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非線性思維盛行。那麼,線性思維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拋棄了呢?
世界著名組織理論家基佛說:「仍有許多問題用直線思維最恰當」。過去,線性是「正」,非線性是「奇」。非線性作戰方式多是以輔助線式作戰的形式而出現的。
現在,可以反過來了,非線性是「正」,線性成為「奇」。信息化條件下,非線性作戰方式代表了信息化戰爭的作戰方式。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線性作戰方式就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非但如此,它還有了新的發展。美軍認為,線式與非線式作戰並不是互不相容,在作戰中,它們經常變換運用這兩種作戰方式。伊拉克戰爭,美陸軍不是從前至後,逐次攻佔每個點後,步步推進,而是在長達300多公裡的縱向戰線上,對多點同時攻擊;而在城區作戰的單個旅戰鬥隊,則將其作線式部署,構成了線式和非線式作戰的綜合運用。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非線性思維還是線性思維,都是系統思維,無所謂對錯。只是信息化條件下戰爭越來越複雜,線性思維的有效應用範圍十分有限,當面對非線性問題時,如果仍然以線性思維方式處理,勢必導致錯誤的認識和行動,這樣的線性思維,就屬於非系統思維了。
線性思維與非線性思維需要並用。但佔據主導地位的是非線性思維,因為何時可以使用線性思維,何時必須停止使用線性思維,這些問題是線性思維自身無法解決的,要按照非線性思維來決定取捨。正如克勞塞維茨所說:戰爭的可能性、概然性、偶然性、不確定性,像織物的經緯線一樣交織其中。那麼,如何正確地認識和把握戰爭,仍需要戰爭指導者注重確立系統思維方式,學會正確運用線性和非線性兩種思維方式。一方面,要在社會中學,從社會經濟運行和管理中的系統思維沃土中吸取養分;另一面,要提高科學素養改善知識結構,從自然科學的系統原型中獲得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