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氣象,走近科學 德州二中舉行科普社會實踐活動

2021-01-11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金剛 通訊員 張永虎

為了普及氣象知識,提升師生氣象防災減災意識,弘揚科學精神,8月25日下午,德州市第二中學40餘名師生代表在團委、學生工作處的共同組織下前往德州市氣象局進行了「關注氣象 走近科學」科普實踐活動。

當天,首先到來到德州市氣象局長河公園觀測站,氣象局的工作人員給同學們詳細講解了百葉箱、風向風速傳感器、日照計、能見度儀、天氣現象儀等設備的工作原理,以及氣象數據採集、質控、運行維護等相關工作。

隨後,來到德州市氣象科普館、氣象臺、影視中心、人影指揮中心,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同學們詳細地了解溫溼度、雨量、能見度、風向風速等多個觀測儀器的工作原理,聽取了氣象專題報告,零距離了解氣象觀測數據資料的收集與傳輸、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工具、天氣預報的製作、各種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以及氣象災害的防禦等知識,切身感受到了氣象科技的奧秘。

氣象局工作人員精湛的業務能力、深入淺出的講解、熱情周到的服務,引來同學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在氣象影視中心,幾名同學走進演播室,體驗「氣象主播」,同學們展示了德州二中學子博雅靈動的一面,準確的發音,優雅的氣質得到氣象局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

據悉,一直以來,德州市第二中學高度注重開展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課本走向實踐,直接體驗生活。這次活動的開展,向學生們普及了科學知識,使學生們開闊了視野,大家對氣象災害防禦提高了認識,加強了關注程度,為進一步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衡水市二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近宮廷金魚
    長城網衡水10月17日電(王永宏 扈煒)今日記者獲悉,衡水市第二中學開展「愛衡水,愛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來到衡水湖畔的市園林管理處來順宮廷金魚養殖場,拜訪了「金魚徐」第10代傳人——徐立才。通過本次實踐活動衡水二中的同學們不僅了解了「衡水三絕」之一宮廷金魚的諸多知識,更從一位傳承文化血脈、有著執著追求的長者身上得到了學習,同時也更加增強了自身熱愛衡水、關注家鄉發展的情感和責任。  徐立才為同學們介紹了金魚的分類、生活習性和飼養技巧,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
  • 廬山區二中舉行航天科普知識展覽活動
    為了培養青少年熱愛科學、普及科學知識教育。12月2日下午,廬山區二中舉行了一次航天科普知識展覽活動,全校1600多名師生在學校操場上觀看了「神舟八號飛船」模擬發射。  這次活動,由廬山區教育局主辦,九江市啟智科普教育開發有限公司承辦。
  • 《走近科學》的走近科學
    《走近科學》以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提倡科學方法、傳播科學知識為主要內容,每期節目由一條新聞線索引出,講述新聞熱點背後的科學問題和科學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對社會生活中焦點、熱點、疑點、難點及新現象給予科學的解釋:對科學事件進行真實記錄,引發觀眾對科學的興趣。
  • 世界氣象日!豐富的線上活動邀你走近氣象知識
    以線上為主,用新媒體、融媒體傳播世界氣象日主題和氣象科普知識。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世界氣象日,省氣象局組織了豐富的線上活動,讓大家足不出戶了解氣象知識。在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到來之際,陝西省氣象局、陝西省氣象學會聯合組織全省氣象部門於3月中旬-4月中旬開展系列紀念活動。
  • 淮南開展中學生氣象科普作品創作競賽活動
    記者從市有關部門獲悉,為貫徹落實《氣象科普發展規劃(2013年-2016年)》和《安徽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1年-2015年)》,引導中學生學習氣象科學知識,激發科普創作熱情,近日,市氣象局、市科學技術協會、市教育局共同印發了《關於舉辦2015年淮南市中學生氣象科普作品創作競賽活動的通知》,將在全市中學生中開展氣象科普作品創作競賽,共同推進氣象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
  • 廣漢市「玩轉科學」2020公益科普夏令營圓滿舉行
    活動現場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更好地關心關注廣漢市留守兒童及貧困家庭兒童,豐富其暑期生活,2020年8月期間,由廣漢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廣漢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尚書堂教育航模無人機體驗培訓中心科普共享基地承辦的 「玩轉科學」2020公益科普夏令營圓滿舉行,來自廣漢松林學校、廣興小學的60名貧困學生及留守兒童參加了活動
  • 磨練意志見證成長——記遂寧二中濱江校區組織全校師生開展社會...
    磨練意志見證成長  ——記遂寧二中濱江校區組織全校師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讓學生親近自然,開闊眼界,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在師生互動遊戲活動中,增進師生情、同學情,也增強孩子們的團隊意識;在欣賞家鄉優美景色中,感受家鄉的巨大變化;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融入課程化建設
  • 小寒時節話氣象,科學避寒送溫暖——省氣象專家走進勸學裡小學科普...
    為豐富校園文化,普及氣象科學知識,1月6日,在小寒節氣到來之際,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山東師範大學勸學裡實驗小學)特邀全國優秀預報員、山東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處長張颯,山東氣象學會副秘書長任年民親臨學校,多種形式為全校師生普及氣象科普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素養。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通訊員王建萍 任建芳攝影報導 3月23日下午,陝西省氣象局科普宣傳小分隊來到西安工程大學,與西安工程大學藝術工程學院聯合舉辦了「關注氣象、低碳節能、善待地球」主題科普活動。  開放日活動為廣大市民朋友們提供了一個參觀學習、走近氣象、了解氣象的機會,為氣象科普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科普活動中,市民們體會到的不僅是氣象科技的獨特魅力,還有廣東氣象人不斷前行所付出的努力和深厚的氣象文化底蘊。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觀眾參觀了衛星資料接收大廳,了解衛星數據實時接收,觀看衛星從太空拍攝的雲圖。
  • 《走近科學》停播:科普的故事化敘事過時了嗎?
    80、90後或許在青少年時期看過《走近科學》這檔大型科普節目,即使在自媒體時代,《走近科學》即便收視率平平無奇,在微博、微信仍存在一定的影響力,經常會有一些文章將節目中的故事提煉出來,遇上一些詭異的事件時還喜歡套用節目的旁白編排幾個段子,或者@ 主持人張騰嶽調侃一番。2019年9月30日的節目播出之後,欄目將停播,一個時代終將過去。
  • 全國科普日舉行特別活動,聚焦公眾關注的科技熱點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在9月18日舉行的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透露,目前已有11款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4款進入3期臨床試驗。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北鬥導航系統科學家徐穎也來到了全國科普日特別活動現場為觀眾答疑解惑。
  • 學科學愛科學 越城區舉行少年實踐暑期科普行
    為讓學生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紹興市越城區科學技術協會與越城區教育體育局聯合主辦、越城區科普志願者協會承辦了以「童心大作戰暑期科普行」為主題的科普宣傳和實踐競賽活動。活動分為「我為防疫獻一計」、科普實踐教學、社區科普知識宣傳三大類,吸引了全區廣大少年踴躍參與。
  • 關注「氣候與水」 各地世界氣象日線上活動精彩紛呈
    「雲課堂」老師帶領大家參觀了地面氣象觀測場,為大家一一介紹了多種多樣的氣象儀器。小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會進行互動,科普效果顯著。荊州市氣象局還聯合市科學技術協會啟動「小學生畫天氣」畫稿線上徵集活動。本次活動全程採取網絡徵稿方式,參賽選手以「氣候與水」為主題進行創作,活動旨在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多多關注氣象、思考氣象,形成一種習慣,進一步激發對更多問題的思考。
  • 科技周首期氣象科普講堂在京舉行 許健民院士做講座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鵬報導8月27日下午,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第一期「氣象科普講堂」活動在北京舉行。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做專題講座,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時進行。他表示,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對於科技創新至關重要,要善於觀察、分析自然界的現象,學好基礎科學知識。該活動由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主辦,中國氣象報社、中國氣象學會秘書處、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普委員會協辦。活動將邀請院士、專家和科普達人同時開展線上線下系列科普講座,旨在向公眾普及氣象科學知識,弘揚氣象科學家精神,提升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 科普之花絢麗綻放廣西科學活動中心開展3個「十佳」科普大賽掠影
    2019年廣西十佳科普使者選拔賽順利舉行,獲獎選手歡聚一堂。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在廣州舉行,由於廣西賽區出色的組織工作,廣西代表隊榮獲「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優秀組織獎」。根據科學技術部統一部署和《廣西科普與創新文化建設三年計劃(2018-2020年)》要求,自治區科技廳組織開展了2019年「兩周一展」專題活動——廣西十佳科普使者選拔賽、廣西十佳科普讀物大賽和廣西十佳科普視頻大賽。由廣西科學活動中心承辦的這3個「十佳」科普活動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以生動有趣的形式開展科普教育、宣傳、推廣活動,已成為廣西科普教育工作強大的助推器、較有影響力的科普宣傳平臺和科普品牌活動。
  • 全國科普日「科普閱讀聯合行動」領讀活動暨中科院科創中心(北京分院)專場科普圖書分享會舉行
    光明網訊 9月20日下午,全國科普日「科普閱讀聯合行動」領讀活動暨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專場科普圖書分享會在中科院學術會堂舉行。央視創造傳媒創意副總監王雪純與中國科學院科普作家們暢談創作背後的故事。
  • 《走近科學》停播了
    於是,在看了《傳媒見聞》公眾號刊登的相關文章後,我與iScientist的Yuki編輯聊起此事,Yuki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走近科學走了,但科學從未走遠!」這句經典評價提醒我,應該在我的「科學傳播的科普」專欄中探討下電視中的科學這一科普的重要形式。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新教材回訪活動在宿州二中舉行
    為進一步提升我市高中生物學學科教育教學水平,幫助高中生物學教師更好地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用好新教材,2020年11月5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編輯室資深編輯(必修1《分子與細胞》責任編輯)吳成軍、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生物學學科教研員鍾能政等專家來到宿州二中,開展新教材回訪活動。
  • 走近「衡水三絕」之宮廷金魚
    走近「衡水三絕」之宮廷金魚 2013-10-17 14:50:54 來源:中國經濟網 衡水二中開展「愛衡水,愛家鄉」社會實踐活動    中國經濟網衡水10月17日訊(徐秀麗 通訊員 田玲)衡水金魚,人稱宮廷金魚,作為衡水「三絕」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
  • 懸疑大片《走近科學》停播,日本也有好看的科普節目嗎?
    三、最終落下帷幕實際上在1998年開播到2003年期間,《走近科學》因為立意高遠,講解的內容太過高深,而不被觀眾們所接受,收視率很低。2003年後,《走近科學》迎來了改版。節目組瞄準了觀眾的獵奇心理,開始聚焦社會中的怪事,每期一個主題進行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