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世界講道理》:生活充滿不公,活成什麼樣區別在這裡

2021-01-12 柿子樹下說情感

工人向朋友抱怨,活是我們幹的,受到表揚的卻是組長,同學向朋友抱怨,弟弟做錯了事情,受到懲罰的卻是姐姐,同事向朋友抱怨,項目是自己的,收穫果實的卻是經理,都說公平是相對的,不公是絕對的,生活充滿不公,面對這些我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生活呢?

40歲的曹晟康先生,是我國第一位盲人旅行家,又被稱為「當代徐霞客」,小時候家境貧窮,8歲時因意外雙目失明,從此遭盡同學的霸凌、親人的漠視,成年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北京擁有了多家盲人按摩店。

不僅成為中國第一位盲人帆船帆板運動員,還幾乎走遍了國內每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2年4月18日開始環遊世界,用5年的時間遊歷了世界6大洲21個國家。

盲人活著確實辛苦,旅行更是不易,《不和世界講道理》這本書是曹晟康先生口述,宋瑤撰寫,將曹先生這些年的體會與經歷集結成書,告訴我們大家,真正主宰我們命運的不是上天,也不是遭遇,而是我們直面人生的態度。

用敢於探索的勇氣代替怨天尤人的怨氣,突破生命的局限,活出想要的自己,那麼具體我們要怎麼做呢?答案就在曹先生的《不和世界講道理》這本書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找尋。

生活充滿變數,面對不公,抱怨沒用,唯有向前

這個世界很不公平,賦予每個人不同的苦難與糖果,這個世界又極為公平,只要你足夠努力,沒有任何力量能限制你的夢想。

書裡曹先生說,對一位盲人來說,最大的不幸,是他看見過光,看見過顏色,看見過周圍人的笑臉,他看見過這個世界,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

可是8歲那一年,因為一件瑣事,曹先生被一個男孩一把推到了路中央,正巧被一輛路過的拉煤的拖拉機撞倒了,保住了性命,卻右胳膊粉碎性骨折,一雙眼睛只能看清兩三米內的事物。

母親目睹了悲劇,卻因善良懦弱沒有要求賠償,自家承擔了一切後果,欠下一屁股債務,還因輕信旁人,找到所謂的「名醫」,經過治療,卻徹底失明。

回到一心盼望的學校,卻受盡同學的霸凌,可是大家都是一個村子的人,在大人眼裡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因此父母的保護就是不讓老曹上學,把他關在家裡。

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乃至災難,有時這些災難完全不是因為我們犯了什麼錯,我們什麼都沒做錯,但是,災難降臨了。這個時刻我們該怎麼辦?

樊登說:「庸人選擇逆來順受,無論一邊哭天搶地一邊接受,還是一邊自我安慰一邊接受,抑或是一邊指天罵地一邊接受,都是匍匐在命運的腳下。

但曹晟康沒有,他活成了有很多「斜槓」的盲人。

14歲跟隨鄰家阿伯練習武術,成年後獨自坐車前往貴州,拜了一位幫人正骨的苗醫傳人為師,零基礎學習推拿按摩,在北京創業,經營過好幾家盲人按摩店;在北京體育大學、清華大學練過短跑、柔道,參加過廣東省第五屆殘運會,奪得200米短跑項目的銅牌;練過帆船、帆板,是中國第一位盲人帆船運動員。

面對命運的不公,曹先生也曾抱怨過,甚至嘗試過結束自己的生命,只因朋友的一句話:「你是要死在鮮花盛開的山谷裡,還是想被人從垃圾堆裡一臉驚嚇地翻出來,死在太陽底下還是臭水溝裡?」

於是,為了找一個埋骨的地方,曹先生開始了前往拉薩的旅程,當磕磕絆絆路過東西日光殿、聖觀音殿、法王洞,爬上布達拉宮時,老曹徹底改觀:行動與向前的力量,總比抱怨大,即便面對那些不公平耿耿於懷,也不能向世界討個說法,活著,還是要向前看!

書裡曹先生說:雖然我的斜槓很多,但是最讓我自豪的莫過於我是中國第一位盲人旅行家,雖然我看不見世界,但是我想讓世界看見我,旅行就是照進他生命的一束光。

想要和得到之間的那條路,是帶上希望的

油菜花很香,瀑布水很甜,山頂的風很舒服......

他遇到過最冷酷的嘲笑:看不到腳下的門,離開10米,你都回不去!你會死在國外!

第一次出國旅遊,他與一個瘦小的女孩達成共識,路上累了,他會幫女孩按摩,女孩的筆記本太重,他會幫她背,而他看不見、不會說英語,女孩幫他翻譯,做他的眼睛。

兩人從西雙版納走出國門,計劃去寮國、泰國和印度三個國家。

到達寮國的當天,兩人還一起遊玩了當地有名的觀溪漂流景區,坐了充氣筏玩了漂流,還抓著繩子進了山洞,玩得不亦樂乎,老曹也沒有因為眼睛,給同伴帶來諸多不便,兩人的合作很是愉快。

當天晚上女孩迎來了她的朋友,便提出不再和老曹同行,要求老曹回國。還譏諷他,一個瞎子,又不會說英語,走路都需要人幫著看臺階,還做什麼旅行家的夢,出來都是給社會添堵!

第一次的出國遊就被同伴拋棄、譏諷,34歲的老曹心裡極不好受。

女孩說得沒錯,因為眼睛看不見,不會講英語,一路上老曹總需要有人幫助的,沒有人帶,還要繼續嗎?還敢繼續嗎?萬一出點什麼事情,死在異國他鄉,死在荒郊野外,連個給你收屍的人都沒有。

書裡老曹說,只有一個辦法能對抗眼前的哀傷,那就是一邊受苦,一邊滿懷希望。因為「想要」和「得到」之間的那條路,不帶上希望的人是走不過去的。

於是老曹謝過女孩,開始了一個人的出國遊。

靠自己養活自己,用專業贏得尊重

自己選的路,跪著走也得走完。

書裡老曹說,告別女孩後,其實他也不知道下一站去哪裡,寮國的首都在哪個方向更是無從知曉。

氣溫接近40度,背著一個重約20公斤的登山包,在太陽下面走著,連喘氣都開始變得困難,仔細傾聽著過往的車輛,想要搭個便車,卻不小心滾到了溝裡。

忍著疼,大聲呼救,嗓子都喊啞了,周圍卻一個人也沒有,索性休息,聽著手機裡汪峰的《怒放的生命》,給了自己些許力量,在有車經過的時候,通過發動機的聲音辨別馬路的朝向,背上登山包,奮力地爬了上去。

攔到了車,到了寮國的首都萬象,語言不通,想要幫忙的人也只能帶著遺憾走開,又餓又渴,只能提著盲杖左拐右拐,還好幾次都撞到了牆,不知過了多久,終於聞到了飯菜的香味。

靠著在桌上畫了一個大圓盤,用兩個手指頭比作筷子,做出往嘴裡夾菜的姿勢和擰開了隨身攜帶的空杯子,比出了喝水的姿勢,解決了又餓又渴的問題。

潛在的風險未知,但路上總是不缺好人,攔到了需要付費的巴士,司機卻因為老曹是盲人,拒收車費,還將老曹拉到了聚集著中國人的老市場。

遇到了來自湖南在這裡靠買手機為生的一對母女,了解之後還請老曹吃了一頓飯,離開寮國辦泰國籤證的時候,遇到了羅先生和他的太太,不僅順路帶他過了口岸還陪伴他辦理整個過程。

在柬埔寨遇到好心的小白,學會了第一句英文「go to the toilet 」,以後找廁所的時候再也不用演示解褲帶了。

到了柬埔寨的首都金邊,因為感冒昏睡過去,碰到了熱心的雅麗小姐和她的男朋友,不僅給他買藥,還為他準備了熱湯麵。

在路上他不願過多麻煩別人,對待別人的幫助,他總會用自己的按摩推拿回報,讓幫助他的人身心得到舒緩,也會通過按摩推拿賺取旅費,用推拿養活自己,贏得尊重。

人要有一技之長,能靠自己養活自己,然後用專業贏得尊重,老曹心懷夢想,不畏質疑,不畏他人嘲諷與鄙視,他堅信盲人也有追求夢想的權利.

自從第一次獨自登上布達拉宮,08年到13年間,他幾乎遊遍祖國各地,12年到16年,憑著一根盲杖,幾句英語,他在5年的時間裡遊歷了世界6大洲35座城市。

書裡老曹說,未來是什麼樣子?我會活多久?哪一站會是我人生的終點?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要給我一副墨鏡、一根盲杖、一個登山包,不管遇到什麼事,我都會開開心心地走下去!

每一個人從一出生開始,都會或多或少受困於生命給予我們的種種限制,不公是生活的常態,我們不必羨慕他人,活成什麼樣子,選擇權一直都在自己手裡。

餘生不長,願從此刻開始,能夠做出選擇,不再給自己畫地為牢,願以後的生活也有詩和遠方!

相關焦點

  • 薛丁格的貓在講一個什麼道理?真的存在「既死又活」的狀態嗎
    「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這裡必須要認識量子行為的一個現象:觀測微觀世界的物質時,粒子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觀物質以波的疊加混沌態存在;一旦觀測後,它們立刻選擇成為粒子。
  • 小草不和大樹比高矮,​清茶不和咖啡比品位!
    小草不和大樹比高矮,​清茶不和咖啡比品位! 清茶不和咖啡比品位, 你有你濃烈的香, 我有我清淡的色。
  • 面對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比爾蓋茨說了一句名言,值得現代人學習
    人活在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中,總會有一些負面的情緒,總會有時候感到世道不公,感到生不逢時,感到自己生錯了年代。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更是人之常情。試問,誰從一出生到現在就沒有負面情緒過呢?相信都會有,都是隨著經歷了人生的百態後才有了那種雲淡風輕。
  • 真正的正能量是:你先活成了光源
    當你身上活出很多負能量的時候,不管你說多少正能量的話,都是打折的。坦率的講,活得很不幸福的人,真的能給別人的幸福帶來什麼有用的建議嗎?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讓自己活出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由、真正地喜歡自己,這時候你會散發出一種感染力,這份感染力才是一種真正的正能量。
  • 什麼事都講道理,不行!
    今天文章的音頻這個世界上很多事,只靠講道理,是行不通的。
  • 知乎高贊:長大後,發現什麼樣的人不值得深交?
    大概原因是:他們只活在自己認知的世界中,武斷地衡量周遭的一切。不允許別人卓越,也看不慣別人的平庸。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長大後,發現什麼樣的人不能深交?越往下,所見越少,機會越少,越是感受到社會不公,憤怒無比。越往上,所見越多,機會越多,越是感覺世界美麗,風光無限。一個人通常看待事物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看什麼都覺得很對。
  • 不要給別人講道理,因為講道理會招人煩,而講故事就不會
    道理是什麼?道理往往是很正確的話,但是我們會發現那些特別正確的話,很多時候會讓別人覺得是「廢話」,非常空洞,因此給別人講道理會招人煩。那不講道理怎麼可以呢?大家都是文明人,不講道理那講什麼,進化心理學告訴我們要講故事,講自己的內心感受,以此和別人更好的溝通和交流。
  • 【重點推薦】講道理的話,熱帶該不該有企鵝?
    講道理的話,其實熱帶不應該有企鵝。為什麼呢?無非是太違反人類直覺了,胡扯說北極有企鵝也就罷了,至少還知道企鵝是生活在極低的,如果沒有百分之一百把握,還是不會輕易說熱帶有企鵝的,說白了,其實是沒有勇氣說熱帶有企鵝這樣的話來騙自己。但是呢,這個世界大了,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還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比如,熱帶真的有企鵝,當然是野生型的。
  •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著一段屬於自己的經歷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著一段屬於自己的經歷。這些經歷也許是別人沒有體驗過的,不同的經歷都擁有著極為獨特的一面。雖然每個人都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但是依舊渴望著能夠過上多姿多彩的生活,因為沒有人喜歡枯燥乏味的感覺。無論是工作還是與他人的交往當中,人們都希望能夠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我們都不想活成姨媽的樣子,然而……
    外甥寬寬的到來讓姨媽又感覺到了生活充滿活力。然而在寬寬心裡,姨媽摳門小氣也清高,也十分孤獨可憐!斯琴高娃對小人物的把握真不愧是老戲骨出身。姨媽愛打抱不平,看到有人在公共街道上亂丟生活垃圾也要帶城管來管個究竟。她摳門,大熱天不捨得給自己的外甥開空調自己晚上倒是開著空調睡大覺。
  • 對生活充滿希望的陽光句子,句句經典正能量!
    二、生活的希望,永遠在你望向的前方,唯有心懷光亮望向遠方,才能看見幸福真正的模樣。三、人要學會適可而止,不要無休止地去強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四、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忘記那些不愉快的往事,聽聽音樂,看看風景,說能說的話,做可做的事,走該走的路,見想見的人。
  • 馬裡亞納海溝的深度超過了1萬米,這裡的泥土會被壓成什麼樣子?
    而一般的壓路機也就是十幾噸,其碾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通常也超過了1平方米,稍微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壓路機所產生的壓強是根本無法與地球最深的海底相比的,那麼按這個道理來說,馬裡亞納海溝這裡的泥土會不會被壓得很緊呢?
  • 曾仕強講:獅子和蚊子決戰,獅子完敗!一則小故事,3個大道理
    它就如我們生活中的一類人,所作所為都悖於常理,頑固自私,活在自以為是的世界裡,經常做出卑鄙的事情,猶如現在的「槓精」。 而獅子代表著正常人。 一旦遇到這樣的人,你不伺機遠離,他就會和你糾纏不休,就算你有再多的道理,也和他說不清楚。
  • 「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教育孩子「上策」是什麼呢?
    但其實,孩子生性善良,只是父母教育不得當,才導致他們出現不懂事的表現,尤其是那些喜歡講道理的父母。教育路上,對孩子發脾氣是下下策,講道理是下策。所以慣用這兩種教育方式的父母,最後的教育成果並不顯著。孩子生來單純善良,只是父母的教育和生活環境,讓他們的內心發生了變化而已。家長必須明白一個事實:越是喜歡對孩子講道理,往往孩子越不聽話。
  • 與臭蟲共眠 為女兒還債,《生活萬歲》裡3/15,活成追光人的他們
    於是,源於這份堅持,即便生活不成樣子得讓人快要窒息,但沮喪過後,當太陽再一次升起的時候,抬頭挺胸的人,依舊活出了自己的樣子。《生活萬歲》這部紀錄片找中記錄了十幾個人不同人的不同生活。他們生活在城市內外的角落,他們有些人的生活似乎「不成樣子」,但是他們卻努力活出了自己的樣子,期待能有這部紀錄片,將這份寶貴的堅持與倔強,送給大家。
  • 看過這3部英文電影的人,後來都活成了他們想要的模樣!
    毫無疑問,生活總是充滿比較,總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活成了什麼樣子,總有些人想要活成他人的樣子。小視做佩服的,還是那些堅持做自己,活成自己想要模樣的人。如果你不知道怎樣才能活成心中的自己,就去看一下這3部英文電影吧。
  • 懂得這些道理的女人,都活的很美
    女人,懂得下面這些道理,你就會活得很美 3、要試著發現生活裡的美 不要總提醒著自己遇到的不幸,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很多人比你還不幸,只要能夠抬頭看到陽光就是幸運的。
  • 翻版《西部世界》,拷貝《逃出絕命鎮》,《內戰前》講了什麼?
    如果你對《逃出絕命鎮》、《我們》這類,披著懸疑、驚悚外衣,講種族矛盾的好萊塢電影很受用的話,新片《內戰前》應該能合你的胃口。當噩夢般的景象成為現實,這才是最能激發人們驚恐感的事情,在《楚門的世界》、《西部世界》這類影視劇中,這類藝術化的模糊真實與虛擬的敘事技巧,已經被應用得滾瓜爛熟了。
  • 找到符合自身的生活節奏,不再活在別人的世界裡
    賽斯是來自三維世界以外的存在,1963年通過羅布茲向人類傳遞了20卷宇宙訊息,除了宏大嚴密的宇宙理論,還有很多如何覺察自我的教導,羅布茲去世後,後人將其傳導的訊息整理成今天我們看到的賽斯書,享譽世界。符合自身的活法,首先一定要感到快樂,沒錯,建立在快樂的原則上,其次是摸索出生活的節奏,按照這個節奏生活,不攀比浮躁,不世俗作惡。做一個「觀察者」,清楚為了什麼而活,而不是渾渾噩噩活了一生。
  • 跟孩子講道理根本沒用:了解孩子原始人人格,溝通變得更加簡單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作為兩個娃的媽媽,每天都要跟家裡的娃溝通各種問題,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習慣,育兒過程中最明白的一點就是:別遇到事,就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真的沒用,孩子還很煩,嫌棄叨叨。這本書裡,在開始的部分,就提到了一個新的名詞「原始人」,在書中提到,我們的人格就像洋蔥一樣,一共可以分為三層,最外面一層是最愛講道理的「理智人」,中間一層是情緒當道的「原始人」,而最內層,是心思通透的「純真人」。最內層一般人達不到這個境界,所以,書中重點討論了」理智人「和」原始人「之間的關係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