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向朋友抱怨,活是我們幹的,受到表揚的卻是組長,同學向朋友抱怨,弟弟做錯了事情,受到懲罰的卻是姐姐,同事向朋友抱怨,項目是自己的,收穫果實的卻是經理,都說公平是相對的,不公是絕對的,生活充滿不公,面對這些我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生活呢?
40歲的曹晟康先生,是我國第一位盲人旅行家,又被稱為「當代徐霞客」,小時候家境貧窮,8歲時因意外雙目失明,從此遭盡同學的霸凌、親人的漠視,成年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北京擁有了多家盲人按摩店。
不僅成為中國第一位盲人帆船帆板運動員,還幾乎走遍了國內每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2年4月18日開始環遊世界,用5年的時間遊歷了世界6大洲21個國家。
盲人活著確實辛苦,旅行更是不易,《不和世界講道理》這本書是曹晟康先生口述,宋瑤撰寫,將曹先生這些年的體會與經歷集結成書,告訴我們大家,真正主宰我們命運的不是上天,也不是遭遇,而是我們直面人生的態度。
用敢於探索的勇氣代替怨天尤人的怨氣,突破生命的局限,活出想要的自己,那麼具體我們要怎麼做呢?答案就在曹先生的《不和世界講道理》這本書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找尋。
生活充滿變數,面對不公,抱怨沒用,唯有向前
這個世界很不公平,賦予每個人不同的苦難與糖果,這個世界又極為公平,只要你足夠努力,沒有任何力量能限制你的夢想。
書裡曹先生說,對一位盲人來說,最大的不幸,是他看見過光,看見過顏色,看見過周圍人的笑臉,他看見過這個世界,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
可是8歲那一年,因為一件瑣事,曹先生被一個男孩一把推到了路中央,正巧被一輛路過的拉煤的拖拉機撞倒了,保住了性命,卻右胳膊粉碎性骨折,一雙眼睛只能看清兩三米內的事物。
母親目睹了悲劇,卻因善良懦弱沒有要求賠償,自家承擔了一切後果,欠下一屁股債務,還因輕信旁人,找到所謂的「名醫」,經過治療,卻徹底失明。
回到一心盼望的學校,卻受盡同學的霸凌,可是大家都是一個村子的人,在大人眼裡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因此父母的保護就是不讓老曹上學,把他關在家裡。
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乃至災難,有時這些災難完全不是因為我們犯了什麼錯,我們什麼都沒做錯,但是,災難降臨了。這個時刻我們該怎麼辦?
樊登說:「庸人選擇逆來順受,無論一邊哭天搶地一邊接受,還是一邊自我安慰一邊接受,抑或是一邊指天罵地一邊接受,都是匍匐在命運的腳下。
但曹晟康沒有,他活成了有很多「斜槓」的盲人。
14歲跟隨鄰家阿伯練習武術,成年後獨自坐車前往貴州,拜了一位幫人正骨的苗醫傳人為師,零基礎學習推拿按摩,在北京創業,經營過好幾家盲人按摩店;在北京體育大學、清華大學練過短跑、柔道,參加過廣東省第五屆殘運會,奪得200米短跑項目的銅牌;練過帆船、帆板,是中國第一位盲人帆船運動員。
面對命運的不公,曹先生也曾抱怨過,甚至嘗試過結束自己的生命,只因朋友的一句話:「你是要死在鮮花盛開的山谷裡,還是想被人從垃圾堆裡一臉驚嚇地翻出來,死在太陽底下還是臭水溝裡?」
於是,為了找一個埋骨的地方,曹先生開始了前往拉薩的旅程,當磕磕絆絆路過東西日光殿、聖觀音殿、法王洞,爬上布達拉宮時,老曹徹底改觀:行動與向前的力量,總比抱怨大,即便面對那些不公平耿耿於懷,也不能向世界討個說法,活著,還是要向前看!
書裡曹先生說:雖然我的斜槓很多,但是最讓我自豪的莫過於我是中國第一位盲人旅行家,雖然我看不見世界,但是我想讓世界看見我,旅行就是照進他生命的一束光。
想要和得到之間的那條路,是帶上希望的
油菜花很香,瀑布水很甜,山頂的風很舒服......
他遇到過最冷酷的嘲笑:看不到腳下的門,離開10米,你都回不去!你會死在國外!
第一次出國旅遊,他與一個瘦小的女孩達成共識,路上累了,他會幫女孩按摩,女孩的筆記本太重,他會幫她背,而他看不見、不會說英語,女孩幫他翻譯,做他的眼睛。
兩人從西雙版納走出國門,計劃去寮國、泰國和印度三個國家。
到達寮國的當天,兩人還一起遊玩了當地有名的觀溪漂流景區,坐了充氣筏玩了漂流,還抓著繩子進了山洞,玩得不亦樂乎,老曹也沒有因為眼睛,給同伴帶來諸多不便,兩人的合作很是愉快。
當天晚上女孩迎來了她的朋友,便提出不再和老曹同行,要求老曹回國。還譏諷他,一個瞎子,又不會說英語,走路都需要人幫著看臺階,還做什麼旅行家的夢,出來都是給社會添堵!
第一次的出國遊就被同伴拋棄、譏諷,34歲的老曹心裡極不好受。
女孩說得沒錯,因為眼睛看不見,不會講英語,一路上老曹總需要有人幫助的,沒有人帶,還要繼續嗎?還敢繼續嗎?萬一出點什麼事情,死在異國他鄉,死在荒郊野外,連個給你收屍的人都沒有。
書裡老曹說,只有一個辦法能對抗眼前的哀傷,那就是一邊受苦,一邊滿懷希望。因為「想要」和「得到」之間的那條路,不帶上希望的人是走不過去的。
於是老曹謝過女孩,開始了一個人的出國遊。
靠自己養活自己,用專業贏得尊重
自己選的路,跪著走也得走完。
書裡老曹說,告別女孩後,其實他也不知道下一站去哪裡,寮國的首都在哪個方向更是無從知曉。
氣溫接近40度,背著一個重約20公斤的登山包,在太陽下面走著,連喘氣都開始變得困難,仔細傾聽著過往的車輛,想要搭個便車,卻不小心滾到了溝裡。
忍著疼,大聲呼救,嗓子都喊啞了,周圍卻一個人也沒有,索性休息,聽著手機裡汪峰的《怒放的生命》,給了自己些許力量,在有車經過的時候,通過發動機的聲音辨別馬路的朝向,背上登山包,奮力地爬了上去。
攔到了車,到了寮國的首都萬象,語言不通,想要幫忙的人也只能帶著遺憾走開,又餓又渴,只能提著盲杖左拐右拐,還好幾次都撞到了牆,不知過了多久,終於聞到了飯菜的香味。
靠著在桌上畫了一個大圓盤,用兩個手指頭比作筷子,做出往嘴裡夾菜的姿勢和擰開了隨身攜帶的空杯子,比出了喝水的姿勢,解決了又餓又渴的問題。
潛在的風險未知,但路上總是不缺好人,攔到了需要付費的巴士,司機卻因為老曹是盲人,拒收車費,還將老曹拉到了聚集著中國人的老市場。
遇到了來自湖南在這裡靠買手機為生的一對母女,了解之後還請老曹吃了一頓飯,離開寮國辦泰國籤證的時候,遇到了羅先生和他的太太,不僅順路帶他過了口岸還陪伴他辦理整個過程。
在柬埔寨遇到好心的小白,學會了第一句英文「go to the toilet 」,以後找廁所的時候再也不用演示解褲帶了。
到了柬埔寨的首都金邊,因為感冒昏睡過去,碰到了熱心的雅麗小姐和她的男朋友,不僅給他買藥,還為他準備了熱湯麵。
在路上他不願過多麻煩別人,對待別人的幫助,他總會用自己的按摩推拿回報,讓幫助他的人身心得到舒緩,也會通過按摩推拿賺取旅費,用推拿養活自己,贏得尊重。
人要有一技之長,能靠自己養活自己,然後用專業贏得尊重,老曹心懷夢想,不畏質疑,不畏他人嘲諷與鄙視,他堅信盲人也有追求夢想的權利.
自從第一次獨自登上布達拉宮,08年到13年間,他幾乎遊遍祖國各地,12年到16年,憑著一根盲杖,幾句英語,他在5年的時間裡遊歷了世界6大洲35座城市。
書裡老曹說,未來是什麼樣子?我會活多久?哪一站會是我人生的終點?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要給我一副墨鏡、一根盲杖、一個登山包,不管遇到什麼事,我都會開開心心地走下去!
每一個人從一出生開始,都會或多或少受困於生命給予我們的種種限制,不公是生活的常態,我們不必羨慕他人,活成什麼樣子,選擇權一直都在自己手裡。
餘生不長,願從此刻開始,能夠做出選擇,不再給自己畫地為牢,願以後的生活也有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