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詳解智利大地震成因

2021-01-17 騰訊網

新華網東京2月28日電 (記者藍建中)智利當地時間27日發生芮氏8.8級大地震後,新華社記者聯繫了日本知名地震研究機構——名古屋大學研究生院地震、火山和防災研究中心的數名研究人員,就此次大地震發生的原因進行了採訪。

該中心主任山岡耕春指出:「緊鄰南美洲西海岸的納斯卡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的交界面出現滑動,導致此次地震的發生。」他認為,在阿拉斯加、智利以及日本以南的海槽沿線,當板塊發生沉降時,由於其沉降角度較小等特點會產生非常大的摩擦力,容易發生較大地震,同時海底會急劇隆起,容易發生海嘯。

該中心教授鷺谷威介紹說,在此次智利地震發生後約8.5小時,共發生約30次餘震。餘震在北起智利中部的首都聖地牙哥,南到康塞普西翁縱深約500公裡的範圍內發生,餘震發生地區基本體現了餘震震源的範圍。

他指出,納斯卡板塊每年向南美洲板塊下沉降約8釐米,納斯卡板塊下沉時,南美洲板塊會受到擠壓而積聚能量,當能量達到極限時,板塊的邊緣就會崩潰,發生巨大地震,能量也由此釋放。智利這一地區經常發生由此導致的大地震,如1960年發生的芮氏9.5級地震。此次震源位於1960年地震震源區域以北。聖地牙哥地區附近在1985年、1939年和1928年均發生過芮氏7級以上的地震,但是此次地震更為劇烈,震級達到芮氏8.8級。可以認為,在包括上述地震震源在內的廣大區域內,板塊邊緣的斷層都出現了摩擦。

他認為,這些巨大斷層的摩擦,使震源地區附近的海底地殼上下運動,結果海水被抬升起來,波浪向周圍擴展時產生海嘯。

該中心副教授山中佳子說,此次地震發生後,距離震中約340公裡的聖地牙哥出現強烈晃動。可以認為,震源的斷層從海溝沿線延伸到聖地牙哥附近,所以才發生如此強烈的晃動。此次板塊破碎的起始點比較深,但板塊破碎主要在距地表較淺的範圍出現,所以仍然引發了海嘯。

山中副教授說,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高達2米至3米的海嘯在23小時後達到日本,造成嚴重傷亡。因此有必要密切關注此次智利強震所引發海嘯對日本的影響。

[責任編輯:flyguo]

相關焦點

  • 日本特大地震成因:板塊擠壓
    江蘇省地震局研究院副院長侯康明如此描述日本本次大地震。  震級定義:8.8級  本次日本地震,震級達到了8.8級,專家認為「比較嚴重」。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高建國稱,「這可以算得上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 日本大地震及其大海嘯成因
    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地震,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遭到海嘯襲擊。電視畫面顯示,海嘯迅速吞沒了農田和房屋,汽車和船隻被海嘯席捲著撞上建築物。在一系列的地球板塊和能量運動後,日本遭遇1900年以來最大的地震,以及由此帶來的毀滅式海嘯。如此大地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地震為何會引發大海嘯?
  • 從智利大地震看皮諾切特的功績
  • 近日「海城地震」成因披露!專家分析遼寧地震形勢!
    近日「海城地震」成因披露!專家分析遼寧地震形勢!專家這樣解釋11月4日發生地震的海城地區屬於營海岫老震區,1975年2月4日這裡曾發生強度為芮氏7.3級的強烈地震,震源深度為16公裡至21公裡,被稱為「海城大地震」。1975年的「海城大地震」改變了原來的地質構造,造成巖石層斷裂,從而引發持續不斷、震級不大的地震,比較大的是1995年發生的5.4級的岫巖地震。
  • 歷史上最大的地震:9.5級>智利大地震
    提到歷史上有名的大地震,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日本311地震,但是相比下面這個地震來說,即使是9.0級日本311地震也要相形見絀
  • 日本3·11大地震後海嘯成因被發現
    日、法、美、英4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伴隨日本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日本東北地區太平洋海域地震震源區的地層應力大規模釋放
  • 淺談地震成因之我見(一)
    1960年發生在智利的地震,震級最大,達到9.5級,產生的海嘯危及日本。圖2:1960年智利地震 地震是自然災害中最為嚴重的一種,比颱風、洪水、火山、泥石流等都要嚴重得多。地震會導致路斷橋倒,毀壞大面積的建築物,造成重大的生命傷亡及財產的嚴重損失。全球每年發生大小地震五百多萬次,小地震絕大多數人感覺不到,五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嚴重威脅到人類生命和財產,而且每年都會發生多次重大的地震,成為人類無法抗拒或規避的天然災害。地球時常突發這種爆炸性的「脾氣」,嚴重時能使地面像海浪樣湧動,使一座城市瞬間毀滅,使成千上萬的人死亡。
  • 史上最大震級的地震:1960年智利9.5級大地震
    此次地震引起了附近的火山噴發,地震引起的海嘯更是以每小時600公裡~700公裡的速度掃過太平洋,到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島波高最高達到8.1米。數百日本人被突如其來的波濤捲入大海,幾千所住宅被衝走、衝毀,2萬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港口、碼頭設施多數被毀壞。大海嘯還波及了太平洋沿岸的俄羅斯、菲律賓群島等地。
  • 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發20世紀最大海嘯,破壞力驚人
    這次地震還引起了巨大的海嘯,智利沿海建築物大部分被海浪捲走,破壞房屋16萬棟。圖為一艘智利的輪船因海嘯沉沒在太平洋沿岸。地震造成的海嘯對甚至在日本、夏威夷和菲律賓造成傷亡,並影響到美國西海岸。圖為1960年5月27日,在美國夏威夷,街道上一片狼藉,這裡剛經歷了由智利大地震引發的海嘯。
  • 多災多難的一年,日本即將迎來超級大地震!中國人該怎麼避難?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仍然在新冠疫情的陰霾籠罩的地球又要準備出現大狀況了,這次我們的近鄰——日本,處於地震帶的它即將迎來超級大地震,甚至有可能是史無前例的。事件由日本專家對去年發生的總量高達1539次的地震,也就是每天都會發生4次地震,推測而出頻繁發生的地震顯示日本將會發生一次震級達高9.0級的超級大地震,或有上萬人死亡,日本專家還預測這次應該位於千島海溝附近。
  • 福島、北海道同時地震!日本專家:或非偶然
    作者 | 吳倩▲圖源:NHK當地時間12日晚上,日本北海道部分地區和福島縣幾乎同時發生地震對此,日本地震專家隨即展開了相關解讀,認為此事或許並非偶然。綜合日本富士電視臺等媒體13日報導,當地時間12日晚上7點36分,日本北海道部分地區發生芮氏4.4級地震,在1分鐘後的7點37分左右,日本福島縣海域又發生芮氏5.5級地震,兩地幾乎同時發生。對此,日本媒體隨即採訪了該國多位地震領域專家,希望能探明此事的影響和成因。
  • 躺著也中槍:智利發生9.5級地震,為何會讓日本遭受滅頂之災?
    這場人類史上觀測到的最強地震儘管以智利為發源地,但卻讓一萬七千多公裡之外的日本遭了殃,那麼,這是因為什麼,當時的情況到底是怎樣呢? 1960年的5月21日,智利人民正在享受下午三點的午後時光,然而,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擠壓造成的地震卻在智利中南部海底33公裡處悄然發生,並迅速向海岸侵襲。
  • 智利發生9.5級地震,為何會讓日本遭受滅頂之災?
    這場人類史上觀測到的最強地震儘管以智利為發源地,但卻讓一萬七千多公裡之外的日本遭了殃,那麼,這是因為什麼,當時的情況到底是怎樣呢?1960年的5月21日,智利人民正在享受下午三點的午後時光,然而,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擠壓造成的地震卻在智利中南部海底33公裡處悄然發生,並迅速向海岸侵襲。
  • 人類所經歷的最邪惡的天災——智利大地震
    1960年5月21日~6月22日一個月的時間裡,在智利發生了人類科學觀測史上記錄到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在南北1400公裡長的狹窄地帶,連續發生了數百次地震,其中超過8級的3次,超過7級的10次,最大主震為9.5級(矩震級MW
  • 淺談地震成因之我見(上)
    1960年發生在智利的地震,震級最大,達到9.5級,產生的海嘯危及日本。圖2:1960年智利地震地震是自然災害中最為嚴重的一種,比颱風、洪水、火山、泥石流等都要嚴重得多。目前,中美等十二國正聯合在印度洋著手打通地殼,尋找地震成因的根源,我看研究的價值不大,很可能是徒勞,因為地震的根源不在地殼,而且,若要貫通地殼,需冒著地幔高溫高壓井噴和輻射的風險。目前學術界把板塊錯動學說作為地震成因的主導見解,從而產生很多自相矛盾的理論,反而迷惑了我們的視野。由於地震成因的真相不明,預報工作成為有目無珠的「瞎子」。雖然近幾年地震研究工作有長足發展,但地震預報準確率仍極低。
  • 1960年智利大地震,到底有多可怕?
    人們馬上意識到可能是地震來了,由於智利的蒙特港位於地球太平洋板塊和南美洲板塊的俯衝地帶,火山和地震活動比較頻繁,所以人們並沒有太在意,跟往常一樣緊張有序的準備著地震避難。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即將到來的,是人類歷史上震級最強、烈度最大、時間最長、破壞力最廣的超級大地震,根本就沒給他們留下時間。
  • 專家:內江地震與長寧地震成因雷同,因板塊相互擠壓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今日(9月8日)清晨,四川威遠縣發生5.4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告訴新京報記者,此次地震與今年6月四川長寧6.0級地震成因雷同,均是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擠壓,在應力作用下發生地殼運動,之後應會有餘震發生。
  • 歷史上最大的海嘯——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
    智利東倚安第斯山脈,西臨太平洋海溝,根據現代板塊學說的觀點,處於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相互碰撞的地帶,由海底地震、火山噴發引起的海嘯,是智利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在歷史上,智利和太平洋東岸的一些海濱城市,曾多次遭到海嘯的侵襲。1960年5月,厄運又籠罩這個國家。從5月21日凌晨開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發生了罕見的強烈地震。
  • 專家科普地震之最:「最早記錄、死亡人數最多」發生在中國
    ——人類記錄到的震級最大地震。有記載以來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9.5級大地震,引發海嘯在智利海岸激起25米高海浪,海嘯波及整個太平洋,還造成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大地震。1556年(明朝嘉靖三十四年)的陝西華縣8.25級大地震,據《明史》記載死亡人數超過83萬。
  • 分析:智利位於板塊交界處地質斷層上 地震頻發
    人民網4月2日訊 據專家分析,智利位於南美地質斷層上,被一座山脈擋在南美以西,其實這是明顯的地質斷層的特徵,地質的斷層也有大有小。當巖石承受不了這些力時就產生錯動,由錯動產生的能量一經釋放,就造成地震。大地震是活動斷層貯存的巨大能量突然釋放而產生的。  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相對比較穩定,而板塊與板塊之間的交界處。則是地震的活躍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