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飲奶量不足,專家倡議乳企研發更多兒童適用乳製品

2020-12-06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6月1日是世界牛奶日,由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主辦、伊利QQ星等主辦的「2020世界牛奶日·關注兒童營養健康」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專家指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至少攝入300克液態奶或等量乳製品,但我國年人均飲奶量仍不足世界人均的1/3、亞洲人均的1/2。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兒童乳製品攝入不足現象突出,需要乳製品企業加緊創新研發。

據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常翠青介紹,目前兒童營養過剩和微量營養素缺乏問題並存。營養過剩導致兒童肥胖,微量營養素缺乏則表現在維生素A、維生素D、膳食纖維、鈣、鐵攝入不足。在相對貧困的地區,還存在生長發育遲緩和貧血問題。3-6歲的孩子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而乳製品在合理膳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從中國兒童營養攝入情況看,微量元素缺乏、隱形營養不良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伊利集團總裁助理兼任國際乳聯(IDF)專家委員會中國委員雲戰友說,3-6歲兒童單位體重的營養素需求高於成人,缺乏率超過75%的營養素有4種,分別是DHA、鈣、維生素D以及膳食纖維;另外一些營養素,如維生素E、維生素A、鋅、鐵,乃至蛋白質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缺乏情況。

常翠青呼籲,家長、幼兒機構對孩子的一日三餐應該有合理安排,對孩子的「三餐兩點」要重視。在「兩點」中,添加一些水果或者乳製品,對兒童日常飲食是很好的營養補充。

談及當前兒童乳製品市場發展狀況,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表示,與國外相比,我國專門為兒童生產的乳製品,特別是針對學齡前兒童營養強化的乳製品卻少之又少,建議乳企業應針對兒童健康營養需求,加緊創新研發。

新京報記者 郭鐵 攝影 郭鐵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發布:成人每天飲奶300g
    據了解,消費指導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為依據,對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的奶及奶製品攝入建議做了深度解讀。消費指導的編製得到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醫師協會、蒙牛集團等相關單位的支持。此前2月15日,蒙牛就與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食品與營養健康產業分會發出《天天飲奶健康中國人》倡議。
  • 伊利11億元收購紐西蘭乳企 中企成紐西蘭乳製品產業最大海外投資者
    威士蘭的原奶供應量佔紐西蘭原奶供應總量約4%。伊利集團執行總裁 張劍秋:紐西蘭有非常好的奶源,成本也比較低、穩定性也比較好。除了伊利之外,光明、雅士利等國內知名乳企都在紐西蘭投資建廠,設立研發中心。目前,中國企業已經成為紐西蘭乳製品產業最大的海外投資者。
  • 北京等20個城市居民乳製品攝入量均不達標 每天到底應喝多少奶
    近6成公眾不知道每天應喝奶300克   量不足、種類少、奶齡短,是中國人喝奶的核心問題。報告指出,1988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第一次提出了「300克牛奶計劃」,即我國居民每人每天飲奶量要達到300g或相當量的乳製品。
  • 乳製品種類繁多 該如何科學挑選
    2017年8月1日訊,如今,超市櫃檯上琳琅滿目的各類乳製品讓廣大市民挑花了眼,滅菌牛奶、巴氏消毒奶、生鮮牛奶、脫脂奶、高鈣奶……加上各種各樣的口味,如原味的、水果味的、紅棗味的等等。那麼,我們該如何挑選乳製品呢?
  • 科學建議每天300毫升飲奶量,你達標了嗎?
    在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再次提議保證每天300毫升的奶及奶製品的攝入。雖然我國是世界牛奶產量大國,但由於傳統飲食習慣和對於乳製品的認知不足,我國的人均飲奶量並不高。
  • 即時播報記者快訊:牛奶鴻溝:中國農村兒童飲奶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1...
    即時播報記者快訊:牛奶鴻溝:中國農村兒童飲奶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1/50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6:48 來源: 而在廣大的中國農村,幾千萬兒童每天平均的飲奶量僅6克,連一個碗底都蓋不住,是中國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人均飲奶量的五十分之一。這是記者今天從中國牛奶愛心行動啟動儀式上獲悉的。  為了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每天一斤奶」的夢想,由中國奶業協會、國家學生奶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央視、人民日報、蒙牛乳業發起的中國牛奶愛心行動,今天正式在京啟動。
  • 兒童奶粉品牌是優博好還是美贊臣好?優博兒童乳鐵蛋白含量更高
    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很多家長在孩子過了三歲以後會堅持喝4段兒童奶粉,保證每日攝入的營養更均衡。那麼兒童奶粉品牌是優博好還是美贊臣好?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國產奶粉優博兒童,強化添加了乳鐵蛋白,能更好地提升孩子的抵抗力,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 四協會聯合發布《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
    奶及奶製品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還可提供維生素B2、維生素A、鈣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多攝入奶及奶製品對於蛋白質不足的人群,特別是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急需提高抵抗力的人群是非常有利的。  長期以來,我國居民奶及奶製品的攝入量偏低。
  • 科學網—巴氏殺菌奶,巴適!
    可喜的是,成立僅3年多的中墾華山牧經過無數次嘗試和探索,將巴氏奶殺菌溫度從85℃/15s降到75℃/15s,成為陝西市場上首家實現75℃/15s巴氏殺菌工藝的乳企。 走進中墾華山牧生產加工車間,「巴氏殺菌鎖住鮮活」的字眼格外醒目。正是因為採用先進的工藝,才讓原料奶中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質得以保留。比如抑制腫瘤血管再生有作用的乳鐵蛋白,但怎麼留住它們是一門大學問。
  • 申城首個母乳庫運行一年:哪些愛心媽媽在捐乳?-足月兒 上海兒童...
    為了讓一些患病的特殊寶寶吃上第一口母乳,上海兒童醫院於去年「六一」兒童節建立了上海第一個母乳庫。一年來,母乳庫運作情況如何?哪些愛心媽媽在捐乳?  早產兒媽媽當捐乳志願者  三年前,玲玲懷第一胎時,患上了嚴重的孕期併發症,因為宮內環境越來越差,醫生決定在她孕周不足32周的情況下提前進行剖宮產取出寶寶。
  • 中國兒童鈣營養專家共識!
    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對兒童鈣營養現況認識不足,對如何合理補充存在不少誤區。為此,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制定了2019年版《中國兒童鈣營養專家共識》,為合理補充鈣提供參考。 1、兒童鈣適宜攝入量(AI) 2013年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兒童鈣適宜攝入量(見下表): 2、國內兒童鈣營養現況 近年全國性的調查結果顯示:2歲到18歲前兒童的每日鈣攝入量,
  • 你的奶量達標了嗎?國家建議儘量保證每天攝入300克奶及奶製品
    而蛋白質是生命物質的基礎,同時參與細胞更新與修復等重要生理功能,乳製品則是蛋白質很好的來源。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老年學組副組長陳偉表示,「乳製品是四大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多攝入奶類食品對於蛋白質不足的人群,特別是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急需提高抵抗力的人群是非常有利的。」
  • 發力有機奶 伊利領跑「優質乳」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這進一步強化了伊利在「優質乳」發展方面的領跑地位。  據了解,在乳業專家蔣建平、陳瑜等人的倡議下,國內於2016年首次提出了「五星牛奶」優質乳概念,即符合「好奶源、強研發、嚴管理、優物流、高標準」五星體系要求的乳品。作為中國踐行優質乳體系的典範企業,伊利在五星體系的每個節點都建立起了高標準,並取得了領先優勢。
  • 乳製品非法添加常見六類 避免危害宜分散消費
    乳及乳製品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乳製品消費量逐年提高,「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口號,成為我國許多家庭消費乳製品的原動力。但我國乳製品中經常出現一些非法添加物,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隱患。
  • 人均飲奶仍不足300克?中國奶商指數調查報告出爐
    會上,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荷蘭皇家菲仕蘭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人奶商指數報告》,報告顯示,中國人每日攝入量能達到300克及以上的公眾只有22.5%,這意味著近八成公眾每天的乳製品攝入量達不到標準。
  • 飛鶴、君樂寶、伊利、澳優等主流乳企是關鍵
    「換道超車」成為了今年乳企挖掘新增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有機品類上動作不斷。這不,惠氏啟賦日前推出了啟賦首款有機兒童奶粉,為有機行業再添一份力量。確實,在品牌化集中的今天,有機市場亟需注入新活力!但門店重視不足的關鍵還是有機品牌給與的安全感不夠。這些年有機奶粉的一波三折傷了很多渠道的心。同時,品牌對有機銷售氛圍的營造也是不慍不火,導致大部分門店還處在觀望期。細分到品牌,有機市場缺少聲量有機市場聲量不足屬於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知道有機是趨勢,但我們就是賣不起量。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4期:伊利聯手天貓發起國貨奶粉溯源行動
    全球首款植物乳+牛奶的無乳糖飲品來了近日,美國一家食品公司Live Real Farms推出了全球首款植物乳+牛奶的無乳糖飲品。該公司堅信在液態奶市場上植物和動物蛋白混合是尚未被發掘的市場機會,因此發布了一條新加工生產線,主打兩款無乳糖的混合乳品,比例為50:50的燕麥乳+牛奶和扁桃仁乳+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