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水族常用計量單位科普

2021-01-08 龜與魚

在水族養殖過程中常會碰到不少計量單位,如水族箱體積計算,用藥劑量、濃度等等,對於有一定化學基礎的魚友來說這些並不是問題,不過看到過一些朋友由於對這些日常很少用的單位一籌莫展,因而無法正確使用藥劑或是選擇了不合適的器材,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以下對一些常用的單位進行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有這些問題的朋友能有所幫助

1.體積單位

公升(L)是國際標準的體積計量單位,一公升等於千分之一立方米。

我們通常也以公升作為水族箱的體積計量單位,如果用釐米(cm)作為長度單位,普通的方形水族箱容積=長×寬×高÷1000,而圓柱形的水族箱容積=半徑×半徑×水位高度×3.14÷1000,得出的結果即為水族箱的公升數。

一般一公升淡水大約有1公斤重,海水略重一點,不過粗略的計算也可以1公斤計。

在藥物使用中我們通常使用更小的體積單位--毫升(ml),1毫升等於千分之一升。還有一種粗略的計算方法:自然滴落的水滴大約18滴為1毫升,也就是說往魚缸裡滴18滴藥劑大約就是1毫升。

另外一些進口藥劑和器材還使用出口國的單位,常見的是加侖(GALLON)和盎司(OUNCE)。加侖又有英制和美制之分,英制1加侖等於4.546公升,美制1加侖等於3.785公升,應注意區別。盎司其實不是體積單位,而是重量單位,1盎司約等於28.35克,有的廠商喜歡用它做藥劑的計量單位。

公式 " 1公斤=2斤. 1公升=1升. 1千克=1000克. 1公斤=1公升=1千克. (注:公斤和千克是重量單位.公升是容積單位)

1兩=50克. 1斤=500克. 1公分=1釐米, 1公克=1克, 1市斤 =500公克

加侖分英制和美制

1加侖(美制)=3.78L1加侖(英制)=4.545L

加液體藥時拿不準加多少,可以按照1mL=18滴來粗略換算100升的水,放入200克的鹽.它的濃度是0.2%.通過這個可推算鹽的其他濃度.10克是多少呢? 我們平時喝的礦泉水瓶蓋.1瓶蓋是5克.那麼10克就是兩瓶蓋了

過濾棉的說明單位為「一升」,測量你的過濾盒容量,如果是一升容量的話,就直接裝進去即可.以這個比例為例子. 其他過濾盒的容量 .就可以按比例,過濾棉均可以手動任意裁剪添加或減少了.說明上如此註明一升,其意義在於「最佳的過濾棉放置層數數量」。

2.濃度單位

許多養魚的工具書中都會用到ppm這個濃度單位作為藥物的濃度計量,ppm是英語part per million的縮寫,意為 「百萬分之……」。

這裡先說一下毫克(mg)的概念,1毫克等於千分之一克。1ppm就相當於在一公升水中加入1毫克的藥物的濃度,即1ppm=1毫克/公升,以此類推,在100公升的水體中加入100毫克也就是0.1克的藥物,濃度即為1ppm。

3、水泵單位

在購買水泵時常有這樣的問題,就是買多大的水泵好。

一般水泵的生產廠商都會在水泵上的標籤中註明水泵的流量和揚程,流量的單位是公升/每小時(l/h 或 l/hr) ,就是每小時水泵的排水量;揚程的符號是 hmax,單位是米(m) ,即水泵可以把水提升的最大高度, 要注意的是這個高度是從水源的水面開始計算的,而不是從水泵的出水口。如果水泵是用來製造循環水流或帶動除滴流式和上部式以外的過濾器的, 那麼一般只要考慮流量就可以了; 而要帶動上述兩種過濾器的話還要考慮水泵的揚程, 因為水流量會隨水被提升的高度而減小。

4、先學會一條公式,計算魚缸的水體體積:

以60*45*45cm的魚缸為例,假設水位是40cm高,那麼在忽略玻璃的前提下,水體體積=60*45*40/1000=108L。新童鞋一定要記住這一個公式,學會計算水體體積。

5、養魚密度一般的計算公式為:

飼養缸可養魚數(尾)=飼養缸體積(升)÷魚的體長(釐米)

一般的中小型魚,平均1L水飼養1cm的魚,這是一個比較安全的範圍,以上述的魚缸為例,水體108L,則魚缸內的魚的長度(不含尾鰭)總和不超過108cm。同理,如果你的魚缸只有10L水,那麼飼養的魚兒長度總和不宜超過10cm。

6、養魚過濾計算公式:

一般適配容水量5倍流量的水泵 例如魚缸容水量400升水,適配5倍流量是2000L/H的水泵 大約是35w的水泵。

7、溫度計算公式:

每公升水需要2W加熱

測魚缸裡的水溫方法:可以選購魚缸專用溫度計,使用方法是吸附在魚缸內壁,就可以隨時觀察浴缸內水溫的變化。2-5元不等。

8、草缸CO2計算:

一般通過「計泡器」和閥門來進行控制二氧化碳添加的量,光照特別強的時候,可控制每秒3~5泡,一般光照條件下,每秒2~3泡足夠,可以通過觀察植物狀態來進行調整,植物呼吸旺盛時候,水中植物的葉片或莖部有大量「絲線」狀氣泡(氧氣)產生,如二氧化碳量不夠,那麼就看不見這樣的景觀。

二氧化碳使用量跟光照時間、強度、有著密切聯繫。對光照和二氧化碳需求較高的水草,一般根據草的狀態定時添加,植物對二氧化碳需求是發生在有適宜光照的時候,此時,植物在光照作用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時釋放出氧氣。

在沒有光照或光照不足情況下,植物則會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來維持植物的基本需求,所以,在此情況下,必須關閉二氧化碳,否則,會造成草缸內魚兒缺氧,出現浮頭現象。

9、草缸底沙厚度:

水草養殖方法還有所講究,底砂的要求比較高些。底砂一般選擇大小3--5毫米的,底砂不能太細也不能太粗。底砂儘量選擇英石沙粒,不要選擇石灰質的砂石。後者會導致水的PH值升高,影響水草和魚類的正常生長。底砂的厚度可以鋪成5--7釐米。

10、草缸光照計算選擇:

對於不是很喜歡刨根問底的草友來講,只要記住三點即可(普通民用三基色燈管養草):1、0.7-1W/升種陰性草2、1-1.5W/升種陽性草(或者說至少達到1W/L)3、60cm以上水深用金滷

如何測試光能量?光是能量,所以可以通過測量得到。市面上有很多測量光能量的儀器,而且便宜的也很多,100元到幾千元的都有。搜索:流明計 即可。

11、餵食投食方法(以金魚為例):

1.投餵次數:每天只需1—2次,天氣、水質正常,對生命力強的品種魚群可適當增加一點投食量。

2.投食時間:春、夏宜早,一般在早晨6—7時左右,太陽開始曬及魚缸時投食。深秋及冬季投食時間可稍遲一點,一般在7—8時左右。切忌在傍晚大量投食。即使魚群覓食明顯,也應在下午3時左右少量投食為好。11月以後,傍晚更不宜投食。

3.投食分量:隨著金魚的長大的投食量宜逐漸增加,但不能盲目,特別是人工飼料更應嚴格控制。家庭養魚,可採取將一日量分1—2次投餵的方式。按照專業養金魚的說法就是,按照金魚頭部的比例餵食,金魚就會吃飽,還不會撐到,但是專業養殖金魚的要看魚齡,來定比例的,網友多年的養殖經驗,不管是幾齡魚,按金魚頭部3分之1的比例,餵給金魚,是比較合適的。

除了上述的,水族學還用到相當多的概念,如比重,滲透壓,電導度等等,不過應用到這些東西的器材一般都可以很方便的讀數或完全自動化,不需要另外的操作和換算,這裡就不多說了。

往期精彩

「水質篇」再談養水之穩住水!

「金魚篇」辮雌雄分公母助力養好金魚

探究古法養魚之奧妙

養魚七大法則-助力養出好魚

「鹽」-養魚法寶:加不加?怎麼加?加多少?

「實戰篇」魚缸改造之微型「沼澤過濾」

三湖缸造景基本要素三步談

魚缸水混有妙招-專治各種水混

魚缸水泵選擇及三合一過濾泵詳解

文章部分內容節選自官方媒體或其他網站,版權原創者所有,本文截取旨在是信息更廣泛地傳播以更好的發揮其價值,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小編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全國計量科普創新創意素材徵集活動圓滿結束
    5月20日,在市場監管總局主辦的「5·20世界計量日」主題活動上,全國計量科普創新創意素材徵集活動優秀作品進行了集中展示。全國計量科普創新創意素材徵集活動是由中國科協、市場監管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主辦,由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計量協會共同承辦的全國範圍內的素材徵集活動。該活動於2018年5月20日正式啟動。
  • 國際單位制邁進量子時代 市場監管總局開展計量科普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中國科協、市場監管總局和共青團中央共同組織開展的全國計量科普創新創意素材徵集活動暨科普中國計量專題媒體傳播矩陣正式啟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秦宜智(中)、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尹冬梅(右)、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吳海鷹(左)共同觸屏啟動計量創新創意作品徵集活動國際單位制(SI)的新定義:量子化演進說起國際單位制,大家並不陌生,在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接觸到米、千克、秒等計量單位。
  • 水族世界的寶石-慈鯛
    慈鯛不只在科學議題是「狠角色」,從食用、外觀、行為等各方面來看,它們都是實用又「促咪」的生物!  ■慈鯛是中國臺灣常見的物種,曾經輸入中國臺灣的慈鯛約有430種,佔目前科學家已描述的慈鯛物種數的25%。
  • 「出發,去火星!」科幻世界X國星宇航火星科普沙龍即將開啟 直播地球同步線上衛星全直播
    」它將主要執行環繞、著陸和巡視3大任務完成包括火星表面物質組成、地質構造特徵研究等六項科學目標這個項目的啟動將刷新世界對中國的認知拓寬中國對宇宙的邊界主題沙龍給你來一場夏日的火星科普盛宴這次活動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COO王瓏博士以及
  • 天才神童袁嵐峰,現因簡單科普上熱搜,回應:科普和科研一樣重要
    「無中生友」做科普這樣一個「副研究員」轉戰「科普博主」,跟我們平日裡見到的「科普博主」有什麼樣的不同呢?最大的不同,想必應該就是「無中生友」了。相信很多袁嵐峰的粉絲都知道這個梗。視頻裡每次想要引用論證的時候,袁嵐峰都會搬出這樣一位朋友。
  • 重量單位換算
    」,是描述物體慣性的性質,也可以表示物體蘊含物質的多少,常用的公制單位為公斤或千克(kg)。在日常生活中,「重量」和「質量」兩者經常被混餚而被統稱為「重量」,有關兩者的區別不在本文贅述,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計量單位制目前世界上主要廣泛使用兩種計量單位制,國際單位制和英制單位制。
  • 「科普寧夏」一張圖測試心理壓力靠譜嗎?專家的回答真相了~
    更多科普內容,觀看路徑:六盤雲平臺→智慧寧夏→科普寧夏☞「科普寧夏」難得一見的人民幣圖樣大全!錯過後悔一輩子~☞「科普寧夏」缺啥補啥,你缺的營養素,身體早就用9種變化告訴你了!☞ 躺在客廳沙發上購物,是你最舒服的購物方式!
  • 計量單位要分清
    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我們會使用各種物理量來描述物質或客觀事物的性質,並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那麼關於計量單位,你了解多少呢? 例如,使用質量來表示固體物質的多少,並選用千克、克、毫克等單位來計量質量;使用體積來表示液體物質的多少,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釐米等作為計量單位。而法定計量單位則是國家以法令的形式規定使用的計量單位。那麼不同國家之間有沒有一個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制呢?當然有,它就是——國際單位制。
  • 壓力單位換算
    」的字義,在日常生產工作常稱為「壓力」,而並非物理學中嚴格定義的壓力,特此聲明。Pascal)在驗證上述兩者的「新真空實驗」中,論證了產生真空的原因,並稱之為「壓力」,是均勻作用於任何方向的。在現代國際單位制中,標準壓力單位是帕斯卡,在不混淆的情況下可簡稱為「帕」,便是以布萊茲·帕斯卡之名而命名。壓力的計量單位制目前世界上主要廣泛使用兩種計量單位制,國際單位制和英制單位制。
  • 科普時刻 物理也說:「沒錯,蟻人可能會回不來.」
    我們來看看對岸的一篇來自Pansci的科普文章吧Pansci泛科學是全臺灣最大的科學知識社群,類似於中國的果殼網。最近有國外神人透過蟻人的動作分析,證明蟻人的動作並不符合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來推測蟻人的動作應該要更加「奇怪」才對。 朋友都說這是沒有意義的研究,畢竟這是電影,是一部科幻電影,跟它認真其中的科學成分就輸了。
  • 我真的只是在科普「活塞運動」 | 有趣的製造
    最基本的活塞發動機,就是把空氣(主要是氧氣)和燃料的混合物送進氣缸,在被點燃後,產生的空氣膨脹就推動活塞做往復運動了~活塞運動下圖是活塞運動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曲柄滑塊機構,結合了「曲軸」和「連杆」,就把活塞缸裡的直線運動變成圓周運動,達到周而復始的目的了。
  • 「趣味科普」一朵雲等於幾頭大象的重量?
    有趣的是,我們通常認為國際質量體系會用千克來衡量雲的重量,但其實國際上常用一個特定的計量單位來表示雲的重量:大象。這樣算下來,幸虧雨是一點一點地落下來,而不是瞬間傾盆,否則,對我們的城市和鄉村而言,這些雲可稱得上是「水炸彈」了,一切物品都會被砸個稀巴爛。
  • 網絡流行語科普 林北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林北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5-28 17:1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林北什麼意思什麼梗? 林北類似於北方話裡的老子,是閩南語中的說法,漢字為「恁父」或「恁爸」,林北二字是其普通話諧音。
  • 這些科普性質歌詞,聽完不笑你打我
    像這種聽起來是廢話,又科普得不像話的歌詞,除了語音中放出的,這邊還有一打!「地球最強科普」系列"爸爸的爸爸是爺爺"「靠著這些歌詞,我的歷史又多考了幾分」系列"東漢末年分三國""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
  • 「雜誌推薦」優秀科學科普雜誌有哪些?Top10
    更多科學科普雜誌推薦請關注「越讀黨」雜誌訂閱
  • 丁香園副主編夏志敏:醫學傳播不僅僅是科普內容
    9 月 20 日,北京市衛計委第 15 屆好新聞評選頒獎會在京召開,丁香園副主編夏志敏獲邀嘉賓發言,在《讓醫學傳播搭載網絡快車》的主題分享中,夏志敏指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醫學傳播不僅僅是科普內容,更需要輸出品牌、傳遞醫學的可及與不可及
  • 美國人:不是我們數學差,是計量單位太奇葩!
    >&nbsp&nbsp&nbsp&nbsp嫌犯身高五英尺四英寸,案發地點距離公路大約200碼,當時氣溫高達華氏100度,嫌犯目前以80英裡的速度狂飆……&nbsp&nbsp&nbsp&nbsp怎麼樣,看完你是不是也蒙圈了&nbsp&nbsp&nbsp&nbsp這謎一樣的計量單位
  • 汽車百科冷知識:邁/碼/公裡,哪種單位是國內車速計量標準?
    在汽車領域使用「邁」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然而在中國完全不適用。這種計量方式目前只剩下少數大英國協國家或早期的殖民地還在使用,歐洲主要國家基本都採用了「公制單位」,即使是北美的量產車也普遍提供兩個選項,為英裡和公裡的雙重選項。原因主要是公裡標準更容易計量,在數據統計方面實際要比英制單位更簡潔明了,當然這也是文化差異與文化融合中大英國協國家的滯後造成的結果。Yard_釋義為碼,1碼等於3英尺或0.9144米。
  • 日本人徹底把生物科普「玩壞」了
    就問你,這樣的科普硬不硬核,要知道如果單說各種骨頭部位,很難想像到烏龜身體結構的奧妙,而直接拿人比喻就完全不一樣了。當你摸龜殼的時候,也就相當於在摸烏龜的胸腔…一張科普插畫能讓人又愛又怕,還真是不多見。而這樣的傑作,正是來自日本的科普插畫師川崎悟司。
  •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被諷為笑話,受到大量質疑
    各大官媒、市場化媒體,以及各大科普機構、帳號(如知識分子、墨子沙龍、果殼等)也紛紛發文解讀這一成果,圍繞這一成果,無疑形成了很大的輿論熱點。加之不同內容平臺根據不同的計量單位、比較對象得出了一個比一個大的天文數字,相關討論被進一步炒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