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鳥兒有翅難飛 為吃鳥肉張開了天羅地網

2020-11-23 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消息 煙臺海域,分布著許多美麗的島嶼,像顆顆珍珠點綴和襯託著煙臺的海;每年9月到10月之間,遷徙的候鳥路過這裡,流連往返,把這些美麗的海島當做必經的棲息地;

  然而,這些海島上卻有人張開了天羅地網,攔住鳥兒的去路--

  調查人語

  不久前,大連來煙臺長島出差的李先生給本報打電話說,他在長島的一些海島上看到的驚人情景:島上到處布著天羅地網,飛鳥路過的時候,絕大部分被網了下來。島民酷愛吃鳥肉,以「寧吃飛禽一兩,不吃走獸一斤」為榮。李先生這樣形容:「我看見一位老者網到一隻活鳥,我想買下來放了。誰知那老人竟一把將鳥頭扭斷,說他要留著吃呢!陪同的領導竟然沒有制止。」

  聽到這血淋淋的訴說,記者不免心中生寒。21日,記者乘船踏上去長島砣磯島的路。島上唯一的公路沿著山修建的,到處可以看到「封山育林」、「愛鳥治蟲」的宣傳碑文。

  漁村網鳥人

  走進砣磯島東山村,記者向村口小賣部的主人打聽網鳥的情況,那主人說:「要吃鳥肉可以上小飯店,那裡都有冰凍的。現在過了遷徙的時候了,鳥少了。」

  告別小賣部之後,記者沿村走了一圈,在村的東頭,看見一位手持小鳥的年輕人。他告訴記者,他手中的鳥是鵪鶉,是網下來的,現在已經養熟了,準備拿出去「鬥」。這裡的人有「鬥鳥」的習慣,參加爭鬥的鵪鶉都是網下來的。記者佯稱要買只活鷹,被院內走出來的兩位婦女聽見,婦女熱心地問:「小雀要不要?」年輕人解釋,小雀就是鵪鶉和杜鵑等小一點的鳥。見記者堅持要買鷹作藥,那婦女說:「你來晚了,鷹是9月底遷徙的時候才有,現在有也是人家養來抓兔子的,要買的話,一隻可能得一兩千元。」

  離開了這個農家小院,記者沿著山路繼續東行,來到了井口村。在村頭山口處遇到一位老者。他見記者打聽鷹,便熱情地帶路,來到了一個專業網鳥人的家中。一走進這家的過道,記者便被眼前的景象驚呆:院子外面的山牆上掛著一張高約十幾米的大網,網線細如髮絲,網的前面懸掛著三個鳥籠。見鳥籠這麼高高在上的掛著,記者不免心生疑問,主人笑著答道:「這幾隻鳥是網下來的,用它們的叫聲引鳥呢。」看那大網的高度,一般的鳥難以逃脫。

  院子裡的牆根下,有兩隻眼露兇光的鷂子,帶路的老者說,這個可以代替鷹來做藥用。網鳥人聽說要買他的鷂子,當即拒絕。他說:「我這鷂子都餵熟了,還等它們幫我抓鳥呢。」走進網鳥人的屋中,裡面的一個柜子上放著幾隻死鳥,帶路的老者說,這就是那鷂子抓來的。屋裡炕上還有一位老人,手中正把玩著一隻鵪鶉,他告訴記者,他這鵪鶉也是網下來養熟了,準備用來鬥的。

  網鳥人院子外面的網下,有一排小房,裡面傳來了小鳥唧唧喳喳的叫聲。網鳥人介紹,屋裡的鳥都是進入他的羅網之後,被他馴養的。從馴養這些鳥後,他對鳥的習性越來越有了興趣,買了一些書籍研究。他現在馴養的這些鳥有「黃玉」、「黃雀」、「辣子」、「小雲雀」、「馬耳」、「金翅」等,這些鳥是他的生活來源。

  折翅東山上

  順著網鳥人房後的小路走到山坡上,記者突然發現了東面山梁上的一張大網。急忙跑下山,沿著山上的巖石攀爬了起來。巖石邊上長滿了荊棘,石縫裡伸出小草和樹根,幾乎無法下手,只能用手指摳著石縫奮力攀爬,終於攀到了山頂。

  山的半坡上有位拾柴火的婦女,她告訴記者這山叫東山。

  山梁上的這張大網,長約15米,高約6米,分6層,網線極細,飛鳥路過,一定不會倖免於難。網下的情景更是觸目驚心:地下散布著一層厚厚的羽毛,估計是被網住過的飛鳥數量不會小了,這一地的羽毛便是飛鳥被網住之後掙扎脫落的。網邊的山坡上,有兩隻死去鳥,其中一隻的內臟已經被什麼動物啃噬掉了。另一隻鳥死的時間不是很長,身體還有些柔軟。網上懸掛著兩隻死鳥,大小如喜鵲一般,鳥身上的羽毛黑褐色和白色相間,翅膀和尾巴上的大毛髮著孔雀藍色的螢光,看起來非常漂亮。死鳥的眼睛是睜開的,可能它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在回家的路上無端被網,所以難以瞑目。這鳥掛在網上,估計主人還沒來得及收網。

  記者在網下撿到一把脫落的羽毛,羽毛約25釐米長短,是鳥的翅膀或尾巴上的大毛。山下的一個村民告訴記者,這羽毛很可能是鷹留下的。

  順著大網朝東走去,下山的坡比較平緩,由於邊走邊尋找其他的網,記者自己也差點撞在眼前的一張網上。這網沒有山頂的那張高大,但規模也不是很小,山頂的網是南北走向,而這張網是東西走向,由於兩張網的距離不是很遠,所以這兩張網很可能攔截不同方向的飛鳥。這網上沒有掛鳥,但從網下堆積著的羽毛來看,也是收穫頗豐。

  這網的主人是一位上了歲數的大娘,她熱情地向記者介紹她的網前幾天的收穫,然後把記者讓進了她家小憩。她說,她家的網網到了兩隻鷂子,都給了山那邊的網鳥人家了。

  「千山」鳥飛絕

  不僅在長島,海陽的千裡崖島的鳥兒也未免於難。這是一個孤島,島上沒有居民,乘漁船上島需要走4個小時,當地人稱這裡為千裡山。就是這麼遙遠的海島,也沒能擋住網鳥人的腳步。這島的山上到處豎著杆子,支著網,由於沒有人煙,這些網支得非常隨意。網鳥人每天要將幾編織袋的鳥帶下島來,這些鳥被送到青島嶗山的市場上,活的供人玩耍,死了被人食用。

  國慶節期間,探路者俱樂部的一些戶外運動愛好者上島露營時,看見了觸目驚心的一幕,他們這樣描述道:「我們在山上的時候,看到這些網上懸掛著的小鳥,它們無助地掙扎著,但難以逃脫極細的網線。當時正是候鳥遷徙的時候,網鳥人每天的收穫都不少,所以也不在意一兩隻鳥。我們從他們的網上救了很多鳥放生,還有一隻老鷹,很有靈性,救了它之後,還回來在我們上空盤旋了一會飛走了,感動啊!!」

  探路者們的行動卻沒有感動網鳥人,網鳥人一直守候完鳥類的整個遷徙期,從中牟取暴利。記者從煙臺旅遊資源簡介上了解到,千裡崖是一處尚待開發的旅遊島嶼,那海灣海鷗飛翔,海水清澈,是黃海上一道美麗的風景。讓記者擔心的是,如果開發旅遊,那些網鳥人會給遊客留下什麼印象?煙臺的海島會不會讓人心驚肉跳?

  鳥類起源於恐龍時期,距今已有1.5億年的歷史,而人類的形成比鳥類要晚得多,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人類佔有了本來屬於鳥和其他生物的家園。

  到了秋天,許多在北方繁殖的鳥類,帶著幼鳥成群結隊的飛往南方過冬,來年春天再返回北方產卵育雛。鳥類遷徙的路程很長,但飛行路線固定不變,也不迷失方向。

  攔截鳥類遷徙的腳步是一種犯罪行為,是某些不懂法、不道德的人對人類家園的破壞。我們希望在今後的遷徙期不要再發生這麼血淋淋的場面,希望飛鳥能夠記住遷徙途中善良友好的煙臺人。  (記者曙笑華 )
責任編輯:張濤

相關焦點

  • 頭似鳥雀翅似蝴蝶,蝴蝶鳥來六渡了!還有兩位護鳥人
    頭似鳥雀,翅似蝴蝶……美麗的「蝴蝶鳥」來六渡了。嚴冬,本是觀鳥淡季,但「蝴蝶鳥」的到來,點燃了鳥友的熱情。天剛蒙蒙亮,數十位觀鳥者便聚集在房山區十渡鎮六渡村的懸崖絕壁下,戴著口罩、裹上大衣,翹首企盼,只為一睹「蝴蝶鳥」的芳容。
  • 黑嘴變黃,紫翅椋鳥將「北上娶親」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 於飛金陵晚報報導記者從江蘇野鳥會了解到,南京的冬候鳥紫翅椋鳥已經由黑嘴變成黃嘴,這代表著它們進入了繁殖期,很快準備北上回家「結婚生子」了。江蘇野鳥會的專家告訴記者,鳥類大規模的「遷徙」即將開始,可能一直要持續到五月份左右,不久南京的冬候鳥可能很難看見,而杜鵑等夏候鳥即將到來。
  • 鳥兒都是翱翔於天空的小精靈?還有些鳥不會飛,跑得卻很快!
    它們的身體顯著增大,翅膀退化變得很小,雙腳則變得大而有力,只會走不會飛,因此被稱為走禽。這些鳥類種類不多,數量也不大,不是鳥類演化的主流,但它們的生活卻與眾不同,別具一格,引人入勝。它的有一對顯得與身體很不相稱的短翅膀,已經退化,沒有飛羽,不能飛翔,但也並非完全無用。在繁殖期雄鳥向雌鳥求愛時就必須炫耀雙翅的羽毛,還能張開來壯大自己的聲勢,嚇唬敢於進犯之敵,此外在迅速奔跑時也要展開雙翅,以維持身體的平衡,若是順風還能起到船帆的作用。
  • 三位老人合辦「鳥兒食堂」 餵鳥10年風雨無阻(圖)
    有這樣3位老人,他們被周圍人親切地稱為「鳥奶奶」、「鳥爺爺」,這是因為3位老人堅持每天清晨在公園裡餵鳥。10年來,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都沒有阻擋住他們前去革命公園裡餵養鳥兒的腳步。  一聲令下上百隻鳥兒飛來吃食  為了見到這三位老人,記者4天前匆匆趕到革命公園,一打聽才知道,3位老人每天一大早來給鳥兒餵食,而當時已近中午,老人們早已經「收工」了。次日,記者清晨7點多又來到公園,不料「鳥奶奶」、「鳥爺爺」們來得更早,還是未能見到他們。
  • 這種鯊魚長著和貓科動物一樣的眼睛,不專心吃魚,偏要天天捕鳥!
    貓鯊還擁有和貓科動物一樣的攻擊性,它不僅要捕食魚類,甚至還要天天誘捕天上飛的鳥。當貓鯊吃魚吃慣了想吃鳥的時候,就會浮在海面,露出深色的皮膚,一動不動,讓過往的鳥兒以為這是一塊可以休息的礁石。當鳥兒停在這塊「礁石」上休息時,貓鯊就會找準機會,趁鳥兒不備,張開大口猛地把鳥兒吞進口裡……所以,不專心吃魚,偏要天天捕鳥的貓鯊也被稱為「捕鳥鯊」。
  • 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
    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時間:2015-12-10 13:3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 很多人不明白,鴕鳥也是鳥,但為什麼不會飛嗎? 其實鳥兒能飛需具有兩大特點:一是長有羽毛的翅膀;二是體態輕盈。
  • 號稱難以置信的巨鳥,兩翅張開足有6米,南美大陸不落神鷹
    在南美洲,這片神秘的土壤,存在著很多世所難見的神奇物種,其中之一就叫做安第斯神鷲。說到安第斯神鷲這一大名鼎鼎的空中猛禽,體長1米3左右,體重可以達到十千克,平均臂展超過了四米,真是由於這些數字帶給了他一個稱號,他是世界上最大的空中猛禽。
  • 鳥兒飛到屋裡吃香腸臘肉走紅網絡,網友:你吃可以,不要拉屎……
    鳥兒吃貨們上線了。吃貨不限於視頻中的紅頭長尾山雀,還有白頭鵯、絲光椋鳥、灰椋鳥......」@自貢觀鳥協會在微博中表示。同時提醒網友,如果不想被偷吃,可在晾肉處懸掛彩色塑料口袋驅趕,或者懸掛廢舊的光碟,但請不要傷害我們的小鳥朋友。飛來的盜賊小鳥發揮著吃貨本性,先是小心翼翼站在繩子上,再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確認沒問題後趕緊啄兩口。
  • 家有小鳥展翅飛
    清晨鳥兒的悅耳歌唱、鳥媽鳥爸風雨中的呵護、「美麗殺手」的突襲、小鳥的墜落、劫後餘生的「最後晚餐」,就像一部意外不斷的「連續劇」。與鳥相伴,帶給我們的有驚喜連連,有牽腸掛肚,也有揪心傷痛,讓一家人難以忘懷。 城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鹽城市區小區裡的各種鳥兒也越來越多了。4月初的一個早上,我們家的後陽臺花叢中突然出現了一個正在「建設」中的鳥巢。
  • 一種傳說中的鳥兒:比翼鳥
    識字還不多的小娃拿來一本山海經,翻到其中一頁讓給講講這隻鳥兒有哪裡奇怪的地方。的確,山海經上都是奇形怪狀的各種生物,這一隻一眼看上去還算正常。說句實話,雖然知道「在天願為比翼鳥」這句詩,但這個比翼鳥的具體形狀,我還真沒深究過。我告訴娃,這不是一隻鳥,而是兩隻不同顏色的鳥在一起,因為這種鳥都只有一隻腳一個翅膀,只有兩隻合在一起才能飛翔(為嘛這時心裡想到的詞是「同命鴛鴦」?)
  • 每天一個趣味冷知識,為什麼有的鳥不會飛?
    每天一個趣味冷知識,為什麼有的鳥不會飛?冬末春初大地開始回暖,鳥兒也撲動著雙翅相繼飛回來,在我們的印象中鳥兒都有一雙靈活的翅膀,翅膀在鳥類的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你們知道世界上有的鳥沒有翅膀也可以活的逍遙自在嗎?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下面就由來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其實像企鵝、鴕鳥這些不會飛的鳥類在最初都是有翅膀的,只是後來慢慢退化了。因為它們生長的環境沒有天敵並且食物豐富,不需要翅膀來躲避天敵和到處覓食,久而久之翅膀就慢慢退化了。
  • 盜獵者下載鳥叫聲誘捕鳥兒 候鳥遷徒之路越發艱難
    活動  山林裡難見候鳥蹤影  10日下午,記者跟著幾名護林員,從天枰監測站進入大明山北回歸線塔一帶的密林深處。走在上山公路的兩側,林內異常寧靜,偶爾傳來幾聲鳥叫。進入山林20多米後,四周不時傳來陣陣「嘰嘰喳喳」的鳥鳴。監測人員仔細觀察樹林,看地上和樹上是否有死鳥,鳥兒的活動是否異常。
  • 野味何時止 蓬萊和長島市場兜售野生動物
    煙臺的蓬萊和長島是候鳥的棲息地,而蓬萊的九目山等地也出現過非法捕鳥的現象。從11月底到12月初,記者奔赴蓬萊、長島等地調查發現,儘管由於監管嚴格,大多數飯店並不提供野味菜餚,但仍有個別人在私下捕獵,並將捕獲的野生動物賣給熟人或飯店,而在蓬萊市區的一些市場裡,仍有人在出售野兔、野雞、斑鳩、鷓鴣鳥、大雁等野生動物。
  • 非洲發現四翅鳥,山海經裡的記載成真了?
    上面講到了《山海經》中記錄了很多奇珍異獸,接下來就講到其中的一種,就是書中記載的長著4隻翅膀的奇怪的鳥。你可能會想《山海經》中不是紀錄了好多奇奇怪怪的動物嗎,為什麼偏偏將這隻鳥?因為這隻長著四隻翅膀的怪鳥兒卻真真切切的生活在現在的非洲陸地上。難不成幾千年前的古時候的中國人來到過非洲?接下來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我家有鳥初長成
    但是能見到雅蘭子窩的運氣不是人人都有的,枯草做的窩,築在根部全是枯葉的草叢裡,很高級的保護色,有時就是站在窩的旁邊都很難發現,除非窩裡有幾隻鳥蛋。找鳥窩,不僅僅靠運氣,重要的是憑經驗,靜悄悄的來到一處溝岔,大喊幾聲,會發現有鳥兒箭一樣的飛上藍天,在藍天裡嘰嘰喳喳的叫,叫聲很悅耳,很像在唱山歌,從歌聲裡就能判斷,這道溝岔裡有沒有鳥窩,要是聽到鳥兒的叫聲悠長婉轉,說明它的窩一定不在這道溝岔裡,要是聽到鳥兒叫聲急促並且還能看到鳥兒低旋飛舞,然後箭一樣地飛向遠處,就知道,他的窩就在這道溝裡,分明是鳥是引開人的搜索,讓人到別的地方找它去,只要有足夠的細心耐心恆心決心
  • 愛鳥周 | 溫州最常見的十種鳥 觀鳥護鳥從認識鳥兒開始!
    藍天下,草木間,車水馬龍的喧囂裡您是否注意過那聲清脆的鳥鳴?您是否能叫出身邊的自然——鳥兒鄰居們的名字?本文分享溫州地區十大最常見鳥類的簡單辨識,與您一同從認識鳥兒開始,讓愛鳥護鳥變成一種習慣。
  • 觀賞鳥都有什麼特點?它比野生鳥強在四個方面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鳥都可以成為寵物鳥,這些寵物鳥大都具備極佳的觀賞性,因此它們也被視為「觀賞鳥」。與野生的鳥兒相比,觀賞鳥究竟有著什麼特點呢?對於鳥兒是否能夠成為具有潛力的家庭寵物,人們通常會用它的觀賞性來進行評價,這主要包括賞鳴、賞羽、賞舞和互動四個方面。所謂賞鳴,指的就是擁有一副「好嗓子」,鳥兒的鳴叫聲清脆、明亮、婉轉,都是成為觀賞鳥的重要標誌。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終待烏鶇幼鳥展翅飛!
    窗臺外放的有米、水、水果。6月4日,本報報導了《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10多天過去了,這些烏鶇寶寶怎麼樣了?昨天,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兩隻幼鳥飛走了昨天下午,程女士小心翼翼地靠近南側窗臺,只見窗臺上的烏鶇鳥窩裡,兩隻幼鳥先是蹦到窩外側,抖了抖雙翅,不時向四周張望。接著,又跳到了邊上的鋁合金支架上,繼續環顧四周。
  • 百科解答丨鳥兒為什麼會飛?
    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金魚在池塘裡歡快的遊泳,鳥兒神氣的在天上飛翔。人類非常羨慕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飛翔,於是發明了飛機。 你知道小鳥為什麼會飛嗎,而人類就不會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找找鳥兒會飛的原因吧。 不知道在小朋友們上自然課的時候,老師有沒有說過構造決定功能呢?正是因為鳥類特殊的身體結構才讓它們能夠飛翔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原標題: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這些鳥兒你認識嗎? 圖為溫州各地拍到的比較少見的鳥兒。圖為紅胸秋沙鴨,去年1月攝於靈崑。  「這麼多小鳥一起飛過來,特別壯觀,感覺自己不像在城市裡。我在這裡住了3年多,以前從來沒見過。」葉女士說,後來她才知道,她看到的鳥兒有一個雅名,叫絲光椋鳥,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南及華東等地區,溫州也是它們的棲居範圍,這種鳥屬於溫州地區的留鳥(指不隨季節遷徙的鳥)。因為黃龍一帶靠近市區景山,植被茂盛、食物豐富,可能是吸引鳥兒駐足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