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臣範成大,如何得到孝宗信任,輔佐皇帝發展國家

2021-01-15 土豆說

範成大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在紹興二十四年,他就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朝堂為官,先後擔任過禮部員外郎,崇政殿說書等官職。後來他被外放到地方為官,在那期間積極採取措施改革地方落後面貌,取得一定的成效,之後被調回京城。

公元1170年,他曾經作為使臣出使金朝,想要金朝方面歸還北宋諸位皇帝安息的地方,並重新規定國書禮儀。面對這個旁人都很為難的任務,他欣然接受,並沒有受到侮辱成功返回。憑藉著多年來的功績,他逐漸得到了升遷,擔任參知政事一職之後,又相繼管理過建康等地,均建立了不朽的政績。除了政治家之外,他還有一個身份便是文學家。

在文學創作方面他也極其有名,他繼承了白居易等人現實主義精神,並融會自己想法,自成一家,其作品極大程度的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具有很高的文學意義。楊萬裡曾言:知政幾二十人,求天下之所謂正臣,如公才一二輩。

範成大出生在蘇州,他年幼時期便極為聰明,在12歲的時候就已經就熟讀中國通史,從14歲開始就獨自創作。公元1167年,範成大被朝廷起用,最開始被任命為地方官,前往管理處州。憑藉著突出的表現,在第二年便得到機會入朝覲見皇帝。他誠懇的向宋孝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為現在國庫空虛,應該加大措施發展經濟,宋孝宗也給予採納。

後來被任命為禮部員外郎,兼任國史院編修官。在這期間,朝廷規定用絹來統計掌握的數量,估價低但定罪卻非常嚴格。範成大就上奏皇帝說,和平時期每匹絹的價格不到1000元,而估價卻超過了幾倍,現在絹的價格實在過於昂貴,比原本的價格翻了一倍不止。宋孝宗聽完之後十分驚訝,就根據他的建議,重新調整了絹的價格,從而減輕了刑罰。

眾所周知的在宋孝宗統治時期,他曾一手發動了隆興北伐,但這次戰爭的結果以宋朝方面失敗告終,因此雙方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隆興合議。但是在與金國籤訂隆興合議的時候,雙方忘了協商有關國書的禮儀,對此宋孝宗十分後悔。

公元1170年,宋孝宗就任命範成大為左太中大夫,讓他充當宋朝方面的使臣,前往金國向金朝方面索要北宋諸位皇帝安葬的地方,並重新商量國書的禮儀。範成大他想將陵寢的事情寫入議和書中,但宋孝宗卻不允許。在他臨行之前,宋孝宗也十分苦惱,認為是自己害了範成大。

在當時,主戰派都有一戰中的失敗而受到了牽連,而那些主和派也不願意出使金朝,但範成大卻絲毫不畏懼,欣然接受了皇帝的任務。好在金國負責迎接範成大的使者早就聽說過範成大的名聲,並在迎接他的時候戴著帽子來表示自己的尊敬,最終範成大通過自己的努力保全氣節而歸。

淳熙二年,範成大受任為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前往管理成都。在路途中,他曾經向著皇帝說:"在外吐蕃多次侵犯黎州,而這些人狡猾多變,看不起中國人,我覺得應該加強訓練軍隊,修築工事基地還要對士兵灌輸作戰的方法,提高士兵戰鬥力,但這樣沒有金錢是行不通的。"於是宋孝宗就撥了40萬兩白銀給範成大。

等到範成大到任之後,他便重新對黎州的周圍進行了考察。他覺得黎州地處西南邊境要地,應該增加士兵巡守,並請求設置新的職位。而在吐蕃入侵的線路上,應該修建柵欄派遣軍隊駐守。

除此之外,他還使用計謀使得團結的蠻人關係開始破裂,最後竟然兵不血刃的俘獲對方首領。在過去,四川邊境有許多士兵都是民間勇士自發組成的,卻被朝廷官員所私自任用,範成大極力阻止,他就將其中那些可用的人才全部招於自己麾下,發揮他們的長處。

趙惇曾這樣評價範成大:卿以文章德行,師表縉紳,受知聖父,致位丞弼,均佚方面,乃心王室,於天下事,講之熟矣。或許在後世許多人的眼中,範成大只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創作者而已,很少的人知道他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政治方面,他極力輔佐在皇帝身邊,為國家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國家不可或缺的棟梁之材。

參考資料

《堯山堂外紀·卷六十·宋》

《宋史新編·卷一百四十三·列傳八十五》

相關焦點

  • 微典故|安於一隅:上疏震動皇帝的南宋草根,賜官他卻跑了
    文 / 杜豆豆南宋孝宗皇帝時有位讀書人,34歲時以草根兒身份,直接給皇帝上書,勸皇帝北向抗金,不可苟安於東南一隅。膽子不小吧?想想看,前有嶽飛被莫須有,當世又有辛棄疾被貶官,這樣的局勢,這位草根兒還敢妄言,這不是拿雞蛋往石頭上磕嗎?
  • 南宋四大詩人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詩詞風格等簡介分析
    南宋四大詩人,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是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四位詩人的合稱。他們擺脫了當時"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了一批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在當時影響很大,呈現了宋代詩歌第二個繁榮時期。
  • 清朝稱得上治世能臣的名臣,只有這四位,其餘都不值一提
    陳廷敬是個精明幹練的能臣,也是個清官和德官;陳廷敬輔佐康熙帝五十餘年,政績卓著,歷任工、吏、戶、刑四部尚書,最終升至文淵閣大學士,成為一代名相。  康熙朝的重臣大多不能善始善終,如明珠被罷官、索額圖被圈禁至死、高士奇被貶等等!唯有陳廷敬身居高位,卻始終屹立不倒,有如漢朝的陳平一樣,始終備受皇帝信任和倚重。康熙帝稱讚他: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 科學網—範成大的蝴蝶生活史記錄
    ■張叔勇 文/ 攝 談到蝴蝶詩詞文化中的科學元素,有一首詩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忽略掉的,這便是範成大 範成大是南宋時期著名詩人,他與當時的陸遊、楊萬裡、尤袤一起被後世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範成大曾經做過兩個月的參知政事(副宰相),也曾作為使節到金朝去談判國事,其間抗爭不屈,幾乎被殺。他在出使途中所作七十二首絕句,充滿愛國感情,不僅是詩人自己的見聞記錄,也具有很大的史料價值。
  • 宋朝時有個無能大臣,氣得皇帝對天起誓,「寧可亡國,不用此人」
    靖康之恥於是宋朝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南宋,康王趙構帶著大家一起逃跑,跑到臨安(杭州),在那裡重建了都城。整個南宋,最想的就打過黃河,收復失地。北宋一直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後代統治,南宋則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子孫統治,兩帝後代更替統治一個國家,這在歷史上還是頭一回。
  • 讀範成大《車遙遙篇》,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南宋·范成大《車遙遙篇》車遙遙,馬憧憧。君遊東山東復東,安得奮飛逐西風。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月暫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復,三五共盈盈。車粼粼,馬蕭蕭,路途遙遙,人影杏杳。你已縱馬遊歷東山,你說要追逐著西風往那東面。
  • 崖山海戰讓人落淚一幕,千員「潛水員」喪命,只為南宋7歲小皇帝
    宋德佑二年,元軍越過江南,攻破南宋首都臨安,兩個十歲以下的皇子,趙昺,僥倖逃出虎口,在大臣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等護送下,逃到福建。隨後元軍緊跟而來,南宋皇帝被迫先後逃到泉州、廣東等地避難,在惶惶不可終日中東躲西藏,又意外病逝,只剩皇子趙昺成為南宋最後的希望,史稱宋少帝。
  • 一生只有一個伴侶的皇帝,竟然還能做發明,現代每個人都需要
    明朝276年,共傳了16位皇帝。在16位皇帝中,大多數帝王相對平庸,但並不缺少明君。說到明君,明朝的皇帝孝宗就不得不提起他來。明代孝宗,名字朱祐樘,年代弘治,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 孝宗皇帝仁慈。他非常聰明,節儉。
  • 眼光有稜 背胛有負:陳亮眼中的辛棄疾和南宋風雲
    隆興元年(1163年),孝宗即位,這應該說是南宋抗金意志比較堅決的皇帝,任用主戰派張浚、虞允文等人,為嶽飛平反,並做出南宋歷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北伐。可惜由於宋軍內部秦檜餘黨掣肘,北伐失利,已退位為太上皇的宋高宗阻止孝宗對金採取強硬態度,結果次年訂約,割海、泗、唐、鄧四州給金,南宋換來的僅僅是將原來的「君臣之國」的名分改為「叔侄之國」,金為叔,宋為侄,每年納貢給金的銀、絹在以往基礎上減十萬。此時,主戰派重要人物張浚、虞允文已相繼去世,朝廷內部主和派再一次壓倒主戰派,年僅22歲的陳亮堅決反對這種辱國失地的投降主義。
  • 清朝和金國同屬於一個民族,可乾隆皇帝為何認定南宋是正統?
    但是到了南宋時期,由於中原淪陷,宋室偏安,南宋時期的文人就更加喜歡蜀漢,並且隨著《三國演義》的興起,後世對於三國的正統觀開始發生改變,民間普遍將蜀漢視為正統,而將曹魏看做亂臣賊子。與三國時期的蜀漢一樣,南宋也是一個偏安王朝,並且南宋還曾向金國稱臣,在南宋滅亡之後,元代對於遼國、金國、宋國的正統之爭就一直爭論不休。
  • 南宋黃裳《天文圖》
    為最早的二十八宿天文圖,出生於南宋的劍閣人黃裳被英國人稱為「著名天文科學家」 裝裱後的《天文圖》碑刻拓片 說起廣元的歷史名人,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武則天、李榕之外,還有著名天文學家黃裳。
  •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一生飄搖,卻為何評價不高?
    如何評價宋高宗趙構?這麼說吧,把趙構放在開國皇帝裡,倒數是肯定的,但放在四百多人裡,前一百名估計是有的,我不論人品,因為跟帝王講人品,那麼朱棣能排進倒數。我也不想洗白,但盲目地黑一個人真的很沒意思。首先,罵趙構殺嶽飛的人,一般沒有意識到,為什麼會有嶽飛這個人呢?
  • 黃寬重:人際關係與南宋士人的生前身後名
    臺灣長庚大學宋史學者黃寬重先生「習史近五十年」,尤「眷戀南宋」,2019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其新著《藝文中的政治:南宋士大夫的文化活動與人際關係》,這本書南宋時代士大夫的仕宦、文學交流、人際交往為議題,討論了他們的文學作品即人際關係中所反映出的士人的文化生活、南宋一朝之政治發展和社會文化。
  •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歷來對他評價都不高,主要是才能不匹配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歷來對他評價都不高,主要是才能不匹配高宗恭儉仁厚,以之繼體守文則有餘,以之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宋史》▲趙構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開始,一共有過400多個皇帝,這些皇帝也是形形色色,相比於清朝和明朝來講,宋朝不知道是因為時代久遠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感覺大眾相比於明清兩代甚至是更遠一些的唐朝都要更陌生一些,很多人知道宋朝名將嶽飛,但是對殺了他的皇帝趙構卻不太了解。
  • 北宋名臣蔡襄生平事跡簡述
    所以後來仁宗對呂夷簡是很信任很重用的。 範仲淹就是那個寫出《嶽陽樓記》,說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使命感很強的人,當時官居待制,在要求革新的人中聲望最高。他曾上書認為開封四戰之地,太平時可為首都,戰時則應居洛陽,險固可守,認為應建設洛陽預作準備,頗有戰略眼光,但呂夷簡則對皇帝說:「仲淹迂闊,務名無實。」瞧不起他。
  • 兩千宋軍不敵十七騎,靖康之恥,南宋之人有沒有羞恥感?
    但是宋朝,國家富強,首先要做到軍事強,國防強,這樣才能保證人民生活,社會進步。宋朝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對上,皇宮大臣裝的勤儉節約衣衫襤褸,私下皇帝奢靡成風,大臣驕奢淫逸。對外,全都是主和之聲,軟弱可欺,只要一攻打,就趕快割地賠款,給予大量的財物進貢。對民,貪汙受賄、橫徵強取、欺男霸女,逼的農民起義,怨聲四起。像知識分子高官之人,財富聚斂,國家無錢,人民貧窮,通貨膨脹,社會混亂。
  • 功勳卓著的宋代名臣―陳世卿
    此役中充分展示了陳世卿的勇敢、機智和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首次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和重用。1005年,陳世卿擢升為福建轉運使,負責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安仁等銀礦的開採。安仁各處銀礦在陳世卿的有效管理下,產量巨增,效益良好。因此,陳世卿又受到朝廷嘉獎。1011年,湖南澧州慈利縣是個民族雜居的地區,各民族為了爭奪地盤常常發生磨擦。這一年又有「下溪等四州蠻人侵縣境地四百餘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