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未來會怎樣?也許能從這部1997年的電影中獲得些啟示

2020-12-02 北晚新視覺網

昨天,有一則科技新聞讓人們真實地感受到了害怕。

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CCR5基因經過人為修改,出生後「即對HIV病毒免疫」。

當天下午,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表示已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晚上國家衛健委也就此事做出回應:我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伴著兩個無辜的嬰兒降生,基因編輯時代到來了,這怎麼看怎麼像災難片的片頭。賀建奎等以科學探索和人類福祉為名,不顧後果拿人實驗,這跟《毒液》裡面走火入魔的生物公司老闆有什麼區別?

「露露」和「娜娜」既已出生成為生命,其誕生程序可能存在生物醫學倫理審查的瑕疵,不合法的「毒樹之果」要不要銷毀?如果孩子未來出了遺傳缺陷,為了防止他們被「修正」了的基因混入人類基因池,是不是要剝奪其生育權?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人倫困境。

先不說「露露」和「娜娜」以後是否真的可以對愛滋病免疫,是否會出現其他缺陷,當基因改良工程開始,生命因金錢而產生「優劣」差別,隨著基因編輯的種類越來越多,有錢人或許可以改良後代的更多基因:不生病,長得高,大眼睛……而沒錢的人自出生就是劣等的,這個世界的人類,就變成了兩個物種。

有一部1997年的經典科幻電影,就揭示了基因工程造成人類「生而不平等」的後果。

這部電影叫《GATTACA》,中文譯名為《千鈞一髮》。實際上原名更有深意,因為ACTG是DNA的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的縮寫。

在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優生這一概念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化為現實進入了人類的生活。本片以基因工程取得巨大進步為背景,想像出未來的一種新「優生」:每一個人的命運自出生那一刻起便被註定,無論是未來的身高、智商、患病概率、壽命,都被事無巨細地記錄在案。

人們幾乎全部採用試管嬰兒的方式「孕育」下一代新生命:他們將精子、卵子交由醫生檢測篩選出其中最優良的兩個,並對有可能導致患病的基因進行「修飾」。想生出一個「天之驕子」,只需要醫生技藝足夠高超,父母原本基因優良,再加上投入大把的金錢。

影片的主人公文森特(伊桑·霍克飾)是經兩性孕育、自然生產的「瑕疵人」。在基因檢測報告中,他是不合格的,醫生認為他有99%的機率會在30.2歲前因心臟衰竭而死。

他的父母感覺好像生出了一個「錯誤」,對他十分不滿意,於是又生下了集合父母所有優良基因並經過進一步修飾的弟弟安東,並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安東。

然而正是文森特這個被判定人類進化史的不合格產品,小時候與「合格而優秀」的弟弟比賽遊泳,卻完勝了對方,只因在他心中從未想過回頭上岸。

在這個世界裡,基因歧視成為所有行業的潛規則,找工作時面試者在等候區留下的一根毛髮或一點兒皮屑,就已洩露了所有的個人信息和生命密碼。基因「低劣」的文森特註定找不到好工作,成為了一名清潔工。

基因優劣,天然地劃分了社會的階層。它寫在每個人的血液裡,一輩子也改不了。

可是文森特總是仰望星空,他心裡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做太空人。鋌而走險的文森特來到「身份黑市交易市場」,認識了太空中心的傑羅姆(裘·德洛飾),他基因優良,但在遭遇一次車禍後半身癱瘓。傑羅姆將基因借給文森特,文森特則為傑羅姆提供生活開銷。

傑羅姆整日隱藏在房間中為文森特準備「基因物品」。文森特則從著裝到髮型都按照傑羅姆的風格來做,不惜整容,還因為身高低了幾公分而不得不打斷腿骨實現增高。他每天認真搓掉身上的皮屑,吹乾淨身上的毛髮,同時攜帶指血囊以每天「刷卡」進門,甚至隨身戴上傑羅姆的尿液和血液樣本來應對檢查。

直距離文森特升空只有不到一周時間,太空中心發生了命案,文森特不小心掉落的一點毛髮被搜集到,人們開始懷疑他的真實身份……

影片中,傑羅姆生來就是一個基因極為完美的「合格人」,父母、社會對他的期望就是必須傑出。因此當他在遊泳大賽中獲得銀牌的時候,他無法原諒自己的失敗,極端地選擇了自殺,所謂的車禍正是他自殺的結果。這個時候他遇上了文森特,賣出自己的身份換取酒精麻痺自己。然而漸漸地,在角色的互換中他將自己的生命和文森特的生命合二為一,擁有了同一個夢想。

令人感動的是,檢測尿液樣本的醫生其實早早識破了文森特的身份但並未拆穿他,同樣有患心臟病風險的女同事也沒有去舉報文森特。在冰冷、基因數據為王的未來時代,在人性的溫暖和文森特的堅強抗爭下,他最終乘坐火箭飛上了太空。

回到現實世界中,我們都不希望那個以基因優劣判定人生的時代到來。

「我相信這能幫到他們的家庭和孩子,」在接受採訪時,宣布「基因編輯嬰兒」降生的研究者賀建奎說如果實驗產生了意外的副作用或傷害,「我會感到和他們同樣的痛苦,我本人會負起責任。」

可是,你真的能負起這麼大的責任麼?

在實驗中誕生的嬰兒,可能因缺陷早夭;幸運的話她們能存活,但一輩子都要生活在聚光燈下和人們恐慌的眼神下……

中國科學家聯合聲明:

「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準確性及其帶來的脫靶效應科學界內部爭議很大,在得到大家嚴格進一步檢驗之前直接進行人胚胎改造並試圖產生嬰兒的任何嘗試都存在巨大風險。 而科學上此項技術早就可以做,沒有任何創新及科學價值,但是全球的生物醫學科學家們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為脫靶的不確定性、其他巨大風險以及更重要的倫理及其長遠而深刻的社會影響。」

目前,中國科學家已聯合聲明呼籲全面調查處理此事,因為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可能還有一線機會在不可挽回前,關上它。

來源:藝綻

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降生,這部1997年的電影預言了恐怖的後果
    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CCR5基因經過人為修改,出生後「即對HIV病毒免疫」。有一部1997年的經典科幻電影,就揭示了基因工程造成人類「生而不平等」的後果。
  • 基因編輯嬰兒?20年前這部電影就給了警告!
    從昨天下午一直到今天,整個網上都為一個新聞炸開了鍋——一對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經過基因編輯的他們,將可能天然抵禦愛滋病。消息出來後,輿論譁然。《千鈞一髮》比起《千鈞一髮》這個現在更通用的譯名,這部電影的另一個譯名其實更加準確——《變種異煞》。
  • 細思恐極的「基因編輯嬰兒」實驗,打開了我合不上的腦洞...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 就是通過修改基因來抵抗某些疾病。也就是說,基因編輯的嬰兒,是按照科學家意願刪除了某些人類身體缺陷的產物,也就是基因該改良人。通俗點說就是,這兩個女嬰因為基因被改變擁有了抵禦愛滋病的抗體,但她們有可能會感染其他疾病而無法治癒或者因基因改變而產生各種無法預測的結果。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她們獲得了某些免疫力,可是把兩個活生生的人像白老鼠一樣去做臨床實驗是不是太殘忍了?倫理上過得去嗎??
  • 「基因編輯嬰兒」有多可怕?想想這三個問題
    「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夕,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了震撼性的大消息: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基因編輯嬰兒」於 11 月在中國誕生。其中一個嬰兒的基因被成功編輯,生來就可以免疫愛滋病病毒。  網際網路和生物學界立刻炸了鍋,主流意見是一面倒猛懟。  基因編輯技術並不新鮮,之所以沒有用於人類,是因為安全性和倫理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解決。
  • 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超級人類是否會出現在未來?
    什麼是基因編輯?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而CRISPR/Cas9技術自問世以來,就有著其它基因編輯技術無可比擬的優勢,技術不斷改進後,更被認為能夠在活細胞中最有效、最便捷地「編輯」任何基因。而此次就對一對嬰兒的基因進行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起跑線" 會越來越早嗎?
    在科幻作家筆下,人造人,基因人,仿生人等早已多次出現,也在不斷思考人類進化殿堂的哲學問題;讓人始料不及不及的是,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的情節很快在現實中出現,而且出現在中國。銀翼殺手2049 的劇照來自深圳的賀建奎團隊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
    · 基因編輯嬰兒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 12 月 3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在官方網站曝光了賀建奎基因編輯研究論文手稿的部分片段。
  • 人類基因改造是福是禍?或許在這部電影中你會找到答案
    今天,2018年11月26日,團爸想給大家推薦一部科幻電影《千鈞一髮》(GATAACA)。基因改造過的孩子毫無缺點,儼然是世界上的一等公民。而電影的男主角文森特(由伊桑霍克扮演)就沒有那麼好運,他是一名未經基因改造的正常人類——即基因存在瑕疵的人。他從小就體弱多病——心臟脆弱,可能只有30年的壽命。
  • 基因編輯,是未來,還是災難?
    前言: 2018年11月26日,兩名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震驚了世界,這場「基因編輯嬰兒試驗」引發了科學界的集體質疑和譴責。賀建奎,也隨之變成2018年最具爭議性的科學人物。基因編輯,是未來,還是災難?
  • 陳根:「定製嬰兒」以後,基因編輯怎麼樣了?
    單鹼基基因編輯開啟了精準基因編輯的大門,也被《科學》雜誌評選為2017年年度突破之一。這4篇論文中開發的雙鹼基基因編輯工具具有相似的結構,能對臨近的CA鹼基同時進行CA→TG的鹼基替換,實現雙鹼基基因編輯,且該工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對人類遺傳疾病的治療及動植物基因編輯
  • 基因編輯與人類改進,劉慈欣給法學家的啟示
    陳頎指出了進一步探討的方向:首先,現有基因編輯的法哲學爭論在很大程度上都忽略了基因編輯的實踐「奇點」時刻產生的後果:無論個體增強還是生物武器層面的基因技術應用,都無可避免陷入「先發制人,後發者制於人」的「囚徒困境」。其次,這些理論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未來法學」的視野,甚少思考當地球和人類出現整體的生存危機時,基因編輯會發揮何種作用。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別讓「超級人類」擔憂成真
    「基因編輯嬰兒實驗」違反學術倫理早在我國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中,就明確指出利用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單性複製技術或遺傳修飾獲得的囊胚,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同時任何人也不得將前款中獲得的已用於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動物的生殖系統。
  • 基因編輯嬰兒「死灰復燃」?科學家開始編輯人類卵子中致聾基因
    Denis Rebrikov發表在Nature上的聲明「基因編輯狂魔」——Denis Rebrikov2019年6月份,俄羅斯分子生物學家Denis Rebrikov在發給Nature雜誌社的一篇聲明中表示,他正在考慮將基因編輯的胚胎植入女性體內,如果他能在年底前獲得批准的話
  • 追問「世界首例愛滋病免疫基因編輯嬰兒」
    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利用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單性複製技術或遺傳修飾獲得的囊胚,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2. 不得將前款中獲得的已用於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動物的生殖系統。以下是賀建奎在 2017 年發布的文章《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尚待解決》的部分截圖。
  • 「基因編輯嬰兒」出現後,設計一個「完美嬰兒」離我們還有多遠?| 熱點
    這一次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雖然各種意義上都很糟糕,但還遠遠沒到科幻裡「設計嬰兒」的程度。基因編輯的種類很多,有一種常用的分類方式是這樣的:首先看你是在治療疾病還是強化特性,然後看你是在處理種質細胞還是體細胞。目前已經廣泛使用的基因療法,是治療體細胞裡的疾病。
  • 能讓人更強大的「基因嬰兒」,2年過後,為何遭到強烈反對?
    能讓人更強大的「基因嬰兒」,2年過後,為何遭到強烈反對?我們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讓孩子出生的時候,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健康康的。可是即使在懷胎10月的過程中及時進行產檢,也會有一些意外發生,有很多疾病是產檢無法預測的,尤其是一些遺傳性的疾病,即使可以檢查出來,我們也無可奈何。基因編輯嬰兒技術在2018年一項叫做基因嬰兒編輯的技術橫空出世,它的出現讓很多父母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時科學家認為這項技術在出現之後也會讓人體變得更為強大,那麼現在這項技術發展到哪一個階段了呢?
  • 怎樣對兩個基因編輯嬰兒負責?賀建奎依舊有4個問題無法回答
    有一組成功了,露露和娜娜已經健康出生,檢測之後發現結果符合預期,兩個基因序列得到預期效果的改善,在出生後的嬰兒DNA中檢測時,有一個可能的脫靶,但脫靶位置在非編碼區,而且離基因很遠,也不在有作用的元件上,之前發現過這個問題,也告訴過嬰兒的父母。
  • 「基因編輯嬰兒」 案宣判!賀建奎一審獲刑三年,罰款 300 萬
    根據法院審理查明的信息,2016 年以來,曾經擔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的賀建奎得知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可獲得商業利益,即與廣東省某醫療機構張仁禮、深圳市某醫療機構覃金洲共謀,在明知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和醫學倫理的情況下,仍以通過編輯人類胚胎 CCR5 基因可以生育免疫愛滋病的嬰兒為名,將安全性、有效性未經嚴格驗證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用於輔助生殖醫療。
  • 「基因編輯嬰兒」案,判了!生下的雙胞胎女嬰該怎麼生存?
    我們來回憶一下整個事件:2018年11月26日,微博頭條新聞發布了【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由科學家賀建奎主導的「基因編輯嬰兒項目」,在至少7對夫婦的受精卵上修改了一個名叫CCR5的基因,使其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並且其中一對夫婦的雙胞胎嬰兒已在中國誕生,取名露露和娜娜。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軒然大波……
    賀建奎 資料圖 報導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消息一出,當事多方出面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形成輿論關注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