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青海德令哈9月7日電 (孫睿)「監測顯示,(根據)跟蹤了20個月的電子宇宙線地磁截斷的能量數據,悟空號的在軌標定結果保持穩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悟空團隊隊員郭建華7日在青海德令哈表示。
當日,由中國天文學會主辦,青海省海西州政府、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單位聯合舉辦的「中國天文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青海省德令哈市開幕。
郭建華介紹,天文觀測表明,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質,無法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得到解釋。暗物質粒子可衰變或相互湮滅,產生「看得見」的普通高能宇宙線粒子;它們會被大氣吸收,因此,需在外太空進行探測。而悟空衛星則通過觀測高能(電子)宇宙線和伽馬射線來間接探測暗物質粒子、研究天體物理。
目前,國際競爭空前激烈,悟空號須在關鍵技術指標(能量分辨、粒子鑑別、電荷分辨)方面取得領先,才能獲得重要成果。
「悟空號於2015年12月17日發射成功,衛星軌道高度達500千米,與太陽同步軌道。精確的能量測量是悟空號的特色與生命,悟空號共有75908個探測單元,類型包含了無機閃爍體、有機閃爍體和半導體。這些能量測量越準,粒子鑑別本領越強、關鍵技術指標越高,就越易取得科學突破。」郭建華說,但悟空號探測器隨著空間輻照環境的影響性能會衰退,為此,在軌對探測器進行及時的標定成為了必須。
在軌如何標定?郭建華說,悟空號在軌標定主要利用地磁截斷選擇最小電離粒子MIP對探測單元進行標定,利用電子宇宙線的地磁截斷進行絕對能量標定,以及利用伽馬源進行空間方向測量的標定。
「目前,悟空號在軌工作最終的觸發率平均在60赫茲左右。悟空號在軌3年半,四個子探測器工作正常,性能穩定。目前,悟空號也實現了高分辨的核素探測,悟空號即將發表的質子能譜的測量能段範圍也超過CALET的10倍。」郭建華說,與國外同類探測器對比,悟空號在TeV裡能段範圍寬,能量分辨好,粒子鑑別本領強。
郭建華表示,悟空號在軌標定表明探測器性能和地面標定結果相符,悟空號的精確在軌標定為最終的科學數據分析奠定了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