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何時止 蓬萊和長島市場兜售野生動物

2020-11-25 大眾網

  

蓬萊登州市場裡仍有人在賣野兔、斑鳩、野雞、鷓鴣鳥等野生動物。

    近日,央視新聞頻道播出的「共同的家園——保護野生動物我們在行動」特別節目,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煙臺的蓬萊和長島是候鳥的棲息地,而蓬萊的九目山等地也出現過非法捕鳥的現象。從11月底到12月初,記者奔赴蓬萊、長島等地調查發現,儘管由於監管嚴格,大多數飯店並不提供野味菜餚,但仍有個別人在私下捕獵,並將捕獲的野生動物賣給熟人或飯店,而在蓬萊市區的一些市場裡,仍有人在出售野兔、野雞、斑鳩、鷓鴣鳥、大雁等野生動物。
  
  飯店調查
  
  □蓬萊
  
  飯店多經營海鮮野味已經不時興
  
  11月29日上午,在蓬萊市區的南關路,記者詢問了多家飯店,不少店主表示,他們經營的飯菜以海鮮為主,不提供野味菜餚。聽說客人想找野味,不少店主均搖頭稱沒有,他們還表示,蓬萊市區極少有野味飯店。
  
  但一家飯店的老闆對記者說,市場上還是有人在偷偷地銷售野味,飯店不敢自己進貨,但可以為顧客提供加工服務,「下午的時候,市場裡一般會有人銷售野兔、斑鳩等,這些人在山上用電網抓野兔,下網抓斑鳩,然後帶到市場上銷售。相比於前些年,如今賣野味的已經非常少了,抓得緊,也沒有人敢賣、敢收,飯店裡基本看不到這些野味菜。」老闆還告訴記者,「現在野味也不時興了,幾乎沒人點。」
  
  □長島
  
  島上鳥類雖然多監管嚴格無人打
  
  11月29日中午,記者來到長島,不少居民稱,島上鳥類較多,但是大家對捕鳥都很謹慎。在長島,記者探訪了數家飯店,飯店的工作人員稱,他們並無野味菜餚,也不敢收野味,「長島的海鮮比較多,這個是我們飯店主打的特色。雖然島上的鳥兒比較多,但由於監管很嚴格,不會有人冒著風險上山打鳥。」
  
  但乘坐計程車時,的姐告訴記者,「我一個朋友家中有鳥,是在山上抓的,但是由於監管嚴格,根本不敢明目張胆地賣,不是熟人的話根本不會賣。」
  
  市場調查
  
  野兔野雞鷓鴣鳥蓬萊市場仍有售
  
  採訪中記者得到消息,蓬萊市的登州市場內有賣野兔、野雞和鷓鴣鳥的,甚至還有人賣大雁。11月30日,記者再次來到蓬萊了解情況。
  
  中午12時許,記者走遍登州市場內的多家店面,不少銷售肉食的店家均稱沒有野味,但在一家賣跑山雞的店內,女店主告訴記者,「店裡有野兔子、野雞,但鳥兒現在沒有,你們下午兩點多再過來看看吧。」
  
  下午兩點半左右,記者再次來到該店,記者看到,之前空蕩蕩的石板上擺滿了託盤,南側的幾個託盤內擺放著三隻野兔,四五隻斑鳩,一隻野雞,還有幾隻鷓鴣鳥。店主對記者說:「只有一隻野雞,40元一隻,斑鳩一隻25元錢,兔子一斤16元錢,都是野的。」記者看到,野雞的頭已經不知去向,三隻野兔身上沾著血跡。一位水果攤的老闆告訴記者,該店偶爾會有野兔、斑鳩等銷售,「以前還有大雁,價格也不便宜。」
  
  隨後,記者再次來到這家跑山雞店,這時,野雞已被人買走,一些顧客正在購買野兔。「野兔的味道要好一些,買回去給家人補補身體。」一位顧客告訴記者。
  
  實地探訪
  
  □長島
  
  賣家手裡確有鳥,交易起來很謹慎
  
  11月29日中午,記者搭乘輪渡來到長島。剛下船,一位的姐熱情地迎了上來。當得知眼前的「客人」想吃野味時,這位的姐先是一愣,然後她壓低了聲音說:「現在查得可嚴了,就算是有野鳥,飯館一般也不敢拿出來賣。要是被派出所查到了,能罰死他。」記者了解到,島上的野鳥有斑鳩、鵪鶉等,還有一種被當地人稱為「老鴇子」的本地野鳥。
  
  的姐掏出手機,開始幫記者聯繫手裡有鳥的賣家。「你家的那些斑鳩、鵪鶉什麼的怎麼賣?我拉的客人想買兩隻鳥……」大約半分鐘後,她掛斷了電話對記者說,她的這個朋友手裡有鳥,但是現在人在北面的小島上,並不在家。
  
  或許是記者的外地口音讓這位的姐放鬆了警惕,她很快又撥通了另一個電話。「你弄的那些鳥還有麼?……三四個都行。」記者隱約聽到,電話那頭的男子顯然對「買主」不太放心,一遍又一遍地確定著「買主」的身份。
  
  隨後,的姐又給她的這個朋友打了電話,但她的朋友猶豫了半天,最終還是拒絕了這筆交易。「他家裡確實有野鳥,但是他不敢輕易往外賣。這會兒抓得相當嚴,不認識的人他不賣,怕讓派出所知道,出了事後果是很嚴重的。」的姐解釋說。
  
  隨後,的姐對記者說,捕食野鳥在當地很普遍,一般都是島上居民自己食用,有些居民也會轉手賣出去,「因為都是熟人間做買賣,所以像你們這樣來買野生動物的外地人,一般很難交易成功。」
  
  □九目山
  
  山上仍有捕鳥網,只是不見鳥蹤影
  
  11月30日中午,記者趕到蓬萊大柳行鎮附近的九目山進行實地探訪。
  
  在九目山附近的一個工地上,一位工人向記者介紹,現在到了冬天,九目山的鳥已經很少了,但前幾個月山上的鳥還很多。當記者向這位工人了解山上捕鳥大網的情況時,該工人表示,「現在鳥少了,不知道還有沒有網。」
  
  在上山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山上的鳥少之又少,幾乎沒有。在半山腰,記者遠遠看到一張大網架在空中,記者立即跑了過去,發現這張尼龍大網由幾根繩子從山上拉下來,雖然很細但也很結實,整張網從半山腰向山頂延伸了幾十米,如今的這張大網已出現破裂,記者看到有一些鳥毛還粘在網上。
  
  隨後,記者繼續向山頂爬去,並沒有發現其他的捕鳥大網。
  
  市民介紹
  
  原先動物非常多去年還有人賣獾
  
  11月30日上午,49歲的蓬萊市民孫先生對記者說,小時候他在村子附近拾草,在地裡和山溝裡能看到很多野生動物,「地上有狐狸、獾,天上有很多野鳥」。
  
  孫先生說,去年這個時候,有一天他在蓬萊北市場附近逛街,偶然看到一名男子在賣獾。「那隻獾很長,趴在籠子裡面,四周圍了很多人,有人還會問價。」他說,「攤主開價1000多元錢,我一聽也嚇了一跳。」
  
  而對於捕食野鳥的情況,孫先生也證實,確實有人「好這一口」。「登州市場裡有賣野兔、野鳥的,一般下午三四點鐘去,都能看到。」孫先生對記者說。
  
  部門說法
  
  打擊濫捕難取證重點上山破「大網」
  
  12月2日,蓬萊市林業局一位韓姓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有些人不止捕殺野鳥,還打野兔打山雞。」該工作人員說,「抓捕殺野兔和山雞的人時很難找到證據,我們的工作重點主要放在上山『破網』上。」
  
  當記者表示「目前在蓬萊市區的一些市場裡有買賣野兔、野雞和鷓鴣鳥的現象」時,該工作人員稱,蓬萊市林業局將加大打擊捕殺、售賣野生動物的力度,重點對鳥類棲息地、遷徙路線等進行執法檢查,收繳非法捕鳥網具,打擊亂捕濫獵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護好野生動物。文/圖快報記者

推薦閱讀

  • 根據濱海路大貨車運行特點,交警四大隊組織警力將凌晨1:00—4:00的時間段,作為濱海路大貨車違規通行管控的重點,專門成立機動夜查小組,採取定點檢查和全路段警車流動巡查。下一步,交警部門將不定期、不定時組織針對濱海路大貨車違規通行的專項整治,最大限度消...[詳細]

  • 1月8日上午,煙臺市公安局福山分局在全區統一開展了「110宣傳日」現場集中宣傳活動。福山公安分局政委王長君、副局長馬紅軍親自深入主宣傳會場,與民警一起參加宣傳諮詢活動,面對面解答群眾諮詢。[詳細]

  • 今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2018年煙臺市十大教育新聞正式對外公布。2018年,煙臺教育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補短板、提質量,優結構、強保障,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向著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加快邁進。[詳細]

  • 新年伊始,一個利好消息給長島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1月7日上午,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管委掛牌儀式在長島舉行。此舉標誌著長島的保護發展將正式按照綜試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推進。  長島的生態建設布局從去年就開始構建。2018年6月19日,...[詳細]

  • 1月8日上午,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煙臺市消防管理若干規定》。記者從會上獲悉,《煙臺市消防管理若干規定》是煙臺第一部消防管理方面的政府規章,共28條,將於2019年2月1日施行。[詳細]

  • 1月7日上午11時,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管委掛牌儀式在長島舉行。煙臺市有關領導,區工委、管委領導,縣人大、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及「法檢」兩長,縣委各部委、縣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各鄉鎮(街道、開發管理處)主要負責人等參加儀式。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詳細]

相關焦點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味陋習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味陋習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雲舒2月24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食用野生動物給人們帶來巨大健康風險 堅決向濫食野味說「不」!
    該發布者的其他視頻充斥著殺戮野生動物的畫面:破舊的院子裡,宰殺不斷進行,成堆的動物屍體露天擺放,地上全是血和毛混雜的垃圾。兩隻竹鼠被開膛破肚,心臟仍在跳動,腳在髒水裡撲騰。拍攝者拿著刀走近,說:「今天要當劊子手了。」  這名發布者兜售的野生動物,包括野豬、鹿、麻雀、大雁、河麂、鱷魚等,並不斷強調「活殺」「新鮮」「純野生」,以吸引野味食客下單。
  • 野生動物血腥味佔多少? 部分網店銷售熊掌娃娃魚
    報導稱,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型服務業態近年來在國內呈現井噴態勢,在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首次接近8000億元的基礎上,2012年,僅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就突破萬億元。環保人士、網友「燕趙劍客」稱,「吃貨橫行,在萬億大關裡,野生動物的血腥味有多少?」  《淘寶網禁止和限制發布物品管理規則》中明確規定,「淘寶網上僅允許銷售常見的家禽、家畜、寵物或可食用動物。
  • 野味是人類剛需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致歉
    「舌尖上的任性」,與一些人的不良消費習慣以及牟利衝動有關,而相關法律的漏洞和短板,也不容忽視。對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法律制度進行全面檢討、反思,也非常有必要。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勢在必行。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將來在執法過程中「網開一面」, 非法行為仍舊會死灰復燃。
  • 男子路邊兜售「野味」 竟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2月22日下午,江蘇徐州雲龍公安分局王傑派出所公布一起非法狩獵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案,三名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案發12月12日,民警接到群眾舉報稱:在觀光路銅山呂梁路段有人在兜售疑似野生保護鳥類,民警立即組織警力前往現場進行查看。
  • 男子路邊兜售「野味」 竟有不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2月22日下午,徐州雲龍公安分局王傑派出所公布一起非法狩獵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案。案發12月12日,民警接到群眾舉報稱:在觀光路銅山呂梁路段有人在兜售疑似野生保護鳥類,民警立即組織警力前往現場進行查看。
  • 拒絕野味,蝙蝠,果子狸算野味,那麼野雞野鴨野生黃鱔算野味嗎?
    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而不是去獵殺享用所以,人們應該牢記十年前的教訓,拒絕野味!凡是獵取得來的做肉食的鳥獸,如野雞、野兔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野生動物,非人工飼養的都算是野生動物,而變成人們餐桌上的菜餚時,就成了所謂的「野味」。
  • 不法分子利用走私野生動物:斑鳩冒充鴿子偷運
    不法分子利用監管漏洞走私野生動物 託運單上寫雞鴨鵝  提單寫鴿子,實物是斑鳩;說的是雞鴨鵝,運的卻是珍稀鷺鳥;菜單上寫地鼠,實際是穿山甲;想吃黃胸鵐,多用雜雀騙人……你知道嗎?隨著「吃野味進補」之風屢禁不止,省、市林業部門和森林公安打擊力度也不斷加大,讓不法分子紛紛走入地下。
  • 除了常見的「野味」,還有什麼野生動物需要遠離?
    我可以毫無保留的說,所有野生動物的肉都是十分不健康的。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根據新的消息,發源地恐怕不是海鮮市場,但是無論如何海鮮市場都對疫情的爆發起到了某種作用。另外,喜歡吃野生動物一直是中國人的一種陋習,2003年的SARS疫情與此有關。
  • 小販當街公然兜售雉雞 森林公安:捕捉販賣違法
    「野雞」被繩子拴著  昨日,周口市民致電大河報稱,有人在沙潁河周口大道橋南頭公然兜售「野雞」。記者暗訪後將此情況通報給周口市森林公安部門,但當民警前去查處時,兜售「野雞」者卻不見了蹤影。對此,森林公安民警表示,「野雞」學名叫雉雞,是河南省重點保護動物,捕捉、販賣均是違法行為。而市民們則為這些「野雞」感到惋惜:「本來它們可以自由自在生活在田野裡,卻慘遭不法分子捕捉殺害,太令人心痛了!」  昨日上午10時許,在熱心市民的指引下,記者在沙潁河周口大道橋南頭找到了兜售「野雞」的攤點。記者看到,這個攤位是臨時的,緊挨著幾家賣魚的攤點。
  • 哇,兜售這麼大的龜是違法買賣野生動物嗎(圖)
    男子兜售的大龜本報8月5日熱線消息(記者 徐麥麗 實習生 李娟)接連幾日,本報熱線多次接到市民打來的電話,反映有人在路邊兜售大龜,要價上千元,市民懷疑有人違法買賣野生保護動物。一位動物專家告訴記者,這種龜叫鱷龜,是一種國外引進的物種,可以養殖和出售。8月1日上午,在勁松路往迎澤東南環橋拐彎的人行道上,記者看到一名身穿藍色上衣的男子手裡拿著一隻大龜,向過往司機兜售,要價1200元,價格還可以再商量。這位男子說,這隻龜是他從附近的河裡撈的,約有十斤重,至於是什麼品種,他也不清楚。
  • 野生動物與新的病毒:為什麼有人要吃野味?
    野生動物與新的病毒:為什麼有人要吃野味?> 2020-04-11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關於新冠病毒來源,有一種說法是亂食野生動物
  • 當野味帶來病毒: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人類自己?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野生動物消費與遊戲《瘟疫公司》。 當野味帶來病毒: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人類自己?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野生動物消費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17年前,SARS自中國華南地區蔓延至全球27個國家,造成8000餘人感染,死亡率高達10%。
  • 野味是剛需?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致歉
    近日,《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引發公眾關注。蛙類養殖委「逆流」發聲新冠肺炎疫情將「野味產業」推上前臺,禁食野生動物的觀點漸成社會主流。但16日,蛙類養殖委微信公號文章《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據悉,該發文組織的全稱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簡稱「蛙類養殖委」),於2019年3月29日在東北林業大學成立。
  • 闢謠:野生動物變「寵物」,致病致命風險不比變「野味」小
    每天守在家裡,看著新聞裡面不斷攀升的數字,想必很多人都在心裡默默的咒罵那些嘴饞「野味」的人。他們的一己之私,再次把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推向了死亡的邊緣。知道痛了,所以都想著努力改正。各種關於嚴懲食用,屠殺,銷售等野生動物的提議不斷的在網上發酵,也有很多人建議以立法的形式遏制吃「野味」的行為。只是,只是僅僅禁止吃「野味」就可以了嗎?
  • 致命野味,非法盜獵和買賣為何屢禁不止?
    多年來,像劉懿丹這樣的志願者四處奔走,與野生動物非法盜獵與售賣作鬥爭。他們認為,在這場危機面前,有關部門應儘快改進野生動物管理制度,打破非法盜獵和買賣屢禁不止的魔咒。面對疫情持續,各項應急管理政策也相繼出臺。1月21日,中國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緊急通知,加強檢驗檢疫力度,竹鼠、獾等野生動物飼養繁育場所封控隔離,禁止轉運販賣。
  • 啥時候了 江蘇無錫這男子還在捕野味 家中查獲黃鼬松鼠等野生動物
    啥時候了江蘇無錫這男子還在捕野味!家中查獲黃鼬、松鼠等野生動物黃鼬、松鼠 無錫宜興男子捕獵野味被刑拘前不久,江蘇無錫宜興警方在一名男子王某的小車庫的冰櫃裡查獲10隻黃鼬和5隻松鼠,還搜查到了71個獵夾。嫌疑人王某被刑拘。
  • ...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個?
    據國內權威專家推測,此次冠狀病毒傳染病,極有可能源自武漢市華南海鮮批發市場,2019年年底,武漢市最先通報的數例冠狀病毒案例,均曾與該海鮮市場有過接觸。1月20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次疫情的源頭主要在武漢當地的海鮮市場,實際上這個海鮮市場裡相當多的不是海鮮,而是「野味」,就是野生動物。
  • 致命野味,非法盜獵和買賣為何屢禁不止?-虎嗅網
    但2020年1月22日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向媒體透露,該局從未向華南海鮮市場頒發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這意味著該市場沒有經營野生動物的資質。「野味販子可以用海鮮市場的名頭打掩護,他們往往會有固定的地下銷售渠道。」
  • 廣州一市場仍存在買賣野生動物!野生蛇售價達150元一斤
    1月29日,有記者在廣州白雲區江村農貿批發市場仍然見到有商家偷偷地出售竹鼠、山雞、蛇等野生動物,在這其中野生蛇更是被叫賣到150元一斤。在該檔口所擺賣的山雞、竹鼠等此前都已被國家列入允許經營的野生動物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