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一教授套取科研經費獲刑11年半

2020-12-05 中國江蘇網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下稱石油大學)教授王新海,利用自己科研項目負責人的職務便利,單獨或夥同他人套取科研經費576萬餘元,並將其中323萬餘元據為己有;為感謝他人在自己調動工作、獲取科研項目上的幫助,行賄50萬元。記者今天上午從北京一中院獲悉,被告人王新海因犯貪汙罪、行賄罪,獲刑11年6個月。王新海不服上訴,市高院裁定駁回,維持原判。

在貪汙罪方面,法院審理查明,王新海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套取科研經費:

一是虛報勞務費、交通費、服務費等費用。2009年至2011年,王新海任石油大學和長江大學教授期間,同方朝旺、唐德嶺(均另案處理),騙取兩所大學科研經費314萬餘元。王新海分得70萬餘元。

王新海稱,其作為項目負責人對項目經費具有管理權,可以通過找發票套取經費後其幾個人分。用來報銷的發票都是其找的,不是真實發生的業務。

二是用自己開的公司平帳。2010年至2012年,王新海任上述兩校教授期間,在其任法定代表人的山漠海疆公司未參與科研工作的情況下,將6個科研項目的科研經費匯給這一公司,並通過公司開具實驗費、服務費、技術合作費等名義發票平帳的方式,騙取兩所學校科研經費205.99萬元。

王新海供述,石油大學所接科研項目有外協費用的支出,可以將部分項目外包給他人。其作為項目負責人,可以決定將項目外包給哪個公司。

三是開8張銀行卡假冒他人領取。2014年至2015年,王新海任石油大學教授,通過虛構勞務支出並假冒他人籤名領取的手段,將科研經費56.05萬元,匯入其控制的王某、成某等8個人的銀行卡後,非法據為己有。

王新海說,這8個人既有其在校學生,也有已畢業的學生,還有自己的親戚。

事發後,王新海分別於2014年4月和6月向上述兩所學校退回224.06萬元。

行賄罪方面,法院審理查明,為感謝時任中石油科技管理部副主任、副總經理方朝亮(另案處理)在協調調動工作、獲取相關科研項目等方面提供的幫助,並進一步謀求其在給予科研項目等方面提供便利,直接或通過方朝亮之妻魏麗萍(另案處理),先後給予方朝亮50萬元。

北京一中院一審判決被告人王新海犯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並處罰金200萬元;犯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1年6個月,並處罰金200萬元。

不服一審判決,王新海提起上訴,他認為,採用籤外協報勞務費是以變通方法解決報銷在研究、實驗中產生的相關費用,是為了科研順利運行。一審判決事實不清,量刑過重。

北京市高院認為,一審法院審理時,已將王新海用於實際支付的外協費、勞務費等數額予以扣除,故最終裁定駁回王新海的上訴,維持原判。(記者 張宇)

相關焦點

  • 石油大學一教授套取576萬科研經費受審
    ,單獨或夥同他人,套取科研經費共計576萬餘元,其中將323萬餘元據為己有。此外,為拿到更多的科研項目,王新海還向中石油科技發展部副總經理方某行賄50萬元。6月29日上午,因涉嫌貪汙罪和行賄罪,王新海在一中院受審。在法庭上,王新海表示認罪。    為多拿科研項目行賄50萬元    今年55歲的王新海案發前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院教授,此前他在長江大學任教,2009年進入中國石油大學。
  • 騙科研經費等公款341萬 山東大學一教授獲刑13年
    此次通報的4起典型案件是:浙江大學原教授陳英旭將科研經費劃入自己控制的公司,貪汙945萬餘元,被判刑10年;北京郵電大學原教授宋茂強借用他人身份證件辦理銀行存摺冒名領取勞務費,將68萬元科研經費據為己有,被判刑10年6個月;北京中醫藥大學原教授李澎濤、王新月夫婦二人以虛假採購耗材的方式向一家生物技術公司支付264萬餘元,涉嫌貪汙,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 山東大學一教授套取國家30萬專項科研經費獲刑
    大學教授是個令人尊敬的職業,為人師表、諄諄教導是人們對這個高尚職業的良好印象。可是在這高尚的背後,少數人的欲望也在慢慢萌發,最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經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8月31日,該區法院以貪汙罪判處套取國家30萬元專項科研經費的博士生導師徐某有期徒刑三年零三個月。
  • 山東大學一教授套取國家30萬專項科研經費獲刑—新聞—科學網
    經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8月31日,該區法院以貪汙罪判處套取國家30萬元專項科研經費的博士生導師徐某有期徒刑三年零三個月。 博導立項獲科研經費 案發前,徐某是山東大學藥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常務副院長、山東省政協常委。一位受人尊敬的教授如何步入貪腐的泥潭?這要從一個課題立項說起。
  • 安徽農業大學一教授套取20萬科研經費被免職
    安徽農業大學一教授套取20萬科研經費被免職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 轉移科研項目經費並套取20萬元,安徽農業大學一教授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行政記過處分,並被免去系主任職務。昨日,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省紀委駐教育廳紀檢組通報了四起省屬高校科研經費違紀典型問題。這四起問題分別為: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茶葉系主任、教授李立祥涉嫌虛列支出轉移並侵佔科研項目經費問題;安徽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胡坤倫公款私存、購買理財產品問題;安徽理工大學爆破工程與器材研究所所長郭子如違紀違規問題;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教授何啟林虛報冒領科研經費問題。
  • 投機取巧 3名教授套取數百萬科研經費
    原標題 3名教授套取數百萬科研經費  1月19日,江蘇省人民檢察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嚴明通報了江蘇檢察機關護航「科技創新」,打擊相關領域侵權犯罪和職務犯罪的有關情況,並發布典型案例。
  • 判決書裡的「科研經費」犯罪:假合同、假發票,套取千萬公款
    2016年3月16日,清華大學教授、博導付林被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職務犯罪為由帶走調查,後被控貪汙及挪用公款。該案目前仍未完結。2016年,山東大學教授陳哲宇被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貪汙罪,獲刑4年並處罰金25萬元。案件仍在上訴中。
  • 教授陳哲宇出獄後回山東大學工作 曾因貪汙罪獲刑
    (原標題:教授陳哲宇出獄後已回山東大學工作,曾因貪汙罪獲刑兩年半)
  • 江蘇徐州一高校三名教授虛開發票,套取科研經費數百萬元
    高校科研經費使用漏洞2014年1月,徐州市雲龍區人民檢察院接到舉報,稱徐州某高校機電學院教授張某等人騙取巨額科研經費。 該院反貪局調查發現,張某,男,1959年5月出生,系徐州某高校副教授,是該校教務處副處長。
  • 無業游民夥同高校教授騙科研經費!分得188萬 被判16年
    本應在象牙塔裡教書育人,卻利用職務便利套取科研經費近600萬元。去年6月,中國石油大學原教授王新海套取巨額科研經費案曾激起千層浪。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該案另一重要涉案人員的終審裁定書。無業游民夥同教授騙科研經費,分得188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方朝旺貪汙罪二審刑事裁定書》中了解,無業游民方朝旺於2009年至2011年間,夥同中國石油大學和長江大學原教授王某、唐某,利用王某擔任《物探新方法新技術研究》科研項目下《地球化學勘探新方法與應用研究
  • 中國農大回應院士教授套取科研經費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工程院網站截圖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 魏豔)昨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了《中共科學技術部黨組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通報透露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因涉嫌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已被依法批捕。 記者就此事聯繫了中國農業大學外宣部門,該部門陳姓負責人表示,目前李寧老師正在接受司法調查,其他情況尚不清楚。 《中國工程院章程》第11條規定:「當院士的個人行為涉及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時,或涉及喪失科學道德,背離了院士標準時,應撤銷其院士稱號。」
  • 教授陳哲宇出獄後已回山東大學工作,曾因貪汙罪獲刑兩年半
    4月11日上午,山東大學醫學院陳哲宇教授應邀在徐州醫科大學作學術講座。徐州醫科大學麻醉學院官網 圖據徐州醫科大學麻醉學院官網消息,4月11日上午,山東大學醫學院陳哲宇教授應邀來我校作學術講座,本次學術講座主題為「BDNF神經元胞內運輸與學習記憶」。陳哲宇教授生動形象地介紹了「BDNF與學習記憶、消退」的關係,並且對當前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
  • 最高檢:審慎辦理涉科研經費案(附10大案件盤點)—新聞—科學網
    案件回顧: 自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被告人李寧利用所擔任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李寧課題組負責人以及負責管理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經費的職務便利,夥同被告人張磊採取侵吞、虛開發票、虛列勞務支出等手段,貪汙課題科研經費共計人民幣3410萬餘元,其中貪汙課題組其他成員名下的課題經費人民幣2092萬餘元。
  • 大學教授被50萬科研經費「絆倒」 一審判決引爭議
    擁有泰山學者、長江學者、山東大學神經生物學研究所所長等一系列頭銜的陳哲宇,堪稱業界才俊。但2015年,因通過虛開發票套出400萬科研經費,並與同事分掉了其中的50萬後,他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繼而一審被判犯貪汙罪獲刑4年。
  • 與科研經費相關案件遞增 涉貪者多為項目負責人
    2016年3月16日,清華大學教授、博導付林被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職務犯罪為由帶走調查,後被控貪汙及挪用公款。該案目前仍未完結。  2016年,山東大學教授陳哲宇被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貪汙罪,獲刑4年並處罰金25萬元。案件仍在上訴中。  ……
  • 長江學者被50萬元科研經費「絆倒」 律師將進行無罪辯護
    但2015年,因通過虛開發票套出400萬元科研經費,並與同事分掉了其中的50萬元後,他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繼而一審被判犯貪汙罪獲刑4年。  這個判決引發了輿論關注和爭議——陳哲宇表示,套取400萬元科研經費是因為報銷程序繁瑣且一些合理費用又無法報銷,故而在經費未到帳的情況下為了維繫實驗室運轉才這麼做。被分掉的50萬元,是科研團隊應得的勞務收入。
  • 5所高校7名教授套取科研經費2千餘萬 親戚當會計吃住行全報銷
    2014年10月17日訊,近日,科學技術部黨組通報,來自5所高校的7名教授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科研經費腐敗刺眼地出現在公眾眼前。張強(化名)是一名研三的學生,在這間實驗室中,他已經工作了兩年多時間。教授套取項目資金的新聞,熱度並未只在實驗室中維持多久便無人提及。在他們眼中,項目經費就像一臺提款機,可以負擔他們為導師打工的工資,也可以負擔導師的日常生活開支。教授在申請項目中也形成了他們自己的朋友圈,在彼此的支持中,共同瓜分了科研經費這塊蛋糕。看似純粹的科研項目,已然成為一個圈內人自己的江湖。
  • 律師:從李寧院士貪汙案看科研經費使用的法律風險及防控
    2020年1月3日,吉林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同案被告人張磊貪汙,判處李寧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張磊有期徒刑五年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對貪汙所得財物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 山東大學教授陳哲宇貪汙案終審:罰金20萬 刑期二年六個月
    濟南中院日前對備受關注的山東大學教授陳哲宇貪汙案作出終審判決。  1月26日,澎湃新聞從陳哲宇代理律師處獲悉,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月25日下達終審刑事判決書,判處陳哲宇連同其三名同事犯貪汙罪,其中陳哲宇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二十萬元,刑期自2015年10月29日起至2018年4月28日止。
  • 長江學者陳哲宇貪汙罪成立 因自首情節改判兩年半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景爍/攝  山東大學長江學者陳哲宇涉嫌貪汙一案等到了二審判決,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陳哲宇等人犯貪汙罪,陳哲宇的刑期則由一審的4年改為兩年6個月,並處罰金20萬元。  1月25日,濟南中院作出上述判決,陳哲宇的代理律師——北京澤博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澤於次日拿到了判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