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分類SCAI臨床專家共識聲明》發布

2021-01-08 健康界

近期,2019年第42屆心血管造影與介入學會年度科學年會議(SCAI)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大會發布了《心源性休克分類SCAI臨床專家共識聲明》。

儘管出現了各種經皮機械循環支持(PMCS)裝置,但心肌梗死合併心源性休克的結局在過去 30 年中並未發生明顯改變。造成這種現況的原因之一,在於心源性休克存在不同的程度區別,具有相差甚遠的疾病狀態,但目前缺乏強有力的分類方案。

為了改變這種困境,SCAI組織了多學科的專家組,包括:心臟病學(介入、晚期心力衰竭、無創)、急診醫學、重症監護和心臟護理等,以探討出心源性休克的建議分類模式。

1.心源性休克治療面臨困局

近 50 年來,急性心肌梗死 (MI) 和心力衰竭 (HF) 的治療呈指數級進展。最大的進步之一是 ST 段抬高型 MI (STEMI) 常規採用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直接 PCI),顯著降低了死亡率和隨後的 HF。

然而,心源性休克 (CS) 可能發生在再灌注之前或之後。即使是那些在急性幹預後倖存的患者也可能隨後發生CS,並且與 MI 相關的 CS 患者的總體 30 天死亡率約為 40%~50%。並且,這一發生率在過去20年間未得到改善。

CS 患者是一個異質性人群,預後可能因病因、疾病嚴重程度和合併症而差異很大。CS 涵蓋的範圍從孤立性心肌功能障礙導致休克的高風險患者到嚴重多器官功能障礙和血流動力學衰竭的重症患者,再到持續心臟驟停的患者。

合理的預期是,在不同的患者亞群中,包括非缺血性亞組,治療可能有廣泛不同的結局,因此迫切需要對 CS 譜進行更細緻的分類,以指導治療和預測結局。

2.從A到E的五個階段

最終,專家組建議將心源性休克分為了A到E五個階段。階段A為「風險期(at risk)」,階段B為「開始(beginning)」,階段C為「典型期(dassic),階段D為「惡化期(deteriorating)」,階段E為「終末期(extremis)」。

表1:休克階段的描述

階段A:

風險期CS描述未出現 CS 體徵或症狀但存在發生風險的患者。階段A患者可能表現良好,實驗室檢查及體格檢查均正常。非 STEMI、既往 MI 以及失代償性收縮或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歸入這一相當廣泛的分類。

一般而言,前壁和大面積梗死發生心源性休克的風險較高,但有些患者在原有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情況下,可表現為較小梗死的休克。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在無心肌梗死的 ICU 中,休克的發生率越來越高。

階段B

描述有相對低血壓或心動過速的臨床證據而無灌注不足的患者。低血壓定義為收縮壓(SBP) <90 mmHg 或平均動脈血壓 (MAP) <60 mmHg 或較基線下降 >30 mmHg。低灌注的定義是臨床體徵,如寒冷、四肢夾緊、尿量少、精神錯亂等。階段B患者的體格檢查可能顯示輕度容量超負荷,實驗室檢查可能正常。

階段C:

低灌注患者需要在容量復甦後進行初始幹預(強心劑、升壓藥、機械支持或體外膜肺氧合(ECMO))以恢復灌注。這些患者通常表現為相對低血壓,大多數表現為MAP≤60 mmHg 或SBP≤90 mmHg 以及低灌注。實驗室檢查結果可能包括腎功能受損、乳酸升高、腦利鈉肽和/或肝酶。侵入性血流動力學(如可用)顯示與 CS 相關的典型心指數降低。

階段D:

描述了儘管最初進行了大量努力但仍未能穩定的患者,需要進一步升級治療。此階段要求患者已接受某種程度的適當治療。此外,至少經過 30 min,但患者仍未出現低血壓緩解或終末器官灌注不足。遞增是指增加靜脈治療的次數或強度,以解決低灌注,或在初始觀察和治療期後增加機械循環支持。

階段E

循環衰竭患者通常(但不總是)處於難治性心臟驟停中,正在進行心肺復甦 (CPR),或者正在接受多種同時急性幹預支持,包括 ECMO 輔助 CPR (eCPR)。這些患者有多名臨床醫生在床旁工作,以解決與患者缺乏臨床穩定性相關的多個同時發生的問題。

圖1:CS 分類的金字塔

3.標準化分類系統有望改變現況

在沒有標準化分類系統的情況下,臨床醫生可能無法確定哪些群體可能受益。本次建議的分類是專家廣泛多學科合作的結果,標準建立在簡易及臨床實踐的基礎上,

但需要進一步的驗證研究來評估其效用和潛在的預後意義。

通過標準化的分類系統,有望提高跨機構的休克治療團隊溝通效率,並為臨床試驗提供方向。最終的目的,是減少CS的高死亡率。

參考文獻:

[1].Baran, D.A., et al. SCAI clinical expert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ardiogenic shock. Catheterization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19.

原標題:《心源性休克分類SCAI臨床專家共識聲明》發布,重點幫你整理好了!

相關焦點

  • 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醫學基礎知識:休克的分類和臨床表現
    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醫學基礎知識:休克的分類和臨床表現 醫療衛生招聘QQ交流群:點擊加入休克由於病因不同,在病理生理方面有很大區別,但也有其共同的生理變化特點。
  • 張健教授:心源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_心源性休克_醫脈通
    2016年5月28日,在「心力衰竭國際學院」2016年第一期會議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力衰竭中心張健教授以「心源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為題做了精彩的報告。 張健 教授一、心源性休克(CS)的臨床定義
  • 休克是怎麼回事?專家教授的搶救流程,你要牢記
    休克的分類 李輝醫生表示,按照國家教科書的分類,休克可分為四種,即低血容量休克、分布性休克、限制性休克還有心源性休克。
  • 不同情況下成人體外膜肺氧合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0版)發布
    文章轉載自:李軼江專家簡介:李軼江,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原德國弗萊堡大學心臟中心心血管外科醫師,弗萊堡大學醫學院博士導師,德國漢諾瓦醫科大學分子醫學科研博士,心臟外科學臨床博士,同時擁有德國心臟外科專科醫師執照和德國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執照。是深圳市「孔雀計劃」認定的B類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深圳市寶安高層次人才。
  • 遭愛貓抓傷致休克?休克可分為四種,都不能小瞧
    大眾對於休克應該並不陌生,但當它出現時,多數人並不能及時做出正確判斷及處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李輝醫生,就休克話題在醫聯媒體採訪中做了詳細的解說,幫助大眾走出休克盲區。休克的分類李輝醫生表示,按照國家教科書的分類,休克可分為四種,即低血容量休克、分布性休克、限制性休克還有心源性休克。
  • 長沙醫療招聘考試臨床學資料:外科休克的臨床表現
    休克分為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經源性休克和過敏性休克五類。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常見的休克。其中休克的臨床表現、監測指標及治療是我們事業單位外科學總論常考的知識點。那麼在事業單位裡都是怎麼考查我們的呢,主要包括:依據休克的臨床表現來判斷休克的程度,休克的一般監測和特殊監測的臨床意義,休克治療的原則等,那麼我們今天就休克的臨床表現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有助於大家的學習。首先我們來看一道考題:1.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外科休克的臨床表現
    休克分為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經源性休克和過敏性休克五類。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常見的休克。其中休克的臨床表現、監測指標及治療是我們事業單位外科學總論常考的知識點。那麼在事業單位裡都是怎麼考查我們的呢,主要包括:依據休克的臨床表現來判斷休克的程度,休克的一般監測和特殊監測的臨床意義,休克治療的原則等,那麼我們今天就休克的臨床表現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有助於大家的學習。首先我們來看一道考題:1.
  • 醫療衛生:醫學基礎知識之休克的分類和臨床表現_北京中公教育
    2017醫療衛生招聘信息 衛生系統考試題庫 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輔導 醫療衛生:北京衛生人才網為廣大備考醫療衛生的考生提供醫學基礎知識之休克的分類和臨床表現 休克由於病因不同,在病理生理方面有很大區別,但也有其共同的生理變化特點。這些特點為:微循環障礙、代謝改變、身體重要臟器繼發性損害等。休克的分類和臨床表現總結如下:1.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為血管內容量不足,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減少,如果增加心率仍不能代償,可導致心排血量降低。
  • 重磅發布 |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專家共識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專家共識6月20日由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蘇州大學藥物研究與轉化交叉研究所承辦的中國藥學會「第二屆生物技術藥物臨床研究關鍵技術研討會暨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與相關技術培訓班」圓滿收官,十餘位國內知名專家出席大會並分別作了精彩的主題報告及參加圓桌討論,來自全國各地200
  • TMB專家共識發布|腫瘤突變負荷檢測及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專家共識一:TMB 一般是指特定區域內體細胞非同義突變的個數專家共識二:tTMB多項回顧性研究發現高bTMB 與NSCLC 患者接受單藥ICIs 治療獲益顯著相關,但尚未獲得高級別前瞻性臨床研究證實。專家共識五
  • 重症基礎:休克的病理生理和處理
    在ICU患者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休克病人。休克的死亡率高,需要快速的臨床評估。如果想要避免休克帶來的併發症,必須要對休克進行及時的幹預。  組織血供不足以滿足代謝需求(氧供不足)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病變,稱為休克。在休克發生的時候,機體氧供分布不均,或者細胞氧利用受到影響。
  • 《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布
    近日,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上,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家組討論並制定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正式發布。兒童保健專家表示,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D缺乏及不足仍是我國兒童突出的營養問題,影響兒童生長發育水平和健康。
  • 權威共識丨心肌炎等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應如何診治
    2020 年 11 月 14 日,在廣州召開的中國腫瘤學大會整合腫瘤心臟病學分會場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臨床、影像、藥學、病理等多個學科的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心肌炎監測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的隆重發布。
  • 高頻振蕩在癲癇相關臨床應用中的專家共識 | Acta Epileptologica
    論文標題:Expert consensus on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s in epilepsy 期刊:Acta Epileptologica 作者:Yuping Wang, Dong Zhou et.al 發表時間:2020/06/12 數字識別碼:10.1186
  • 休克:液體復甦的原則和層次|液體|患者|休克|反應性|-健康界
    1.休克的定義2014年歐洲重症協會將休克定義為伴有細胞氧利用不充分的危及生命的急性循環衰竭。中國教科書的定義是: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組織灌注不足所導致的細胞缺氧和功能受損的臨床症候群。
  • 2020軍隊文職考試醫學備考資料:休克的臨床表現
    2020軍隊文職考試醫學備考資料:休克的臨床表現 2020-02-14 15:18:20| 【導語】: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公告即將發布,各位想要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的同學要抓緊時間備考啦,
  •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丨指南共識
    《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發布!與成人不同,嬰幼兒及兒童HCM病因複雜,臨床表現呈高度異質性。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兒童心肌病精準診治協作組組織相關專家共同制定了《中國兒童肥厚型心肌病診斷的專家共識》。
  • 中國急性心力衰竭急診臨床實踐指南(2017)發布!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分會組織相關專家複習國內外相關學術文獻,反覆討論,制定了《中國急性心力衰竭急診臨床實踐指南(2017)》。4.心源性休克的救治推薦意見:➤對於所有疑似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儘早行超聲心動圖檢查[I C]。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解讀
    近年來,我國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在臨床應用中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現象,部分細菌對其耐藥性呈明顯上升趨勢。為此,2018年9月21日我國醫政醫管局發布《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為「共識」)。共識中指出,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使用量逐年上升,其主要原因在於:1.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