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20年前這部電影就給了警告!

2021-01-21 電影通緝令

從昨天下午一直到今天,整個網上都為一個新聞炸開了鍋——


一對基因編輯嬰兒中國誕生,經過基因編輯的他們,將可能天然抵禦愛滋病


消息出來後,輿論譁然。


自然有人高聲叫好的,認為科技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人類從此正朝著免疫一切疾病的康莊大道前行。


但更多人對此則表達了深刻的憂慮,潘多拉的魔盒已經被打開,而打開它的人甚至都不清楚自己做了什麼。


昨天新聞出來不久之後,就有100多位科學家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表示強烈譴責這次基因編輯。


為什麼那麼多人對此事如此憂心忡忡?


基因編輯究竟對人類而言意味著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部20年前的經典科幻片,可能做了最好的詮釋。


《千鈞一髮》



比起《千鈞一髮》這個現在更通用的譯名,這部電影的另一個譯名其實更加準確——《變種異煞》。


所謂的「變種異煞」,正是經過基因編輯而生的新人類,或者我們可以換一種更好理解的說法——「轉基因人類」



在《變種異煞》所描寫的未來世界,人類已經掌握了極其完備的基因技術,能夠在嬰兒出生之前,就通過基因的選擇,讓他/她免疫一切疾病。


簡單點說,基因編輯技術的未來,就是電影裡所表現的圖景。


到那個時候,不但是愛滋病,大大小小的疾病人類都可以免疫。而且遠不止如此,通過更優化的基因選擇,人類可以擁有更強壯的體魄,更漂亮的外表,就連近視這樣的問題,也可以早早在出生之前一勞永逸地杜絕。


簡單地說,人類在生理上,將越來越趨向完美。



看到這些,可能有人會說,那很好呀,科技的發展不就應該像這樣為人類造福嗎?


的確,科技的目的就是為我們帶來福祉,但是,它也會帶來問題,而且是很多我們可能意想不到的問題。


那麼,完美基因會給人類帶來什麼?


首先就是歧視。


《變種異煞》裡伊桑·霍克飾演的主人公文森,就是一個典型的被歧視者,因為他出生時沒有被基因技術優化,因為他身上帶有某種天生的缺陷。



但是他所在的社會,尤其是他所嚮往的太空公司這樣的高層社會,幾乎每個人都是天生就攜帶了完美基因,是理所當然的「高級人類」。而像文森特這樣的「原始人類」,是不被認為能和他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我們一直所說的「人人生而平等」,到那個時候將萬劫不復,基因的不平等,將是最根本的不平等。



基因技術帶來的種種好處,不難想見,屆時也必然會由社會上最有錢有勢的那一批人優先享用。


基因技術可以免疫疾病時,權貴們會優先遠離疾病的困擾;基因技術可以延長壽命時,富豪們將優先長命百歲......


用不了多久,擁有先進基因的那個群體,就會形成一個極其牢固且封閉的階級,而普通人則幾乎不可能再有什麼跨越這個階級的跳板,如果有,唯一的可能就是——通婚。


到那個時候,可能大部分未被基因改造的普通人,都會把每一個攜帶完美基因的「轉基因人類」,視為自己夢寐以求的配偶。但是,又有幾個「轉基因人類」會甘願讓自己的後代重新攜帶那麼多缺陷呢?


這種歧視是與生俱來的,而且甚至不可能被逆轉。它所導致的階級分化和對立,也會比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種情況都嚴峻得多。



另一種深切的危機,則是人類靈魂的凋敝。


像《變種異煞》裡描寫的那樣,當人類已經大面積地實現了基因優化之後,那些擁有了「完美基因」的人,仿佛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是贏家。


他不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實現想做的一切。


就比如裘德·洛飾演的傑羅姆,一個天生的冠軍,但是當一次意外剝奪了他的雙腿之後,他其實是一個純粹的廢人。



文森特恰好是他的反面,他的基因有天然的缺陷,但是他因此擁有一顆比「轉基因人類」更頑強、努力的心。


《變種異煞》之所以如此讓人感動,就在於文森特用自己的種種努力,彌補了他身體上的天然不足。如果說基因技術可以改造人的身體,但卻永遠不可能改造人的精神。而人類的本質,依然是精神。


如果人類從骨子裡都不再渴望進步,完美的身體,可能就意味著終點。



令人更加憂慮的一點還在於,像基因技術這樣全新意義上的科技,最終會帶來什麼,我們可能現在還一無所知。它的種種結果,也許需要多年以後人類才能逐漸看明白。


基因的改造,在過去屬於「上帝」的工作,當這件事可以被人類自己接手以後,會產生怎樣的倫理困境,遠非三兩句話可以說清。



就以昨天誕生的這對基因編輯嬰兒為例。


現在一個可能的現實是,他們可能擁有了愛滋病的天生免疫力,但同時他們還很可能因此對另外一些疾病的免疫力大幅降低。換句話說,他們被改造後的基因,有優化的部分,也有更脆弱的部分。


那麼有朝一日,當這兩個孩子必不可少地與人結婚生子,這樣的基因逐漸混入整個人類社會時,將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們現在完全無法估量。


這也就是這次實驗飽受科學界譴責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它罔顧人類社會的倫理。


像基因技術、生物技術(比如克隆)這樣的革命性科技,都有可能帶來全新的倫理觀,在我們認清這種新的倫理觀之前,輕率地在人類身上進行這樣的實驗,都極其不負責任。


這也是為什麼克隆技術早已成型,但我們最多只允許在動物身上進行實驗。


像基因編輯這樣程度的實驗,其實也早就可以做,之所以一直不做,就是無法評估它可能帶來的種種風險。


不經過完善的倫理評估直接在人體開展這類實驗的行為,簡直就像是《毒液》裡那個瘋狂的反派的行徑。


這一點,相信很多人已經開始意識到了,而且國家也開始關注這一事件,希望它會有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


這次事件應該帶給我們的警示,很多我們以為只有科幻片中才有的事情,正在一點點變成現實。


人工智慧、克隆技術、生物技術、基因技術,等等,都會逐漸實現。


不要忘記,有太多優秀的科幻片,其實都是在提醒我們——不要一味迷信科技,要對它保持警惕。


在它們給人類帶來新的體驗和福祉的同時,也可能伴隨著種種出乎預料的災難。


人類的每一次重大科技進步,都像是在修建那座通往天堂的「巴別塔」


天堂的願景很美,但是「巴別塔」卻可能終究會倒掉。


然而,這對在中國出生的嬰兒將來等待他們的是什麼?我們所有人都不知道。



相關焦點

  • 早在20年前,這部電影就已對我們發出了警告
    2018年11月,原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通過修改基因的方式,「創造」了一對可天然抵禦HIV的雙胞胎嬰兒,引起軒然大波。這一事件,又被稱作「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在這項瘋狂實驗中,賀建奎團隊嚴重破壞了科學應有的倫理程序,遭到業界專家學者一致譴責,最終受到法律嚴懲。
  • 「基因編輯嬰兒」降生,這部1997年的電影預言了恐怖的後果
    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CCR5基因經過人為修改,出生後「即對HIV病毒免疫」。△科技日報四問伴著兩個無辜的嬰兒降生,基因編輯時代到來了,這怎麼看怎麼像災難片的片頭。
  • 基因編輯嬰兒未來會怎樣?也許能從這部1997年的電影中獲得些啟示
    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CCR5基因經過人為修改,出生後「即對HIV病毒免疫」。當天下午,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表示已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
  • 基因編輯嬰兒案後續:中國判處參與基因編輯嬰兒的研究人員有罪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一名中國科學家因聲稱自己製造了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而引發了一場道德辯論,本周一,他因為自己的研究被判處三年監禁。 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賀建奎因無證行醫被深圳一家法院判處罰款人民幣300萬元(合43萬美元)。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 外媒:或影響整個基因庫
    (原標題:「基因編輯嬰兒」激起千層浪 海外媒體:或影響整個基因庫)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海外媒體稱,北京下令對一名中國科學家宣稱實施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展開調查。此事將是突破性的醫學首創,但招致各方猛烈抨擊。
  • "基因編輯嬰兒"被明令禁止 律師:或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
    「基因編輯嬰兒」持續引發熱議,科學界、醫學界、法學界對此行為提出質疑。據央視報導,科技部回應此事表示,如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那麼,賀建奎團隊將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已出生的孩子該何去何從?
  • 中國誕生首個基因編輯嬰兒!122名科學家聯名譴責...
    因為利用CRISPR/Cas9技術進行基因編輯,在生物醫學領域已經被用爛了,在技術上,不難實現。但讓一個活生生的嬰兒降生,卻需要莫大的勇氣。在世界科學競賽中,我們一直在追趕別人,時刻渴望跑在世界前列。但這樣的「世界前列」——用基因編輯技術改造嬰兒,讓她們天生免疫愛滋病——很不幸的是,卻不是一件好事。
  • 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超級人類是否會出現在未來?
    來自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賀建奎團隊,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日突然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經於 11 月在中國健康誕生。什麼是基因編輯?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而CRISPR/Cas9技術自問世以來,就有著其它基因編輯技術無可比擬的優勢,技術不斷改進後,更被認為能夠在活細胞中最有效、最便捷地「編輯」任何基因。而此次就對一對嬰兒的基因進行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基因編輯嬰兒」有多可怕?想想這三個問題
    「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夕,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了震撼性的大消息: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基因編輯嬰兒」於 11 月在中國誕生。其中一個嬰兒的基因被成功編輯,生來就可以免疫愛滋病病毒。  網際網路和生物學界立刻炸了鍋,主流意見是一面倒猛懟。  基因編輯技術並不新鮮,之所以沒有用於人類,是因為安全性和倫理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解決。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軒然大波……
    11月26日,一篇名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引發軒然大波。
  •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
    · 基因編輯嬰兒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 12 月 3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在官方網站曝光了賀建奎基因編輯研究論文手稿的部分片段。
  • 聚焦「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被告人為何要製造「基因編輯嬰兒」?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事引起中國醫學與科研界的普遍震驚與強烈譴責。廣東省立即成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展開調查。2019年7月31日,南山區人民檢察院向南山區法院提起公訴。
  • 兩位基因編輯技術開拓者針對「基因編輯嬰兒」 發聲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針對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兩位開拓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詹妮弗·杜德納和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學家張鋒,於26日先後發表聲明。
  • 法學專家: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涉嫌違反多項醫療法規
    基因編輯不是一項新技術,但「基因編輯嬰兒」的出生,卻震驚了業界內外。11月26日,有報導稱「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該報導稱,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陳根:「定製嬰兒」以後,基因編輯怎麼樣了?
    單鹼基基因編輯開啟了精準基因編輯的大門,也被《科學》雜誌評選為2017年年度突破之一。直到2018 年 11 月,一則轟動全球科學界的核彈級新聞被報導出來——「中國南方科技大學教授賀建奎使用了基因編輯技術,讓一對愛滋病免疫的雙胞胎嬰兒成功出生
  • 科技部:「基因編輯嬰兒」被明令禁止
    圖/視覺中國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志願者知情同意書顯示項目經費來自南科大■ 「『基因編輯嬰兒』引爭議 廣東啟動調查」追蹤昨日上午,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召開,因「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並將在此會議上公布試驗數據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並未現身。
  • 科技部: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科技部表示,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此外,超130名愛滋病研究人士發出聯名信進行堅決反對。11月26日,深圳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於11月在中國誕生,她們在受精卵時期,CCR5基因經過基因編輯,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事件披露後,122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譴責。
  • 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詳情曝光 基因編輯嬰兒是什麼?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白巖松:科學它是雙刃劍
    央視網消息:在跨年的熱鬧氛圍當中,有一個新聞被大家多少有些忽略,12月30號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同其他2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
  • 細思恐極的「基因編輯嬰兒」實驗,打開了我合不上的腦洞...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 就是通過修改基因來抵抗某些疾病。也就是說,基因編輯的嬰兒,是按照科學家意願刪除了某些人類身體缺陷的產物,也就是基因該改良人。用上帝視角賀建奎的話說,他是為了幫助有愛滋病的父母生出健康的寶寶↓↓↓為什麼「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一出來就引起全世界的轟動並引發國內各界人士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