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類是怎樣得到火的?

2020-12-06 模式生活

原始人第一次獲得火一定是個艱辛的過程,碳基生物都能被燒著,所以天生怕火,可人類卻以理性突破了天然的恐懼,在大約200多萬年前的時候就開始採集利用天然火種。

對人類用火的歷史的研究,開源於原始人活動區域附近遺留的古老炭堆,這種證據顯示原始人在200多萬年前就掌握了天然火焰的應用,我國境內發現的元謀人、非洲發現的接近這一時期的猿人,都已經掌握了天然火的應用,原因是找到了炭堆但是未在周圍找到人工生火的工具。在猿人掌握火的應用之前,人類已經掌握了簡單工具的製造和加工,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類智力的演化,這給後來人類採集天然火提供了基礎。人類最初採集天然火的具體過程如何現在已經很難知道,我們可以做一些猜想,在一場山火過後,缺吃少喝的人類冒險進入了燒過的叢林,發現了一些被燒死的動物的遺體,嗯?怎麼這麼香,好像能吃?!原始人認識到了火焰的威力和可能的應用,開始想辦法採集和保存火種,之後的歷史中人類遷徙到哪裡就把火帶到哪裡。

火焰的應用再次促進了人類大腦的發展,一是火焰的應用促進了人類的聚居生活和社會化發展,湊一塊烤火有說有笑的(人類語言史大約也有200萬年,聚居生活需要更高效的交流手段,有意義的音節代替了無意義的吼叫),而聚居生活又增加了人類面對猛獸的能力;二是熟食便於消化,原始人進食的時間也縮短了很多,有更多時間去打獵,營養的充足使得人類的大腦得以有效發展,大腦的發展潛力已經在基因突變中出現了,只是營養的不足一直限制著大腦容積的增長,火的應用補足了這一環。

擁有更高智商的人類開始了超神的進化之旅,自己打磨製造石器,可能也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到了某些石材在碰撞時會產生火化,也認識到摩擦生熱的現象,於是在距今幾十萬年的時候,人類終於學會了自己生火,生火的工具隨身攜帶,人類可以活動的距離更長,在距今十幾萬年的時候現代人類這一支終於出現了,踏破千山險阻從非洲向歐亞大陸進發,所到之處野獸避之不及,被火和工具武裝起來的人類使得遷徙道路上大半大型哺乳動物滅絕了。

採集天然火到自己生火,是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逐漸加深的過程,也是人類鬧容量迅速發展的時期,距今20多萬的早期智人的腦容量就已經達到了現代人類的規模,火的應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而至今人類文明仍是建立在火焰之上,農業、工業、航天,各方各面的動力來源最後都可以歸結於火或者進一步的類似火一樣可以產生高溫的方式。而火對人類文明相當重要,因此在古代人類獲得火種都被列入了神話傳說,西方有普羅米修斯,我國有祝融。

相關焦點

  • 歐洲的原始人類!
    歐洲的原始人類人類在歐洲可能生存了幾百萬年,但是關於這久遠的年代,我們的知識卻不是很肯定的。最近在法國和義大利進行的考古發掘,出土一些石器(石斧),這使人想到,在很早以前歐洲便有人類居住。最初的部落可能來自非洲,因為考古學家發現,非洲在大約350萬年前就已有人類的蹤跡。
  • 人類最終結局到底怎樣?愛因斯坦:人類可能會回到原始社會!
    人類最終結局到底怎樣?愛因斯坦:人類可能會回到原始社會!人在存在的這段時間內,憑藉短短的時間就可以發展到如今的這般模樣,可以說這其中離不開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後,人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
  • 燧人氏「鑽木取火」,取火前的人類如何生存?火的發明帶來了什麼
    鑽木取火前的時代狀況 太古時代的我們祖先,在發明「鑽木取火」前 ——即傳說中的「有巢氏」時代 ——生活的具體情況怎樣,我們已不能正確知道,只能從傳說式的記載和很少的遺物中考知其大概。又因為當時尚未發明用火,許多非煮熟不能下咽的東西,也都未能充作食物。因之,食物的種類和來源都是極其有限的。他們不能常常在一個地區內得到食物的滿足,為著求食,便不能不在地面上到處流浪(《莊子·馬蹄》)。
  • 史前原始人類的生活是怎樣的?考古學家揭開不為人知的秘密
    引言:雖然目前人類發展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但是我們並非完全了解人類的過去。據目前的研究發現人類歷史可以追溯到700萬年前,而在200多萬年前開始出現的「智人」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那麼史前原始人類的生物是怎樣的呢?
  • 原始人類的文明是火種推動的?模仿才是推動文明史背後發展的真相
    △遠古原始人類進化史與傳說相關原始人類的頭腦未經開發,所以他們無論是在任何一方面,多數原始人類猶如「七、歲小孩一般原始人類為了抵抗周圍和自身的安全,他們用了什麼辦法呢?通過學習,逐漸成長起來,保護自身的安全。
  • 中國歷史上的8種最原始的人類,你知道最早的原始人類嗎?
    原標題:中國歷史上的8種最原始的人類,你知道最早的原始人類嗎?是中國的直立人化石,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屬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時代是更新世中期、舊石器時代早期。1964年發現於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命名為「直立人藍田亞種」。
  • 第五集,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
    但是最重要的發現,是地層中有一些灰燼和炭屑,這是藍田人用火的痕跡,會用火、取火,是人類文明最重大的進步。從化石研究上得到的信息說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到25萬年前,還保留著猿的某些特徵,但是手腳分工明確,能打制石器和使用工具,會使用天然火,把樹枝砍成木棒,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憑著最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作著艱苦卓絕的鬥爭,北京人的體貌特徵,與現代人相比,頭蓋骨低平,顱骨的最寬處,靠近耳孔上方。
  • 原始人類為何會突然學會了耕種?
    不過,直到1萬年之前,人類的生活方式仍然非常的原始,人類獲取食物和生活信息的主要方式,都是依靠採集和漁獵活動,野生動植物是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或者我們可以說,原始人類的一切,都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一直到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人類和大自然之間的關係,才重新被書寫,從最初的原始人嘗試著在一小塊土地上播撒下植物的種子,圈起來一小塊土地飼養捕獵到的動物,人類才真正的找到了相對穩定的生活來源。可以說,人類進入農業時代是人類演化過程中裡程碑的成果展現,也是人類文明的基礎。
  • 中國人愛吃,那麼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飲食文化是如何進化的?
    原始人類在經歷的漫長發展演變的過程中由於對抗大自然的力量微薄,生存下去就成了原始人最重要的考驗。而生存下去首先要解決什麼?那就是食物。人類的飲食歷史經歷了一個由生食到熟食再到烹飪的複雜過程。在人類靠血緣群居在一起後就有了簡單的分工,女性靠採集野果而男性捕獲野獸生食維持生計,當時的人們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進入舊石器時代後,原始人掌握了一項對於他們來說跨時代的技術——他們學會了使用火。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38:原始海洋是怎樣形成的
    (4)許多生物(包括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多種威脅。252.原始海洋是怎樣形成的?一般認為,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天空中的水汽與大氣共存一體。隨著地殼的冷卻,大氣的溫度逐漸降低,水汽以塵埃等為凝結核化成水滴並越積越多。空氣對流形成暴雨,最終在地上匯集成巨大的水體,即為原始的海洋。原始的海洋是酸性、缺氧的,後來經過億萬年的演變,才變成大體均勻的鹹水。
  • 從化石到猿猴再到人類,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通過對這些地下文物的整理和研究,人們就逐漸了解了在幾萬年,幾十萬年,以至兒百萬年以前,人類社會是怎樣一步步地發展到現代的。現代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古猿。大約在四五百萬年以前,由於地球上的氣溫突然變冷,降雨量突然變少,使古猿賴以生存的森林的面積也大量地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本來生活於森林之中一些的佔猿不得不大膽地下到地面上來,在草地和低矮的樹叢中生活。
  • 地球最原始生命起源:是什麼?為什麼?怎樣的?
    討論最原始生命起源的基本問題時,生物學和化學之間的界限就不再存在。非生命向生命的過渡是連續的。就像一個連續的色譜,可以在其中指出某些地方是藍色的,某些地方是綠色的,但也有一些地方是藍綠色的,難以完全地確定顏色。當科學家試圖定義生命的起源的是什麼?為什麼?怎樣的?
  • 猿人到智人,勞動是原始人類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因素!
    人類的起源地球上有了人,就開始有了人類社會及其歷史。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第一階段,也稱原始共產主義。大約三千萬年前,從哺乳動物中產生了一種類人猿,即人社會類的祖先。1980年,在我國雲南發現了兩個臘瑪古猿完整的頭蓋骨,為研究人類的起源增添了寶貴的資料。臘瑪古猿開始能直立行走,並能使用現成的樹棍和石塊。同時,它的齒床呈彎弓形,已更近於人類。在臘瑪古猿之後,又經過南方古猿等一系列中間環節,才進化成人類。最早的人類稱為猿人,按時間先後又分為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隨後是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 趣味科普:人類用火的歷史
    考古研究發現,火的使用對人類的發展非常重要,幫助人類祖先熬過漫長的寒冬,並遷徙到更寒冷的地區。火還帶來了人類烹飪方法上的革命,人類可以在食物中獲得更多的熱量和營養,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被火加熱過的食物大分子被破壞,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人類用於咀嚼和消化時消耗的卡路裡更少,食物的利用率得更高,同樣的食物可以養活更多的人類。
  • 我國原始社會起源:170萬年前的雲南,當地猿人就已掌握取火技術
    人類自從出現文明之後,就一邊探索前進,另一邊又開始尋找發展的根源,正是在這一一折一反中才有了現在如此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那麼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希望探索出歷史上本國人類出現的時間和文明的起源,這對於諸多領域至關重要。
  • 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嗎?原始人類時間被重新刷新記錄
    那麼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究竟是什麼?在境內的原始人類的順序究竟是什麼樣的? 隨後,考古學家在山西省的西侯度發現了證明有人類活動的32件石製品,證明了在距今約18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晚期這裡開始有了人類活動的痕跡。當時的人類已經掌握了製造簡單工具、它們開始使用火併且已經懂得如何保存食物了。
  • 趣味科普:人類用火的歷史
    考古研究發現,火的使用對人類的發展非常重要,幫助人類祖先熬過漫長的寒冬,並遷徙到更寒冷的地區。火還帶來了人類烹飪方法上的革命,人類可以在食物中獲得更多的熱量和營養,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被火加熱過的食物大分子被破壞,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人類用於咀嚼和消化時消耗的卡路裡更少,食物的利用率得更高,同樣的食物可以養活更多的人類。
  • 火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
    在踏上食物鏈頂端的路上,使用火可說是邁出了一大步。早在大約80萬年前,就已經有部分人種偶爾會使用火,而到了大約30萬年前,對 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以及智人的祖先來說,用火已是家常便飯。
  • 圖邁:原始人類的革命也太多了
    每種原始人類都號稱是革命性的發現。但是現在還有人會為了這個大驚小怪嗎?很難了,但是現在革命又來了。最新的發現是撒海爾人查德種(Sahelanthropustchadensis),這個生物被宣稱是一個原始人類,人類的祖先,生活在中非查德的撒海爾(Sahel)境內。它的名字中有人類這個詞,這就會讓我們誤以為它一定是像現代人類直系祖先。媒體倒是很快就消化了這個觀點,而且還把它吹得天花亂墜。
  • 科技對人類有哪些影響?-火的出現,對人類產生的意義(二)
    火的發現和使用,是舊石器時代原始的人的一項特別重大的成就。他們便試著取回火種,把燃燒的樹枝帶到山洞裡去,用火作為戰勝寒冷防止野侵襲的武器.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他們還發現了摩擦生火的現象.例如,打擊燧石或石器相碰會產生火花;刮木、鑽木時會生熱,甚至冒煙起火.經過若干萬年的摸索、嘗試,他們終於實踐中掌握了打擊、磨、鑽等人工取火的方法.這些,他們就從利用自然過渡到人工取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