任務(如感知、驅動、操作、推進、控制、協同等)的機器人設備/系統。
  • 天大藥學院研發出抗癌新對策 金銀「變身」納米機器人殺死腫瘤細胞
    內容提要:金銀不僅能做出精美飾品,還能「變身」納米機器人,成為抗癌藥。天津北方網訊:金銀不僅能做出精美飾品,還能「變身」納米機器人,成為抗癌藥。天津大學藥學院李楠團隊提出納米抗癌新策略,通過創新設計,將金銀作為納米抗癌藥物載體,並發揮治療作用,研發出更高效、更精準、更智能的新一代納米抗癌機器人,相關成果現已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權威期刊《生物材料》上。如何精準識別並殺死癌細胞是目前醫學界的一大難題。
  • 科研人員發表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研究綜述文章
    近日,IEEE 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 68(1): 130-147)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關於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Progress in nanorobotics for advancing bio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