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很無聊,刷著抖音,由於最近都會刷剪輯劇,所以無意間刷到一個片段剪輯。是文章和白百何的片段,被吸引,在評論找了很久知道了片名《萬有引力》。無聊的驅使之下找來看完。
11年的劇,轉眼就是快十年,導演我沒聽過,主演認識那麼幾個,耐著性子看完,寫下感受作為記錄。
片子有四個故事,片尾給出命名分別是《邂逅》、《造人》、《背叛》、《重生》,有一個主題,如同片名《萬有引力》,具體些是——愛。
我其實比較討厭這樣的形式,每個故事的點到即止,讓人意猶未盡,而且更直觀的感受是四個故事似乎出現了四種不一樣風格。就像高中生寫議論文堆砌論據,而論據的關係還需要閱讀者自己體會,仿佛就在說「你懂的!」
我懂你大爺!是的,看得想爆粗口,就是整個片子給人感受。導演試圖通過對多個故事的呈現來表達一個觀點,就是證明萬有引力的定律在人與人之間的存在。
從文章和白百何的那場《邂逅》來說,講述的是陌生人的相互吸引到產生愛情,動人的地方就是演技吧。
白百何演繹的石曉琳,表現的一個暗戀女孩複雜而內斂的情緒,眼角含著淚光的模樣沒辦法讓人不產生共情,文章飾演的高遠,其情緒的起落同樣能給人痛點和抓住觀眾情緒。但是鏡頭拍的並不好,很多鏡頭格外粗糙,真可謂是鏡頭不好音樂來湊,拍一個雙人鏡頭,搖來搖去簡直讓人抓狂。因為只作為片子的部分,所以結尾相當倉促,留白過多,我覺得就是一種毛病。
第二個故事是《造人》,講一對夫妻為了懷上孩子而努力的故事。風格與第一部分可謂畫風有點突變,第一個故事營造的文藝氣質一掃而空,迎面撲來一陣激情的風。婚姻裡的熱烈和火辣為了要孩子走樣,而慶幸的是最終還是能夠恢復如初而且收穫驚喜。這個故事相對圓滿,但是我並看不懂這是在歌頌愛情,還是在讚美婚姻,讓人迷惑。
第三個故事轉換就更快了,鋪面而來的一種懸疑風,偷情的女人,嫉妒的老公,慘烈的車禍。說起來是為愛犯罪的故事。但是懸疑營造並不細緻,估摸著是時長的緣故,對人物刻畫是在讓人疑惑,有著粗製濫造的嫌疑。明明前一秒精神崩潰,後一秒開始開竅認識真愛,果真是讓我覺得自己腦子不太好使。
最後一個故事好像復歸了文藝風,但又開始偏離現實。一對跳傘運動員情侶,女孩子吸毒、戒毒之後沒有了過去的一切,還剩下男孩子,最終男孩子支持下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氣。主旨和方向都不錯,而且這段有好幾個鏡頭我很喜歡,用光和場景設計上都比較有一種沉鬱感。
總的來說,我覺得整部片子真的浪費了幾個角度很棒的故事,我堅持之前的觀點認為每一個都有延伸的空間,都可以成為一部獨立的電影來製作,故事和人物都可以做出豐富,而不是找到這麼一個蹩腳的主題硬是湊在一起,顯得彆扭和突兀。導演簡直像是一個故事粉碎機,實在不敢恭維。
當然,最終回過頭回味的話,四個故事都在做關於愛的陳述。我願意相信人與人之間的萬有引力,這個和所謂的質量無關,而是通過愛做出的聯結。
對了,片子還有一種莫文蔚的音樂《寶貝》,還算一個喜歡的點吧。
一次比較差的觀影體驗。今天新聞說,7月20號影院可以開門了,大家好好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