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有引力》:愛是一種定律,永恆存在

2020-11-24 騰訊網

今天早上很無聊,刷著抖音,由於最近都會刷剪輯劇,所以無意間刷到一個片段剪輯。是文章和白百何的片段,被吸引,在評論找了很久知道了片名《萬有引力》。無聊的驅使之下找來看完。

11年的劇,轉眼就是快十年,導演我沒聽過,主演認識那麼幾個,耐著性子看完,寫下感受作為記錄。

片子有四個故事,片尾給出命名分別是《邂逅》、《造人》、《背叛》、《重生》,有一個主題,如同片名《萬有引力》,具體些是——愛。

我其實比較討厭這樣的形式,每個故事的點到即止,讓人意猶未盡,而且更直觀的感受是四個故事似乎出現了四種不一樣風格。就像高中生寫議論文堆砌論據,而論據的關係還需要閱讀者自己體會,仿佛就在說「你懂的!」

我懂你大爺!是的,看得想爆粗口,就是整個片子給人感受。導演試圖通過對多個故事的呈現來表達一個觀點,就是證明萬有引力的定律在人與人之間的存在。

從文章和白百何的那場《邂逅》來說,講述的是陌生人的相互吸引到產生愛情,動人的地方就是演技吧。

白百何演繹的石曉琳,表現的一個暗戀女孩複雜而內斂的情緒,眼角含著淚光的模樣沒辦法讓人不產生共情,文章飾演的高遠,其情緒的起落同樣能給人痛點和抓住觀眾情緒。但是鏡頭拍的並不好,很多鏡頭格外粗糙,真可謂是鏡頭不好音樂來湊,拍一個雙人鏡頭,搖來搖去簡直讓人抓狂。因為只作為片子的部分,所以結尾相當倉促,留白過多,我覺得就是一種毛病。

第二個故事是《造人》,講一對夫妻為了懷上孩子而努力的故事。風格與第一部分可謂畫風有點突變,第一個故事營造的文藝氣質一掃而空,迎面撲來一陣激情的風。婚姻裡的熱烈和火辣為了要孩子走樣,而慶幸的是最終還是能夠恢復如初而且收穫驚喜。這個故事相對圓滿,但是我並看不懂這是在歌頌愛情,還是在讚美婚姻,讓人迷惑。

第三個故事轉換就更快了,鋪面而來的一種懸疑風,偷情的女人,嫉妒的老公,慘烈的車禍。說起來是為愛犯罪的故事。但是懸疑營造並不細緻,估摸著是時長的緣故,對人物刻畫是在讓人疑惑,有著粗製濫造的嫌疑。明明前一秒精神崩潰,後一秒開始開竅認識真愛,果真是讓我覺得自己腦子不太好使。

最後一個故事好像復歸了文藝風,但又開始偏離現實。一對跳傘運動員情侶,女孩子吸毒、戒毒之後沒有了過去的一切,還剩下男孩子,最終男孩子支持下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氣。主旨和方向都不錯,而且這段有好幾個鏡頭我很喜歡,用光和場景設計上都比較有一種沉鬱感。

總的來說,我覺得整部片子真的浪費了幾個角度很棒的故事,我堅持之前的觀點認為每一個都有延伸的空間,都可以成為一部獨立的電影來製作,故事和人物都可以做出豐富,而不是找到這麼一個蹩腳的主題硬是湊在一起,顯得彆扭和突兀。導演簡直像是一個故事粉碎機,實在不敢恭維。

當然,最終回過頭回味的話,四個故事都在做關於愛的陳述。我願意相信人與人之間的萬有引力,這個和所謂的質量無關,而是通過愛做出的聯結。

對了,片子還有一種莫文蔚的音樂《寶貝》,還算一個喜歡的點吧。

一次比較差的觀影體驗。今天新聞說,7月20號影院可以開門了,大家好好看電影!

相關焦點

  • 加急更新: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存在巨大誤區
    宇宙中不存在萬有引力,雖然在這之前大家對萬有引力一直深信不疑.....這種回收的向心力和牛頓所說的萬有引力是沒有關係的,.....有些人在回答地面真空中是否存在重力的問題時,總是理所當然的引用萬有引力,認為是萬有引力在起作用......不過是想當然罷了。
  • 萬有引力 | 克卜勒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知識點總結
    萬有引力定律一、萬有引力定律1.四大性質:①普遍性:任何客觀存在的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存在萬有引力。②相互性:兩個物體間的萬有引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滿足牛頓第三定律。③宏觀性:一般萬有引力很小,只有在質量巨大的星球間或天體與天體附近的物體間,其存在才有意義。
  • 【物理】萬有引力 | 克卜勒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知識點總結
    萬有引力定律一、萬有引力定律1.四大性質:①普遍性:任何客觀存在的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存在萬有引力。②相互性:兩個物體間的萬有引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滿足牛頓第三定律。③宏觀性:一般萬有引力很小,只有在質量巨大的星球間或天體與天體附近的物體間,其存在才有意義。
  • 如何利用萬有引力定律發現星體?相對論如何彌補萬有引力的不足?
    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牛頓一生中最偉大的貢獻之一,而關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不過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萬有引力定律是正確的。怎麼知道萬有引力定律是正確的呢?牛頓在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後已經通過地月檢驗的方式來進行了驗證。什麼是地月檢驗?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萬有引力定律
    ,使學生對此定律有初步理解;   2、使學生了解並掌握萬有引力定律;   3、使學生能認識到萬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它存在宇宙中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之間,不管它們之間是否還有其它作用力).   情感目標   1、使學生在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感受到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經歷了幾代科學家的不斷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最後牛頓總結了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才發現的.讓學生在應用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應多觀察、多思考.
  • 廣義相對論能證明萬有引力定律是錯誤的嗎?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當然是沒有錯的,不然我們現在也就不會學這個理論。只是這個理論不能完全反映深刻的宇宙規律,它有一定的適用範圍。在17世紀,牛頓從克卜勒行星運動三大定律中推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他認為物體被吸引在地球上以及宇宙中的天體運動都是受到引力的支配。當年海王星的發現就是通過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來的,而且現在的火箭發射也都是利用這個理論,所以這個牛頓的引力理論是非常成功的。不過,萬有引力定律只能適用於弱引力場,而在強引力場中會失效。
  • 5條萬有引力定律的局限性
    並且暗物質,暗能量主導了宇宙,萬有引力似乎本身擴大了範圍。四大基本作用力的定性只適合地球上的觀察實踐,而若將其推廣到宇宙空間時,其邏輯上還存在諸多的質疑空間。局限性之二:預言的矛盾性與艱難的求證問題。愛因斯坦相對論雖然預言存在引力波、引力子,但是要確認引力輻射的存在則相當艱難。目前,引力子是否存在仍是物理界的一個神聖話題。
  • 萬有引力定律的有限性
    牛頓第三定律就是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在兩個質體相互包含時將失去意義,一個質體進入另一個質體時萬有引力將會明顯減小,甚至會減小到「零」。特別是物體進入星體質心時將失去重力而產生特殊的失重現象。萬有引力定律只適應相隔較遠的一對一物體或星體間相互作用計算,一對多、多對一都將出現很難想像的計算麻煩。
  • 《萬有引力》:愛情的終極意義仍是尋找
    「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1687年,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2011年4月,電影《萬有引力》在中國上映。  用《萬有引力》作為自己第二部編劇兼導演作品的名字,趙天宇的理念是,解析愛情中的定律,以心對心,達成與觀眾的情感共振。
  • 萬有引力定律在社會領域的表現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眾所周知的。說的是,宇宙中所有的物體之間都普遍存在的相互吸引力。兩個物體間引力的大小,與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物體間距離的的平方成反比。通俗地講,就是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對周圍其它質量較小距離較近物體的吸引力就越大。這一定律揭示的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的一種物理現象。比如,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高空物體墜落地面等。
  • 讓人類開始認識宇宙的偉大理論——萬有引力定律
    這樣的童年生活可以說是對他在成年後愛爭論不服輸的性格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對他在相信神學鍊金術,並且也為之奮鬥終生,可以說他花費在鍊金術上的心思並不亞於他花費在科學道路上的心思。如果他專一研究科學,或許他的成就更高,使物理學更上一層也說不定。
  • 《萬有引力定律》教學設計
    《萬有引力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思路和過程;知道什麼是萬有引力定律;知道萬有引力常量以及它的測量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逐步建立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提高演繹思維能力與歸納概括能力,學習物理規律「提出猜想--理論推導--實驗檢驗」的科學研究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物理學的科學魅力,形成嚴謹的思維方式。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月--地檢驗,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
  • 非常物理《必修二》——《萬有引力定律》
    2.知道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3.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4.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重點:知道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難點: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
  •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是一個Ⅱ級考點,難度中等,以選擇題為主。萬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條定律,高考命題中很少直接考查萬有引力的計算,但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分析幾乎所有天體運動類問題的根本依據,複習時應注重定律的理解及應用。從常考題型的角度來說,以人造衛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為背景,考查線速度、角速度、軌道半徑、周期、加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求解中心天體的質量和密度問題,也常涉及牛頓運動定律和克卜勒地定律。
  • 我突然發現,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存在巨大誤區
    我認為萬有引力也許是不存在的,雖然在這之前大家對萬有引力一直深信不疑.....其實不然,並不是因為地球的吸引力讓你受制,而是受到大氣層空氣濃度不同形成壓迫的阻力,如果造一個巨大的玻璃罩,把空氣抽空變成真空後,你站在玻璃罩裡面往上跳,根本不會存在地球引力的束縛,不是嗎……但我們在真空中還是能感覺有點重力的,有下墜感覺的,那是因為地球的自轉引發的向心加速度的原因,地球的自轉造成一個向心力場,但我認為這和萬有引力是沒有關係的......有些人在回答地面真空中是否存在重力這個問題時
  • 認識物質的永恆定律
    想談一下,物質永恆的定律。物質守恆定律 外文是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別稱是 質量守恆定律 提出者 法國人 拉瓦錫 是在18世紀提出的。物質守恆定律,就是物質是不消失也不會產生的,只能由一種物質轉變成另一種物質。物質守恆定律裡說到,物質不會憑空產生,只是從一種形態換成另一種形態了。
  • 牛頓的蘋果如何落地——萬有引力定律
    在小學時他就非常愛科學,經常製作一些靈巧的小機械,如水鍾、風箏和日晷等。他的興趣很廣,時而做詩,時而繪畫。他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孩子。因為經濟困難,14歲就離開學校回家務農。勞動之暇,他獨自躺在草地上聚精會神地鑽研數學。牛頓的舅父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成員,發現牛頓熱愛科學,很有鑽研精神,就幫助他重新回到學校讀書。1661年,牛頓18歲,作為公費生進入劍橋大學學習。
  • 經典力學:克卜勒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
    3.克卜勒第三定律行星三定律是萬有引力的基礎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a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轉周期二、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1.萬有引力定律機遇往往只光顧有準備的頭腦同樣,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知道,在同一緯度,物體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的數值,隨著物體離地面高度的增加而減小。若不考慮地球自轉,地球表面處有mg=GMm/R,可以得出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g=GM/R。在距地表高度為h的高空處,萬有引力引起的重力加速度為g′,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GMm/(R+h),即g′=GM/(R+h)=R/(R+h)g。如果在h=R處,則g′=g/4。
  • 高中物理: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萬有引力定律不僅是高考的一個大重點,也是同學們最感興趣的科學論題之一。設地球的質量為M,衛星的質量為m,衛星的運行周期為T,軌道半徑為r根據萬有引力定律:⑷學會總結規律,靈活運用規律解題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 萬有引力與航天考點微專題1、 克卜勒第三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2020.10.30
    注意:萬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運動與天體運動統一起來,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規律之一,式中引力恆量G的物理意義是:G在數值上等於質量均為1kg的兩個質點相距1m時相互作用的萬有引力.4.對萬有引力定律的進一步理解(1)當兩物體為均質球體或均質球層時,可以認為均質球體或均質球層的質量集中於球心,r表示兩球心間的距離,引力的方向沿兩球心的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