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科技大學倪永浩院士團隊《ACS AMI》:不對稱圖案化的纖維素...

2021-01-07 網易

2021-01-04 14:08:11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背景介紹

  纖維素納米纖維作為一種主要來源於植物的多功能納米材料,結合了纖維素的價格低廉、來源廣泛、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優勢,是一種新興的綠色可再生材料。其表面豐富的親水基團(如羥基)賦予了其優異的親水特性,促進了其在溼度傳感和溼度發電等與水/溼度相關領域的發展。基於形狀變形的溼度傳感器是目前纖維素基溼度傳感器的主要傳感類型之一,具有成本效益高,易於操作的優點。變形通常是由溼度感應材料兩側的不對稱膨脹引起的。然而,傳統的具有對稱結構的薄膜,由於其在溼度刺激下發生對稱的體積變化,不能發生彎曲。因而,大多數溼度敏感膜由兩層或更多層組成,但是它們仍存在著在多次彎曲/恢復過程中,層間附著力減弱等問題。因此,以纖維素納米纖維素為基材,設計一種靈敏度高且高溼度環境下機械強度高的單層溼度敏感膜,是實現纖維素基薄膜溼度響應和溼度發電的關鍵途徑。

  針對上述問題,陝西科技大學戴磊副教授李紫秀博士生和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倪永浩教授等在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發表了題為「Asymmetrically patterned cellulose nanofibers/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film for humidity sensing and moist-induced electricity generation」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種不對稱圖案化的纖維素納米纖維/氧化石墨烯(CNF/GO)複合膜的製備方法,利用真空抽濾和表面壓印技術相結合的方法製備不對稱圖案化的CNF/GO複合膜。考察了圖案化對複合膜溼度響應特性的影響,通過有限元分析和分子動力學模擬分別揭示了圖案化和GO對於提高纖維素基薄膜溼度響應性能的影響。此外,製備的不對稱圖案化的CNF/GO複合膜具有優異的溼度響應和溼度發電特性,在仿生葉片、接近傳感等方面也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

  

  圖文解讀

  CNF/GO複合膜的製備及表徵

  將CNF和GO混合,室溫下超聲60分鐘,獲得CNF/GO混合物。真空抽濾CNF/GO混合物,而後將尼龍網放置在其表面,室溫乾燥後,得到單面圖案化的CNF/GO複合膜。實驗結果表明,所製備的不對稱圖案化的CNF/GO複合膜具有優異的柔韌性和透明度,在顯微圖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表面形成了規則的網格圖案。


  圖1.CNF/GO複合膜的設計

  

  圖2.CNF/GO複合膜

  CNF/GO複合膜的溼度響應行為可以解釋為:隨著環境溼度的增加,水在圖案化的CNF/GO膜中的吸附會導致CNF和GO之間氫鍵的斷裂,複合膜發生膨脹。GO的加入增大了薄膜在相同溼度下的變形程度,分子動力學模擬的結果表明這是由於GO和H 2O之間的相互作用比纖維素和H 2O之間的相互作用要強得多,GO會將更多的水截留在系統內部。在GO的劑量達到一定量後,CNF/GO複合膜顯示出明顯的變形,而後達到平穩的狀態。

  圖3.CNF/GO複合膜溼度響應機理及GO對複合膜溼度響應性能的影響(分子動力學模擬)

  藉助於有限元分析,進一步研究了圖案化對複合膜溼度響應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應力作用下,圖案化的存在提高了複合膜的變形程度;並且圖案化顯著提高了水分子在CNF/GO複合膜表面的傳輸速率,這可歸因於圖案化通道表面豐富的親水基團,這些親水基團與生物離子通道中的選擇性蛋白具有相似的功能,能夠特異性識別水分子並促進其有序、高速傳輸。

  

  圖4.圖案化對CNF/GO複合膜溼度響應性能的影響的有限元分析

  優化後的CNF/GO複合膜(7.5wt% GO)曲率與相對溼度的變化具有良好的相關性,溼度響應速度快(約為3~5 s),且具有優異的儲存與循環穩定性。得益於CNF/GO複合膜高度靈敏的溼度響應性能,其在接近傳感和仿生葉片等應用中也具有發展潛力。

  

  圖5.CNF/GO複合膜的溼度響應特性及其在接近傳感和仿生葉片中的應用

  CNF/GO複合膜的溼度發電基於複合膜中質子的定向傳輸,這是由溼度梯度引起的複合膜中的電離效應產生的。具體而言,當環境中的溼度逐漸增加時,CNF/GO複合膜中的羧基解離,產生更多的可移動質子,薄膜兩側產生的質子梯度導致其定向移動,實現溼度發電,最大電壓可達到286 mV。

  

  圖6.基於CNF/GO複合膜的溼度發電器

  小結:該團隊利用真空抽濾和表面壓印技術的結合,成功製備了一種新穎的不對稱圖案化的CNF/GO複合膜。該CNF/GO膜在曲率和環境溼度之間表現出良好的線性關係,並具有良好的循環性和長期穩定性。分子動力學模擬和有限元分析結果表明,與纖維素相比,GO與水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強,因而GO的加入提高了CNF/GO薄膜的溼度敏感性;圖案化使複合膜在相同應力的作用下更容易變形,並提高了其溼度響應速度。此外,該複合膜還可以用於製備接近傳感器,仿生葉片和溼度發電機。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陝西科技大學表現亮眼,以第一作者和第一單位在頂級SCI發文
    最近,陝西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質化學與材料」院士創新團隊經過努力耕耘,成果喜人,陝西科技大學趙偉副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Fast and selective organocatalyt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by fluorinated
  • 陝西科技大學表現亮眼,首次以第一作者和第一單位在頂級SCI發文
    最近,陝西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質化學與材料」院士創新團隊經過努力耕耘,成果喜人,陝西科技大學趙偉副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Fast and selective organocatalyt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 東北林業大學團隊:設計纖維素納米晶雜化薄膜實現圓偏振室溫磷光
    近期,東北林業大學劉守新教授、李偉副教授與哥廷根大學張凱教授合作,通過纖維素納米晶(CNCs),聚乙烯醇(PVA)和碳量子點(CDs)的共組裝得到雜化手性光子膜,實現了CPL和CPRTP的雙發射。通過調節雜化膜中CNC / PVA的比例,實現可調的光子禁帶(PBG),從而產生可調的CPL,具有可逆的CPL手性,可調製的CPL波長和高不對稱因子(glum),最高可達-0.27。
  • 中科大俞書宏院士團隊《ACS Nano》:水分如何影響納米纖維素的強度?
    在纖維素的實際應用中,由於其分子固有的兩親性質,纖維素在一定的環境溼度下會造成不可控形變和機械性能下降。儘管溼度引起的纖維素基材料的穩定性是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但目前為止仍不清楚水分如何在多尺度上影響纖維素以及相應的機械響應和變形機理,這使得纖維素基材料的性能難以維持,嚴重阻礙了其實際應用。
  • 陝西科技大學以第一作者單位在國際頂級期刊發文
    近期,陝西科技大學生物質化學與材料院士創新團隊、周友平教授團隊分別在基於天然木材和木質纖維素的新型炭質功能材料的研究和葡萄糖分子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陝西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質化學與材料院士創新團隊"在基於天然木材和木質纖維素的新型炭質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東華大學王宏志團隊《ACS AMI》:基於穩定水凝膠電解質的柔性且可水下使用的鋅離子電池
    鑑於此,研究團隊將綠色環保天然的聚合物黃原膠(XG)和棉花納米纖維素(CNF)引入到聚丙烯醯胺(PAM)基水凝膠中,加入無機鋅鹽,設計了一種高機械強度、高離子電導率(28.8 mScm>,通訊作者為東華大學李耀剛、王宏志教授。
  • 陝西科技大學在自然指數期刊上發表最新論文!
    近日,陝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周友平教授領導的天然產物穩定同位素組學(Isotopomics in Chemical Biology)團隊,通過近4年的努力,率先開發出葡萄糖分子內全部5個氧原子的自然豐度18O/16O測定新方法,相關成果在自然指數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 東華大學王宏志團隊《ACS AMI》:基於穩定水凝膠電解質的柔性且可...
    近來,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宏志教授課題組已在可穿戴熱電器件和固態鋰電池領域開展了相關工作,開發了基於碳納米管互穿二硫化鉬薄膜的高輸出電壓的熱電腕帶(Adv. Funct.  近年來,具有低成本(水系電解液成本低廉,製備簡單;鋅金屬儲量豐富)、高安全性(水系電解液無毒、不易燃;鋅金屬在水介質中性能穩定)、高容量(鋅金屬理論容量820 mA·h g-1, 5855 mA·h cm-3),組裝方便(可在空氣環境中直接組裝)等優勢的柔性水系鋅離子電池(ZIBs)也引起了研究人員們極大的興趣。
  • 趙雙良教授團隊《ACS AMI》:納米水凝膠在生物膜環境中的「機械...
    微納界面體系的基礎研究屬於化工-化學交叉前沿,既不適用傳統唯象理論,也無法採用量子力學開展研究,如何發展合適的定量模型來描述界面作用機理是微納界面體系研究面臨的瓶頸和挑戰。最近,趙雙良教授和重慶三峽學院宋先雨博士(原華東理工大學趙雙良教授團隊博士生)利用耗散粒子動力學(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和拉伸分子動力學(Steered Molecular Dynamics)系統研究了納米水凝膠在生物膜環境中的界面作用機理,闡釋了納米水凝膠內化路徑同時受水凝膠機械強度及包封能力的界面調控機制。
  • 陝西院士團隊科研再獲重大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時隔一年,陝西科技大學輕工學院"生物質化學與材料"院士創新團隊趙偉副教授在生物質高分子精密合成領域再次取得突破進展,9月中旬,相關論文以"A New Synthetic Methodology of Site-Specific Functionalized Polypeptides
  • 陝西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14篇高水平論文
    近期,陝西科技大學前沿院材料原子分子科學研究所、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慶彩團隊分別在《ACS Nano》《ES&T》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14篇高水平論文。該系列成果的取得標誌著陝西科技大學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成效日趨凸顯,科研團隊和科研平臺的建設逐漸成熟,為學校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支撐,也將進一步提升陝西科技大學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國際影響力。1 蘇慶梅和杜高輝教授在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提高鋰硫電池性能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
  • 湖南大學汪朝暉團隊《AFM》:納米纖維素誘導製備高結晶度PEDOT納米纖維
    最近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汪朝暉團隊利用高結晶度的Cladophora納米纖維素作為犧牲模板誘導製備出高結晶度的PEDOT納米纖維,其不僅具有較高的電導率,而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液分散性和反覆加工性。磺酸化的CC可通過靜電相互用誘導PEDOT:PSS在其表面聚集形成CC@PEDOT:PSS 「核殼結構」。研究進一步發現磺酸化的CC在95wt%的濃硫酸中會緩慢水解,其水解速率明顯小於PSS。因此,利用95wt%的濃硫酸進一步處理CC@PEDOT:PSS的時,PSS會優先被濃硫酸快速水解,同時PEDOT分子鏈在CC表面重結晶;隨後CC被濃硫酸水解,誘導形成高結晶度的PEDOT納米纖維。
  • 陝西科技大學陳慶彩副教授團隊ES&T:西安市水溶性PM的氧化潛能與發色團物質的關聯
    第一作者:陳慶彩通訊作者:陳慶彩通訊單位:陝西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聖路易斯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系
  • 深耕納米功能化,引領後塑料時代——俞書宏院士課題組2020年研究...
    俞書宏院士研究團隊和梁海偉教授課題組報導了一種通過熱解化學控制,將結構生物材料(BC,即細菌纖維素)熱轉化為石墨碳納米纖維氣凝膠(CNFAs)的方法。CNFAs完美地繼承了細菌纖維素從宏觀到微觀的層次結構,具有顯著的熱機械性能。
  • 《ACS Nano》:不止增強,納米纖維素在聚合物中的可控排列還能表現...
    CNF是親水性的,和大多數憎水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時難免團聚,所以研究者提出了許多化學方法來修飾CNF,如氧化、甲矽烷基化、酯化、醚化和聚合物接枝等,這些方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強CNF與聚合物之間的界面相容性。  納米纖維素的量產商品  不要以為CNF製品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 酶促分子內不對稱還原胺化構建手性1,4-二氮卓結構模塊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朱敦明、吳洽慶帶領的生物催化與綠色化工團隊,繼利用亞胺還原酶催化不對稱還原α, β-不飽和亞胺合成嗎啡烷關鍵中間體後(Adv. Synth. Catal. 2019, 361, 556-561),實現了亞胺還原酶催化分子內不對稱還原胺化構建手性1,4-二氮卓類化合物。
  • 中科大吳恆安/俞書宏院士/朱銀波ACS Nano:通過溼度界面調控層狀納米纖維素的強韌性
    ,溼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敏感問題,由於其變形和不可控的力學性能下降,被認為是纖維素材料的一個不利因素。然而由於缺乏對納米纖維素界面行為的深入了解,保持纖維素基材料在不同相對溼度下的預期性能具有挑戰性。近日,中科大吳恆安教授,俞書宏院士,朱銀波報導了通過多尺度模擬和實驗研究了層次化納米纖維素中溼度介導的界面及相關的變形行為。
  • 武漢大學製備出離子導電纖維素水凝膠,零下溫度仍能工作
    武漢大學製備出離子導電纖維素水凝膠,零下溫度仍能工作 發表時間:2019/11/5
  • 納米纖維素?來看看杭化院的「新造紙術」!
    「澱粉」「納米纖維素」與造紙又有什麼關係?昨天,在科技城杭化院(「杭州市化工研究院」簡稱)舉辦的這場科技成果科普發布活動,或許能給你答案。浙江省特級專家、杭化院院長、教授級高工姚獻平對「生物質基功能材料——澱粉衍生物、納米纖維素研發應用新進展」進行了科技成果科普發布。
  • 復旦大學陳芬兒院士團隊招聘博士後,化學相關方向
    學科專業方向 (1) 有機化學專業(包括有機反應、不對稱合成、天然產物全合成、不對稱催化)5人 (2) 生物催化與轉化2人 (3) 藥物化學與計算化學2人 (4) 藥劑學與藥代動力學 2人 (5) 連續流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