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6月1日是世界牛奶日,由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主辦、伊利QQ星等主辦的「2020世界牛奶日·關注兒童營養健康」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專家指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至少攝入300克液態奶或等量乳製品,但我國年人均飲奶量仍不足世界人均的1/3、亞洲人均的1/2。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兒童乳製品攝入不足現象突出,需要乳製品企業加緊創新研發。
據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常翠青介紹,目前兒童營養過剩和微量營養素缺乏問題並存。營養過剩導致兒童肥胖,微量營養素缺乏則表現在維生素A、維生素D、膳食纖維、鈣、鐵攝入不足。在相對貧困的地區,還存在生長發育遲緩和貧血問題。3-6歲的孩子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而乳製品在合理膳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從中國兒童營養攝入情況看,微量元素缺乏、隱形營養不良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伊利集團總裁助理兼任國際乳聯(IDF)專家委員會中國委員雲戰友說,3-6歲兒童單位體重的營養素需求高於成人,缺乏率超過75%的營養素有4種,分別是DHA、鈣、維生素D以及膳食纖維;另外一些營養素,如維生素E、維生素A、鋅、鐵,乃至蛋白質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缺乏情況。
常翠青呼籲,家長、幼兒機構對孩子的一日三餐應該有合理安排,對孩子的「三餐兩點」要重視。在「兩點」中,添加一些水果或者乳製品,對兒童日常飲食是很好的營養補充。
談及當前兒童乳製品市場發展狀況,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表示,與國外相比,我國專門為兒童生產的乳製品,特別是針對學齡前兒童營養強化的乳製品卻少之又少,建議乳企業應針對兒童健康營養需求,加緊創新研發。
新京報記者 郭鐵 攝影 郭鐵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