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有機奶 伊利領跑「優質乳」發展

2021-01-12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1月1日訊 近日,伊利發布公告,通過整合產業鏈上遊優質資源,全面發力有機奶戰略業務板塊,持續增強核心競爭力。業內人士認為,這進一步強化了伊利在「優質乳」發展方面的領跑地位。

  據了解,在乳業專家蔣建平、陳瑜等人的倡議下,國內於2016年首次提出了「五星牛奶」優質乳概念,即符合「好奶源、強研發、嚴管理、優物流、高標準」五星體系要求的乳品。作為中國踐行優質乳體系的典範企業,伊利在五星體系的每個節點都建立起了高標準,並取得了領先優勢。

  具體來看,伊利優質乳體系從奶源把控開始,率先建設和發展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牧場。還通過構建奶源物聯網追溯體系,推動所有牧場接入了公司網絡,實現了牧場原奶生產、儲運過程的100%遠程實時監控以及對原奶品質的智能化把控,利用大數據對牧場管理過程進行精準分析、決策,科學提升牧場管理水平,從源頭控制原奶質量。

  在研發方面,伊利建立了多個領先的技術研發和產學研合作平臺,從歐洲研發中心,到紐西蘭林肯大學,再到美國頂尖高校、科研院所,伊利通過布設的這張涵蓋全球領先研發機構的全球創新網絡,持續為研發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在質量管理方面,伊利在「質量領先3210戰略」實施下,實現了從源頭到終端每一個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關鍵點的監測、分析、把控和預防,使得伊利成為中國第一家全線產品通過FSSC22000食品安全體系認證的乳品企業。同時,伊利與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進一步整合全球優質資源,構建和升級全球質量管理體系,提升伊利食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的能力。

  在物流方面,為加強對產品運輸過程中的質量把控,伊利對產品物流實施了全程GPS定位。銷售終端渠道網絡覆蓋消費者生活圈,產品通過追溯碼實現質量可追溯,消費者能夠安全、便捷、放心地選購。

  在標準方面,伊利設置了「國家法定標準線、嚴於國標線的內控線、嚴於內控線的預警線」三條線質量內控標準,保障食品安全零事故,確保產品質量和產品營養價值。

  乳業專家表示,優質乳概念重在過程,而非單個指標。在優質乳的實踐過程中,「好奶源、強研發、嚴管理、優物流、高標準」五個方面缺一不可,無論是其中哪一個單指標優秀,都不能作為乳品優質的判定指標。唯有如伊利般著眼於全鏈條動態過程,對整個乳業鏈實施高標準的嚴格把控,才能成為優質乳品產出的根本保證。

  業內人士稱,作為乳業龍頭企業的伊利,此次再度發力有機奶,將進一步鞏固自己在優質乳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成為推動產品品質持續升級的重要契機。

  

(責任編輯:王斌)

相關焦點

  • 券商力挺現代牧業,生鮮乳升至4.15元/公斤,不用現金搶不到奶!
    基於此,國內生鮮乳(俗稱「原料奶」)的價格重新進入到了上漲周期,加上伊利股份控股的優然牧業也打算在H股上市,這讓奶牛規模化養殖企業迎來了「春天」。以現代牧業為例,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的原料奶外部平均銷售單價(「平均售價」)為人民幣3.87元╱公斤(2019年:人民幣3.85元╱公斤),同比增長0.5%。無獨有偶!
  • 伊利布局有機奶粉市場,打出「原生有機」概念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7月24日,在上海孕嬰童食品展期間,伊利母嬰營養研究院主辦的首屆母乳研究高峰論壇召開,伊利金領冠「塞納牧」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同期上市發布,並以「原生有機」作為其差異化競爭優勢。據伊利方面介紹,「塞納牧」蒙語意為「最好的牧場」,該款有機奶粉融入了伊利金領冠17年的研究成果,除α+β蛋白組合外,還添加了BID複合益生菌組合及GOS+FOS益生元組合,以促進寶寶腸道健康,更好地吸收營養。
  • 常溫奶失寵,蒙牛伊利光明血拼鮮奶,一升5塊錢,水比奶都貴了?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鮮奶市場已成為我國眾多乳企爭搶的「香餑餑」。,更是被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紛紛「押寶」。 伊利鮮奶品牌「百格特」於2018年在哈爾濱開始運營,以入戶訂奶的形式銷售為主,同時配合其他零售渠道。到了2020年,網紅酸奶品牌「簡愛」也殺入其中,試圖爭奪更多的鮮奶市場份額。
  • 伊利蒙牛光明巴氏奶全線促銷 你會pick誰?
    北京市西城區一家超市的常溫奶展區龍頭乳企「搶灘登陸」促銷背後是幾大龍頭乳企在巴氏奶領域的不斷加碼。據悉,過去很長時間,巴氏奶都是光明、三元等區域型龍頭乳企的「專長」。利用自身牧場、渠道等優勢,光明、三元等企業在巴氏奶領域深耕多年。
  • 伊利11億元收購紐西蘭乳企 中企成紐西蘭乳製品產業最大海外投資者
    8月1日,中國伊利集團全資子公司正式完成對紐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威士蘭乳業的收購,中國企業也成為紐西蘭乳品行業最大的海外投資者。本次收購,伊利集團斥資2.43億紐西蘭元(約合11億元人民幣),收購了紐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威士蘭乳業。威士蘭的原奶供應量佔紐西蘭原奶供應總量約4%。
  • 伊利、蒙牛被曝「黑幕」,國產牛奶的表現還好嗎?
    近日,一篇名為《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下稱《六大罪狀》)的文章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一時間 「蒙牛」「伊利」紛紛陷入輿論漩渦。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中國消費者對乳製品的安全性一直高度敏感。即使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很快出來闢謠,但公眾之於此事的討論熱度依然不減。我們喝的牛奶奶味越來越淡?蒙牛、伊利純牛奶品質如何?
  • 快樂工作是伊利發展的原動力
    「伊利憑藉優秀員工發展、壯大,走向世界;員工藉助公司平臺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理想。一個成功的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應該是超越僱傭之上的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信任、相互忠誠的合作夥伴關係。關心員工,愛護員工,企業責無旁貸。」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如是說。2006年,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僱主調查,首次提出了「快樂工作理念」,並發起、成立了「快樂工作聯盟」,而伊利成為了中國「快樂工作聯盟」的首個盟主。
  • 無乳糖牛奶市場佔比僅為2% 乳企如何抓住這一品類發展機遇
    無乳糖概念產品潛力巨大  通過數字可以看出,無乳糖牛奶市場相對「冷淡」,但未來仍具有十足的市場發展空間。同時,高端化是我國當前經濟快速發展下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除了酸奶、鮮奶,嬰幼兒配方乳粉、奶酪、無乳糖等品類都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記者登錄天貓,先後搜索了低乳糖、無乳糖、零乳糖牛奶等關鍵詞,出現了以伊利、蒙牛為首的相關乳品,月銷量不俗。
  • 有機奶粉如何出圈?飛鶴、君樂寶、伊利、澳優等主流乳企是關鍵
    「換道超車」成為了今年乳企挖掘新增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有機品類上動作不斷。這不,惠氏啟賦日前推出了啟賦首款有機兒童奶粉,為有機行業再添一份力量。確實,在品牌化集中的今天,有機市場亟需注入新活力!由此可見,有機奶粉要想「出圈」,還是得品牌先燥起來。從已註冊的有機奶粉來看,主要以主流乳企為布局主力。諸如君樂寶優萃,伊利金領冠塞納牧,飛鶴有臻稚/淳芮,惠氏有啟賦蘊萃/鉑臻瑩萃,澳優有悠藍/淳璀,蒙牛雅士利有瑞哺恩/貝拉米菁躍等,宜品有愛尼可/致臻/歐能多。而有機奶粉的消費者教育就應該是主流乳企帶頭,共同來擴大有機市場聲量。
  • 伊利布局運動酸奶,漢口二廠推無糖燕麥乳茶,江小白完成C輪融資
    ,漢口二廠推無糖無「腹」擔植物基燕麥乳茶6、拓寬燕麥邊界,桂格推烘焙燕麥零食7、Wholly Moly!圖片來源:伊利2、卡士推7種乳酸菌酸奶,維持腸道健康微生態日前,酸奶品牌卡士推出7種乳酸菌酸奶,產品主打7種乳酸菌添加,包括乳雙歧桿菌、副乾酪桿菌、嗜熱鏈球菌等,可補充腸道優勢菌群,幫助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
  • 伊利再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推動乳業智能化轉型
    作為乳製品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先行者,伊利再次應邀出席本次大會,並攜手小米集團共同推出「2020全民科學飲奶計劃」,有針對性地提供科學健康的營養消費新體驗。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人工智慧論壇上,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發表主旨演講,分享伊利探索人工智慧與乳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踐。
  • 原奶也要空運?光明乳業如此高成本試水為了啥
    據了解,中衛市位於世界公認的優質黃金奶源帶,所產的原奶質量衛生指標優於國內平均水平,而且中衛市每天的鮮奶產量達到1000噸,而當地乳企每天的消耗量只有200噸左右,其餘800噸通過車輛運輸去往其它城市,多數是做成常溫乳。
  • 兒童飲奶量不足,專家倡議乳企研發更多兒童適用乳製品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6月1日是世界牛奶日,由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主辦、伊利QQ星等主辦的「2020世界牛奶日·關注兒童營養健康」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專家指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至少攝入300克液態奶或等量乳製品,但我國年人均飲奶量仍不足世界人均的1/3、亞洲人均的1/2。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兒童乳製品攝入不足現象突出,需要乳製品企業加緊創新研發。據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常翠青介紹,目前兒童營養過剩和微量營養素缺乏問題並存。
  • 巴氏奶市場潛力巨大,75度殺菌能否引領低溫趨勢
    巴氏奶雖然採用低溫滅菌方式,但各企業對殺菌溫度和時間卻有著不同的標準。為確保牛奶中留有更多的活性物質,不斷有乳企開始使用75℃的溫度進行殺菌,未來75℃可能成為低溫行業的趨勢。巴氏奶目前的行業集中度、市場佔有率並不高,隨著消費者對新鮮、品質牛奶的追求越來越高,低溫巴氏奶還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 高鈣奶、有機奶、脫脂奶、舒化奶…到底有什麼區別?終於明白了!
    >復原乳,又稱還原奶、再制奶。 - 除了復原乳,根據殺菌方式的不同,市場上銷售的液態奶還有巴氏殺菌乳和滅菌乳兩種。根據規定,滅菌乳與巴氏滅菌乳一樣,每百克牛奶中脂肪含量不能低於3.1g,蛋白質含量牛乳不能低於2.9,羊乳不能低於2.8。但產品包裝上,如果沒有使用到復原乳需要標註「鮮牛(羊)奶」或「鮮牛(羊)乳」,使用了復原乳則需要標註「復原乳」或「復原奶」或「含xx%復原乳」或「含xx%復原奶」。
  • 中國全球最低生乳標準為何十年不更新 消費者不滿乳企著急
    根據光明、伊利、蒙牛提供的數據,這三家公司的蛋白質、菌落總數、體細胞數企業內控指標遠優於國家安全標準。同時,考慮到行業平均水平,乳業人士均表示,中國乳業提升國標的時機已經成熟。新國標仍難產現行的乳業國標已經實行了十年,並且已經遠遠落後於行業的發展水平。現在消費者和乳企對新國標應儘快出臺已無異議。
  • 伊利股份入主中國聖牧前夕 持股股東瘋狂買貨
    伊利收購行動的大背景是,公司剛被陽光保險舉牌「逼停」,此收購起碼有兩個好處:加強股權控制,避免被門外的野蠻人收購;通過收購成為中國聖牧大股東,通過聯姻港股上市公司納入優質資產。問題是有個小插曲,數據顯示,收購公布前夕,持股20%的中國聖牧主要股東邵根夥在二級市場不問價,瘋狂買貨。這簡直是在赤裸裸地挑戰證監會。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4期:伊利聯手天貓發起國貨奶粉溯源行動
    全球首款植物乳+牛奶的無乳糖飲品來了近日,美國一家食品公司Live Real Farms推出了全球首款植物乳+牛奶的無乳糖飲品。該公司堅信在液態奶市場上植物和動物蛋白混合是尚未被發掘的市場機會,因此發布了一條新加工生產線,主打兩款無乳糖的混合乳品,比例為50:50的燕麥乳+牛奶和扁桃仁乳+牛奶。
  • 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附股)
    安信國際表示,國內生鮮乳價格自5月觸底之後持續上行,目前已經突破19年的高點並持續向上,價格漲幅超市場預期,奶價的上行將為乳製品上遊帶來投資機會。2020年新冠疫情激發了民眾對於喝牛奶增強抵抗力的認知,進一步增加了消費需求。供給處於低位而需求在短期內增加,這是此輪奶價上漲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