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虹半導體——特色工藝反而覆蓋面廣
華虹半導體是全球領先的特色工藝純晶圓代工企業,一直聚焦於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功率器件、模擬及電源管理、邏輯及射頻等特色、差異化工藝平臺,其卓越的質量管理體系亦滿足汽車電子晶片生產的嚴苛要求。在IGBT、MOSFET、嵌入式存儲領域,公司晶圓製造的技術實力、產能規模處於國內絕對領先地位,位列全球晶圓代工廠前十,市場份額約1.2%,也是中國大陸第二大代工廠。近年來,公司在特色工藝路線的逐漸開花結果,規模越來越大,競爭壁壘越來越高。
-
產業丨2021功率半導體趨勢明顯,國內企業奮起直追
國內以斯達半導體為首的IGBT企業發展快速,在工控、電動汽車、風電、光伏、電力及高鐵等領域逐漸取得突破,不斷提升份額。 隨著汽車電子化以及工業系統智能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預計到2022年MOSFET下遊應用中,汽車佔比為22%,計算機及存儲佔比為19%,工業佔比為14%。
-
半導體行業否極泰來—半導體全產業鏈梳理
除此之外,晶圓製造廠本身擴產有降本的採購需求,有利於國產化率的提升,2018年國產化率不到15%,提升空間巨大。從目前在投產線的設備招標情況來看,國內晶圓產線,8寸特色工藝、12寸成熟工藝(90-55nm)產線整體設備國產供應比例較高,12寸先進工藝(28/14nm)、半導體存儲產線設備國產供應比例相對較低。
-
...華虹半導體第三代90nm快閃記憶體工藝平臺量產;三高微電子專業通過...
芯動科技正處於投入期 3.華虹半導體:第三代90 納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工藝平臺正式量產 4.大基金或參與,興森科技擬投資30億元建設半導體封裝產業項目5.總投資8億美元,瑞聲科智能製造產業園落地重慶6.26個新材料項目或獲得上海專項資金支持,上海新陽、安集微在列
-
市場短缺,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重啟8英寸設備生產
今年二季度開始多個終端市場需求快速成長以及恐慌性導致供需失配,8英寸產能連連告急,晶圓廠產能利用率基本都在90%以上,聯電更是在第二季度達到滿載。第三季度產能緊張進一步加劇,華虹半導體、華潤微的8英寸線也紛紛滿載。
-
從國家戰略角度看半導體製造 中芯國際(00981)和華虹半導體(01347...
從中國大陸市場看,半導體產業國產化率較低,落後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步伐,是戰略性產業。戰略性產業就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去看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重資產的半導體製造環節,一定是做大做強才有出路。中芯國際(00981)和華虹半導體(01347)是國內最大的兩家半導體代工廠,在國家意志的頂層引導下,兩家公司必定會發展到國際準一線半導體代工水平,將來至少可以承接國內所有晶片設計公司的代工需求。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史無前例的賣方市場情境下,8英寸產能有多緊俏?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設計、晶圓、再到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捎帶著6英寸和12英寸晶圓,一路缺貨到明年。不久前,市場傳出臺灣地區IC設計龍頭聯發科決定購買設備出租給力積電使用的罕事。近日業界又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以「片」為單位,提前競標出售明年二季度的8英寸產能。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題,有解嗎?
史無前例的賣方市場情境下,8英寸產能有多緊俏?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設計、晶圓、再到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捎帶著6英寸和12英寸晶圓,一路缺貨到明年。不久前,市場傳出臺灣地區IC設計龍頭聯發科決定購買設備出租給力積電使用的罕事。近日業界又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以「片」為單位,提前競標出售明年二季度的8英寸產能。
-
「需求+國產替代」雙輪驅動 功率半導體2021年景氣度高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功率半導體的景氣度持續提升,相關上市公司產能利用率不斷提高,全年業績可期。一個例子就是,代工廠華虹半導體在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公司的三座8英寸廠在當季的產能利用率均超過100%。展望2021年,功率半導體行業還能保持高景氣度嗎?多家功率半導體公司給出了肯定答案。
-
華虹半導體:2021年Q1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個季度
富途資訊12月24日消息,據$華虹半導體(01347.HK)$電話會議紀要,公司稱目前整個第四季度經營情況非常好,希望接下來幾天之內希望把指引目標做得更好一些。 公司對明年Q1非常樂觀,因為目前生產的都是為明年Q1-Q2準備的,8英寸廠維持了Q3以來非常滿的產能利用率。
-
中芯國際、臺積電、聯電、華虹密集擴產,「晶圓荒」釋放蝴蝶效應
一個是12英寸晶圓廠,用於生產晶片;另一個是12英寸大矽片,是晶圓製造的基礎原材料。這兩個重要項目的開工,為國內半導體產業注入一針興奮劑!01晶圓產能緊缺或將持續至明年下半年毋庸置疑,「缺貨」是近期半導體供應鏈的熱詞!
-
漲價潮點名,功率半導體會喊「到」嗎?
產能方面:目前中國主要功率 半導體廠商在境內共有 29 條功率半導體產線,6 條在建及擬建產線,建設充 分的產能能夠充分支撐下遊需求的快速增長,為國產替代建立良好的基礎。從收入體量來看,海外功率半導體領先廠商英飛凌和安森美 2019 年收入規模在大概 600 億和 400 億元人民幣,而國內收入規模領先的功率半導體代工廠華虹 半導體和 IDM 廠商華潤微 2019 年收入規模在 60 億元上下,相較海外廠商具有較大差距。
-
華虹半導體第二代90nm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工藝平臺成功量產
集微網消息,全球領先的200mm純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其第二代90納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 (90nm G2 eFlash) 工藝平臺已成功實現量產,技術實力和競爭力再度加強。華虹半導體在第一代90納米嵌入式快閃記憶體 (90nm G1 eFlash) 工藝技術積累的基礎上,於90nm G2 eFlash工藝平臺實現了多方面的技術提升。90nm G2微縮了Flash的元胞尺寸,較第一代減小約25%,為目前全球晶圓代工廠90納米工藝節點嵌入式快閃記憶體技術的最小尺寸。
-
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現狀:國產化仍不足10%!
根據華峰測控招股說明書,公司已經成為華為全球範圍類測試設備的供應商,2019年8月與華為機器有限公司籤訂測試機正式合同,合同金額1947.15萬元。(三)製造環節:存儲器廠與代工廠雙重擴產紅利國內半導體設備行業將充分受益邏輯廠與存儲器廠雙倍投資強度,具體的擴產邏輯有所區別:1.晶圓代工廠。
-
從代工價格上漲看8寸晶圓的供需關係和競爭優勢
從行業發展驅動的角度看,5G通訊、消費電子終端多元化、汽車電動化以及工業網際網路將帶動模擬晶片和功率器件的需求量持續提升,電源管理晶片、圖像傳感器晶片、射頻晶片、功率器件等都將在不同的細分領域保持較快的增長趨勢,因此,8英寸晶圓產線的需求端未來幾年將保持相對旺盛狀態,供需關係取決於供給端。
-
功率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供需錯配,盈利釋放,持續突破
上遊晶圓漲價,疊加當時下遊需求回暖,8 寸晶圓代工廠在產能吃緊情況下, 2017Q3 國內晶圓代工廠開始尋求漲價。漲價背景下,主要晶圓代工廠毛利率和產能利用率開始走升。以華虹半導體 為例,2017Q3 毛利率為 32.8%環比升 1.3pct,產能利用率由 Q2 的 99.4%升至 99.8%。
-
中芯國際將一8寸晶圓廠轉賣給錫錫產微芯半導體
6月29日,根據中芯國際在港股發布德公告顯示,中芯國際將以1.13億美元出售一座位於義大利的8寸晶圓廠給無錫錫產微芯半導體有限公司 本次出售的義大利工廠名為LFoundry,成立於1989年,當時該廠在義大利城市阿韋扎諾擁有歐洲最大的6英寸DRAM生產線,於1994年建立小規模8英寸DRAM生產線,1998年被臺灣美光科技收購,在之後10餘年的時間內成為美光科技的子公司。2016年6月,中芯國際出資4900萬歐元,收購LFoundry 70%的股份。
-
「芯調查」「產能緊缺專題」之二 MOSFET缺貨/漲價 全是8英寸產能...
安森美、意法半導體(ST)等也有同樣的狀況,這些IDM大廠的主力產能皆位於東南亞國家,年中時出現了供應不足、交期延長的情況,至今也未全面恢復。根據IHS的統計,2019年全球MOSFET市場規模為76億美元,國內市場佔比達到39%。
-
「產能緊缺專題」產能奇缺,8英寸晶圓市場為何會有價無市?
今年二季度開始多個終端市場需求快速成長以及恐慌性導致供需失配,8英寸產能連連告急,晶圓廠產能利用率基本都在90%以上,聯電更是在第二季度達到滿載。第三季度產能緊張進一步加劇,華虹半導體、華潤微的8英寸線也紛紛滿載。