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範成大的蝴蝶生活史記錄

2020-11-29 科學網


 

■張叔勇 文/ 攝

談到蝴蝶詩詞文化中的科學元素,有一首詩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忽略掉的,這便是範成大《秋日田園雜興》的第三首:橘蠹如蠶入化機,枝間垂繭似蓑衣。忽然蛻作多花蝶,翅粉才乾便學飛。

這首詩,對蝴蝶的變態發育做了堪稱歷來最全面最科學的記錄,詩詞中提到了幼蟲、化蛹、羽化等多個發育時期,縱觀中國歷代詩詞,還沒有發現第二首描寫這麼細緻全面的。

範成大是南宋時期著名詩人,他與當時的陸遊、楊萬裡、尤袤一起被後世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範成大曾經做過兩個月的參知政事(副宰相),也曾作為使節到金朝去談判國事,其間抗爭不屈,幾乎被殺。他在出使途中所作七十二首絕句,充滿愛國感情,不僅是詩人自己的見聞記錄,也具有很大的史料價值。

淳熙九年(1182年),範成大退隱到故鄉石湖,以《四時田園雜興》為代表的六十首詩便作於這期間。他懷有報國大志不能實現,同情人民苦難又無能為力,這種思想構成他的詩歌創作的主題,賦予閒適靜美為特徵的中國傳統田園詩以深刻的思想內容,錢鍾書先生評價說範成大可以與陶淵明相提並論,甚至有所超越。

範成大寫與蝴蝶有關的詩約有28首,其中尤以「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最為知名。但這首《秋日田園雜興》其三,也在蝴蝶詩詞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這首詩的大意為:橘樹上的蝴蝶幼蟲像蠶一樣正值物化的關鍵時機,枝頭上懸掛的蛹就像蓑衣一樣;突然,它們羽化而出,化作色彩斑斕的蝴蝶,翅膀剛乾就開始學飛行了。

對這首詩的剖析可以先從「多花蝶」著手。以柑橘樹為寄主植物的蝴蝶種類不多,主要有柑橘鳳蝶、玉帶鳳蝶、藍鳳蝶、美鳳蝶等有限幾種,而後面這幾種翅膀的顏色均以藍黑色為基本色,只有柑橘鳳蝶稱得上是多花蝶。所以這首詩所描寫的對象無疑是柑橘鳳蝶的生活史了。

橘蠹,指的是柑橘樹上的蟲子。柑橘樹上的蟲子也有可能是蛾子的幼蟲,柑橘果實中也會有蟲子,但聯繫上下文以及歷代文獻,橘蠹在這裡指的就是柑橘鳳蝶的幼蟲。柑橘鳳蝶的幼蟲和蠶寶寶一樣,發育到5年齡時,就準備化蛹。

柑橘鳳蝶的化蛹時間一般在一天左右。與家蠶不同的是,我們現在一般稱蝴蝶的繭為蝶蛹而非蝶繭。柑橘鳳蝶的蛹在外觀上和蠶繭也有所不同,僅有幾根絲來固定自己的頂部與腰部。蝶蛹的表面沒有絲,是不光滑的,看上去有層疊之感,顏色也有綠色至灰褐色不等,具體顏色則與蝶蛹所處的環境顏色有關,詩人說它像蓑衣還是很形象的。

破蛹而出的羽化過程則很快,一般僅在幾分鐘之內就完成了;然後便是展翅以及等待翅膀乾燥和硬化的過程,大約1~2小時以後,柑橘鳳蝶便可以展翅高飛了。

這首詩描述全面,用詞也堪稱細緻準確,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科學的一首蝴蝶詩了吧。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中國科學報》 (2020-09-24 第8版 博客)

相關焦點

  • 廈大課題組發現:海月水母成體生活史逆轉—新聞—科學網
    海月水母生活史主要過程(紅色標註內容為本研究新發現的生活史過程,包括:A.水母體逆轉為水螅體;B.水母體在體表直接形成水螅體;C.水母—水螅複合體釋放水螅體。) 2015年12月21日,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鄭連明副教授課題組在《PLOS ONE》發表題為「Life cycle reversal in Aurelia sp.1 (Cnidaria, Scyphozoa)」的研究論文,報導了首例缽水母成體生活史逆轉現象,引起學界極大關注,並被國內外媒體競相報導。
  • 【生命歷程】水墨丹青——藍鳳蝶生活史
    藍鳳蝶的生活史與玉帶鳳蝶(玉帶鳳蝶生活史:【生命歷程】梁祝後轉——玉帶鳳蝶生活史)相似,但是幼蟲體型更大。本文會在介紹幼蟲時介紹藍鳳蝶幼蟲和玉帶鳳蝶幼蟲的區別。所以,閃先生一直尋找機會去飼養這種美麗的大型蝴蝶。去年秋季,閃先生在南京遊玩時在竹葉花椒上尋得幾條蝴蝶幼蟲,帶回蘇州飼養後發現幼蟲裡混雜著一條藍鳳蝶幼蟲,可惜最後化蛹失敗,未能看到成蟲。
  • 觀察記錄日記:菜粉蝶
    今年,我寫的第一篇蝴蝶觀察日記是東方菜粉蝶。東方菜粉蝶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蝴蝶,可以說是上海地區最常見的蝴蝶之一。
  • 楊凌蝴蝶翩翩起舞 黑蝴蝶像唐美人
    陝西楊凌農博園蝴蝶園裡的這隻蝴蝶像唐代美人。蝴蝶園佔地4000餘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園林景觀式蝴蝶養殖放飛園。蝴蝶園種植有蝴蝶的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130餘種。這些植物大多數來自秦嶺、巴山和外省的蝴蝶自然生態棲息地。每年有超過30多種蝴蝶在園內棲息。
  • 一些叫做蝴蝶的傢伙—化蛹成蝶 | 蘢騰生態館
    很多涉及自然保護地、植被群落、動植物棲息地等項目,都依附當地自然演變規律,在不破壞動植物生長環境的前提下進行規劃和設計,在工作中觀察和閱讀自然背後的故事,記錄自然的美麗、智慧與奇妙。【蘢騰生態館】,記錄蘢騰人對大自然的感悟,通過講解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的知識,傳播保護動植物和尊重、順應、保護自然的理念。今天,我們跟著蘢騰的小夥伴們一起揭開奇妙蝴蝶世界的一角。
  • 南宋名臣範成大,如何得到孝宗信任,輔佐皇帝發展國家
    範成大出生在蘇州,他年幼時期便極為聰明,在12歲的時候就已經就熟讀中國通史,從14歲開始就獨自創作。公元1167年,範成大被朝廷起用,最開始被任命為地方官,前往管理處州。憑藉著突出的表現,在第二年便得到機會入朝覲見皇帝。他誠懇的向宋孝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為現在國庫空虛,應該加大措施發展經濟,宋孝宗也給予採納。後來被任命為禮部員外郎,兼任國史院編修官。
  • 廈大課題組發現:海月水母成體生活史逆轉
    海月水母生活史主要過程(紅色標註內容為本研究新發現的生活史過程,包括:A.水母體逆轉為水螅體;B.水母體在體表直接形成水螅體;C.水母—水螅複合體釋放水螅體。) 2015年12月21日,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鄭連明副教授課題組在《PLOS ONE》發表題為「Life cycle reversal in Aurelia sp.1 (Cnidaria, Scyphozoa)」的研究論文,報導了首例缽水母成體生活史逆轉現象,引起學界極大關注,並被國內外媒體競相報導。
  • [思維拓展]植物的生殖與生活史
    植物的生活史(又稱生活周期),是指植物在一生中所經歷的生長發育和繁殖階段的全過程。孢子植物的生活史指從孢子萌發開始,經過生長和發育階段,最後又產生同一種孢子為止所經歷的過程。種子植物的生活史是指從種子開始經萌發產生幼苗、成年植株、開花、受精到果實形成,直至種子成熟為止的過程。植物的生活史最終通過植物的生殖而完成。
  • 烏爾旗漢林業局成功獲取豹燈蛾生活史標本
    烏爾旗漢林業局森防站經過專業昆蟲飼養員堅持不懈地精心飼養,成功獲取豹燈蛾生活史標本。2016年5月23日,烏爾旗漢林業局森防戰專業技術人員在佰拉圖生態功能區14林班進行林業有害生物普查野外調查時,發現有很多毛茸茸的不知名幼蟲在草叢中隨處爬行,為弄清這些蟲子是哪種蛾蝶的幼蟲,技術人員小心翼翼的將每頭蟲子收集到採集盒中,將這些漂亮的蟲子帶回飼養房進行飼養。
  • 這種野生珍稀蝴蝶在南京僅存83隻!
    29年前的今天,世界第一套中華虎鳳蝶全程生活史標本在南京市青少年宮製成。2016年4月15日,「中華虎鳳蝶自然博物館」在南京建成開館。該博物館是國內首家集虎鳳蝶專題展示、科普教學、監測研究為一體的虎鳳蝶專題博物館。為了這種珍稀野生蝴蝶,南京人也是拼了!
  • 上海蝴蝶記錄
    近日出版的《上海蝴蝶》到手好些天了,也摸了一遍,卻沒想到去懟以前舊圖,在看了半倍體老師在公號「水泥植物」發的蝴蝶梳理,很是及時了,也跟學著來整理下,翻下還真發現好幾個鑑定錯誤,這裡梳理下這兩年在上海拍花偶遇的蝴蝶,這也算是搜集蝴蝶的前奏了。先說下分類,常說的蝴蝶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下蝶類總稱,具虹吸式口器,常見訪花吸蜜,該目下與之相似的是蛾類。
  • 既美麗又邪惡的精靈:花木上的蝴蝶
    蝴蝶成蟲將卵散產於嫩葉的葉緣、葉柄處,卵殼表面有的非常光滑,能顯珠光,有的十分粗糙,且有多種雕刻狀紋飾,更有在卵表黏覆鱗毛的,常因蟲種而各不相同。卵形卵色千變萬化,可以作為鑑別蝴蝶種類的一項輔助特徵。二、幼蟲期——低調而貪吃的小東西幼蟲期也稱生長時期,對花木的危害也發生在這個時期,是蝴蝶生活史中的第二個發育階段。
  • 猴頭菇的形態特徵與生活史
    導語:猴頭菇長期以來深受人們喜愛,在明清時期還被列為貢品,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猴頭菇的形態特徵和它神奇的生活史。二:猴頭菇的生活史猴頭菇的生活史與其他擔子菌相似,需要經過擔孢子、一次菌絲、二次菌絲、三次菌絲、擔孢子等幾個連續的發育階段。猴頭菇的擔孢子為單核,單倍體,有性的區別。擔孢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萌髮長出單核單倍體菌絲,稱為一次菌絲。
  • 讀範成大《車遙遙篇》,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範成大大約是古往今來最浪漫的旅行家了,摯友楊萬裡曾評價他的詩說「清心嫵媚,奔逸雋偉」,更直言不諱「今海內詩人,不過三四,而公皆過之,無不及者」。這個男子有一顆細膩的心,他更像是浪漫版的王維。王維的佛性太過,清冷無欲,皎皎似玉山,不可親近。
  • 李長莉:中國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熱點與缺陷
    ,標誌著近代城市生活史開始形成獨立的研究領域。2000年以後,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開始快速發展。首先,集中出版了一批有代表性大城市近代生活史研究專著。這三部書分別對上海、北京、天津三大全國性中心城市生活史作了比較綜合性的研究,標誌著近代城市生活史開始有了比較成熟的系列研究專著。
  • 最美的蝴蝶——光明女神蝶
    美麗而夢幻般的蝴蝶,整個翅面猶如蔚藍的大海,大海上湧起朵朵白色的浪花,其顏色及花紋非常壯觀,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蝴蝶」。是蝴蝶收藏的極品蝶種. 外觀上,雌蝶和雄蝶的差別不大。雌蝶稍小,且翅膀藍色,略帶紫色;雄性則為亮藍色。且雄性翅膀上的白帶稍細些。這種蝴蝶產於巴西、秘魯等國,數量極少,十分珍貴,美麗。據悉,這種蝴蝶在我國僅有3隻,2隻在舉辦這次展覽的西安蝶戀花昆蟲館,1隻被北京一收藏家收藏。
  • 圖片記錄中國最大蝴蝶「金裳鳳蝶」羽化全過程
    羽化開始前的蛹  羽化開始時,蛹的頂端裂開  羽化開始後,身體向前爬出  羽化開始後,身體已爬出蛹殼,但翅膀未伸長  蝴蝶出蛹,不過還要再等上1個小時後,翅膀硬化,才能飛行。  浙江在線·浙江科技新聞網07月19日訊寧波的蝴蝶文化淵源流長,自古有個梁祝化蝶的傳說。
  • 2013成考生態學基礎複習:第七章 生活史對策
    第六章 生物種及其變異與進化(暫未內容)  第七章 生活史對策  本章重點  1、概念 生態對策(生活史對策)  2、問答題  (1)r選擇者和k選擇者各有什麼特徵?各自優缺點如何?  (2)什麼是「兩面下注」理論?
  • 泰山樣區發現4種蝴蝶新記錄_17城_山東新聞_新聞_齊魯網
    原標題:泰山樣區發現4種蝴蝶新記錄近日,通過對泰山樣區蝴蝶多樣性觀測項目收集整理的數據信息反饋,觀測人員在樣線上僅記錄到長尾麝鳳蝶1種新記錄,在樣區內發現了深山珠弄蝶
  • 周作人鼎力推薦的博物學經典《動物生活史》出版
    【書籍信息】書名:《動物生活史》作者:約翰·亞瑟·湯姆森譯者:胡學亮定價 :68.00元出版時間 2015年5月【作者介紹】約翰·亞瑟·湯姆森(John.【內容介紹】《動物生活史》通過觀察動物的日常生活,並研究它們各自是怎樣解決食、色、地盤、種族四大永久性問題,以揭示生物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演化進程。作者認為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千變萬化的劇場,每一個生物體都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雖然這一出生命大戲已演出上萬年,但會一直繼續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