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西豐撤銷對負面報導記者立案及拘傳

2020-11-23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網訊 因一篇報導涉及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縣委書記張志國,西豐警方以「涉嫌誹謗罪」對採寫報導的《法人》雜誌社記者朱文娜立案調查,並進京拘傳。此舉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遭受質疑。來自西豐縣最新消息,當地公安機關8日已正式撤銷立案、撤銷拘傳。

8日23時許,西豐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高維義約見新華社記者時說,西豐縣公安局已於當天下午召開會議決定,撤銷立案、撤銷拘傳。至於撤銷原因,公安局局長王衛東的原話是「認為不妥」。當天14時左右,高維義已表示,當地公安機關到北京對記者採取司法措施是不合理的,拘傳記者帶來了負面影響。

《法人》雜誌社隸屬於《法制日報》。1月1日,該雜誌刊發了記者朱文娜採寫的一篇文章,題目是《遼寧西豐:一場官商較量》,報導了西豐縣商人趙俊萍遭遇的官司。趙俊萍案件是由一場拆遷糾紛引起的。去年12月,趙俊萍被當地法院判定構成誹謗罪和偷稅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在該案中,趙俊萍被認定用編發簡訊的方式誹謗縣委書記張志國。而朱文娜的報導中,兩次提到張志國。

報導出來後,西豐縣認為這是一篇嚴重失實、帶有惡意誹謗性質的文章。1月4日,西豐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福路與縣委政法委書記周靜宇來到北京,要求《法人》雜誌澄清事實真相,消除不良影響,並表示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當天下午17時左右,西豐縣公安局多名警察來到《法人》雜誌社,稱朱文娜涉嫌「誹謗罪」已經立案,要求向其「了解情況」。警方還當即出示了對朱文娜的「立案通知」和「拘傳證」。由於朱文娜當時沒有在單位,西豐警方未能如願。

1月7日晚,新華社記者來到西豐縣。西豐縣公安局局長王衛東證實,確實對朱文娜採取了拘傳的強制性措施。因一篇報導涉及到縣裡主要領導,使得警方介入拘傳記者,引發社會質疑聲不斷。一些司法界、媒體界人士認為,用司法手段對待記者的職務行為有濫用職權之嫌,開此先例將造成較大的負面後果。(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時報河南記者站被撤銷 造負面報導敲詐
    中國經濟時報河南記者站被撤銷 造負面報導敲詐   中國經濟時報河南站亂象  ■利用輿論監督寫曝光文章,向基層施加壓力謀取非法利益  ■利用職務便利斡旋其他媒體,消除負面報導謀取非法利益  ■介入企業經濟糾紛,謀取非法利益並強迫企業搞有償宣傳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通報的中國經濟時報社記者站及記者敲詐勒索案中,記者利用新聞採訪報導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嚴重損害新聞隊伍形象
  • 絕跡的「靛青」曾是遼寧西豐的一大產業,留下的靛池溝地名為證
    剛健縣時西豐的靛青曾作為一大產業紅極一時,據1938年「西豐老縣誌」記載,當時縣裡為了發展多種經濟,促進增收,從外地引進了靛青並逐步形成產業,給百姓帶來了很大實惠,據說當年西豐的靛青暢銷大半個中國 ,很受染坊歡迎,可以想像當年我們村子打靛青時應該是一個怎樣繁忙的樣子。靛青是一種還原染料的植物,中國栽種歷史悠久。
  • 負面報導傳播效果研究及負面效果應對策略
    什麼是「負面報導」,如何把握負面報導的「度」,減少它的負面效果,這是當下關於負面報導行為所需要迫切研究討論的問題。論文從「負面報導」這一概念的定義入手,結合負面報導在中國的發展歷史,通過分析比較具體的新聞案例來總結歸納負面報導的兩種傳播效果——正面效果和負面效果。同時,就負面報導所出現的負面效果,應該怎樣從不同的主體出發控制或者避免負面效果的擴大化,也是本論文所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 2家藥商被撤銷GSP 康寧同源堂被立案查處
    健康一線(vodjk.com)4月11日訊    今日,海南省藥監局官網發布公告,撤銷萬寧萬城康寧同源堂藥房和海南振德堂藥業連鎖經營有限公司萬城濟祥分店GSP證書。公告指出,萬寧萬城康寧同源堂藥房和海南振德堂藥業連鎖經營有限公司萬城濟祥分店嚴重違反了《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規定,依據《藥品醫療器械飛行檢查辦法》第二十五條、《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現場檢查指導原則》監督檢查結果判定標準,海南省萬寧市藥監局依法撤銷上述兩家零售藥店《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證書》。此外,有關違法行為已立案查處中。
  • 淺談對新聞負面報導的正面思考
    摘 要:在這個新舊媒體相互融合的「全媒體時代」,負面新聞是個避不開的話題,激烈的市場競爭讓許多媒體把對負面新聞的報導當作剎手鐧,為博高收視率而一味追求轟動效應,結果難免流於低俗。事實上,只要遵守基本原則,注意方式方法,負面報導也能有正面的積極效應。本文將就負面報導的積極意義及把握尺度進行探討。
  • 遼寧快速客運站19條線路恢復營運 今日發送62個班次
    按要求,防控防疫期間,客運車輛實載率均應低於50%,這給遼寧交投集團運輸公司快速客運站內的運輸企業營收帶來很大影響。為服務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交投集團運輸公司決定,對進站運輸經營者和營業戶免收合計150餘萬元的客運代理費、衛生費、租金等,同時為所有進站、到站車輛提供免費防疫服務。2月26日,遼寧交投集團快客站內已有19條線路恢復運營,當日運行班次達62個,預計發送560餘人次。
  • 比較的新聞:正面報導和負面報導
    據統計,在1995年到1998年近四年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名牌節目《新聞縱橫》中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為正面報導,國內的其他主要傳媒也大體是這個比例。在西方,負面報導一如既往地在《雪梨晨鋒報》以及其他報紙上佔壓倒地位。當然,這種壓倒並不一定表現在數量上,它表現出一種佔統領地位的報導方法,一種傾向或基調。一項調查表明,美國的日報最吸引讀者的主題是事故,兇殺,自然奇觀,政壇風雲,稅收事務和犯罪。
  • 「親子鑑定造假調查」追蹤:廣東華醫大司法鑑定中心被撤銷
    新京報訊(記者 程亞龍)12月25日,新京報記者從廣州市司法局了解到,廣東華醫大司法鑑定中心嚴重違反司法鑑定程序,根據有關規定,依法給予最嚴厲的行政處罰:撤銷登記。
  • 21世紀網靠負面報導要挾數億元 兩公關公司當掮客
    案情  收「保護費」 不發負面報導  據犯罪嫌疑人、《21世紀經濟報導》副主編、21世紀網總裁劉冬介紹,21世紀網本是《21世紀經濟報導》的網絡電子版,2010年,網站開始獨立運營、獨立核算,其擔任負責人。  當時國內企業大量上市,這為財經媒體提供了巨大的牟利空間。
  • 21世紀網用負面報導要挾上市公司 獲數億好處費
    4年裡,網站通過公關公司招攬介紹和記者物色等,尋找具有「上市」「擬上市」「重組」「轉型」等題材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業作為「目標」對象,對願意「合作」的企業,在收取高額費用後,通過誇大正面事實或掩蓋負面問題進行「正面報導」。  對不合作的企業,21世紀網站在發布負面報導後,要挾企業投放廣告或籤訂合作協議,以獲取高額廣告費或好處費。
  • 輿情報告|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虐事件
    ,在@梨視頻 帳號下發布的一則博文中,報導了遼寧撫順一起性質惡劣的虐童事件,所附視頻中,可以看到女童渾身是傷,大大小小的淤青傷痕新舊不一,觸目驚心。 意見領袖持續發聲形成新的傳播窗口 在本次遼寧撫順虐童事件中,網絡大V@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參與了輿情發展的整個過程。
  • 瀋陽上榜2019年度「凍哭城」,今日遼寧兩地最低氣溫破-28℃
    今天是「三九」的第六天,早晨氣溫再次跌入谷底,7點鐘的時候,遼寧北部和東西部山區都降到了-20℃以下,西豐和建平鎮雙雙跌破-28℃。瀋陽的最低氣溫只有-19.6℃,天寒地凍,大家早上出門一定要穿的嚴實一些。預計未來三天,省內各地都是以晴為主的天氣,氣溫繼續低位運行,但總體呈先降後升的趨勢。
  • 注意和防止災難性新聞報導中的負面影響
    災難之所以稱之為災難,就在於災難的嚴重破壞性,災難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和正常的社會秩序造成嚴重的損壞,對社會產生極大的破壞性,甚至對社會穩定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四、現場慘烈,具有震撼性。    毫無疑問,由於災難性新聞事件的反常性、震撼性等原因,災難性新聞事件是各種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但是在新聞實踐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因為觀念、立場、方法等方面的問題,一些媒體對於災難性新聞事件的報導,產生了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    一、從非人性、獵奇角度出發,只關注災難本身,片面追求感官效果。
  • 網絡刪帖公司利益鏈曝光:刪負面報導收費1萬
    新華網天津4月25日電(記者劉元旭)國家有關部門開展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專項行動以來,一批「刪帖公司」和非法網站被關閉。但記者近期追蹤發現,各種有償「刪帖公關」沉渣泛起,在網上公開叫賣替人刪除負面信息服務,甚至連新聞監督報導也「包刪」。  職業「刪手」怎樣替人消災?誰是利益鏈條上的「漁利者」?公眾合法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如何保障?
  • 傅莉娟:新聞媒體裡對婦女形象負面報導廣泛存在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將於7日14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吳洪芹、魏旋君等5位全國人大代表就「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促進婦女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美聯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今年剛剛結束的春晚當中出現很多批評聲音,我想聽聽代表們對今年的春晚當中對女性的形象塑造有什麼樣的評價?同時在社會上出現很多批評聲音,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的一些女性開始有一些自我的意識,覺得女性歧視這個事情有社會性,大家應該一起努力,使整個社會男女更加平等。謝謝。
  • 遼寧明天氣溫低迷 瀋陽等5地迎陣雪
    受高空槽影響,昨天(22日)8~23時,遼寧大部地區出現降雪天氣。全省62個國家氣象觀測站平均降水量為2.0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現在丹東國家站,為9.6毫米。預計明天全省氣溫低迷,瀋陽、鞍山、撫順、本溪、阜新、遼陽、鐵嶺等地還將有陣雪天氣出現,請注意防範。
  • 中國記協官員:10年前打記者的多 現在抓的多
    中聯重科董事長助理杜峰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新快報》與中聯重科的糾紛,源於「對方對我們長期的嚴重失實報導」。在看到這些「不實報導」後,針對對方不實地採訪、不求證的態度,中聯重科一位高層負責人曾在2013年6月專門帶隊前往新快報社溝通,希望澄清事實、停止不實報導,但未果。中聯重科也發過公告作出澄清,但對方依然連續進行「不實報導」。
  • 央視該如何報導自己的負面新聞
    但是,最先出來報導此事的倒是網絡媒體。作為具有強大的現場直播能力和資源的央視痛失報導先機,確實非常令人費解。關於火災原因,有不少媒體報導的是,由於業主單位的人不聽民警勸阻執意燃放A類煙花所致。"業主單位"究竟是什麼單位?當然也就是中央電視臺了。不直接說中央電視臺的人是肇事者,卻偏偏拐彎抹角,不直接明言,看來不少媒體還是給央視留了一點面子。
  • 宣稱每天喝蟬花蟲草粉能多活30年,瀋陽康潔公司被立案調查
    瀋陽康潔公司涉虛假宣傳被立案調查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03:58) 央視新聞移動網1月31日消息,今年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13個部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聯合部署整治「保健」市場亂象。
  • 評論:媒體報導負面新聞就是不負責任嗎?
    作為媒體,就應該將一個真實的中國全面地介紹給國內外讀者,毫無節制地糾纏於個別音符,有意無意地抹掉發展成就,這不是一個負責任媒體所應有的報導取向。(5月18日《北京日報》)  媒體報導負面新聞就是不負責任嗎?諸如對於食品安全、醫患矛盾、建築質量、官員貪腐等關乎國計民生連篇累牘的報導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必須翔實予以報導。這些公眾切身感受、客觀存在的現實,怎會是媒體營造的錯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