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馬蹄螺」,不是「馬蹄糕」

2020-12-01 騰訊網

看到馬蹄螺,吃貨們可能對馬蹄糕更為熟悉吧。但是,這兩者並沒有啥直接的聯繫。要說形狀上,馬蹄螺跟馬蹄蓮更為相似,因為他們都長得比較像「馬蹄」吧。

左圖:馬蹄蓮(圖片來自網絡),右圖:馬蹄螺(圖片來源:中科院海洋所張樹乾)

馬蹄螺是一種軟體動物。軟體動物又統稱為貝類。談到貝類,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海螺、河蚌、扇貝等這些具有貝殼的種類。但事實上,很多貝類是無殼的(比如章魚、毛皮貝等),或僅僅有內殼(比如烏賊、海兔等)。

軟體動物是動物界無脊椎動物中的第二大門類,從陸地到海洋、從兩極到熱帶地區均有其蹤跡,目前已知的種類接近10萬種,僅次於節肢動物門。

目前已知的軟體動物根據其身體結構可以分為七個綱:毛皮貝綱(如毛皮貝等)、新月貝綱(如澳洲上月貝等)、多板綱(統稱石鱉)、掘足綱(統稱角貝)、腹足綱(包括各種螺類)、雙殼綱(如河蚌、扇貝等)以及頭足綱(如章魚、烏賊等)。其中,毛皮貝綱動物身體呈蠕蟲狀,無貝殼,在我國沿海僅報導過1種,而新月貝綱動物在我國尚未見報導。

分布於中國近海的部分馬蹄螺科種類(圖片來源:中科院海洋所張樹乾)

馬蹄螺科隸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原始腹足目,是腹足綱中進化水平最為原始的類群之一。該科種類大多是圓錐形或陀螺形,還有的馬蹄螺長得像耳朵,形態差異較大。馬蹄螺的殼表面常常有顆粒、瘤結或棘刺等。小的馬蹄螺長不足5 mm,而大的馬蹄螺長可達130 mm。馬蹄螺殼內的珍珠層很厚,大的貝殼可以製作成blingbling的紐扣。

馬蹄螺科種類全部為海產,是海洋大型底棲生物中重要的生態類群,底質的類型與性質對其生活至關重要。馬蹄螺的棲息環境主要包括潮間帶或淺海的巖礁、沙或泥沙質海底,比較常見的代表性種類有大馬蹄螺、單齒螺、鏽凹螺、䗉螺等。

馬蹄螺科種類是自由生活的類群,它們主要行動方式是以蹠面特別寬大的足部匍匐爬行,也有少數種類可以擺動伸展的足部做短暫的遊泳。

比如,大馬蹄螺會靠足部的蠕動緩慢地向前移位,在爬行過程中,它那5對細長的觸角在殼的邊緣款款擺動,十分美麗動人;䗉螺可以依靠其伸長的葉狀足,在沙灘表面快速的移動;而那些小陽螺,它們會藉助其極度伸展的葉狀足(超過平時的2-3倍)在水體中做短暫的遊泳,在葉狀足的擺動下,它們呈S形快速向前遊行,此時殼頂朝上,待它們下沉時,殼頂就轉到下面。

馬蹄螺科動物主要吃巖礁或沉積物中的藻類,包括綠藻類、紅藻類、褐藻類等。最近有研究表明,塔形馬蹄螺的消化道中存在大量沉積物碎屑,其中孔蟲、真菌、後生動物是最主要的類群。而像䗉螺這樣的動物,會通過纖毛過濾進入外套腔的水流從而獲取水體中的有機顆粒。

馬蹄螺雌雄異體,營體外受精,繁殖行為多發生在春季或春夏之交。卵子和精子分別經雌性和雄性生殖管道排出體外,在海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單個或成團狀地粘附在礁石或海藻葉上。在16-17℃的水溫中,大約7-10天後,受精卵即可孵化出可爬行的幼貝。

目前,全世界已發現和報導的馬蹄螺科種類(除化石種)超過1000種,包含在10個亞科、近100個屬中,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尤其以印太交匯區的種類最為豐富。在這個區域內,迄今已有許多學者對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不同海域的馬蹄螺科種類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然而,這些研究多集中在大陸架的淺海水域,較少涉及深海區域。過去幾十年,受限於深海探測裝備的落後,我國只能「望洋興嘆」。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依託「科學」號科考船以及搭載的「發現」號纜控下潛器(4000米級)、電視抓斗等設備分別對西太平洋深海的熱液區、冷泉區以及海山區進行了多次科學調查,採集了大量軟體動物。

威氏肋馬蹄螺原位圖,卡羅琳海山,水深:1332 m(圖片來源:中科院海洋所張樹乾)

其中,在馬裡亞納海溝附近的兩座海山上,研究人員採集到了兩種形態特徵特別的馬蹄螺。研究人員分別利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對這兩種馬蹄螺的細微形態進行了觀察,結果發現,它們無論是在貝殼形態、齒舌特徵以及軟體部分的解剖特徵等方面,均與目前所有已知的馬蹄螺科種類存在明顯差別。此外,研究人員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分析了它們與其他馬蹄螺之間的親緣關係,結果表明它們與已知的馬蹄螺種類之間存在著較遠的親緣關係。

基於上述研究,研究人員為此建立了1個新亞科——肋馬蹄螺亞科Carinotrochinae及1新屬——肋馬蹄螺屬Carinotrochus,並將這兩種馬蹄螺分別命名為馬裡肋馬蹄螺Carinotrochus marianaensisZhang S.Q., Zhang J.L. & Zhang S.P., 2020和威氏肋馬蹄螺Carinotrochus williamsaeZhang S.Q., Zhang J.L. & Zhang S.P., 2020。

其中,馬裡肋馬蹄螺生活在竹珊瑚上,以其上附著的水螅為食。這也是首次發現馬蹄螺科種類以水螅為食。此外,通過化石年代標定與分子鐘分析推測,該類群可能是於晚白堊紀時期(距今約8千萬年)由淺海向深海擴散的。

馬裡肋馬蹄螺(A)和威氏肋馬蹄螺(B)的貝殼和齒舌(圖片來源:中科院海洋所張樹乾)

馬蹄螺科動物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研究軟體動物系統演化的重要材料。因此,對馬蹄螺的種類組成和區系特點進行研究不僅可以豐富該類群的多樣性研究內容,而且為深海軟體動物的起源、擴散與進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參考依據。

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研究的不斷深入,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未知物種被發現和報導。

來源: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相關焦點

  • 馬蹄粉洲星食品的「馬蹄王國」
    馬蹄粉,是由水馬蹄製成的澱粉製品。馬蹄,一種神奇的農作物,被人稱作「馬蹄」,卻怎麼也看不出跟馬蹄有什麼聯繫(由於一段典故,故稱之為馬蹄)。人們對馬蹄的認知是可生吃,若是僅僅能生吃,那可就太小瞧它了,做成馬蹄糕、馬蹄糖水,一樣能大放異彩。
  • 美味的廣東特色馬蹄糕,自己在家也能做!做法簡單一看就會!
    馬蹄,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也有人視之為江南人參。馬蹄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一款非常不錯時令食品。用馬蹄粉製成的馬蹄糕清甜爽口,非常好吃,其做法很簡單,用馬蹄粉和糖水拌合後蒸熟即可,蒸熟後的馬蹄糕是半透明,很韌,並且折而不裂,撅而不斷,非常的清甜爽口,具有清熱消食的作用。
  • 蘭香子馬蹄糕,軟韌香甜這樣做也太好吃了,天天吃都不膩
    蘭香子馬蹄糕By 陶然百合第一次認識蘭香子的時候,就喜歡上了它的質樸無華卻又不失淡雅。突發奇想用蘭香子來搭配做馬蹄糕,隨心卻成就了現代時尚美食的創意,成品還是異常誘人的,有點像火龍果的果肉晶瑩剔透,口感溫潤清爽,美味在家就可以做。原料:馬蹄粉、冰片糖、蘭香子、清水。
  • 馬蹄的吃法很多,在賀州有一種特別的吃法,你知道嗎?
    每到冬季的時候,賀州的老鄉們就忙著在在地裡收馬蹄。只見他們用手中的耙子熟練地翻開土層,將一個個藏在土裡的馬蹄撿出來。每到周末,孩子放假也一起來幫忙挖馬蹄,田野裡一片歡聲笑語,好不熱鬧。賀州的馬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芳林馬蹄」。
  • 好吃又易做的馬蹄千層糕,關鍵的一步就是要煮生熟漿
    一斤馬蹄粉,七碗水,八兩片糖,(一瓶椰漿相當於兩碗水不到),試驗多次發現這個比例做出來的味道很合適。材料不便宜,一次都快花了五十元,我不喜歡吃甜品的都愛做這個,口感比較豐富,一般都是十層左右的,做好了只管吃吧!準備紫薯。
  • 科學家發現深海軟體動物馬蹄螺科一新屬兩新種—新聞—科學網
    研究團隊對海洋所歷次海山航次採集的腹足類標本進行整理分類時發現了這兩種形態特徵獨特的馬蹄螺,標本分別採自馬裡亞納海山(水深865m)和卡羅琳海山(水深1332m)。研究發現,兩者無論是在貝殼形態、齒舌特徵以及軟體部分的解剖特徵方面,均與已知的馬蹄螺科種類存在明顯差別。為進一步確認其分類地位,研究人員利用多基因聯合建樹的方法對馬蹄螺科進行了系統發育分析。
  • 90後大學畢業生網上賣馬蹄 年入40萬元
    ,自家種的400畝馬蹄銷路並不好。為謀出路,有著電商工作經驗的劉偉偉便想到通過網絡營銷將自家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從第一筆網絡訂單到今年年初,我們藉助網絡銷售出去的馬蹄有60多萬斤,銷售額達120多萬元,佔馬蹄總產量的40%,網絡銷售已成為重要的銷售渠道。」劉偉偉說。
  • 並不是所有左旋的螺都叫「左旋螺」
    既然是螺旋,就有個螺旋方向的問題。當我們拿到一個螺的時候,能觀察到螺旋線,但這螺旋線是靜止的,並不像時針那樣在旋轉。因此當我們說一個螺的旋轉方向時,實際上指的是靜止的螺旋線的方向。    自然界中的螺有千千萬,體型大小顏色品相更是使人眼花繚亂,並不是所有的螺都有峨螺科那樣巍峨聳立的螺塔,比如螺很小,難上手,或者螺軸非常扭曲,或者螺塔非常平甚至被包埋等因素。
  • 馬蹄是什麼?馬蹄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經常聽人說吃馬蹄,一直以為是動物馬的蹄子,後來才發現大錯特錯,原來這裡所說的馬蹄是一種植物。熟悉它的人知道還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荸薺」,說不定之前還吃過馬蹄呢。如果不熟悉也沒關係,希望接下來對馬蹄的介紹,可以讓大家知道什麼是馬蹄,而且還能了解馬蹄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 馬蹄鐵入門知識
    大約2000年前,或者更早,他們就想到將馬蹄鐵嵌在馬蹄上。羅馬人通過不斷地改變厚度,寬度和材質,進一步改造了馬蹄鐵。較之前,這是一款更大的馬蹄鐵,明顯體現在前蹄。儘管這麼多年過去了,但是這款式仍為現代人所熱衷。馬蹄鐵作用: 1、保護馬蹄免受磨損。2、保護馬掌的情況。3、可用於糾正幼馬腿的長勢。
  • 啥是觀賞螺?當然是可以觀賞的螺了!^~^
    觀賞螺通常指的是具有一定觀賞價值,附帶清除水藻、活化底床功能,外觀美麗、奇特由人工飼養在水草缸和用於水草造景之中的螺類,有些也和工具魚一樣扮演著「清潔工」的角色。觀賞螺分類觀賞螺按照其生存的水域不同而分為汽水域螺、淡水域螺兩類。汽水域螺指的就是生活在淡水與海水交匯之處的螺,這類螺的特點是它可以在淡水領域中比較良好的生存,甚至可以產卵,但是其所產的卵卻無法孵化。
  • 學會這4種小吃,讓你在家就能吃到你愛的小吃,尤其是第一種
    第二種:馬蹄糕。食材:馬蹄。馬蹄粉,黃冰糖,清水做法:1.將馬蹄處理乾淨後去皮切成塊。2.在馬蹄粉內加入水攪拌成糊。3.將切好的馬蹄放入攪拌好的糊內。4.把黃冰糖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煮至糖融化。5.等湯煮至融化時加入攪拌好的馬蹄粉糊。6.等糖水成濃稠狀。
  • 常見觀賞螺百科
    ,甜甜圈螺、斑馬螺、洋蔥螺、蘇拉威西螺(橙兔)、鮑魚螺 (笠螺)、鳳螺、龍宮螺、彩蛋螺、殺手螺、寶塔螺、角螺、刺螺、釘螺、原生螺等……接觸過觀賞螺的玩家經常會聽說一個名詞——汽水,當然這裡指的並不是我們喝的汽水啦。
  • 橙兔螺
    橙兔螺具有非常吸引人的顏色,產自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湖,屬於蘇拉威西螺的變種之一,只要保證其充足的餌料很快就會令其開始繁殖。不同於蘇拉威西螺的其他品種,橙兔螺並不喜愛吃活的植物,它們會在玻璃、沉木、沙子、枯死的水草、魚食殘餌中尋覓食物。
  • 馬蹄鐵釘在馬蹄上不會疼嗎?人類為什麼要這樣對待馬?答案很現實
    而如果對於馴養的馬有過了解的話,那麼大家應該就會發現基本上被馴養的馬都會被釘上馬蹄鐵。那麼這些馬蹄鐵釘在馬蹄上不會疼嗎?人類為什麼要這樣對待馬?答案很現實。,實際上並不是。因為馬蹄鐵對於馬來說起到的反而是保護的作用,實際上釘上馬蹄鐵對於馬的速度並不會有太大提升,提升的反而是馬蹄的耐久度。
  • 人螺大戰:人不吃 螺猖狂
    「人螺大戰」:祖孫三代下田抓螺贛州這幾天的溫度高達30℃,正是水稻插秧的時節。大阿鎮大阿村的劉保康老漢挽著褲管,在稻田中手工撿螺。這個周末,老人家還發動兒子、兒媳和孫子孫女一同下田撿螺。就在3天前,他還用滅螺胺對稻田進行過一次「掃蕩」,但效果不盡如人意,田裡還是密密麻麻的福壽螺。
  • 草缸需要養哪些螺?可以養哪些螺?不可以養哪些螺?
    魚蝦螺是草缸中最常見的三種生物,其中螺是大家比較少飼養的生物,其實有些螺對於草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螺對於草缸則是個災難。草缸發現雜螺後,要儘快採取措施控制,不然它們很快就會爆缸。如果螺比較多可以放入一條巧克力娃娃,它可以很快的吃掉雜螺,當雜螺肉眼看不到時就要及時把巧克力娃娃撈出,草缸中不適合長期飼養巧克力娃娃。如果草缸中有些比較貴的蝦類,吃蝦的巧克力娃娃就不太合適,這時可以考慮買一些除螺藥物,按照劑量緩慢添加。
  • 馬蹄蟹(鱟),被人類殘忍對待的藍血星人
    當今現存四種馬蹄蟹,看上去都像極了它們幾億年前的祖先。儘管僅憑外表無法得出準確的結論,媒體還是把馬蹄蟹美譽為「活化石」,因為幾億年過後,它們看上去並沒有什麼變化。然而,地球生物的進化並沒把馬蹄蟹給落下,這5億年來它們的變化可不小。比如,一些史前馬蹄蟹的尾部會一分為二,但今天的馬蹄蟹只有一隻尾巴。
  • 鸚鵡螺雖然有漂亮的螺旋外殼,但卻並不是螺,而是章魚烏賊的親戚
    但為了保護這一活化石,華盛頓公約CITES還是將現存所有鸚鵡螺都納入了附錄Ⅱ中,在我國等同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私人嚴禁貿易和飼養。雖然鸚鵡螺名字裡面帶著個螺,還擁有螺類的外殼,但它卻並不是真正的螺。我們平時所說的各種螺類生物(海螺、田螺、蝸牛、蛞蝓等),都是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的動物,而鸚鵡螺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跟螺類差距很大,反而跟烏賊、章魚是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